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原文及翻譯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原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導語: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小編就來分享蘇軾《中和勝相院記》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

佛之道難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學之,皆入山林,踐荊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膾,燔燒烹煮,以肉飼虎豹鳥烏蚊蚋,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年而後成。其不能此者,猶棄絕骨肉,衣麻布,食草木之實,晝日力作,以給薪水糞除,暮夜持膏火薰香,事其師如生。務苦瘠其身,自身口意莫不有禁,其略十,其詳無數。終身念之,寢食見之,如是,僅可以稱沙門比丘。雖名爲不耕而食,然其勞苦卑辱,則過於農工遠矣。計其利害,非僥倖小民之所樂,今何其棄家毀服壞毛髮者之多也!意亦有所便歟?

寒耕暑耘,官又召而役作之,凡民之所患苦者,我皆免焉。吾師之所謂戒者,爲愚夫未達者設也,若我何用是爲。剟其患,專取其利,不如是而已,又愛其名。治其荒唐之說,攝衣升坐,問答自若,謂之長老。吾嘗究其語矣,大抵務爲不可知,設械以應敵,匿形以備敗,窘則推墮滉漾中,不可捕捉,如是而已矣。吾遊四方,見輒反覆折困之,度其所從遁,而逆閉其塗。往往面頸發赤,然業已爲是道,勢不得以惡聲相反,則笑曰:“是外道魔人也。”吾之於僧,慢侮不信如此。今寶月大師惟簡,乃以其所居院之本末,求吾文爲記,豈不謬哉!

然吾昔者始遊成都,見文雅大師惟度,器宇落落可愛,渾厚人也。能言唐末、五代事傳記所不載者,因是與之遊,甚熟。惟簡則其同門友也。其爲人,精敏過人,事佛齊衆,謹嚴如官府。二僧皆吾之所愛,而此院又有唐僖宗皇帝像,及其從官文武七十五人。其奔走失國與其所以將亡而不遂滅者,既足以感慨太息,而畫又皆精妙冠世,有足稱者,故強爲記之。

始居此者,京兆人廣寂大師希讓,傳六世至度與簡。簡姓蘇氏,眉山人,吾遠宗子也,今主是院,而度亡矣。

(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集》)

譯文:

佛家思想難以學成,說起來會讓人內心悲愁悽苦。那些人開始學佛時,都是進入深山老林,踏着荊棘叢生、毒蛇遍地的小路,冒着冰霜寒雪前往的。有的還要捕殺動物,切肉燒煮,甚至要把自己餵給虎豹鳥鵲蚊蟲,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他們飽受辛苦,歷經成百上萬年才得以成功。不僅如此,還要拋棄親人,穿着麻布,吃草木的果實,白天辛勤勞作,供應柴火清水,打掃衛生,晚上點燈薰香,徹夜苦讀,侍奉師傅如同親生父母。還必須讓自己吃苦受累,自己的心意想法也不能隨意說出,即使要說,也只是簡略的多,詳細的沒有固定數量。需要終身去思考,時刻去認知,做到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出家之人。雖然名義上是不用耕作之人,但是勞累受苦卑微受辱的程度,與農夫工匠相比要嚴重許多啊!掂量其中的利害得失,他們並不是想得到普通百姓的快樂,可是爲什麼現在這種拋棄家庭、改換服裝、剃除毛髮的有這麼多呢?這樣的想法合適嗎?

冬耕夏作農忙時,官府又召集百姓,派發勞役,凡是老百姓所擔心害怕的,自己都可以免除。師傅所說的律條,是爲愚笨和未能領悟的人規定的,對自己有什麼用處呢?刪除自己擔心的部分,獨享有利的部分,不這樣做是不行的,自己又喜愛那些名聲。研究一些浮誇不實的學說,整理衣服坐到大堂上,問答自如,這樣的人就是所說的長老。我曾經研究他們的談話,大概是一定不能輕易讓別人知曉,設置規矩來應付對手,隱藏身形來預防失敗,窘迫時如同推人落水,不好找尋,就是這樣啊。我遊學各地,見到他們就要再三反駁,推測他們逃跑的方向,迎上去攔住他們的去路。他們常常滿紅髮紅,但是他們已經做了這樣的學說,情勢上不能用不好的言語來呵斥他們,就會笑着說:“這些人就是異教魔徒!”我對於僧侶,輕慢侮辱,不相信他們的學說到這樣地步了。現在寶月大師惟簡,竟然要求我寫文章,來記述他所居住院子的原委,這不是很荒謬的嗎?

不過,我以前剛開始遊學成都時,看到文雅大師惟度,儀表風度大方可親,是個淳樸厚道的人。他能講述史書所不能記載的唐末、五代時的事情,於是就跟他交往,非常熟悉。惟簡是他的'同門好友。惟簡爲人,精明聰慧,才智過人,信奉佛教,跟大多數人一樣,做事嚴謹,如同官府的做事程序。二位僧人都是我最喜歡的人,這個院子又有唐僖宗皇帝的畫像,以及隨從的文武官員七十五人。這些人到處逃亡失去朝廷的情形,和即將亡國但最終又沒有滅亡的原因,都足以讓人感慨嘆息萬分,這些繪畫又都精妙蓋世,有很高的名聲,所以我就稍微替他寫點什麼了。

剛開始住在這裏的,是京兆人廣寂大師希讓,傳位六世,直到惟度和惟簡。惟簡姓蘇,眉山人,是我的遠房宗族,現在主持這個院子,但惟度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