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細菌》的教學反思大綱

《細菌》的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細菌》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細菌》的教學反思

《細菌》的教學反思1

本節課設計很科學,自主閱讀期間學生解決了絕大多數知識上的困惑,通過閱讀後的組內幫扶、知識梳理,強化、鞏固了基礎知識。

本節合作交流環節重在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培養,通過問題“比較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異同”、問題“根據細菌的結構推測細菌和營養方式”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問題“假設你手上有100個細菌,其繁殖速度爲30分鐘一氏,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4小時後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多少?”培養學生解讀、分析數據的能力;通過問題“外科大夫手術之前,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手術時還要戴消過毒的口罩和手套”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存在的不足:

孢子與芽孢的區別學生自主學習時理解不夠到位,通過教師精講,能清楚孢子是生殖細胞,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但接觸到實際應用問題的時候,仍不能靈活應用。

《細菌》的教學反思2

本節課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爲主體、師生共同在活動中完成的教學活動,以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首先從學生已經知道的細菌和真菌的種類入手:你知道的哪些細菌和真菌是對人體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同學們想到的往往是害處,然後鋒頭一轉,細菌和真菌對人類還是有好處的,本節課的引入簡潔明快,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由於我們是農村的學校,饅頭的製作在家都見過父母操作的過程,所以比較積極、活躍,上起來較輕鬆。課前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包裝袋,先從準備的包裝袋入手,有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在學生介紹其它保存食品的方法時,如冷凍、冷藏、紫外線、防腐劑,可以讓學生討論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不利於人類的健康,還可充分利用學生所帶的包裝袋,看看包裝袋上的配料裏,是不是含有常見的防腐劑,並提醒學生儘量少吃含有防腐劑的食品,達到關愛人類健康的情感目標。

總的來說,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達到了,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也較密切,學生的參與面較廣,也注意了對學生評價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有些教學設計在細節方面還要再完善一下,儘量避免出現小失誤。

《細菌》的教學反思3

這節課有幾個地方我覺得處理得比較好:

1、講到菌類作爲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時,我把課本的示意圖轉化爲表格,

學生一目瞭然,更利於理解和記憶。

2、講菌類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的時候,先佈置學生課前查閱相關的內容,

課上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學生可以拓展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3、講共生的時候,學生會舉很多課外的例子,學習氣氛一下被激發,通過這些例子,學生能更加理解共生的意義。

不足之處:

課前佈置查閱資料的任務,只有一小部分能自覺完成,大部分同學還是沒有重視。雖然已經用了加分的股利措施,但還是無法激發大多數同學的主動性。這個與生物學科的地位有一定的關係。

《細菌》的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瞭解生態系統及細菌和真菌知識的基礎之上,而進行的一節生物教學活動。是我經過多次講課後,總結經驗教訓所設計,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提出播放視頻,直奔主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饒有興趣的問題去思考、探討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實踐着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然後讓學生舉出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邊的細菌和真菌使人和動物患病的例子。使學生明白細菌和真菌對人類和動植物的影響,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教學中,更注重讓學生藉助實物、圖片、文字和視頻,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探討根瘤等共生現象的形成機理及意義,並進一步討論了發生在動物和人體內的共生現象及其作用。

在“評價實驗方案”的技能訓練中,特別注重學生對實驗設計的科學性進行反思,這是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三個實驗方案的`評價、分析,明白了各個實驗方案可行或不完善的理由,更有利於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

本節課通過學生參與不同形式的多個活動,來學習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體現着新課標所倡導的學生主體參與、探究及合作式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引導學生如何去預防某些疾病,學會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細菌》的教學反思5

在課堂教學中,現在很多教師認爲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活動爲主,這樣就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的責任減輕了,他們往往會忽略了過程的指導,只重視表面的熱鬧花哨,教學過程很少有教師準確的富於指導性的引導、點撥和評價,只有探究性活動的形式表現而沒有師生間、學生間的實質性交往和真實的思維碰撞。基於以上的認識,本節課在探究性學習各個環節中,我注重發揮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作用。

例如我在這節課開始,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我們認識了細菌的菌落,那麼細菌的結構是怎樣構成的?

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緊接着又出示學習目標,給學生引導一個學習的方向。整個課堂教學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討論等各種學習方法來獲取知識,並在小組合作討論中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對學生不懂得和講不明白的以及不太清楚的我認真給予提示。

例如在觀察與思考中的討論1.細菌的結構有什麼特點?

學生不太明白我就讓學生畫出動植物的細胞的結構圖比較一下就明白了,並總結細菌沒有的和有那些特出結構,這樣學生就能總結出細菌的結構的特點是“具有細胞壁,沒有細胞核和葉綠體,有遺傳物質--DNA”。

2.試根據細菌的結構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是怎樣的?

我就提示:“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有什麼作用,細菌的細胞沒有葉綠體那他是如何只生活的呢?學生根據我的問題就能討論出它的營養方式是異養”。同時我也注重了生物學科的特點,適當的抓住機會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的習慣。

總之,在教學中要認真備課找準重難點,還要找準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在討論中教師要認真準備引導學生討論的問題,還要隨機應變發揮教師課堂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去學習去討論。教師必須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轉變教學策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職能,成爲學生心中最好的引路人和旅伴。

《細菌》的教學反思6

在講課過程中主要爲了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歸納總結能力這一理念,本節課的教學中,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歸納總結,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另外,還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知識更易於被學生接受,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思考,然後進行歸納總結,不足之處是學生雖然對多媒體課堂感興趣,但不利於教學時間的準確控制,影響實際教學的效果。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目的,把知識的學習貫穿於對生活現象的剖析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知識和生活的脫節,也有利於降低學習難度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於微觀世界,學生是缺乏深入瞭解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瞭解程度是影響知識掌握程度的關鍵。新課程理年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的探究過程和情感體驗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我覺得在課堂上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情感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高效主動地學習,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又要注意學生所回答的問題如不正確不要及時給予否定,以免打消他的積極性失去學習興起及及時總結他們回答的問題,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並以教育契機隨機應變及時引導有時會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這就是我上完這節課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