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晚唐體的代表詩人是誰

晚唐體的代表詩人是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晚唐體”詩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賈島、姚合詩風的一羣詩人,由於宋人常常把賈、姚看成是晚唐詩人,所以名之爲“晚唐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晚唐體的代表詩人是誰

“晚唐體”詩人中最恪守賈、姚門徑的是“九僧”,即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惠崇、宇昭、懷古等九們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較突出。九僧作詩,繼承了賈島、姚合反覆推敲的苦吟精神,內容大多爲描繪清邃幽靜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隱逸生活,形式上特別重視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間二聯表現其鏤句鉥字的苦心孤詣。因此九僧詩中時有文字頗爲精警的斷句,例如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樓”(保暹《秋逕》)、“磬斷危杉月,燈殘古塔霜” (惟鳳《與行肇師宿廬山棲賢寺》)、“照水千尋迥,棲煙一點明”(惠崇《池上鷺分賦得明字》)等,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夠完整。九僧詩的內容單調貧乏,相傳進士許洞會“九僧”賦詩,“出一紙,約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 ‘山、水、風、雲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鳥’之類,於是諸僧皆擱筆。”(歐陽修《六一詩話》)可見他們作詩畛域之狹小。

“晚唐體”的另一個詩人羣體是潘閬、魏野、林逋等隱逸之士,其中林逋最爲有名。這一羣詩人的作風稍異於九僧,他們一方面模仿賈島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頗有白體詩平易流暢的傾向,而詩歌所表現的生活內容也比“九僧”詩稍爲充實一些。

林逋(967-1028)詩的主要內容是吟詠湖山勝景和抒寫隱居不仕、孤芳自賞的心情。如《秋日西湖閒泛》:

水氣並山景,蒼茫已作秋。林深喜見寺,岸靜惜移舟。疏葦先寒折,殘紅帶夕收。吾廬在何處?歸興起漁謳。

寫景精細,字句精煉,略同於九僧詩。而完整的意境、活潑的情趣,則是九僧詩所缺乏的。林逋的`詠梅詩十分著名,“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山園小梅》二首之一)兩句向稱詠梅絕唱,爲歐陽修所激賞。而同題之二中 “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過籬落忽橫枝”一聯則因遺貌取神則受到黃庭堅的盛讚。可見林逋詩的風格比較豐富,已經對賈、姚詩風的藩籬有所突破了。

晚唐體詩人中身份迥異的是寇準(961-1023)。由於他曾官至宰相,又與上述兩個詩人羣體都有交往,所以成了晚唐體的盟主。寇準一生功業彪炳,又遭讒貶逐,以風節著稱於時。但他寫詩卻絕少涉及上述生活內容,反與九僧、林逋等人如出一轍,喜寫山林之思,含思悽惋。例如《春日登樓懷歸》: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宦情羈思,感慨深切,但整體上的格調仍近於林逋詩。

“晚唐”、“晚唐詩”、“晚唐體”,是宋人提出來的詩學術語,它不僅與我們對唐詩史貌、唐詩分期及風格流派的認識息息相關,也與整個宋代詩歌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宋人喜談唐詩,提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等術語,有趣的是,他們特別關注的是“晚唐”這一時段,最早提出的術語是“晚唐”,議論最多的也是“晚唐”而不是“盛唐”或其他,可見,有宋一代的文人們對“晚唐”確是情有獨鍾。釐清“晚唐體”的來龍去脈無疑對我們深入研究唐宋詩史與詩學至關重要。

何謂“晚唐體”?其本真意涵所指爲何種體格風貌?對於這個根本性的問題,學界一直沒有可靠的結論。元代以後很少有人提及“晚唐體”,當今一些文學史著作或論文大都是在論述宋詩的時候談到“晚唐體”,多將其歸結爲賈島姚合詩風或宋代學習賈島姚合詩風者的詩體 [1] ,周勳初主編《唐詩大辭典》等工具書亦如是說,也有學者認爲“晚唐體”是指賈、姚的五律和許渾的七律 [2] ,唯有趙昌平先生解釋爲“指唐季沿而至於宋初之輕纖詩風” [3]。這些概括孰是孰非,各自有多少根據?

由於賈、姚是典型的元和詩人,將賈、姚詩稱爲“晚唐體”,與現行的唐詩分期概念牴牾。於是,有學者就這樣解釋:“宋人將唐詩大略分爲初盛晚三期,而將中唐併入晚唐” [4] ,“當時人所謂‘晚唐'是個模糊的概念,基本上也包括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中唐'(例如賈島)” [5]。問題是,這樣概括宋人的觀點,符合事實嗎?爲什麼真正生活在晚唐的溫、李、杜等一大批著名詩人卻不屬於“晚唐體”作家?有學者以賈島、姚合皆卒於晚唐會昌年間爲由,正式在權威性《文學史》教材裏將賈島、姚合列在晚唐詩人中敘述 (如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這種做法會不會帶來不必要的學術混亂?譬如白居易去世比賈、姚還晚幾年,劉禹錫亦卒於晚唐會昌年間,也可劃入晚唐嗎?

爲揭開“晚唐體”的神祕面紗,本文首先釐清宋人所謂“晚唐”一語的時間意涵和“晚唐體”的藝術風格意涵及其指稱流變,其次,正面研究唐代“晚唐體”作家的師法淵源和創作特徵,最後討論“晚唐體”與五代詩及宋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