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言文翻譯

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導語:碑記的傳統寫法是以敘事爲主,而本文卻是以議論爲主,其間敘事均以議論出之。作者從“文”“道”“忠”“勇”四個方面盛讚韓愈的歷史功績,並將其歸於韓愈具有浩然之氣。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言文翻譯,歡迎借鑑!

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言文翻譯

潮州韓文公①廟碑

蘇軾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②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蓋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僞。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雲,而不得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鎛、李逢吉之謗;能信於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於朝廷之上。蓋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爲之師。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延及齊民,至於今,號稱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後,民以出入爲艱。前太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凡所以養士治民者,一以公爲師。民既悅服,則出令曰:“願新公廟者,聽!”民歡趨之,卜地於州城之南七裏,期年而廟成。

或曰:“公去國萬里,而謫於潮,不能一歲而歸。沒而有知,其不眷戀於潮也,審矣。”軾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人獨信之深思之至焄③蒿悽愴若或見之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元豐七年,詔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人請書其事於石,因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

【譯文】

自從東漢以來,儒道淪喪,文風敗壞,佛、道等邪說一齊出現。經歷了唐代貞觀、開元的興盛時期,依靠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輔佐,還不能挽救。只有韓文公從普通人裏崛起,在談笑風生中指揮古文運動,天下人紛紛傾倒追隨他,使思想和文風又回到正路上來,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來的衰敗文風,得到振興,他對儒道的宣揚,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誠曾觸犯了皇帝的惱怒,他的勇氣能折服三軍的主帥:這難道不是與天地化育萬物相併列,關係到國家盛衰,浩大剛正而獨立存在的正氣嗎?

我曾談論過天道和人事的區別:認爲人沒有什麼事不能做出來,只是天不容許人作僞。人的智謀可以欺騙王公,卻不能欺騙小豬和魚;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卻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韓公的專心誠意,能夠驅散衡山的陰雲,卻不能夠挽回憲宗佞佛的執迷不悟;能夠馴服鱷魚的兇暴,卻不能夠制止皇甫鎛、李逢吉的誹謗;能夠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廟堂祭祀,卻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來,韓公能夠遵從的,是天道;他不能屈從的,是人事。

從前,潮州人不知道學習儒道,韓公指定進士趙德做他們的老師。從此潮州的讀書人,都專心於學問的研究和品行的修養,並影響到普通百姓。直到現在,潮州被稱爲容易治理的地方。確實不錯啊,孔子曾說過這樣的話:“有地位的人學了道理,就會愛護人民;地位低的人學了道理,就容易治理。”潮州人敬奉韓公,吃喝的時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災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於神靈的事,必定到祠廟裏去祈禱。可是祠廟在州官衙門大堂的後面,百姓以爲進出不方便。前任太守想向朝廷申請建造新的祠廟,沒有成功。元祐五年,朝散郎王滌先生來擔任這個州的知州,凡是用來培養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韓公爲榜樣。老百姓心悅誠服以後,便下命令說:“願意重新修建韓公祠廟的人,就來聽從命令。”老百姓高高興興地趕來參加這項工程。在州城南面七裏選了一塊好地方,一年後新廟就建成了。

有人說: “韓公遠離京城約萬里,而貶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後有知的話,是不會深切懷念潮州的,這是明擺着的。”我說:“不是這樣的,韓公的神靈在人間,好比水在地上,沒有什麼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別深厚,思念得十分懇切,每當祭祀時,香霧繚繞,不由涌起悲傷悽愴的感覺,就象見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說水只在這個地方,難道有這個道理的嗎?”元豐七年,皇帝下詔書封韓公爲昌黎伯,所以祠廟的匾額上題爲“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州人請我書寫他的事蹟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詩送給他們,讓他們歌唱着祭祀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