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殘疾人勵志故事(通用15篇)

殘疾人勵志故事(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雖然這個世界上有殘疾人存在,但大部分殘疾都是很熱愛生命,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殘疾人勵志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殘疾人勵志故事(通用15篇)

殘疾人勵志故事 1

有一個新認識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羣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原因並不是出於賣弄球技,而是因爲他只有一隻手。這隻神奇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樂曲。

更讓我敬佩,是他對生活樂觀態度和健康心態。他言語總是那樣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關係融洽,與客戶交流愉悅。常常得到老總嘉獎……見過許多因爲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他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着無盡溫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半個鐘頭之後,晚餐準備好,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嚐起他母親做美味佳餚,我也成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緻愛。一家人爲給自己殘疾只有一隻左手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環境,一起改掉自己堅持幾十年使用右手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覆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爲習慣。而這樣習慣與愛伴隨着他,與他一起成長。爲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們把所有愛,全部寫在左手上。

殘疾人勵志故事 2

他是天生侏儒,身高只有100釐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部一個小鎮。他到來不僅沒給家裏帶來歡樂,反而給父母心裏蒙上一層陰影,家裏人對他未來充滿憂慮。因爲他患上罕見成骨發育不全症,這種病人體內鈣質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稱玻璃娃娃。

他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風琴,受家庭影響,他還在很小時候,就對音樂表現出濃厚興趣。7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看一場鋼琴音樂會,着迷到神魂顛倒地步,向父親提出自己也想要一臺鋼琴,父親滿足他要求。

但是,一個手腳無力,行動不便人,要想學習鋼琴談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別人抱着才能上下鋼琴座。有一次,父親剛把他抱上座位,有事臨時出去,他一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下來,腳被摔成骨折。

心疼他父親建議他學點別,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認定鋼琴。無奈之下,父親想出辦法,在琴上安裝一個特殊輔助器,使他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雖然如此,他還是在練琴過程中經常出現意外情況,以致於經常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但他卻不管不顧,憑着頑強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這一練就是五年。

他13歲那年,一個偶然機會,他父親獲悉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覺得他很適合,於是送他去。劇團內有一個名叫布魯內小號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幾次之後,發現他在鋼琴方面有着特殊悟性,就推薦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在兩位音樂家悉心培養下,15歲時,他推出個人第一張專輯《閃光》。優美曲子震撼人心,轟動法國音樂界,使他一夜之間成爲巨星。

他第一次公開演出時,先是在臺前離觀衆最近地方,站足足3分鐘。最後,他笑着問:都看夠吧?在全場發出會意地笑過之後,纔開始表演。聽完他演奏,觀衆被他音樂震憾,先是短暫沉默,繼而爆發出雷鳴般掌聲。

事後,有人問他爲什麼要先站三分鐘,他說:很多人是因爲好奇我身材纔來,先讓他們看個夠,纔會仔細聽我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高度。

置身於神奇音樂世界中,他忘卻殘缺肢體帶來痛苦,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對於取得成績,他仍然不滿足,堅持每天練琴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有時,超負荷訓練量甚至令他指骨折斷,他也在所不惜。他鋼琴越彈越好,名氣越來越大。1987年,他推出另一張專輯《樂曲》,成爲他音樂行程中決定性轉折,讓成爲世界級鋼琴大師,他足跡遍及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著名音樂城市。所到之處,都是一片讚譽之聲。這時,所有人都已經不再對他奇特身材好奇,而是帶看欽佩心在仰望他靈魂高度。

然而,再偉大人物也有沉浮之時。自《樂曲》出版後,他事業開始落入低潮,因爲焦急,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階梯上。甦醒過來後,他說:我骨頭那麼脆弱,這次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去死。

樂觀心態讓他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堅持每天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不久,他事業又迎來輝煌時刻,不僅簽約新唱片公司,而且出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廣受歡迎。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有人曾經問他成功祕訣,他引用一位哲人話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蘋果,優秀和缺陷並存。有人缺陷比較大,那是上帝特別偏愛它芳香,而我就是那個格外芳香蘋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於紐約,年僅36歲,他留給人間最後一句話是:如果我真高大,那是矮小成全!

他就是法國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侏儒,一個樂觀向上,勇於接受命運挑戰,克服身體巨大障礙,奏出人間最美妙樂章殘疾人。他身材雖然矮小,但他靈魂高度,足以讓世人仰視。

殘疾人勵志故事 3

有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的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羣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出於賣弄球技,而是因爲他只有一隻手。這隻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的樂曲。

更讓我敬佩的,是他對生活的態度和健康的心態。他的`言語總是那樣的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的關係融洽,與客戶的交流愉悅。常常得到老總的嘉獎……見過許多因爲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的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着無盡的溫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了半個鐘頭之後,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嚐起他母親做的美味佳餚,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緻的愛。一家人爲了給自己殘疾的只有一隻左手的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的環境,一起改掉自己了幾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的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覆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爲習慣。而這樣的習慣與愛伴隨着他,與他一起成長。爲了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們把所有的愛,全部寫在了左手上。

殘疾人勵志故事 4

陳燕——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

陳燕,女,漢族,1973年生,視力殘疾,一級鋼琴調律師,北京市人。現北京新樂鋼琴調律有限職責公司總經理,系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分會會員。幼年患先天性白內障雙目失明。22歲畢業於北京盲校鋼琴調律班。2002年10月建立北京鋼琴調律網,2004年出版《陳燕:耳邊的世界——中國第一位女盲人調律師的自傳》,同年12月被江蘇衛視和新浪網評爲《感動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的故事有點傳奇,但都是真的。3個月大的時候,因爲先天性殘疾,陳燕被父母遺棄,是姥姥收養她並撫養成人。

陳燕自小對音樂比較感興趣,學過很多樂器。自打學調琴開始,她每一天總是十三四個小時泡在鋼琴邊,仔細摸,用心記。學調律還務必會修琴,一個盲人手拿錘子釘釘子、刨子刨木頭,受傷總是難免的,學習調律那段時光,她手上就沒有一塊好肉。

4年學習,陳燕掌握了歐美最先進的鋼琴調律技術,但信心滿懷的她立刻遭遇了殘酷的現實,當時國內的人還無法理解盲人調琴師這一行業。幾經周折,一家大的`琴行經理考覈後同意錄用。但經理爲難地說,這份工作需要上門爲客戶調琴,你此刻的狀況挨家上門也太困難。再說路上車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負責的。

爲了熟悉地形路況,她請家人幫忙,把圖上的地名、車站、衚衕小區等一一抄寫成盲文,一一記熟。有一位用戶不期望盲人調律,她到用戶家後,憑着眼睛僅存的一點光感,跟用戶走到鋼琴前,連調帶修幹了兩個小時,客戶試彈後很滿意,並說他的兩臺琴以後都請陳燕調。這時陳燕告訴他自我是個盲人,對方不好意思了。

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陳燕給自我立了一個規矩:與客戶見面時決不告訴自我是盲人,調琴結束後,必須要告訴用戶自我是盲人。她說:“給用戶調完音後,我除了教給用戶一些保養知識外,還要給用戶彈一首優美的曲子,這時才告訴他,我是一名盲人鋼琴調律師,用戶感到十分驚訝。你是盲人,你怎樣來的?你調琴的時候,眼睛一向跟着手動呀!每當那個時候,我覺得自我是一個成功者。”真正在調琴這個圈子裏闖出名氣,陳燕靠的是技術。她將8000多個鋼琴零件熟記於心,並能及時發現影響音準的零件,調出正確的音律。到目前,她已給上萬個家庭的鋼琴做過調音,足跡遍佈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爲了幫忙更多的鋼琴用戶,陳燕開通了全國第一條鋼琴公益熱線,每一天晚上7點到10點,她都會守候在電話機旁。在鋼琴調律的路上,她最大理想就是讓全國的人都明白,盲人完全能夠從事鋼琴調律工作。

陳燕不僅僅擁有嫺熟的調琴專業技術,她還創造了許多盲人第一的奇蹟: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中國盲人中第一個寫自傳的,第一個會騎獨輪車、游泳、騎自行車、開卡丁車、滑旱冰、練跆拳道的盲人等等。陳燕說,不管路有多漫長、有多艱辛,她都會“笑對人生”。她是該笑,因爲她爲自我“調”出了一派光明。

殘疾人勵志故事 5

湯展中,男,漢族,1981年生,肢體殘疾,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人,現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研究生在讀,系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先天性無雙臂,以足代手,生活、書法、作畫,1993年榮獲首屆“中國十佳殘疾少年成才獎”,1996年獲聯合國教科文頒發書畫作品優秀獎,1997年着有《雙腳與人生》一書,引起全國的關注。1999年,他如願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4年後,又順利考上了該校國畫專業的研究生。

一出生就被認爲是“怪物”,因爲他的雙臂只有十多釐米長,並且軟弱無力,上方連着兩隻各長了3根手指的小手掌。然而他在成長中憑藉毅力用口和腳作畫,竟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國畫專業,併成爲該省第一位殘疾研究生。其口書、足書作品獲省、國家級大小獎項20餘次、國際獎2次;他還是中國百名好兒童好少年獎與全國殘疾少年兒童成才獎獲得者。1997年着的《雙腳與人生》一書轟動全國。他,就是無臂書畫家湯展中。

湯展中與書法結緣,緣於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學回家後,用毛筆寫描紅作業。他覺得很好奇,跑到廚房,用腳夾了塊小木炭,在地上學哥哥寫字。這一幕,讓剛乾完農活回來的父親看到了,父親想:鄉下人逢年過節和紅白喜事都喜歡寫對聯,何不訓練兒子練好書法,以後靠賣這換口飯吃。

轉眼間,湯展中到了上學年齡,父親帶着他去小學報名,學校卻委婉地拒絕了。父親並沒有放下,第二天又去找校長說情,一個星期後,他最後進了學校。二年級暑假時,湯展中被推薦進縣城的暑假書畫學習班。報名時,他當場用腳夾着毛筆寫了一首詩,把接待的老師看得目瞪口呆。此後,老師開始教他用右腳練習書法。湯展中先是用腳趾夾筆,從夾不住到夾得腳趾都紅腫;上課的時候,不管天多冷,一雙腳都露在外面;寫字時一向彎着腰,背部的痠痛是家常便飯……半年後,他硬是用腳寫出一筆工整漂亮的字。

之後,他聽說用嘴含筆也能寫字畫畫,便自我練起來。剛開始,口水流得到處都是,牙齒也麻麻的。但他沒有放下,時光一長,嘴巴成了第二書畫手段。爲了掙學費,他每個寒暑假都到桂林市一些旅遊區爲遊客寫書法,一個假期下來,學費、生活費都解決了。

上高中後,湯展中更是把賣作品的區域擴大到上海、廣州、深圳,乃至全國。他自豪地說:“從上高中開始,我就沒向家裏要過一分錢,我和哥哥的學費,都是賣作品賺的',爲了賺錢,已經好幾個年頭沒在家裏過年了。”湯展中在潛心研習書畫的同時,並沒有落下學習。1999年,他如願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4年後,又順利考上了該校國畫專業的研究生。2005年8月,湯展中在參加第四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時,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相中,成爲該團的一名演員和行政工作人員。現已成爲中國殘疾人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和南寧一所特教學校兼職老師。

成功後的湯展中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沒有忘記廣西的殘疾人朋友,總想爲殘疾人羣體做點什麼。他成了南寧市捨得殘疾人職業學校的一名兼職老師,一有空,就去教學生繪畫。他收了4名盲人學生和4名健全人學生,教他們畫國畫。他說:“教盲人繪畫很需要耐心,我自身又是個殘疾人,困難重重,但我會克服困難,儘量把他們教好。”湯展中追求的不只是飽暖的生活,也不只是幸福的感受,他要追求一種境界。他正在努力的願望是漂洋過海去英格蘭,把殘疾人書畫事業發展到國外,挑戰人生的一座新的高峯。

殘疾人勵志故事 6

第一次見到尼克·胡哲,人們都難掩震驚——他就像一尊素描課上的半身雕像,沒有手和腳。面對人們訝異的表情,尼克自我介紹時常以說笑開場。

“你們好!我是尼克,澳大利亞人,今年28歲,周遊世界分享我的故事。我一年大概飛行120多次,我喜歡做些好玩的事給生活添色。當我無聊時,我讓朋友把我抱起來放在飛機座位上的行李艙裏,我請朋友把門關上。那次,有位老兄一打開門,我就‘嘣’探出頭來,他當時被我嚇得跳起來。我心想,他們能把我怎麼樣?難道用手銬把我的‘手’銬起來嗎?”

“我喜歡各種新挑戰,例如刷牙,我把牙刷放在架子上,然後靠移動嘴巴來刷,有時確實很困難,也很挫敗,但我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們很容易在第一次失敗後就決定放棄,生活中有很多我沒法改變的.障礙,但我學會積極地看待,一次次嘗試,永不放棄。”

尼克的生活完全能夠自理,獨立行走,上下樓梯,下牀洗臉,打開電器開關,操作電腦,甚至每分鐘能擊打43個字母,他對自己“謎”一般的身體充滿感恩。“我父母教我不要因沒有的生氣,反而要爲已擁有的感恩。我沒有手腳,但我很感恩還有這隻‘小雞腿’(左腳掌及相連的兩個趾頭),我家小狗曾誤以爲是雞腿差點吃了它。”

“我用這兩個寶貴的趾頭做很多事,走路、打字、踢球、游泳、彈奏打擊樂……我呆在水裏可以漂起來,因爲我身體的80%是肺,‘小雞腿’則像是推進器;因爲這兩個趾頭,我還可以做V字,每次拍照,我都會把它翹起來。”說着說着,他便翹起他的兩個趾頭,綻出滿臉笑容——Peace!

尼克的演講幽默且極具感染力,他回憶出生時父母和親友的悲痛、自己在學校飽受歧視的苦楚,分享家人和自己如何建立信心、經歷轉變。“如果你知道愛,選擇愛,你就知道生命的價值在哪裏,所以不要低估了自己。”在親友支持下,他克服了各種困境,並通過奮鬥獲得會計和財務策劃雙學士學位,進而創辦了“沒有四肢的人生”(Life Without Limbs)非營利機構,用自己的生命見證激勵衆人,迄今他已走訪了24個國家,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殘疾人勵志故事 7

儘管並非佈道,每次尼克都會在桌角安放一本《聖經》,這是他必用的道具,演講中,這可能是他所指的“目標”,又或是令他“站立”起來的“助力”。

“Give up(放棄)還是Get up(站起來),這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選擇。現在你們看到,我像這樣直接地摔倒了,躺在這兒,臉朝下,沒手,沒腳,要爬起來似乎不可能。我重複試了一百多次去站起來,你認爲我就這樣放棄嗎?不!當我摔倒了,我嘗試去站起來,一遍又一遍。你要知道,這並不是最後的結局,你會找到一個方法來完成,就像這樣。”

他用頭頂着《聖經》借力,將自己的軀幹艱難地慢慢“撐”起,這一刻,撼動人心。

前兩年,他也曾和北京的大學生們分享他的信仰,演講結束後,一位男生舉手求解:“你所愛和信靠的那位(上帝)並沒給你手和腳,也沒給你神蹟,你爲何還如此相信他?”

尼克的回答溫柔而敬虔:“不管你是否相信,我們先做個假設吧,如果我信仰的是真理,我相信此生結束後能進入天堂,我將有一個嶄新的'身體,那裏沒有悲傷,沒有淚水,沒有失落,一切都是完全的,那麼,通過我暫居地上的這具破碎身體所經歷的一切,若能鼓勵一些人認識到我所指的那個永恆,這就是個神蹟,因爲我可以鼓勵其他人找到那種永生的盼望。”

“當我長大後,清楚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我開始向父母提出問題,爲什麼這一切會發生?我想他們看到了我心裏的痛苦和挫折感,他們只是回答——只有上帝知道……”

八歲的尼克祈求上帝讓他長出四肢來,但並沒得到迴應。“我給自己下了定論,我永遠不會結婚,不會有工作,不會過上一個有目標的人生。我會是個怎樣的丈夫呢?我甚至都無法牽我妻子的手。我當時覺得心灰意冷,我不知如何形容那種感覺,我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十歲時,尼克試圖將自己溺死在浴缸裏,但就連自殺也是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一到水裏,他就“像一件救生衣那樣豎直地浮在水面上”,這樣的經歷就曾有三次。

整個童年,他不僅要挑戰學習,還要與自卑和孤獨作鬥爭。有一天上學,他先後被12個孩子嘲笑。到下午2點50分,他坐在輪椅裏暗自決定:“如果再多一個人取笑我,我就放棄自己。”這時,一個女孩走過來:“嗨,尼克,你今天看起來不錯啊。”他已記不清這個女孩的樣子了,但卻永遠記得這句鼓勵“救了我的命”。

靠着堅定的信仰、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陪伴,尼克的信心一天天增長。“我相信除了外表不同,我跟其他人是一樣的。”他的自信和樂觀漸漸贏得其他學生的尊重,大家都會給出“尼克愛所有人”這樣的評語。“此外,我還發現自己很有演講天賦,許多人在這方面很尊敬我,我被全校學生票選爲小學的學生會主席、高中的學生會副主席。”

19歲那年,尼克開始獻身傳道,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傳福音,他的生命見證觸動了千百萬人的心。

“邀請耶穌進入生命,最大的意義在於他會與你同在。我想起曾深深感動我的一首詩《腳印》,關於一個人跟耶穌一起沿着沙灘行走的動人故事,這個人回頭看並說:爲何在我人生順遂時,我看見兩對腳印,而在經歷艱難時,我卻只看見一對腳印?耶穌回答道:人生順遂時我走在你的身旁,但在經歷艱難時,是我揹着你走。這讓我深受感動,我知道他掌管一切,我的生命就在他手中,我不需要手和腳,因爲上帝正揹着我。”

殘疾人勵志故事 8

高志鵬,男,漢族,1974年生,視力殘疾,山西省呂梁人,現爲太原市盲童學校音樂教師。6歲時因手術失敗導致雙眼失明,13歲隨民間學藝,18歲成爲太原市盲童學校插班生,28歲考入中國戲曲學院。他集寫詞、作曲、演唱、演奏於一身,至今已創作數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近百家媒體對他的事蹟進行過報道。

高志鵬出生在呂梁山區興縣,6歲時因手術失敗雙目失明。8歲那年,他讓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學校門外聽課,被老師發現,讓爸爸把他領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頭說:“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樣,爸爸教你拉二胡吧!”從那天開始,他踏上了音樂旅途,在自己心靈的舞臺上演繹起不滅的火焰和無盡的執着。高志鵬11歲時,二胡水平就已超過了父親,當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後,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盲人音樂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樂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樂班的師傅們沿九曲黃河一路苦學,學會了各種民間小調、晉劇曲牌,學會了嗩吶、笙、簫、笛子等鼓樂班的全套樂器。15歲那年,父親爲他買了8件樂器,讓他組建了自己的鼓樂班。從此,這位少年盲班主帶着一夥明眼人,開始在陝西、內蒙古一帶的農村闖蕩。幾年下來,他掙下的錢,不但貼補家用,建了新窯洞,而且還爲兩個哥哥娶了媳婦,供妹妹讀完了初中。在外闖蕩的高志鵬第一次聽說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開啓了一扇窗戶,獨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學。在省殘聯領導的幫助下,他成爲太原市盲童學校的一名大齡插班生。

在盲校學習的兩年間,每到星期天,志鵬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頭賣唱,掙學費和生活費;上課時間又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於學習和創作中。1994年,他創作的.歌曲《心聲》,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昇華獎”新歌徵集中,榮獲詞曲創作一等獎;歌曲《滿天繁星屬於你》,在全國第二屆盲聾學校學生藝術匯演中,獲得一等獎及創作獎。當中殘聯主席鄧樸方把獎盃送到他的手中時,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點點希望。

盲校畢業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殘聯的關懷下,他成爲中國戲曲學院首位盲人進修大學生。在正規化、高節奏的教學環境中,爲了趕上學習的進度,他幾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據盲文和課堂的錄音資料一點一點地摸索着指法。進修是拿不到學歷的,2002年高志鵬便參加了成人高考併成爲中國戲曲學院一名正規大學生。經過頑強拼搏,高志鵬不僅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他創作的歌曲《走出圪樑樑》、二胡曲《黃土情懷》,還分別榮獲全國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大賽金獎、銀獎。更令同學們嘖嘖稱奇的是,他利用業餘時間,拜北京盲校李紅偉爲師,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時間學會了一般得用三年時間才能掌握的鋼琴調律技能!

如今,高志鵬的心中有了一個“神州萬里行”的計劃。他準備用兩年時間,走訪全國百所高校,爲高校師生免費演奏自己的音樂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殘疾人勵志故事 9

陳州命運多舛,6歲父母離異,8歲流浪四方,13歲從火車上摔下失去雙腿,18歲學會唱歌,他以木盒爲腿,從四處乞討到流浪賣唱,他用歌聲行走中國,走過全國700多個城市,娶妻生子,過上幸福小康生活,從無腿乞丐成長爲中國激勵大師。

他的童年較同齡人相比極其不幸,剛滿5歲時,父母就因感情不合而分 居,1991年,年僅8歲的他被法院判給了爸爸,沒多久,爸爸把他託付給了50多歲的爺爺後,遠離家門。由於爺爺、奶奶經濟困難,陳州從小就沒上過學,11歲時,就靠着爺爺教的一點快板和家鄉戲開始外出“闖天下”了,佳木斯、北京、瀋陽等地到處留下了他那幼小的足跡。

1996年五月中旬,陳州流浪到濰坊市昌樂縣爬乘一輛火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等他醒來時,他已經躺在醫院裏,火車碾斷後高度截肢,從臀部往下僅保留了10釐米。一年後,在家倍感孤單的陳州趁爺爺不備,用一塊厚厚的輪胎皮綁在屁股下面,用兩手撐地一點一點向前挪動,再次離開了家門,一個月後,流落到浙江嘉興的陳州,遇到了一個街頭賣唱的無腿殘疾人

“就是這個朋友,教會了我唱歌,後來,我就用美妙的歌聲引來了身邊美麗的鳳凰。”提及老婆和一對兒女,天生樂觀的陳州更顯得興奮和開心。

陳州: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二廟鄉瓦子埠村人,六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失去了父愛母愛,陳州的童年是不幸的,13歲的`時候,跟隨爺爺去賣藝,有一次坐反了火車從車上跳下,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雙腿。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陳州最終選擇了堅強面對。雖然沒有了雙腿,但他有健全的意志和心理,他決心依靠自己的能力來養活自己。從此在外流浪,在流浪賣藝的這些年裏,陳州當過乞丐,賣過 報紙,擦過皮鞋,修過電視。

陳州親手製作的兩個普通的木盒子,一個大一個小,一個重,一個輕,一個三斤半,一個四斤半,成了平時走路時穿的鞋子,成了他的強有力的雙腿,重的右手拿,這樣保持行進中的平衡。陳州就是穿着這雙“鞋子”走南闖北,認識了讓他走上“流浪歌手”道路的“師傅”。到目前爲止,街頭演唱達3000多場。

陳州靠自己的堅強意志多次登山。到目前爲止,陳州登了中國xx小小90多座山,正是靠着登山磨練出來的意志,陳州有這麼大的勇氣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殘疾人勵志故事 10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釐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他的到來不僅沒給家裏帶來歡樂,反而給父母的心裏蒙上一層陰影,家裏人對他的未來充滿憂慮。因爲他患上罕見的“成骨發育不全症”,這種病人體內鈣質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稱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風琴,受家庭的影響,他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看一場鋼琴音樂會,着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向父親提出自己也想要一臺鋼琴,父親滿足他的要求。

但是,一個手腳無力,行動不便的人,要想學習鋼琴談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別人抱着才能上下鋼琴座。有一次,父親剛把他抱上座位,有事臨時出去,他一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下來,腳被摔成骨折。

心疼他的父親建議他學點別的,可是他活不同意就認定鋼琴。無奈之下,父親想出辦法,在琴上安裝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使他的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雖然如此,他還是在練琴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意外的情況,以致於經常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但他卻不管不顧,憑着頑強的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這一練就是五年。

他13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父親獲悉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覺得他很適合,於是送他去。劇團內有一個名叫布魯內的小號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幾次之後,發現他在鋼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薦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在兩位音樂家的悉心培養下,15歲時,他推出個人的第張專輯《閃光》。優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轟動法國音樂界,使他一夜之間成爲“巨星”。

他第一次公開演出時,先是在臺前離觀衆最近的地方,站足足3分鐘。最後,他笑着問:“都看夠吧?”在全場發出會意地笑過之後,纔開始表演。聽完他的演奏,觀衆被他的音樂震憾,先是短暫的沉默,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事後,有人問他爲什麼要先站三分鐘,他說:“很人是因爲好奇我的身材纔來的,先讓他們看個夠,纔會仔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置身於神奇的音樂世界中,他忘卻殘缺肢體帶來的痛苦,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對於取得的成績,他仍然不滿足,堅持每天練琴的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0場。有時,超負荷的`訓練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斷,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鋼琴越彈越好,名氣越來越大。 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張專輯《樂曲》,成爲他音樂行程中決定性的轉折,讓成爲世界級鋼琴大師,他的足跡遍及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著名音樂城市。所到之處,都是一片讚譽之聲。這時,所有人都已經不再對他的奇特身材好奇,而是帶看欽佩的心在仰望他靈魂的“高度”。

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時。自《樂曲》出版後,他的事業開始落入低潮,因爲焦急,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的階梯上。甦醒過來後,他說:“我的骨頭那麼脆弱,這次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去死。”

樂觀的心態讓他對未來仍充滿信心,持每天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不久,他的事業又迎來輝煌的時刻,不僅簽約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廣受歡迎。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有人曾經問他成功祕訣,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話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優秀和缺陷並存。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上帝特別偏愛

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於紐約,年僅36歲,他留給人間最後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個樂觀向上,勇於接受命運的挑戰,克服身體的巨大障礙,奏出人間最美妙樂章的殘疾人。他的身材雖然矮小,但他靈魂的高度,足以讓世人仰視。

殘疾人勵志故事 11

有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的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羣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出於賣弄球技,而是因爲他只有一隻手。這隻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的樂曲。

更讓我敬佩的,是他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和健康的心態。他的言語總是那樣的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的關係融洽,與客戶的交流愉悅。常常得到老總的嘉獎見過許多因爲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的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着無盡的溫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了半個鐘頭之後,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嚐起他母親做的美味佳餚,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緻的愛。班主任 n一家人爲了給自己殘疾的只有一隻左手的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的'環境,一起改掉自己堅持了幾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的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覆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爲習慣。而這樣的習慣與愛伴隨着他,與他一起成長。爲了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想念的句子們把所有的愛,全部寫在了左手上。

殘疾人勵志故事 12

47歲新西蘭“無腿人” 英格利斯征服世界最高峯

47歲的新西蘭人馬克·英格利斯於2006年曾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峯,成爲世界上第一位登上世界最高峯的雙腿殘疾者。英格利斯是一個傳奇人物。1982年,在攀登新西蘭最高峯庫克峯時,他的'雙腿被凍壞。截肢後的英格利斯改練自行車,並獲得殘奧會銀牌。但是,他從未放棄登山夢想,終於在2006年5月15日夢想成真。用英格利斯妻子的話說,“登頂那一刻,他摸到了天”。

殘疾人勵志故事 13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陝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個願望,待有了一筆錢後,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做自我喜歡做的事,她個性喜愛唱歌、跳舞,期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我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裏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着高壓線線杆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鬆開並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於還沒開啓自我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着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着。

從那以後,家裏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着弟弟留在家裏,而母親帶着她選取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我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我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取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務必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我的專業,然後努力學習、鑽研,使自我在社會上有所作爲。她此刻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我的學業,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昇華,哪怕乞討,也是爲了飛翔

殘疾人勵志故事 14

人要有一種偉大的慾望,還要有能夠實現這種慾望的技能和堅忍。

——柏拉圖

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之間河流的布魯克林大橋是個地地道道的機械工程奇蹟。

1883年,富有創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這座雄偉大橋的設計。然而橋樑專家們卻勸他趁早放棄這個天方夜譚般的計劃。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確信大橋可以建成。

父子倆構思着建橋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和障礙。他們設法說服銀行家投資該項目,之後他們懷着無可遏止的激情和無比旺盛的精力,組織工程隊,開始施工建造他們的大橋。

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的大腦嚴重受傷,無法講話也不能走路了。誰都以爲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爲只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

然而儘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一天他躺在病牀上,忽然一閃念想出一種能和別人進行交流的密碼。

他惟一能動的.是一根手指,於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和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

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發號施令,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勝利與失敗這間的差距並不似人們想像的那麼大,僅僅是一念而已。慾望可以將一個人的力量發揮到極至,也可以逼得一個人獻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礙,慾望使人全速前進而無後顧之憂。

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礙的人,常常會屢建奇功。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當充分發揮我們的能力。

殘疾人勵志故事 15

舞蹈是要用雙腳來跳的,一個舞蹈演員演出時是在用肢體動作向觀衆傳達自己的感情,因此,人們都認爲沒有雙腿的人根本無法跳舞。可是有一個臉上總是掛着笑容的弱小的年輕女子卻做到了,她是四川綿竹的一位舞蹈教師,叫廖智。

這不是天方夜譚。在中央電視臺的《我要上春晚》節目中,沒有雙腿的舞蹈演員廖智"站"在了舞臺中央,跪在鼓上的她表演了一出叫《鼓舞》的舞蹈。紅綢飛舞,失去雙腿的廖智用自己殘缺的身體在一面大鼓上旋轉翻滾,做出各種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這是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出,現場掌聲雷動,觀衆無不滿含淚水地看完廖智這場令人難忘的舞蹈演出。幾位資深評委在點評廖智的演出時,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哽咽得話都說不下去,這就是一個沒有雙腿的舞蹈演員帶給人們的巨大感動。

廖智是四川綿竹市漢旺鎮人,本是一位教學生跳舞的舞蹈教師。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時,正在家中的廖智和自己十個月大的女兒及婆婆一齊被埋在廢墟里,被埋二十六個小時後,廖智被救出,女兒和婆婆卻不幸遇難。廖智活了下來,可膝蓋以下的小腿及雙腳都被截去,她成了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輪椅的殘疾人,這一年,她剛24歲。

一個一直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員突然間沒有了雙腿,這樣的打擊對她來說比失去生命更爲殘酷。可是僅僅在截肢後一個月,還躺在病牀上的廖智爲了安慰鄰牀養傷的小朋友,就在病牀上跳舞給小朋友看。她突然有了想法,沒有了雙腿也一定要將自己的舞蹈事業繼續下去。就是這個信念,支撐着廖智一直走到現在,成就了一個沒有雙腿的舞蹈演員在舞臺上的輝煌成就。

我們見過只有一條腿的殘疾人演員跳舞,但很少看到失去雙腿的人能夠在舞臺上一展風采。要知道,一個沒有雙腿的人想要跳舞何其困難,實現這個目標幾乎就是在創造奇蹟。然而,在衆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勵下,廖智終於站在了義演晚會的舞臺上。那晚,廖智與搭檔表演的`是雙人舞《走向希望》,她穿一條紅色舞裙,男舞伴穿一件白色舞衣,兩人在舞臺上精彩起舞,誰也看不出這個美麗的女孩雙腿被截去了。臺下有觀衆心生疑惑,廖智的腿不是好好的嗎?此時,音樂進入高潮,廖智被舞伴猛地舉過頭頂,她雙手抓住右腳,把一隻假腿取下來扔在地上,紅色的裙褶就像鮮血一樣,垂直下搭。頓時,全場鴉雀無聲,片刻之後,所有觀衆均欷歔不已,淚水直流,他們都被廖智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

廖智的《鼓舞》更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些成就的背後,廖智爲舞蹈所經歷的苦難,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廖智曾說,在經過汶川大地震這場生死劫難後,她開始明白一個詞——珍惜。如果沒有那場地震,廖智應該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是一位幸福的年輕媽媽,女兒如今也該有三歲了,她也依然在舞蹈學校裏教學生跳舞。是可怕的地震讓她失去了一切,失去了親人,也失去了自己用來跳舞的雙腿。可廖智沒有就此沉淪下去,她珍惜生命,笑對生活,堅強地活下來,期待自己的又一個輝煌,這就是她的信念,她成功了。

此刻,沒有人否認沒有雙腿的舞蹈演員廖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撐起了一片天空,用廖智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四川在雄起,災區在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