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句子

文言文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句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句子

文言文句子1

1、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1、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2、寅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

13、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14、一寸光陰一寸金。

15、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16、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1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物情無鉅細,自適固其常。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22、萬物興歇皆自然。

23、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2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2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天若有情天亦老。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3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山外青山樓外樓。

3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

37、人生七十古來稀。

38、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39、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4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41、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42、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4、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4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7、滿招損,謙受益。

4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5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5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

54、盡信書,不如無書。

5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56、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5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59、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

60、何意百鍊鋼,化爲繞指柔。

6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63、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64、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6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68、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6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70、爾曹身爲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71、多行不義必自斃。

7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74、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

75、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76、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7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79、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80、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文言文句子2

1、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霧氣凝結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輝映下)瀰漫着白氣,天空與雲層與遠山與湖水,上上下下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長堤一抹,湖心亭一點,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葉,以及舟中的兩三粒有影罷了。

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4、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於外人間隔。

(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退房鄉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漁人外面)現在是什麼時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舊路(回去),處處作了記號。

7、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樂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沒在手卷下的衣褶裏。

9、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爲,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

人們憎恨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出力的行爲,卻不一定爲自己謀私利。

11、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文言文句子3

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2、聽絃斷,斷那三千癡纏。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

3、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

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7、一場夢境,一場繁華,榮華謝後,君臨天下。

8、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9、扶危周急固爲美事。能不自誇,則其德厚矣!

10、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1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2、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13、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14、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

15、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6、人生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8、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文言文句子4

文言文句子翻譯除了涉及到語法和詞義的知識以外,還需要了解修辭格、文化意義以及特定的歷史條件等常識。文言修辭格在高考中較多出現的是比喻和借代。翻譯時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保留“原修辭格”還是“還其本來面目”。

例如:

(一)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

比喻的本體作爲“結論”,喻體是推斷結論的“原因”,是說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這樣的'句子,一般情況下我們要按照原句的“格式”直接翻譯,即保留“原修辭格”:井底之蛙,不可能與它討論大海的問題;夏蟲,不可能與它討論結冰的問題。

(二)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賈誼《過秦論》)

(三)大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史記》)

(二)(三)中的“藩籬”和“秋毫”如果直接翻譯就是:籬笆圍牆;秋天鳥身上新長的細小羽毛。顯然與文意不合。那麼,我們只能“還其本來面目”:把“藩籬”譯爲“邊防屏障”;把“秋毫”譯爲“細小的東西”。是保留比喻的修辭格,還是直接把比喻意義翻譯出來,要看文章的具體情況。我們只要遵循一個原則:譯文意思既明白清楚,又生動形象。

又如:(四)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蘇軾《留侯論》)“草野”是借代,那麼如何翻譯,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準確性,又顯示文意的生動性。讓我們來作一個比較。

草野:直譯——荒草野地;意譯——民間;直譯加意譯——荒草野地的民間。

三種翻譯方法都屬於“信”(譯文準確地表達原意,不曲解原意)和“達”(譯文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沒有語病)。但是從“雅”(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表達得生動優美,再現原文的風格和神韻)的翻譯要求看,前兩種情況似乎略遜色些。所以,可以採用直譯加意譯的方法,使得文意準確通順又生動優美。

翻譯“比喻”和“借代”,以“明白”、“生動”爲遵循的準則。

文化意義中最多出現的是委婉辭。由於政治、民俗、習慣等原因,古人說話,常常採用一種迂迴的表現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說明白。所以我們在翻譯時要透過字面體會到作者的“真情”所在。

文言文句子5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能睜大眼睛對着太陽,非常細小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睜大眼睛對着太陽,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2)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裏這樣去想,那麼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變成鶴一樣。或:心時想的是鶴,那麼呈現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的都是鶴了。

(3)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4)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定下神來,抓住了癩蝦蟆,用鞭子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其它院裏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讀書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7)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了以後時時溫習它,不也是快樂的嗎?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檢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11)己不所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12)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公子孫禹年和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

(13)念近中無禪院:想想附近沒有這樣的寺院。

(14)或憑或立,不一狀: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姿態各不相同。

(15)然數年恆不一見:但經常幾年也不出現一次。

(16)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其中,有的'像樓臺,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數量有億萬個。

(17)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真接霄漢:不久,風住天清,一切都沒有了,惟獨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

(18)撒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

(20)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丟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計信用;對着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文言文句子6

1.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4.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5.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6.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7.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

8.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9.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

10.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11.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12.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13.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14.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1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16.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17.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鑑。

18.不知雲者爲雨,雨者云乎。

19.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牀。

20.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21.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峯相倚。

22.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23.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24.年年花落無人見,空逐春泉出御溝。

25.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26.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27.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28.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29.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裏長。

30.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31.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

32.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33.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34.今年遊寓獨遊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35.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36.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37.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

38.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39.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40.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41.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42.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43.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44.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45.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

46.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47.桃李務青春,誰能貫白日。

48.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49.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50.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51.此情誰會,梧桐葉上疏雨。

52.攀條摘朱實,服藥鍊金骨。

53.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54.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55.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56.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57.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58.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59.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

60.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61.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62.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

63.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64.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65.年華共,混同江水,流去幾時回。

文言文句子7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5.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7.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8.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爲老師了。

9.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爲時已晚。

10.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1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1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15.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文言文句子8

1. 染火楓林,瓊壺歌月,長歌倚樓。歲歲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紅蓮,唯聞玉磬,但此情依舊。

2. 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彎眉間,命中註定,成爲過往。

3. 握住蒼老,禁錮了時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4. 我不是我,你轉身一走蘇州裏的不是我。

5. 那些繁華哀傷終成過往,請不要失望,平凡是爲了最美的蕩氣迴腸。

6.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7. 經流年,夢迴曲水邊,看煙花綻出月圓。

8. 你的路途,從此不見我的蒼老。

9. 鳳凰臺上鳳凰遊,負約而去,一夜苦等,從此江南江北,萬里哀哭。

10. 生生的兩端,我們彼此站成了岸。

11. 紙張有些破舊,有些模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記載着跨越千年萬載的思念。

12. 他微笑着,在歲月的`流失中毀掉自己。

13. 長歌當哭,爲那些無法兌現的諾言,爲生命中最深的愛戀,終散作雲煙。

14. 玉竹曾記鳳凰遊,人不見,水空流。

15. 人永遠看不破的鏡花水月,不過我指間煙雲,世間千年,如我一瞬。

16. 紅塵囂,浮華一世轉瞬空。

17. 山河拱手,爲君一笑。

18. 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19. 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

20. 你要記得,紫檀未滅,我亦未去。

21.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22. 虛幻大千兩茫茫,一邂逅,終難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識,又何妨。

23.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24. 緣聚緣散緣如水,揹負萬丈塵寰,只爲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5. 嗟嘆紅顏淚、英雄歿,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歡顏。

26.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27. 紅塵初妝,山河無疆。最初的面龐,碾碎夢魘無常,命格無雙。

28. 那被歲月覆蓋的花開,一切白駒過隙成爲空白。

29. 霧散,夢醒,我終於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30. 江南風骨,天水成碧,天教心願與身違。

31.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32. 荏苒歲月覆蓋的過往,白駒過隙,匆匆的鑄成一抹哀傷。

33. 還能不動聲色飲茶,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

34. 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5. 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聽絃斷,斷那三千癡纏。

36. 清風溼潤,茶煙輕揚。重溫舊夢,故人已去。

37. 隨你走在天際,看繁花滿地。

38. 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39. 你要記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東。

40.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41.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瓏社稷,可笑卻無君王命。

42. 褪盡風華,我依然在彼岸守護你。

43. 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

44. 長歌當哭,爲那些無法兌現的諾言,爲生命中最深的愛戀,終散作雲煙。

45.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46.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47. 鳳凰臺上鳳凰遊,負約而去,一夜苦等,從此江南江北,萬里哀哭。

48. 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彎眉間,命中註定,成爲過往。

49. 紅塵初妝,山河無疆。 最初的面龐,碾碎夢魘無常,命格無雙。

50. 紅塵囂,浮華一世轉瞬空。

51. 還能不動聲色飲茶,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

52. 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文言文句子9

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覆的考慮後纔去做。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爲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爲,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爲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人皆可以爲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爲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爲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爲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爲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千經萬典,孝悌爲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纔是明智的行爲。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纔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纔是真正的讀書。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爲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爲時已晚。

文言文句子10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貽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篷? 糝sǎn? 峨冠guān? 髯rán

楫jí? 篆zhuàn? 壬戌rén xū

2.解釋下面加點詞語。

(1)爲宮室、器皿、人物 爲:做,指雕刻。

(2)罔不因勢象形 因:順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嘗貽餘核舟一 貽:贈。

(4)高可二黍許 可:大約。

(5)其兩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絕類彌勒 絕:極。 類:像。

(?)矯首昂視 矯:舉。

(8)神情與蘇、黃不屬 屬:相類似。

(9)珠可歷歷數也 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10)其人視端容寂 端:端正,正視。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盈:滿。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詘右臂支船。

詘通屈? 解釋爲:彎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橫? 解釋爲:橫放

(3)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簡通揀? 解釋爲:挑選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爲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2)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3)通計一舟,爲人五;爲竊八;爲箬篷,爲楫,爲爐,爲壺,爲手卷,爲念珠各一。

點撥: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

點撥:重點理解"罔不""因""象"等詞語。

(2)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

中間戴着高高的帽子長着許多鬍鬚的是蘇東坡。重點理解"峨""冠""髯""爲"等詞語。

(3)蘇、黃共閱一手卷。

蘇軾和黃庭堅一起看一幅橫幅的'書畫卷子。

點撥:古代漢語數詞後往往省略量詞,翻譯時要補上。

(4)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藏在卷子下邊的衣褶裏 點撥:重點理解"比""卷底"等詞語。

(5)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那個人眼睛正視着(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點撥:重點理解"視端容寂""若……然"等詞語。

(6)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大概是挑選桃核中長而窄的刻成的。

點撥:重點理解"曾""盈""簡""修狹"等詞語。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核舟記》選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學,字子敬,明朝文學家。

文言文句子11

1、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譯:一個人不能因爲一點過失就抹殺他勞。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淨,這樣的友誼纔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千經萬典,孝悌爲先。

——《增廣賢文》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9、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易》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羣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11、天下皆知取之爲取,而莫知與之爲取。

——《後漢書》譯:人們都認爲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纔是收穫,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穫。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漢]司馬遷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爲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增廣賢文》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警世通言》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爲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陳廷焯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省世格言》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峯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遨遊。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24、見侮而不鬥,辱也。

——《公孫龍子》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譯:千里大堤,因爲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爲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爲有利。

28、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爲中心,不自以爲是,與周圍的人羣策羣力,共同完成任務。

3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爲戒,有則改之。

3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論語》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裏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33、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爲成語“怨天尤人”。

34、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5、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36、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3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3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譯:君子認爲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40、三思而後行。

——《論語》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覆的考慮後纔去做。

41、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譯:作爲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43、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三國志》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爲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爲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44、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45、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論語》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纔是明智的行爲。

46、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纔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纔是真正的讀書。

48、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爲時已晚。

4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0、學不可以已。

——《荀子》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2、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論語》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勵志一生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爲老師了。

5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5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5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5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59、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着去做。後發展爲成語“當仁不讓”。

60、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6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6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63、差之毫釐,繆以千里。

——陸九淵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6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陶淵明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65、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麼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66、人之爲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顧炎武譯: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爲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6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68、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譯: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鍊,使人更堅強。相反,時常滿足於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後。

69、位卑未敢忘國。

——陸游《病起書懷》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7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7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譯:爲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後。

72、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李清照《夏日絕句》譯:活着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後也要當英雄。

73、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晏子春秋》譯:對於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74、讀書本意在元元。

——[宋]陸游譯: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後爲社會和大衆服務,而不是爲了自己的升官發財。

7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76、知恥近乎勇。

——《中庸》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爲,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77、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譯:以爲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78、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孟子》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79、人皆可以爲堯舜。

——《孟子》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爲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8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8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三國志》譯:讀書必須反覆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82、學而不化,非學也。

——楊萬里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爲學習。

83、好學而不貳。

——《左傳》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8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85、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

——《尚書》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着,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86、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荀子》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87、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

——葛洪譯:學問的淵博在於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於有堅定的目標。

88、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

——黃睎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麼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於沒有學到道理。

89、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譯: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90、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譯: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麼爲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91、報國之心,死而後已。

——[宋]蘇軾譯:報效祖國的志向到死都不會變。

92、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三國]曹植《求自誠表》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爲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93、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漢]陳蕃語譯: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爲作鬥爭,哪能只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4、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唐]岑參《關人赴安西》譯:從小就想着報效祖國,而不是想着要封侯當官。

95、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明]呂坤《呻吟語·捲上》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96、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語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97、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

——武則天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9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譯: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於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99、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譯: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爲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10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譯:廣泛閱讀,多瞭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文言文句子12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紅塵囂,浮華一世轉瞬空。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5、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6、你的路途,從此不見我的蒼老。

7、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8、霧散,夢醒,我終於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9、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0、嗟嘆紅顏淚、英雄歿,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歡顏。

11、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14、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1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7、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8、清風溼潤,茶煙輕揚。重溫舊夢,故人已去。

文言文句子13

1、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以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4、人永遠看不破的`鏡花水月,不過我指間煙雲,世間千年,如我一瞬。

5、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6、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7、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8、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

13、荏苒歲月覆蓋的過往,白駒過隙,匆匆的鑄成一抹哀傷。

14、那被歲月覆蓋的花開,一切白駒過隙成爲空白。

15、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1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7、看那天地日月,恆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

文言文句子14

1、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4、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5、山河拱手,爲君一笑。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0、看那天地日月,恆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

1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2、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13、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14、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5、嗟嘆紅顏淚、英雄歿,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歡顏。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8、緣聚緣散緣如水,揹負萬丈塵寰,只爲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9、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2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22、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23、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24、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6、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7、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2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2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30、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1、別裁僞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3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3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34、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35、你的路途,從此不見我的.蒼老。

36、似此星辰非昨夜,爲誰風露立中宵。

37、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40、他微笑着,在歲月的流失中毀掉自己。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2、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

4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4、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4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46、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4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48、人永遠看不破的鏡花水月,不過我指間煙雲,世間千年,如我一瞬。

49、紙張有些破舊,有些模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記載着跨越千年萬載的思念。

5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5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2、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5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4、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55、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5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58、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59、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6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1、人爲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爲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62、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

6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64、屈己者,能處衆,好勝者,必遇敵。

6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66、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

67、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

68、誰在歲月里長長嘆息。

69、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70、觀衆器者爲良匠,觀衆病者爲良醫。

71、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7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74、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75、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7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77、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

7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9、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80、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81、清風溼潤,茶煙輕揚。重溫舊夢,故人已去。

8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8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8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85、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8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7、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88、生生的兩端,我們彼此站成了岸。

8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9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9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93、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瓏社稷,可笑卻無君王命。

94、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

95、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9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97、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9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99、輔車相依,脣亡齒寒。

10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文言文句子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讀節奏劃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加深對文言文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讀節奏劃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考點說明

讀清句讀,正確停頓是誦讀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的抑揚;一是句中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詞組爲單位,根據句子成分之間的內在關係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裏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爲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確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繫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賓語,再旁及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二、知能圖譜

讀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頓,特別是文言文中的閱讀停頓是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有以下六種情況注意停頓。

1、主謂之間要停頓。

2、謂賓之間要停頓。

3、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4、“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

5、關聯詞後面要停頓。

6、總領性詞語後面要停頓。

三、 方法指導

確定節中停頓有以下幾種方法:

1、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語氣或領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發語詞和關聯詞主要有以下這些:

句首發語詞:如“至”、“若”、“至若”、“夫”、“若夫”、“蓋”、 “然”、“則” “然則”、“豈”、“豈若”、“宜”、“誠宜”、 何嘗、其等。

關聯詞:且、雖、因、“惟”、 “故”等。

誦讀時,這些詞語後面都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後面的文字連讀。

2、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而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的,要分開讀。如:

①故天將大任於/是人也。

②可/以一戰。

③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例①中的“於是”,“於”是介詞,“給”的意思“是”是代詞,“這”的意思,它們都應分開來讀。例②中“可以”是兩個單音詞,“可”是能願動詞,“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詞,“用 來”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間”,“中”是“中間”,“間”是“夾雜”。

3、根據語言順序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謂語”、“動詞—補語”來停頓,也就是說,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動詞和補語之間要作停頓(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一般不停頓),以使語意明顯。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謂短語作賓語,不能讀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爭/奔走焉。“爭”是“奔走”的狀語,應該分開讀。

③佳木/秀而繁陰。

④問/今是何世

⑤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例③中“佳木”是動作的發出者,陳述的對象,它與後面謂語部分之間應作停頓。例④⑤中的動詞“問”、“刻”與其支配的對象之間也要作停頓。

4、充當狀語的名詞和中心詞之間要連讀,即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且不能把狀語與中心詞讀開。若分開讀,就錯將狀語當成了主語,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於前

②山行/六七裏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隻狼,作全句的主語,“犬”在句中作狀語,修飾詞“坐”,譯爲“像狗一樣”;例②中的“山”修飾中心語“行”,“山行”譯爲“在山上走”,它們都應連讀。

5、“而”字後應該停頓。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麼就不能停頓,也就是說,“而”字不能和後面的詞語分開讀,應該連讀。

①“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形容詞(或副詞)與動詞,即“形容詞(副詞)+而+動詞”,這時前邊的形容詞或副詞充當狀語,起修飾後面的動詞的作用,不能分開讀。

②“而”在句中如果連接的是兩個動詞,即“動詞+而+動詞”,那麼爾表示順接,也就是說,前面一個動作發生了,後面的動作緊接着就發生了,這時“而”後面就不能停頓,應和後面的動詞連讀。

③“而”連接詞性相同的兩個詞語(即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形容詞),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這時“而”後不應該停頓。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④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餘聞而愈悲。⑤⑥

6、停頓應體現句子結構的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黃昏之時,原句是主謂結構,如讀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讀出了另一種理解。)

②瞻餘馬首/可也。如果讀成“瞻餘馬首可/也”,那麼就歪解了原意。因爲原句是主謂結構,在“可”後停頓,就改變了原意。

③“問/今是何世”,原句是動賓結構,賓語是一個主謂短語,如讀成“問今/是何世”,讀成了主謂句,就讀破了。

④“兩三點雨/山前”,若讀成“兩三點/雨山前”就讀破了,原句是倒裝句。

7、節奏停頓要體現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後省略動詞謂語“鼓”,應略停,以體現謂語的省略,不能讀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8、對古代的國號、年號、官職、爵位、史實、地名要了解,否則易導致朗讀停頓錯誤。如:

作亭者誰,盧陵/歐陽修也。盧陵是地名,後面應該停頓。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頓,朗讀時在其後停頓。如:

餘聞之也/久矣。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也”不是謂語前的副詞狀語,不能讀成“餘聞之/也久”,“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10、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在朗讀文言文時,要根據語境理解文意,只有確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準確地停頓。如:

①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例①意思是“醫生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作爲功勞 ”,這樣,讀時就可以分別

把“醫之好治不病”和“以爲功”讀在一起,即“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例②的意思是“處在朝庭的高位上,就爲它的人民擔憂”這樣,句中的停頓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1、詩句節拍間要停頓。古詩的朗讀有其規律性,一般說來是兩字一停頓,即按音節停頓。如:

①幾處/早鶯/爭/暖樹

②天門/中斷/楚江/開

也可以按意義單位停頓,如上面的兩句可讀爲“幾處早鶯/爭暖樹”、“天門中斷/楚江開”。

文言文的朗讀停頓,涉及到文字、詞義、語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古詩文的朗讀停頓知識,並誦讀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養提高自己的語感,熟練地處理文言文的朗讀停頓。

四、技巧突破

1、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1) 下列語句朗讀節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A )故 / 天將降大任於是 / 人也

( B )所以 /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 C )人恆 / 過,然後 / 能改

( D )出 / 則無敵國外患者,國 / 恆亡

(2) 劃分下邊句子朗讀的節奏,每個分句只劃一處(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 予 / 嘗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4) 率 / 妻子 / 邑人 / 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2、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語詞),表示將發表議論,提示原因,如“蓋”、“夫”(讀“ f ú ),往往在發語詞後進行停頓,如:

(5) 蓋 / 一歲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說》)

(6) 夫 / 環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複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於我們確定朗讀節奏:停頓往往在“之”後,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於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如:

(7) 醫之 / 好治不病 / 以爲功。 (《扁鵲見蔡桓公》)

四、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奏

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後面要加以停頓。如:

(8) 若 / 止印三二本,未爲簡易。 (《活板》)

(9) 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0) 然則 / 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11) 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五、根據文句內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奏

初中階段所選文言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於前(《狼》)此句中對“犬”的理解最爲關鍵:不能理解爲“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後面纔是正確的,即:其一 / 犬坐於前。

對下面這個類型句子的節奏劃分也要遵循邏輯意義:然 / 得而臘之 / 以爲餌 (《捕蛇者說》)。

其實,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遠不止這五種方法,而這五種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確劃分朗讀節奏,還是要準確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內在的邏輯意義。

附:例( 1 )的答案選 D ;例( 2 )的朗讀節奏正確劃分爲:故 / 君子有不戰,戰 / 必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