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志向不過是記憶奴隸,生氣勃勃地降生,但卻很難成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殘疾人勵志故事(一)

張海迪被譽爲身殘志堅一代楷模,自學成才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窗口》、《生命追問》、《我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一頭大象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意志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預言,她用積極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鬥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爲“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張海迪。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張海迪,1955年9月出生於濟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擁有一個幸福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似小燕子般到處飛翔。可惜,蹦蹦跳跳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早晨,玩具室裏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着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記憶。

張海迪當年不知道自己患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覆發作,非常難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張海迪,只能整天臥在牀上。當年,醫生們一致認爲,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看着夥伴們高高興興地揹着書包上學校,終於有一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可是因爲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所有學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無情,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爲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頭髮,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頭髮,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一所特殊學校。在這個特殊學校裏,聰明、好學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一個又一個生字。她趴在牀上,用胳膊支撐着身體抄書,學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學課本,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更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競爭,全靠着自學。努力是加倍,成功喜悅也是加倍。於是,她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意志,還有思維能力,便隨着知識一起增長起來了。通過非同尋常努力,她還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1970年 4月,張海迪跟着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父母,來到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農村生活。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餘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髮、釘釦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羣衆缺醫少藥帶來痛苦,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羣衆病痛念頭。她用自己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爲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爲了熟悉鍼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點兒,在自己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蘿蔔上扎。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後,就在她自己身上進針,她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己感覺。曾有人問她,海迪是不是你腿沒有知覺,你胸以下沒有知覺,你在自己身上扎針不痛苦啊?她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鍼灸時候,是扎自己最疼地方,比如臉上穴位,包括印堂穴,紮了以後是什麼樣感覺,我要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掌握了一定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爲羣衆治病達1萬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誕生

後來,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事蹟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經歷中得到啓示,決定走文學創作路子,用自己筆去塑造美好形象,去啓迪人們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 背詩歌、 抄錄華章警句。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着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彼岸,這便是張海迪性格。

1981年,張海迪事蹟開始受到媒體關注。當年12月29日,《人民的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張海迪身殘志堅、勇鬥病魔事蹟,她那堅韌鬥志像火一樣迅速點燃了人們激情。隨後,當地共青團組織、婦聯、黨報都紛紛報道她事蹟,各級單位也力邀她去座談。

1983年2月28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胡,親自主持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聽取張海迪同志事蹟介紹會”;3月1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發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一文,再次重點報道了張海迪自強不息感人事蹟;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國婦聯授予她“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張海迪學習”旋風。

在鮮花、掌聲和讚譽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抉擇。經過深深思考,她認爲:生命最終意義是要努力實現在精神上追求。

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夢》創作之中,這一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長時間用胳膊支撐身體,她衣袖磨破了一隻又一隻,肘關節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右胳膊也因長時間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又都是熱風。爲了降溫,每隔一會兒,她就將頭髮用自來水浸溼,再坐到電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間裏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一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爲,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人生感悟。

1990年,《輪椅上夢》出版後全國發行。緊接着,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追問》文學創作。爲了滿足讀者購書慾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爲一名作家,還有什麼比讀者喜愛你作品更能讓你幸福呢?”於是,她又筆耕不輟,創作出了長篇小說《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窗口》等,同時翻譯了多部國外優秀文學作品。

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

2008年11月,張海迪當選爲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她說:“我要振奮精神,讓自己精神飛翔。我也希望在困境中殘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變,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和很多同志都會盡最大努力,爲殘疾人擁有更好生活貢獻自己力量。”

一直在爲改善殘疾人生存狀況不懈努力張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爲殘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婦女大會上呼籲關愛殘疾女童,她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她以自己事蹟和歌聲鼓舞着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多次爲殘疾人社會福利和保障撰寫提案。在2004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她提交了《關於殘疾人駕駛汽車提案》,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

張海迪多年來做了大量社會工作,她爲下鄉村裏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爲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稿酬六萬餘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爲殘疾人事業各項工作和活動,爲殘疾人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些事蹟讓人們記住了張海迪,記住了那個說過“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灰姑娘”,記住了那個數次打破醫生對她生命期限預言、昂頭笑對人生“弱女子”。“愛美愛笑愛生命,至情至性張海迪”,這是一位採訪過她記者感言,也是對她最精到描繪。

年過五旬,當年“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輕;時過境遷,如今“80後”、“90後”對她事蹟可能不再耳熟能詳。我們重溫海迪故事,是爲了見證一個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夢想需要汗水和心血澆灌。從這個意義上說,張海迪依然“年輕”,“海迪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歷程評述:

在今天一些青少年看來,奮鬥、磨鍊、挫折,這些成功前環節最好通通省略,最好自己走在大街上,能被大導演、大星探一眼看中,最好能憑藉一部片子、一場“選秀”一夜成名……

張海迪字典裏從來就沒有這樣夢。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後來還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課程。在殘酷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鬥爭,經受了嚴峻考驗,驗證了風雨之後終見彩虹真理。

殘疾人勵志故事(二)

有一個新認識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羣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原因並不是出於賣弄球技,而是因爲他只有一隻手。這隻神奇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樂曲。

更讓我敬佩,是他對生活樂觀態度和健康心態。他言語總是那樣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關係融洽,與客戶交流愉悅。常常得到老總嘉獎……見過許多因爲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了他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着無盡溫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了半個鐘頭之後,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嚐起他母親做美味佳餚,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緻愛。一家人爲了給自己殘疾只有一隻左手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環境,一齊改掉自己堅持了幾十年使用右手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覆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爲習慣。而這樣習慣與愛伴隨着他,與他一起成長。爲了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們把所有愛,全部寫在了左手上.

殘疾人勵志故事(三)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我們習慣叫他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塞爾維亞裔澳大利亞籍基督教布道家,“沒有四肢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組織創辦人、著名殘疾人勵志演講家。他天生沒有四肢,但勇於面對身體殘障,創造了生命奇蹟。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他臉上永遠是自信微笑,他眼睛閃爍着動人神采,他足跡遍佈全球,用自己故事告訴大家再大困境都能超越,只要用心愛自己和這個世界。

尼克說:“只有一次又一次嘗試,

沒有失敗,沒有失敗者”,

“失敗,其實是放棄”,

“生命意義在於全心全意投入”,

“做你自己”,

“相信你自己,你能做到”,

“你每天都有選擇”,

“要有希望,爲夢想而前行”。

尼克說:“現在就算你用百萬元來引誘我,叫我長出手腳,我也不會考慮”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2張

尼克打出生時就沒有四肢,只有軀幹和頭,就像一尊殘破雕像。這幅模樣甚至連他父母都無法接受。可想而知,這樣軀體給尼克造成了多大困難。他所能利用身體部位,只有一個長着兩根腳趾小腳,被他妹妹戲稱爲“小雞腿”,因爲尼克家寵物狗曾經誤以爲那個是雞腿,想要吃掉它。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3張

尼克不能走路,不能拿東西,並且總要忍受被圍觀恥辱。這一度使他非常消沉,以至於想要在浴缸裏淹死自己。還好,他在最後一刻,腦海中浮現出父母在他墳前哭泣樣子,於是他放棄了。這是他最正確選擇。活下來,使他有機會看到,原來他人生有着無盡希望。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4張

尼克秉持着一個基督徒信仰,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放棄。他雖然沒有健全四肢,但是有一幅好口才,和一個聰明大腦。他總是用無比輕鬆語調來調侃自己經歷,他永遠不在意別人訝異眼光,並且努力對自己充滿自信,而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做到事:他成了一名全球知名勵志演說家。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5張

在尼克19歲時候,他打電話給學校,推銷自己演講。在被拒絕52次之後,他獲得了一個5分鐘演講機會和50美元薪水。從此,他演講生涯開啓了序幕。他嗓音富有磁性,思路清晰,語言幽默,最關鍵,他有與衆不同人生經歷可以與別人分享,給所有人堅持下去力量。在多年磨練當中,他具備了異常堅韌心智和豐富閱歷。這些精神上素養完全彌補了肉體上缺陷,幫助尼克超越了健全大多數人,取得非凡成就。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6張

“有人問我,我覺得自己是這世界上最快樂人嗎?我要說是。我對人生三個真諦――價值、目標、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裏去,所以我很快樂。無論怎樣,滿足於你所擁有,比如我,就很珍惜我‘小雞腿’,不要放棄,愛別人,每天向前走一小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目標。”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7張

生命鬥士尼克·胡哲於2012年2月12日與宮原佳苗(Kanae Miyahara)結爲夫婦,他們結合見證了上帝信實和婚姻美好,來自世界各地粉絲迫不及待在尼克臉熟留言,爲一對新人送上祝賀和感恩字句,留言中也有用中文、日文及西班牙文等語言。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8張

天生沒有四肢尼克·胡哲,曾在澳洲、美國、加拿大、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新加坡、南非、哥倫比亞、印度等25個國家和地區分享自己經歷。雖然他沒有擁有健全四肢,但他認爲擁有一個健全心靈、來自信仰力量比什麼都更重要。他演說激勵了無數生命,讓聽衆們知道上帝創造我們每一個都有美好旨意。而且即使我們生命有諸多限制,但“靠着那加給我力量,凡事都能做。”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精選 第9張

尼克在演說中曾表示盼望將來能找到一個神所爲他預備妻子,如今他美夢實現了,對很多粉絲來說,這是一個很大鼓舞,也是情人節前夕一份獨特禮物。當“無肢勇士”尼克喜得貴子喜訊傳開後,全球粉絲紛紛爲他送上誠摯祝福。

附上尼克·胡哲經典語錄

1、上帝在我生命中有個計劃,通過我故事給予他人希望。

2、人生最可悲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人們經常埋怨什麼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着想擁有或欠缺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真正改變命運,並不是我們機遇,而是我們態度。

3、人生遭遇難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錯,也不是你可以阻止。你能選擇不是放棄,而是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生活。

4、你不能放棄夢想,但是可以改變方向,因爲你不知道在人生拐角處會遇到什麼。

5、即使是我生命中最糟糕事情,對於別人依然有着非凡意義。

6、沒手,沒腳,沒煩惱。

7、如果你失敗了,再站起來。

8、如果發現自己不能創造奇蹟,那就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奇蹟。

9、態度決定高度。

10、失敗不可怕,要繼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