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必備]文言文作文

[必備]文言文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爲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言文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文言文作文

文言文作文 篇1

是日高考,書“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感慨系之,故作此文。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時維六月,序屬仲夏。榴花綻紅,清荷吐綠,輕舟晚楫香風細;鴛鴦戲水,白鶴亮翅,柳枝搖曳湖水平。乘假日,風吹衣袂,花迎樹陰;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憶往昔,唐風宋韻,過長街十里,盡是人間繁華;嘆而今,閭閻撲地,皆爲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何缺青雀黃龍之舳。於是餘有嘆焉,斯大同盛世,風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怡人。嗚呼!陶陶然之樂哉。 然則,大同盛世,焉能忘本?子爲貓,本在捉鼠;子爲人,本在圖學。倘若忘本,將何以立身治國,何以齊家平天下?

不爲學者,學書學事學志氣,枉費七尺之軀;不爲圖者,圖家圖民圖天下,怎稱炎黃子孫?學爲本,終身勿忘。忘本者,如離江之水,無以致遠;忘本者,若無澤之鑑,豈能一用?

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賢,一代風騷,長劍天涯,酒過三巡還依舊,笑星醉春風;勉吾輩,義氣書生,筆走龍蛇,大鵬一日乘風起,直上九萬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書生,春風得意,何曾聞失路之人?昔精忠嶽將,悲故土,一去沃野遭掠戮,傷哀怨痛深藏處。忍堪回首,國無路,泱泱中華如何復?悲乎!今大同盛世,樓高但憑雲飛過,水深且任魚縱橫;英雄俠肝義膽,神遊五湖四海;君子風度翩翩,靜對天地變幻。十里碧陰,亭中誰在鬥奇葩?才子風流,六丈高樓,聽風聽雨聽天下,心懷廣宇。

大同盛世,無戰火之憂,無貧寒之苦,學而優則仕,不曾聞失路之人。我莘莘學子,幸遇時機,尤當圖學治國,不可忘本。貓捉鼠,人圖學,此天之道也。

嗚呼!閒書草草,幸承恩於盛世;拋磚引玉,是所望於羣英。隨賦對聯一則,勉吾學子,聞雞晨舞劍,懸樑夜讀書。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俠肝義膽,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蒼穹,名垂千古,揮灑磅礴氣勢。

望學子,風華正茂,舞慧筆長靈思,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書寫萬丈豪情。

文言文作文 篇2

陽春景晚,先父駕鶴歸去,吾輩始知古人所謂“九迴腸”雲者也。 匠人何德何能,敢勞動四方聖賢之駕?先父獨一農夫,豈能蒙六藝傳人之澤?雖九叩首,其吾父子所能報耶!

先妣罹難,吾呱呱而未滿月,先父懷抱孤兒奔走鄉里,乞乳百家,自此鰥居。童年,父視兒爲心,兒無以報;少年,父視兒爲肝,兒亦無以報;青年,父視兒爲驕傲,每誇於人前,兒猶無以報;而立,吾以超生去職,遠離故井,浪跡沿海,兒更無以報;不惑,吾隻身來修水,就職琴海,始取吾父於鄂南,闔家團圓,雖不曾一日而廢離,奈何吾父年已古稀,與吾所報之日無幾矣……父八十之年猶奔走於街道,編籃換錢,分文儲之,以遺二孫。孰知一日遽然長逝,枕下尚存數千金。嗚呼,吾自此莫能盡孝於膝下,豈不痛哉!天下有不孝之子,吾爲首也。

先父嘗謂餘曰:“爾吮百家奶,食千家糧,故千百父母,當謹記大恩!……”吾不悔之年作《百家奶》一詩成名,父欣喜若狂;明年,又作《唱給江南》以頌母愛無疆,父泣涕沾襟;又二年,作《太陽樹下的歌唱》,誓以終身許三尺講臺,父容光煥發……而今,吾已知天命,齒動鬢蒼而視茫茫,瞻顧遺蹟,養育之恩有如涌泉,涓涓而灌注吾心田,而吾竟無以報,何其哀也!

世雲“厚養薄葬”,至理之言!吾能薄葬吾父,而未能厚養之,忤也。視之厚養而厚葬者,是爲不孝;視之薄養而厚葬者,是爲不道;視之力莫能厚養而亦能厚葬其父母者,是爲不仁也!吾力能厚養而未厚養,力能厚葬亦未厚葬,古語“自取其辱”,實我之謂也!

嗚呼,服喪之期,作此文以示一女一男謹記祖德。吾自此日三拜於靈前,唯此而已,唯此而已。

文言文作文 篇3

桑娜拉開了賬子,漁夫點起了馬燈,照着這兩個孩子。“現在,我只能晚睡早起,早上起來早早地做飯,晚上多幹一些活。只好先委屈一下自己了。”桑娜想。

第二天,孩子們起來了。桑娜給孩子們盛好了香噴噴的飯——不過,沒有菜,因爲昨天漁夫一條魚也沒打到。桑娜迅速吃完飯,補好了漁網,這樣漁夫就可以繼續去打魚了。

晚上,漁夫打了滿滿一船艙魚,夠他們吃上兩個星期了。在吃飯時,桑娜告訴西蒙家的兩個孩子,他們的媽媽死了。孩子們傷心極了,要知道,他們的.媽媽平時對他們實在慈愛極了。

十幾年後,七個孩子長大成人了,俄國也解放了。第一個孩子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正在田裏鋤草,他扔下鋤頭,撒腿就跑回了家,對漁夫說:“爸爸,我們的國家解放了,我們一直盼着這一天呢!”漁夫說:“是啊!我們盼了好多年了!唉,要是你媽媽也能聽到這個消息就好了!”

原來,桑娜兩年前就死了。她多年來太辛苦了,終於積勞成疾,生了一場大病。他們家沒錢請醫生,桑娜便死去了。七個孩子都說道:“爸爸,不要傷心了,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您、陪伴您的。”

文言文作文 篇4

我輩作文,必幾經刪潤①,而後文成。聞歐陽文忠作《晝錦堂記》,原稿首兩句是:“仕宦②至將相,富貴歸故鄉。”再四改訂,最後乃添兩“而”字。作《醉翁亭記》,原稿處有數十字。粘之臥內,到後來又只得“環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爲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聞吾鄉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於壁,逐日熟視,輒④去十餘字。旬日以後,至萬無可去,而後脫稿⑤示人。此皆後學所當取法也。

①刪潤:刪改和潤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進士。④輒:總是。⑤脫稿:(著作)寫完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而”與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富貴而歸故鄉A.雜然而前陳者(《醉翁亭記》)B.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C.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小題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於壁,逐目熟視,輒去十餘字。

【小題3】“此皆後學所當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體指什麼?(3分)

答案

【小題1】B

【小題2】每寫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貼在牆壁上,天天仔細閱讀,每次總會刪除十多個字。(每句1分,意思對即可)

【小題3】作文,必幾經刪潤,而後成文。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例句中的“而”起連接作用,把兩個動詞連在了一起。A表修飾,B表連接,C表並列,D錶轉折。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辨析能力。

點評:平時學習中,對於文言虛詞、多義詞要多加比較,知道它有幾個意思,並分別舉出例句,積累下來。遇到多義的文言虛詞、實詞後一定要加以聯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該詞是什麼意思,這樣熟能生巧。考試時再遇到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區別開了。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兩個句子中的的關鍵詞有“成”“ 熟”“ 去”,根據語境理解這幾個字,分別譯爲“寫成,寫好”“仔細”“刪掉”。瞭解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採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3】試題分析:審題後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在原文中找到題幹中的句子,到它的前面去尋找答案,因爲代詞一般指代前面的內容,句中的“此”即是題幹所說的“法”。理解可知,指前面的`“作文,必幾經刪潤,而後成文”這一概括性的語句。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點評:審題後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找到相關的語句,進一步精讀之,確定哪些語句與題幹要求相符,提取出來即可。題幹中要求用原文語句回答的,必須用原文語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語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語句。

文言文作文 篇5

嚴冬初褪,霢霂如絲,吾於臘月二八時傷悲,舊事填膺,思之悽梗,如影歷歷,仿若華光倒流,半晴半雨半喧妍,汝亦如天光和煦。然汝若暮看落花,於吾前瞬息即逝,春吾欲近,而逼取便逝,恍然,其信然乎?其耶夢邪?汝別時書雲:“則雖年光倒流,彼時可再,而亦無與爲證印者矣。”汝言錯乎?抑或餘聞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而今吾於證印處尋汝蹤跡,已然全無,餘以爲,汝亦爲吾生之一夢過客矣。

晦明交替,思緒方回,吾覺枕上淚跡斑斑,吾以爲心似磐石。豈知夢中悲痛之極?餘不知情起何處,而因想吾平生,繁華靡麗,過眼皆空,而吾欲汝伴吾餘生,可知錦書未增,山盟已改?汝之情若柳枝,吾之情若磐石,磐石孤守,枝柳已枯。吾聞人言情情愛愛爲淫奢濫詞,而吾之偏執於我必言之,如世人偏怪於我,吾意汝尚懂即知足,然如今已非彼時,縱然霽月光風,晴日千里,可驅吾心之陰霾乎?可暖吾手足之寒乎?縱擦肩者千萬人,可有爲吾回眸者乎?以石報枕,仇溫柔也,吾聞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既如此,吾乃罪人,得報此果也。吾聽聞佛陀言,“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概此。

去年初,吾於茫茫人海中見汝之背影,餘以爲此生難以得見,然吾之腳步漸緩,汝卻未曾覺吾之目光。吾以爲吾之近況進退維谷,或言,人之情易遷,如昨日雲煙,一無所-亦無所尋,吾思之,汝已非吾之所繫。昨日難追回,舊情難復燃,汝亦勿復回,吾聞蘇子獨坐而思故人,故言“燈花結盡吾猶夢,香篆消時汝欲歸”,然王氏已辭世多年,散雖香案滿堂,亦無所見者,即見,亦已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無人忍睹也。子澹與王氏人鬼相隔,異世獨活,然吾與汝即生別,亦無復見也。有前人言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總被無情惱。餘以爲槿花易逝,朝暮便易,山盟雖在,錦書難託,悱惻亦是吾心,悲痛亦是吾心,尚不知悲痛與悱惻,知吾心之悲乎?

壬戊年,春初,聞江南春好,也擬泛輕舟。舟浮江上,如蟻行大地,于波瀾中品半生沉浮。人如渺塵,江河濤滔,未曾一秒爲吾廢離,汝如江河,吾亦如輕舟,行止不聽吾言,江河可知魚蝦擱淺之悲乎?汝可知吾行進之悲乎?吾聞世俗人曾有“乃乘扁舟,浮於江湖之志”,陶潛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悠然也,吾失汝,吾尚可梅妻鶴子,世亦有嵇康之悲,世人不知《廣陵散》之悲嘆,世人不知嵇康之喟嘆,餘亦彳亍於道,喟嘆行過之悲矣。

或日,人生乃一大夢,花開花落,皆在一念之間,而今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吾思之,“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既是妄論,亦是真言。淚滴閒階,愁思繞階長。吾思,餘今大夢將寤,萬番言語,又是一番夢囈。不斷夢,從今歇,收回書上絮,解盡眉頭結。

吾與汝,三年相知,一朝離別。書亦言“昔作一水魚,今成兩枝鳥”,霧薄雲輕,花深柳暗,往事難追,覆水亦不可收,吾懼之彼此之間,綠鬃朱顏,重見兩衰翁。

吾欲言,汝知乎?汝不知乎?

吾知往事如行雲難回,過客如江水即逝,參禪道言,世間無昨日花,舊日人,亦無重樣花也。花落南柯,偶得一夢,世間多罔極之事,曷其有極乎?吾觀紅塵之百年夢,漏斷天明,物是人非,失之夢。尋伊人,千百年尋不回。

文言文作文 篇6

有一次,我準備到商店買一些文具用品,在路上,我不經意的看到了一家做涼粉的生意然的招牌,上面主要寫着有關涼粉的菜單,上方還有一個特別顯眼的大字“涼身訂做”,我看了,覺得很奇怪:“那個‘涼’字不應該是這個啊,而是‘量’字啊”。過了一會兒,我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就是我做練習時經常出現讓我們改錯別字的.成語啊,以前我還不相信,今天,終於見識到了,這種成語不僅只有這個,還有“以喝爲貴”原本是“以和爲貴”;“默默無蚊”原本是“默默無聞”。

到家後,我還在埋怨那家人,他們怎麼能亂改成語呢,這個樣子,會對我們小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沒想到,我擔心的問題還是發生在我身上了。 作文網

這天,我們老師準備給我們考一次試,題目上也出現了這種題目,我心裏明明想的是填“量”,卻受那個“涼”的影響,不知不覺填成了“涼”,考試下來,那道題害我白白減了一分,唉,真不應該啊!

你們有沒有想過啊,你們這樣做會給我們,包括你們的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啊,也會影響到你們孩子的未來,中學生作文《我是文言文字小衛士》。你們這樣做,只不過是想求生活,也是爲了能賺錢供你們的孩子讀書,可你們想想,你們這麼做是在幫孩子,可從反面想一想,反而是害了孩子啊!如果實在不行,你們不用竄改成語,而是在招牌上寫出每道菜的特點、味道,這樣不是更吸引人嗎?

所以,從現在做起,不僅我是文言文字小衛士,你們也是,全世界都是,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個人做起,把錯別字改掉,寫上正確的文字,讓我們給孩子點上一盞光明的燈,一盞走向未來的光明之燈!

文言文作文 篇7

薄暮而曀,雲歸而萬物暝,鱗雲蔽天,或明或暗。倦鳥歸窠,雲隙窺天。倏爾狂風漫卷,作則飛沙走土,措手不及,爲風所制。樹影婆娑,沙沙起浪,若乳虎嘯林。如麻雨腳,紛至沓來。點樹,擊石,融水。悄然來去,潤物無聲。空氣清潤,雨絲微涼,微風拂面,其喜洋洋者矣。若夫雷鼓聲響,竟有豔日撥雲,天見鈞分,東墨西赤,晦明交融,電閃雷鳴。至若霞光溢天,霶霈傾盆,忽有一虹飛誇南北,明滅可見。

夜至,皓月當空。厚雲歸,爲朵,爲盾,唯近月處留葉狀闕處。月明如洗,靜如鏡,若魚眼。遠天澄如水。風起,雲動,月遮。蔽月處,雲熠燿。天若河,雲似岸,鉤月作帆使。惟嘆無星波光見。

觀天之樂何極!

文言文作文 篇8

據透露,這個作文題一共有1700多名高一學生作答,只有這篇高一年級12班路海月同學寫的文言文作文得了滿分。這篇爲何脫穎而出?文言文這種文體,是否已成語文作文高分的砝碼?東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室主任、這次作文閱卷總負責人劉立權老師對這篇作文做了點評。

高一就能辯證分析很難得

“這個文言文作文寫得不錯。”劉立權認爲,從這篇作文中,能夠知道這個孩子讀過很多文言書,“一是作文中用了一些典故以及成語,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定的積累,比如文中引用了韓愈的文章,還有鴻鵠和鳳凰涅盤的比喻;二是學生能夠做出辯證分析,能夠從利和弊兩個角度辯證地去分析。”劉立權透露,對於高一學生來說,辯證分析能力還不太成熟,所以這篇作文能夠辯證分析很不錯,語言流暢。“也不是說十全十美,只是相對好一些,打滿分來鼓勵學生。”劉立權說。

半數文言文作文“弄巧成拙”

那麼,面對高考作文,學生是否可以寫文言文“衝高分”呢?

劉立權認爲,文言文、白話文都可以,但建議絕大多數學生寫白話文,“如果學生文言文基本功不紮實,還很可能弄巧成拙,所以不建議許多同學寫文言文。”劉立權老師透露,“前幾年我省高考作文中,也有過用文言文寫獲滿分的例子,但在我省高考試卷中很少見,高考作文文言文出現頻率大概約爲千分之一。”而在這些千分之一的高考文言文作文中,劉立權認爲寫作的.效果是“50%還可以,50%弄巧成拙”。

絕大多數學生都沒跑題

那麼,文言文的寫作方式,是否是現今學生作文所推崇的一種高分作文的文體呢?

劉立權認爲,這個作文題比較簡單,絕大多數學生都不跑題,“有的同學把材料內容改了,有的同學完全把材料拋開,而大談特談代溝問題、選擇問題、中國教育的急功近利問題,這就有一點偏了。這個作文應該寫對網遊問題的認識,或者剖析截然相反的原因。如果拋開這個問題去寫課外班、去寫偶像,去寫家庭收入等方面,那就是完全跑題,這次答卷大概也有1%~2%的學生跑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