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晉書·劉弘傳》原文及翻譯

《晉書·劉弘傳》原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晉書·劉弘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晉書·劉弘傳》原文及翻譯

  《晉書·劉弘傳》原文:

劉弘,沛國相人也。起家太子門大夫,累遷寧朔將軍、監幽州諸軍事,甚有威惠,寇盜屏跡,爲幽朔所稱。以勳德兼茂,封宣城公。太安中,張昌作亂,弘率前將軍趙驤等討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時荊部守宰多闕,弘請補選,帝從之。弘乃敘功銓德,隨才補授,甚爲論者所稱。弘表曰:“蓋崇化莫若貴德,則所以濟屯,故太土立德,其次立功也。頃者多難,淳樸彌凋,臣輒以徵士伍朝補零陵太守,庶以懲波盪之弊,養退讓之操。臣以不武,前退於宛,陶侃、皮初戮力^致討,蕩滅姦凶,若不超拔,無以勸徇功之士,慰熊羆之志。”論平張昌功,應封次子縣侯,弘上疏固讓,許之。弘勸課農桑,寬刑省賦,歲用有年,百姓愛悅。弘嘗夜起,聞城上持更者嘆聲甚苦,遂呼省之。

兵年過六十,贏疾無襦。弘愍之,乃謫罰主者,遂給韋袍復帽,轉以相付。時益州刺史羅尚爲李雄所敗,遣使告急,請糧。弘移書贍給,而州府以運道懸遠,欲以米五千斛與尚。弘曰:“天下一家,吾今給之,則無西顧之憂矣。”遂以米三萬斛給之。尚賴以自固。於時流人在荊州十餘萬戶,羈旅貧乏,多爲盜賊。弘乃給其田種糧食,擢其賢才,隨資敘用。河間王顆使張光爲順陽太守,南陽太守衛展說弘日:“彭城王前東奔,有不善之言。張光,太宰腹心,宜斬光以明向背。”弘曰:“宰輔得失,豈張光之罪!危人自安,君子弗爲也。”陳敏寇揚州,引兵欲西上。弘乃解南蠻,以授蔣超,統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以大衆屯於夏口。又遣何鬆領建平、宜都、襄陽三郡兵,屯巴東。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或有間侃者,弘不疑之,乃以侃爲前鋒督護。敏競不敢窺境。弘卒於襄陽,士女嗟痛,若喪所親矣。

(節選自《晉書·劉弘傳》)

  《晉書·劉弘傳》譯文:

劉弘,沛國相人。初入仕途任太子門大夫,多次升遷至寧朔將軍、監幽州諸軍事,很有聲威和恩澤,外寇盜賊全都銷聲匿跡,受到幽朔一帶人們的稱讚。因爲功勳與德行兼備,被封爲宣城公。太安年間,張昌作亂,劉弘率領前將軍趙驤等討伐張昌,從方城到宛、新野一帶,所到之處叛軍全被平定。當時荊州各級官吏有不少空缺,劉弘請求補充選任,晉惠帝聽從了他的請求。劉弘就論功量德,根據才能補授官職,頗受輿論贊賞。劉弘上表說:“崇尚教化莫過於推重道德,德是用來渡過困難處境的憑藉,所以首先要樹立德業,其次是建立功勳。近來多有禍亂,淳樸的風尚更加衰落,我就用徵士伍朝補任零陵太守,希望阻止奔走競進的時弊,培養謙虛退讓的操守。我因爲不善用兵,前戰從宛城撤退,陶侃、皮初合力征討,掃蕩殲滅頑敵,如果不越級提拔他們,就無法勉勵努力立功的兵將,撫慰勇猛殺敵的勇士。”根據平定張昌的戰功,應該封劉弘的次子爲縣侯,劉弘上書堅決辭讓,惠帝應允了他。

劉弘鼓勵督促百姓從事農業生產,放寬刑罰減免賦稅,每年都有所積蓄,百姓都愛戴他。劉弘曾經巡夜,聽到城牆上打更人哀嘆甚苦,於是就喚他詢問其中的原因。那老兵已六十多歲,身體羸弱有病又無棉衣。劉弘憐憫他,就訓斥處罰主管,拿出皮袍復帽,讓主管轉交給他。當時益州刺史羅尚被李雄打敗,派遣使者告急,請求增援糧食。劉弘轉達文書要求供給他們,但州府認爲運輸的路途太遙遠,想運五千斛米給羅尚。劉弘說:“天下是一家,我現在供給他們,就可以沒有西顧之憂了。”就用三萬斛米供給羅尚。羅尚憑藉着這些糧食加固自我防禦。當時在荊州有十餘萬戶流亡的'百姓,寄居異鄉生活貧乏,很多人當了盜賊。

劉弘就供給他們耕田、種子和糧食,提拔其中的賢良人才,按照能力逐級任用。河間王司馬顒任命張光爲順陽太守,南陽太守衛展勸說劉弘:“彭城王先前東奔時,有不軌的言論。張光是太宰的心腹寵臣,應該殺了張光來表明你的立場。”劉弘說:“太宰的過錯,哪裏是張光的罪過!損害別人來使自己安寧,君子不做這樣的事。”陳敏侵犯揚州,帶領軍隊打算向西進發。劉弘先緩解對南蠻的防禦,授權蔣超,統領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帶領着衆多士卒在夏口駐守。又派何鬆率領建平、宜都、襄陽三郡的軍隊,駐紮在巴東。陶侃與陳敏是同郡人,又在同一年被舉用爲官,有人到劉弘那裏說陶侃壞話挑撥離間,劉弘卻並不懷疑陶侃,任命陶侃爲前鋒都護。陳敏最終不敢進犯。劉弘在襄陽去世,百姓悲痛哀嘆,如同失去了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