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賞析:續古詩十首·其三

古詩賞析:續古詩十首·其三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原文

古詩賞析:續古詩十首·其三

續古詩十首·其三

作者:唐·白居易

朝採山上薇,暮採山上薇。

歲晏薇亦盡,飢來何所爲。

坐飲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擊節獨長歌,其聲清且悲。

櫪馬非不肥,所苦常縶維。

豢豕非不飽,所憂竟爲犧。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飢。

註釋

①櫪馬:養於馬廄的馬。櫪,馬槽。

②犧:供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畜。

③苦飢:全詩校:“一作渴飢。”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後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是唐代的傑出詩人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爲“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爲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並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貴忌恨,被貶爲江州司馬。此後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佈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爲唐人之冠。

繁體對照

續古詩拾首

白居易

朝採山上薇,暮採山上薇。

歲晏薇亦盡,饑來何所爲。

坐飲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擊節獨長歌,其聲清且悲。

櫪馬非不肥,所苦常縶維。

豢豕非不飽,所憂竟爲犧。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