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劃分文言文句子

劃分文言文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費愛軍

劃分文言文句子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何劃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讀節奏。”“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說的是朗讀在學習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只知死讀,不明文句結構(分不清句讀或朗讀節奏),終究會直接影響對文句、文篇內容的理解。鑑於此,歷年來各地的中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部分也時常出現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題目,如:

(1) 下列語句朗讀節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故 / 天將降大任於斯 / 人也

(B)所以 /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C)人恆 / 過,然後 / 能改

(D)出 / 則無敵國外患者,國 / 恆亡 ( 2000 年鹽城卷)

(2) 劃分下邊句子朗讀的節奏,每個分句只劃一處(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2002 年蘇州卷)

如何確定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我總結出常見文言句子劃分節奏的方法,在此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一、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3)予 / 嘗求 / 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4)率 / 妻子 / 邑人 / 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二、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語詞),表示將發表議論示原因,如“蓋”、“夫”(讀“ f ú ),往往在發語詞後進行停頓,如:

(5)蓋 / 一歲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說》)

(6)夫 / 環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複雜,老師筆記《如何劃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讀節奏》。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於我們確定朗讀節奏:停頓往往在“之後”,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於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如:

(7)鵬之 / 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莊子 逍遙遊》)

(8)醫之 / 好治不病 / 以爲功。 (《扁鵲見蔡恆公》)

四、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奏

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後面要加以停頓。如:

(9)若 / 止印三二本,未爲簡易。 (《活板》)

(10)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11)然則 / 何時而樂耶 (《岳陽樓記》)

(12)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13)是故 / 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論貴粟疏》)

五、根據文句內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奏

初中階段所選文言文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於前(《狼》)此句中對“犬”的理解最爲關鍵:不能理解爲“狗”,而是“像狗一樣”,“犬”是名詞作狀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後面纔是正確的,即:其一 / 犬坐於前。

對下面這個類型句子的節奏劃分也要遵循邏輯意義:然 / 得而臘之 / 以爲餌 (《捕蛇者說》)。

其實,劃分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遠不止這五種方法,而這五種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確劃分朗讀節奏,還是要準確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內在的邏輯意義。

附:例( 1 )的答案選 D ;例( 2 )的朗讀節奏正確劃分爲:故 / 君子有不戰,戰 / 必勝矣。

練習:

①、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說》)

②、而鄉鄰之生日蹙 (《捕蛇者說》)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 (《核舟記》)

④、學而不思則罔 (《六則》)

⑤、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岳陽樓記》)

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說》)

⑦、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參考答案

① 豈若 / 吾鄉鄰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說》)

② 而 / 鄉鄰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說》)

③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爲東坡 (《核舟記》)

④ 學而不思 / 則罔 (《六則》)

⑤ 刻 / 唐賢今人詩賦 / 於其上 (《岳陽樓記》)

⑥ 予 / 獨愛 /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說》)

⑦ 是以 / 先帝簡拔 / 以遺陛下 (《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