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勸學》賞析(精選5篇)

文言文《勸學》賞析(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勸學》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勸學》賞析(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言文《勸學》賞析(精選5篇)

  文言文《勸學》賞析1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樣,也是獨具風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樣,用正反相成、矛盾統一的辯證法思想貫穿始終;也不像《墨子》那樣,用嚴密、周詳的形式邏輯進行推理;既不像《莊子》那樣,海闊天空、神思飛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樣,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具有雄辯家的特點。他是在老老實實地講述道理。他的文章樸實渾厚、詳盡嚴謹,句式比較整齊,而且擅長用多樣化的比喻闡明深刻道理。這一切構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將《荀子》一書概括爲“學者之文”,這是十分恰當的評論。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書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全文共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而以“學不可以已”作爲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從《勸學》前面部分節選的幾個片段,解放後一直被選爲中學語文教材,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名篇之一。

《勸學》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字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箇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在段的結尾部分則歸結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就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瞭該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而在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這裏,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衆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裏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則並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說理文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覆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不過一般大都是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

有時作者又採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並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和“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爲,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一個人長期耕田(“積耨耕”),就會成爲農夫,長期砍砍削削(“積斲削”),就會成爲工匠;長期販賣貨物(“積反貨”),就會成爲商賈;長期學習禮義(“積禮義”),就會成爲君子;聖人也只不過是“人之所積”。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瞭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我們就不難懂得,他爲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選擇那麼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善於通過比喻,將議論逐步引向深入。忽視了這一特點,我們就會被衆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繚亂,而理不清文字的脈絡。

試以第一段爲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論斷性的話外,其餘全部由比喻組成。作者先用“青出於藍”和“冰寒於水”這兩個比喻,說明後天的影響可改變事物本性,並能使之有所發展。接下來又提出另一個比喻:中繩的直木,經改造後,變成了“其曲中規”的車輪;以後即使曬乾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復到“直”的狀態。這就說明,後天的影響,對改變事物本性來說,是起着決定性作用的。這樣就把道理的闡述向前推進了一步。然後再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引出結論“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重要性。這一段以比喻爲主的文字,從提出問題到進行小結,邏輯性是很強的。

再以前面提到過的“積”字一段爲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是比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纔是正意。對一個人來說,“積善”要達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變氣質,具備聖人的思想感情。緊承這一論斷,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四組比喻,它們闡述了前後相承的兩層意思。前面三組論述了“積”字的重要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正面說明,不“積”就將一事無成;“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這兩組對比的比喻,則着重表明,“積”與“不積”必將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前一組對比,偏重主觀條件的分析,後一組對比,偏重客觀情況的分析。三組比喻的結合使用,把道理講得十分清楚。後面部分的另一組,以“蚯蚓”和“螃蟹”的對比爲喻,指出“用心專一”是“積”的關鍵,將論述進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關“積”字的基本內容已經談清,於是作者緊扣“用心專一”進行小結。

荀子這種用比喻說理的寫法,在其他先秦諸子散文中也是罕見的,應當說這是他的一種獨創。

《勸學》的第三個重要特點,是句式整齊,讀時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適當夾進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由於具備以上一些風格特點,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讀的一面;但是,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情況。就以這篇《勸學》爲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幾個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見的。

有了這麼一大批攔路虎,《荀子》當然又有它並不易讀的另一面了。

  文言文《勸學》賞析2

本文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等方面,有條理、有層次地加以闡述。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是這篇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勸學》是歷來爲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爲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這裏節選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連,但是意脈一貫,可以獨立成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這些比喻取之於人們熟悉的事物,又包含豐富的含義,因此,道理能說得淺顯明白,發人深思。

文章開篇就鄭重地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不但是《勸學》篇的第一句,也是整個《荀子》著作的第一句。爲什麼首先提出學習問題呢?因爲荀子認爲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別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因爲他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他把自己的見解,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來,以示鄭重。

在措辭上,他不說應該不斷學習,而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這對糾正人們學習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恆的毛病,更有針對性。從學派傳統來說,儒家一向勸導人們好好學習。如《論語》的第一句就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荀子自稱是孔子的繼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說:“學不可以已。”這從表面上看,只是繼承了儒家的“勸學”傳統,其實他強調的程度顯然不同。因爲在孔子看來,“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論語·季氏》)而荀子則認爲禮義道德和系統知識,只有靠後天學習才能獲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認識論基礎上,發展了儒家的“勸學”傳統,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就行文來說,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語言簡勁,命意深廣,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闡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來比喻任何人通過發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這兩個比喻,使學習的人受到很大的啓發和鼓舞。不過,要能“青於藍”、“寒於水”,決不是“今日學,明日輟”所能辦到的,必須不斷地學,也就是說:“學不可以已”。所以,這兩個比喻深刻有力地說明了中心論點,催人奮進。

接着,文章進一步設喻,從根本上闡明道理:“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這正如梁啓超所說,意思是“喻人之才質,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後起人功而定也”(見《荀子柬釋》引)。荀子認爲人的本性是“惡”的,但學習可以使人由“惡”變“善”,因此,他強調“輮”的作用。通過這個比喻,說明即使原來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經過學習,也可以“改變”成完全合乎道德規範的人。這顯然是對學習者更大的鼓勵。

在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後,文章以設喻引出論斷:“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會取直,金屬製成的刀劍之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會鋒利,這就好比君子廣泛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爲沒有過錯。這樣以設喻引出論斷,顯得更有說服力。論斷句中的“日”字,與起句“學不可以已”的“已”字,緊密呼應,突出了要“知明而行無過”,就必須不斷學習,從而有力地闡明瞭中心論點。

開篇至此爲第一段。這一段說明了學習在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義。學習意義重大,那麼,如何學呢?荀子認爲,學習不能單靠坐在房子裏苦思冥想,必須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因此,第二段首先說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而這個與空想相對的“學”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這種對於學習的見解,也是荀子基於他的認識論提出來的。

荀子否認孟子所說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強調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他在這裏提出的“學”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義因素。接着,連設五喻,展開論證,荀子先從生活經驗說起:站在高處望,比踮起腳見得廣闊;登高招手,順風呼喊,手臂並非更長了,聲音並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卻能遠遠地看到,清楚地聽到;可見利用高處、利用順風的作用之大。推而廣之,“假輿馬”、“假舟楫”的人,也並非善於走路或擅長游泳,可是他們卻能“致千里”、“絕江河”,由於設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讀起來不但感到親切,而且覺得可信。隨着不斷設喻,闡明的道理越來越深入讀者心靈,於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就是說,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爲他們善於利用外物來好好學習。

推論起來,人如果善於利用外物好好學習,也就可以變爲有才德的君子。這與第一段所說的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直木可“輮”爲車輪,意脈是一貫的,結構上也是暗相呼應的。此外,荀子把“所學”與“善假於物”聯繫起來,“這意味着學習的目的是要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性知識去改造客觀世界。”(引自嚴北溟關於《勸學》的說明)這與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聯繫着的。

至此,第二段結束。這一段說明學習必須善於利用外物。然而,在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的時候,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進一步的說明。文章先設兩喻引出論點:“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荀子根本不承認“天生聖人”的說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學習,“積善積德”,就可以具備聖人的思想。聖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惡》篇中所說的:“積善不息”,“塗之人可以爲禹”。他充分強調“積善”的作用,這與開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也是一脈相承、遙相呼應的。

在筆法上,以設喻引出論點,更加強了論點的語勢,使論點一出現就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接着,文章又進行申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從反面設喻來說明積累的重要。經過一正一反的設喻,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已初步闡明,但是爲了深入說明,文章又反覆設喻對比: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捨”相比,再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相比,從而充分顯示出“不捨”的重大意義,而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當然,學習要做到“不捨”,要不斷積累,那就必須專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與“蟹六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氣。這兩個比喻,強調了學習必須堅持不懈,並照應了上文的層層論述。第三段至此結束。通過這一段的層層比喻,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學習必須持之以恆。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

《勸學》的這三段,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了學習應該採取的態度和方法。雖然荀子論學的基礎是唯心主義的“性惡論”,但是對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論”起了積極作用。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階級性,他把禮義當成人人應該具備的道德,並且把符合封建倫理規範的行爲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惡”。他勸學的目的,實際上是要培養合乎封建統治階級道德規範的人才,這與我們今天的學習目的有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那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全國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是有進步意義的。至於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於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恆等見解,就是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啓發作用和借鑑意義。

文中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由於創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這些比喻精警動人。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脫化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等等,都被人們當作指導學習的格言來稱引。同時,運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靈活多樣,闡述一層意思,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從正面設喻,有的從反面設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襯,有的以比喻進行對比。如此層層推進,上下呼應,使本身表現力很強的比喻,更充分持發揮作用,因而把道理闡述得十分透徹。再說,由於運用比喻,文章的語言顯得具體形象、精練有味。而且,隨着用比的連續和手法的變換,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產生鏗鏘起伏的節奏,表現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因此,這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論文,而且可以當作一篇文學作品來欣賞。

  文言文《勸學》賞析3

《勸學》中心論點突出,層次井然,說理透徹,善於運用比喻,將議論引向深入,體現了作爲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後一位大師,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著作《荀子》中,《勸學》爲開篇之作,是我國教育史上開個人著述的先河,是荀子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荀子所說的“學”是包括知識的獲得與道德的養成兩方面的,把學問道德聯成了一體。在《勸學》裏較全面地闡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論證了學習的重要性、態度、方法、內容和目的。中學教材一般是從其中的十五段中節選第一段和第六段的前一部分。這篇節選文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應持的學習態度。指出爲學必須持之以恆,積少成多,用心專一。

全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

下面的部分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度,幾個部分展開論述。中心論題和各部分之間是總分的關係。

文章開篇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是《勸學》篇的第一句,也是整個《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主張“性惡論”,認爲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很重視學習的作用。他在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並且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來,措辭以示鄭重,他不說應該不斷學習,而是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這對針對人們學習上常出現的不能持之以恆的現象,很具針對性。因而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闡述,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二段,論述學習的意義

文章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來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展和提高。用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任何人通過發奮學習,都能進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今日的自己可以勝過昨日的自己,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使人受到很大的啓發和鼓舞,催人奮進。不過,要實現“青於藍”、“寒於水”,決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堅持不懈,必須不斷地學,也就是說:“學不可以已”。所以,這兩個比喻句緊扣中心,深刻有力地論證了學習不可以停止的道理。比喻手法的運用,靈活自然,生動鮮明。

接着,文章進一步設喻:“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乾了,也不會挺直,這是因爲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荀子主張“人性惡”,但他認爲學習可以使人由“惡”變“善”,因此,他強調“輮”的作用,即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接着文章又以設喻引出論斷:“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會取直,金屬製成的刀劍之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會鋒利,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同理推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只有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爲沒有過錯,成爲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上文,緊扣中心,條理清晰。

第三段,論述學習的作用

學習意義重大,那麼,如何學呢?荀子認爲,學習必須利用外界事物。“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況組成比喻,展開論證: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都收穫良好的效果:見者遠、聞着彰,致千里、絕江河,這並非人的本身有什麼特殊之處,而是因爲“善假於物”,憑藉外界條件的幫助才取得的。於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就是說,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爲他們善於利用學習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和中心是一脈相承的。

第四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文章先正面設喻,引出論點:“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荀子充分強調“積善”的作用,不承認“天生聖人”的說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學習,“積善積德”,就可以具備聖人的思想。正如他在《性惡》篇中所說的:“積善不息”,“塗之人可以爲禹”。這與開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也是遙相呼應的。

接着,文章又從反面進行申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進一步說明積累的重要性。一正一反,相對照,更具說服力。接着文章反覆設喻對比: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捨”相比,再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相比,從而充分顯示出“不捨”的重大意義。此外,學習要做到“不捨”,除了積累,還必須專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專一”與“不專一”,“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全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精警動人,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透徹、深入淺出、耐人咀嚼。通過一層一層的比喻,反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手法運用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荀子這種用比喻說理的寫法,在其他先秦諸子散文中也是罕見的,應當說這是他的一種獨創,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

  文言文《勸學》賞析4

該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文章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文章篇幅小,僅119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該文以對話爲主,其他內容均簡說或不說。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於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則隻字未提。後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麼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詳略的安排極其精當。除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後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歎,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銜接自然,前因後果,井然有序。

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孫權勸學,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呂蒙頗爲自得的神態,呂蒙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歎:“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爲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魯肅的與呂蒙的對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歎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呂蒙的謙虛好學,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文言文《勸學》賞析5

《勸學》作爲《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爲理論基礎,旁徵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作爲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於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爲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四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彷彿信手拈來的通俗明瞭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啓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

從形式上看,《勸學》中的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並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只設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繡,無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着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

《勸學》在寫作上的再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文章一開始就是一組排比:“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這樣的排比句式在文中舉不勝舉,既富於論辯色彩,又富有文學韻味,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流動在其中。同樣,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勸學》也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於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後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明“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不捨”對於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後者雖有“六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道理何在?就在於前者“用心一也”,後者“用心躁也”。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襯,增強了說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闢;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