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高適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高適

高適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高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高適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高適
高適詩詞全集

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 初至封丘作、 聽張立本女吟、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逢謝偃、 送桂陽孝廉、 同羣公題張處士菜園、 別董大二首、 送兵到薊北、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 塞上聞笛、 玉真公主歌、 赴彭州山行之作、 營州歌、 闢陽城、 九曲詞三首、 秋日作、 封丘作·州縣才難適、 同郭十題楊主簿新廳、 閒居·柳色驚心事、 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田家春望、 同熊少府題盧主簿茅齋(廬兼有人倫)、 陪竇侍御靈雲南亭宴,詩得雷字、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陪竇侍御泛靈雲池、 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夜別韋司士、 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 信安王幕府詩、 東平別前衛縣李寀少府 / 送前衛縣李宷少府、 秦中送李九赴越、 同李員外賀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自薊北歸、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贈李右相林甫)、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陳希烈)、 入昌鬆東界山行、 奉酬睢陽李太守、 重陽·節物驚心兩鬢華、 淇上別業、 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贈之作、 同顏六少府旅宦秋中之作、 同衛八題陸少府書齋、 酬河南節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 金城北樓、 同羣公登濮陽聖佛寺閣、 和竇侍御登涼州七級浮圖之作、 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 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得藤字、 同羣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送魏八、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 送劉評事充朔方判官,賦得征馬嘶、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鄭太守、 別孫訢、 宴郭校書,因之有別、 廣陵別鄭處士、 送裴別將之安西、 送蹇秀才赴臨洮、 送李侍御赴安西、 送崔功曹赴越、 送鄭侍御謫閩中、 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 送董判官、 別馮判官、 別王八、 別崔少府、 贈別褚山人、 別從甥萬盈、 獨孤判官部送兵、 途中寄徐錄事(比以王書見贈)、 同河南李少尹畢員外宅夜飲時洛陽告捷遂作春酒歌、 別韋兵曹、 醉後贈張九旭、 同鮮于洛陽於畢員外宅觀畫馬歌、 送蔡十二之海上(時在衛中)、 贈杜二拾遺、 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 宋中別司功叔,各賦一物得商丘、 部落曲、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 別劉大校書、 漁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苟山人、 別韋五、 塞下曲(賀蘭作)、 平臺夜遇李景參有別、 送張瑤貶五谿尉、 詠馬鞭、 送田少府貶蒼梧、 河西送李十七、 畫馬篇(同諸公宴睢陽李太守,各賦一物)、 別韋參軍、 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 見薛大臂鷹作(一作李白)、 寄宿田家、 酬衛八雪中見寄

高適生平

高適 (700年—765年) ,漢族。唐代邊塞人。字達夫、仲武,景縣(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20歲西遊長安,功名未就而返。開元20年去薊北,體驗了邊塞生活。後漫遊樑、宋。天寶三載,與李、杜同遊梁園,結下親密友誼,成爲文壇佳話。天寶八載(749年),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50歲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爲掌書記。這是他生活的轉折點,以後仕途遂順,創作漸稀。安史之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渤海縣侯終散常侍,世稱“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傳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5歲,贈禮部尚書,諡號忠。高適爲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早年曾遊歷長安,後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和稱“邊塞四詩人”。

高適藝術特色

高適是盛唐時期“邊塞派”的領軍人物,“雄渾悲壯”是他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遊俠之氣,曾漫遊樑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如《燕歌行》,開篇就點出國難當頭,突出緊張氣氛:“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結尾處直接評論:“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嘆,含蓄而有力。

高適詩歌的注意力在於人而不在自然景觀,故很少單純寫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時伴有寫景的部分,因此這景帶有詩人個人主觀的印記。《燕歌行》中用“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勾劃淒涼場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組成富有主觀情感的圖景,把戰士們戰鬥不止的英勇悲壯烘托得更爲強烈。高適在語言風格上用詞簡淨,不加雕琢。如《別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技巧上看來全不用力,詞從意出,沒有刻意辭彩修飾。卻使人感到默默的悲涼也。

高適愛國精神

高適自己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所以他對保衛邊疆的愛國將領作了熱情的歌頌。如《送渾將軍出塞》中對渾將軍的刻畫是很出色的。在敵人入侵、“昨日邊庭羽書至”的時候,渾將軍就慷慨出征。“城頭畫角三四聲,匣裏寶刀晝夜鳴”二句不沾將軍本身,卻正襯托出將軍忠勇爲國、心情異常激動的精神面貌。“黃雲白草”的塞外風光,與“擊劍酣歌”的昂揚精神,進一步突出了一個不畏艱苦、爲國忘身、心情樂觀的愛國將領的形象。通篇嚴整而飛動,魄力雄毅,風骨遒上,與《燕歌行》同樣表現了高適七古的藝術特徵。 對於收復失地,高適同樣是興奮鼓舞的。天寶十二載五月,哥舒翰收復久已淪陷的九曲黃河,他寫了豪壯而充滿喜悅心情的《九曲詞》,其第二、第三首雲: 萬騎爭歌楊柳春,千場對舞繡騏磷。到處盡逢歡洽事,相看總是太平人。 鐵騎橫行鐵嶺頭,西看邏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將飲馬,黃河不用更防秋。 在這裏也表現了他希望邊疆鞏固,獲致太平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