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殘疾人勵志的故事介紹

殘疾人勵志的故事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殘疾人包括肢體、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長期損傷的人,這些損傷與各種障礙相互作用,可能阻礙殘疾人在與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充分和切實地參與社會。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殘疾人勵志的故事,歡迎查看!

殘疾人勵志的故事介紹

  楊佩——無臂也想飛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陝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向有個願望,待有了一筆錢後,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做自我喜歡做的事,她個性喜愛唱歌、跳舞,期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我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裏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着高壓線線杆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鬆開並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於還沒開啓自我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着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着。

從那以後,家裏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着弟弟留在家裏,而母親帶着她選取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我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我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取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務必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我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我的專業,然後努力學習、鑽研,使自我在社會上有所作爲。她此刻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我的學業,使自我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昇華,哪怕乞討,也是爲了飛翔

  張海迪輪椅上的夢

張海迪被譽爲身殘志堅的一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志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用心的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鬥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爲“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張海迪,1955年9月出生於濟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似小燕子般到處飛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裏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着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的記憶。

張海迪當年不明白自我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覆發作,十分難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先天真活潑的張海迪,只能整天臥在牀上。當年,醫生們一致認爲,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看着夥伴們高高興興地揹着書包上學校,最後有一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但是因爲自我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學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頑強的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爲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我的頭髮,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髮,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裏,聰明、好學的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一個又一個生字。她趴在牀上,用胳膊支撐着身體抄書,學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學課本,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更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的競爭,全靠着自學。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悅也是加倍的。於是,她的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的意志,還有思維潛力,便隨着知識一齊增長起來了。透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她還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1970年4月,張海迪跟着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母,來到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的農村生活。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餘還幫忙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髮、釘釦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羣衆缺醫少藥帶來的疼痛,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羣衆病痛的念頭。她用自我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爲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爲了熟悉鍼灸穴位,她在自我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我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蘿蔔上扎。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後,就在她自我身上進針,她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我感覺。曾有人問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沒有知覺,你的胸以下沒有知覺,你在自我身上扎針不疼痛啊?她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鍼灸的時候,是扎自我最疼的地方,比如臉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紮了以後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要明白。”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最後掌握了必須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爲羣衆治病達1萬多人次。

天才在疼痛中誕生

之後,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蹟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啓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我的筆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去啓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背詩歌、抄錄華章警句。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着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張海迪的事蹟開始受到媒體的關注。當年12月29日,日報的頭版頭條報道了張海迪身殘志堅、勇鬥病魔的事蹟,她那堅韌的鬥志像火一樣迅速點燃了人們的激情。隨後,當地共青團組織、婦聯、黨報都紛紛報道她的事蹟,各級單位也力邀她去座談。

1983年2月28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的衚衕志,親自主持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聽取張海迪同志事蹟介紹會”;3月1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發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一文,再次重點報道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蹟;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國婦聯授予她“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張海迪學習”的旋風。

在鮮花、掌聲和讚譽的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擇。經過深深的思考,她認爲:生命的最終好處是要努力實此刻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的創作之中,這一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光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長時光用胳膊支撐身體,她的衣袖磨破了一隻又一隻,肘關節的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右胳膊也因長時光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的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的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的又都是熱風。爲了降溫,每隔一會兒,她就將頭髮用自來水浸溼,再坐到電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間裏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一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爲,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後全國發行。緊之後,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的追問》的文學創作。爲了滿足讀者的購書慾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爲一名作家,還有什麼比讀者喜愛你的作品更能讓你幸福的呢?”於是,她又筆耕不輟,創作出了長篇小說《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等,同時翻譯了多部國外優秀文學作品。

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

2008年11月,張海迪當選爲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她說:“我要振奮精神,讓自我的精神飛翔。我也期望在困境中的殘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變,必須會越來越好……我和很多同志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爲殘疾人擁有更好的生活貢獻自我的力量。”

一向在爲改善殘疾人生存狀況不懈努力的張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爲殘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婦女大會上呼籲關愛殘疾女童,她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她以自我的事蹟和歌聲鼓舞着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多次爲殘疾人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撰寫提案。在2004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她提交了《關於殘疾人駕駛汽車的提案》,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張海迪多年來做了超多的社會工作,她爲下鄉的村裏建了一所小學,幫忙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爲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我的稿酬六萬餘元。她還用心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懷幫忙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爲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爲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這些事蹟讓人們記住了張海迪,記住了那個說過“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的“灰姑娘”,記住了那個數次打破醫生對她生命期限的預言、昂頭笑對人生的“弱女子”。“愛美愛笑愛生命,至情至性張海迪”,這是一位採訪過她的記者的感言,也是對她最精到的描繪。

年過五旬,當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輕;時過境遷,如今的“80後”、“90後”對她的事蹟可能不再耳熟能詳。我們重溫海迪的故事,是爲了見證一個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夢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澆灌。從這個好處上說,張海迪依然“年輕”,“海迪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歷程評述:

在這天的一些青少年看來,奮鬥、磨鍊、挫折,這些成功前的環節最好通通省略,最好自我走在大街上,能被大導演、大星探一眼看中,最好能憑藉一部片子、一場“選秀”一夜成名……

張海迪的字典裏從來就沒有這樣的夢。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之後還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驗證了風雨之後終見彩虹的真理。

  黃宇——贏得完美生活的“玻璃娃娃”

黃宇,男,漢族,1967年生,肢體殘疾,中共黨員,上海市徐彙區人,現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經理,繫上海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導致下肢嚴重殘疾,沒有進過一天校門,參加遠程大學教育,取得了英語自考多項單科結業證書。1991年創辦“小雨亭”刻字社,從100元的啓動資金滾動發展,現已成爲年營業額60餘萬元的中型服務企業;解決了15名殘疾人和下崗工人就業,曾被評爲上海市肢殘人百強明星和自強模範。

在繁華的大上海長樂路,有一家刻字工藝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創辦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黃宇,先天性成骨不全,連打噴嚏或在牀上翻身都可能骨折,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樣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黃宇十三四歲時,30多年來他至少骨折過40多次,導致全身畸形,其疼痛令人難以忍受!

黃宇母親是着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夢雲,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親。兒子將永遠是個殘疾人,她內心的痠痛只有自我體味。爲了給兒子治病,她帶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醫院,但專家都說目前還沒有治癒的期望。由於肌肉萎縮,也無法整形,兒子兩條腿和肢體的其他部分漸漸地都彎曲變形了。殘疾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十分疼痛,但他也認識到疼痛悲哀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坦然地去應對殘疾,勇敢地去抗爭,生活才能完美。

知識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隨着年齡的增長,黃宇開始要學一門技術以謀生,最後在一家刻圖章的小店當起了學徒。雖然工資只有36元錢,卻擁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復一日他風雨無阻地上班,因爲這是他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的開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宇在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爲他的創業奠定了基礎。他說:“機會掌握在自我的手裏,任何擺在你面前的機會都不要錯過。”1991年,他萌發了自我創業的念頭,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創辦了“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開業至今,經過17年的發展,此刻擁有兩家門市部、一間工作室,面積加起來也有200多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30餘萬元,一年的營額將近70萬,公司共有12名員工,一半是殘疾人。對於這點,黃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場上各種各樣的企業家很多,如果單單跟別人比每月能賺多少錢,我遠遠比但是別人,但是能夠幫忙身邊的殘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對我這樣的殘疾人來說,比賺錢有着更大的好處。”黃宇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先後擔任上海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市殘聯青年委員會主任,2002年被評爲上海市自強模範,2003年被評爲徐匯“十佳青年”。2004年春,黃宇與一位溫柔賢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運動員共結連理,迎來了完美的生活。

  鄭龍華——無手着名攝影家

鄭龍華,男,1959年5月生於浙江省臨安市。幼年失去雙手,1981年開始自學攝影,他先後在國內外舉辦過各種形式的攝影展覽,並多次在各種影賽中獲獎。鄭龍華於2006年5月20日在家鄉浙江省臨安市啓動“生命之光”——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100位殘疾人精英的攝影活動。經兩年多的時光,他先後獨自走遍全國100多個縣及港、澳、臺地區,行程達6。3719萬公里,採訪了各行業100位殘疾人精英,拍攝圖片4。5萬餘幅,整理文字素材52萬字,撰寫採訪手記19。86萬字。2007年5月,鄭龍華被評爲杭州市勞動模範。

由他拍攝的100位成功殘疾人士的照片《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中國百位殘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沒有健全的手或腳、甚至身體不能直立的殘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歲的鄭龍華說:“我選取展示他們陽光的一面,而不去關注他們肢體的殘缺。儘管拍攝殘缺更有視覺衝擊力,但我期望這些作品能帶給人們期望和鼓舞。”爲了這組照片,他花了近3年時光。

他用鏡頭記錄了一個個成功的殘障人士:雖失去右手但創立了“譚木匠”木梳傳奇的譚傳華、雖由於幼時疾病腿部行動不便但創立“江民軟件”的反病毒軟件專家王江民、雖由於先天佝僂身高不足1米卻坐着輪椅宣傳環保的甘肅省清水縣秦亭鎮店子村袁建明……鄭龍華要展示殘疾人的“健全”生活。“我期望這些作品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大家照到自我:這些傷殘人士在這種狀況下做事都能成功,每個人都更就應用心做事。”

如鄭龍華所努力的,照片鼓勵了很多參觀者。北京第四聾人學校18歲的葛斌用手語說:“來看展覽之前,我感覺十分迷茫。但看到這些照片,我很感動。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個肢殘運動員的照片說,“我能夠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聾人學校19歲的劉建超用手語說:“我來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後,那裏很多人和我們一樣,不幸成爲殘疾人,他們更需要用這些故事來進行勵志教育,勇敢地應對生活。”

從1歲落入火炕失去雙手後,鄭龍華對於生活的磨礪便不再陌生。他用雙腕夾筆寫字、兩次考上大學卻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頓中,同學寄給他臺舊相機,22歲的他開始用雙腕操作這臺“精密儀器”,走街串巷爲村民拍照,兩年後在上海第一次獲獎。

“攝影讓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內向、封閉自我,因爲我清楚自我跟別人不一樣。”……、鄭龍華說,“當別的攝影師,拍拍我的肩膀說,‘老鄭,拍的不錯啊’,我才覺得我和他們一樣,在藝術上也能創造出好作品。”

殘疾人的生活體驗與他人不一樣,鄭龍華覺得最大的不一樣是“困難多於順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殘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在他看來,對殘疾人最致命的打擊是“失去信心”。

鄭龍華曾在浙江省臨安市殘聯工作,這段經歷讓他更熟悉殘疾人的感受:“殘疾人比較敏感,有時,你的一個眼神、一個不屑的動作,在常人看來沒什麼,但對於殘疾人可能就不一樣,他們可能會多想。這也能夠理解。”

在他看來,社會對殘疾人的保障近年來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業等,但“仍滯後於社會發展”。此次殘奧會對志願者培訓中有一條原則廣爲傳播:幫忙殘疾人時,要先徵得對方的允許。“他能做的事就讓他自我去做。比如殘疾人有時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激勵殘疾人的話

1、捧出一顆心,獻出一份愛,伸出一雙手,付出一份暖。全國助殘日,古道熱腸,心在給力,愛在接力,大愛無疆,希望閃亮,愛暖人間!

2、看看我們身邊努力的殘疾人吧,他們比常人付出多10倍的努力,他們都在堅持,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國際殘疾人日,向殘疾人學習,致敬。

3、愛心在助人時最美,生命在互助中頑強,殘疾只是折翼的天使,助殘可以讓愛心延續。幫助殘疾人,愛心大比拼。全國助殘日,讓我們把愛心傳遞!

4、身體殘疾意志頑強,團結友愛夜空閃亮,互幫互助和睦體諒,和諧社會殘疾朋友也出彩,夢想也鏗鏘。願大家都愛護幫助殘疾人,共建友好的大家庭。

5、伸出你的援手,幫助他們,讓愛的陽光盡情釋放,拿出你的關愛,照顧他們,讓溫情之花盡情綻放,全國助殘日,傳遞能量,讓愛心遍佈各個角落!

6、生命是一本書,封面只是包裝,內容則需要自己填寫。伸出關愛的手,重塑自信的心,共譜人生新篇章。全國助殘日,攜手殘疾人,擁抱生命的陽光。

7、用關懷播撒陽光,用關愛溫暖心房,用關注驅散迷茫,用關懷插上翅膀。國際殘疾人日,爲殘疾人朋友送去關懷關愛關注和關懷,讓世界充滿愛的力量!

8、蒼穹今日現雄鷹,折翅依然在翱翔。雪雨風霜何所懼,凌雲壯志舞長天。國際殘疾人日,加油,殘疾兄弟姊妹,相信自己,有愛有夢,就會有美好的未來!

9、只要心理健康,每一步都走得頑強;只要胸有丘壑,殘缺的筆也能描慕夢想;只要愛心傳遞,社會就會充滿能量。全國助殘日,多一份關愛,世界更美好!

10、愛心的燭光可以照亮黑暗的世界,真誠的雙手可以指引迷茫的航向,溫暖的擁抱可以驅趕寂寞和無助。全國助殘日,獻出愛心溫暖世界,伸出雙手溫暖人心。

11、關愛的心可以點亮生活的希望,關懷的情可以築起友誼的橋樑,關注的眼可以撐起夢想的天空。世界殘疾日,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與殘疾人一起創造輝煌!

12、拿出你的愛心,幫助無聲的羣體,獻出你的關懷,輔佐肢殘的朋友,捧出一份好心,點亮無光的世界,全國助殘日,關愛殘疾人,讓愛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

13、身殘志堅是榜樣,團結友愛是橋樑。不要用歧視的眼光打量,他們也有自尊和夢想。全國助殘日到了,請你伸出溫暖的雙手,愛護幫助殘疾人,共建和諧社會!

14、理解,無需言語,會心一笑就夠;關愛,無需言語,一個眼神就夠;體貼,無需言語,一件外衣就夠;貢獻,無需言語,一條短信就夠。全國助殘日,一起轉!

15、伸出溫暖的手,傳遞關懷的薪火;捧出真誠的心,積蓄愛的能量;拿出熾熱的情,繼續幫助的多米諾骨牌。全國助殘日,幫助他人,溫暖他人,延續愛的力量。

16、人間處處充滿愛,寒冬雖冷暖陽在。身體殘疾志不倒,互幫互助幸福來。世界漂亮又多彩,團結友愛花盛開。全國助殘日到來,快快獻出你的愛,快樂生活春常在!

17、有陽光的春天才會有花朵,有江河的滋潤大地纔會肥沃,有愛心的凝聚生活纔會有碩果,今天是全國助殘日,理解、尊重、幫助殘疾人,盡我所能,讓世界更美好!

18、國際殘疾人日,幫助殘疾人,永遠不要遲疑伸出你的手。關愛殘疾人,永遠不要猶豫付出你的心。伸出雙手,獻出關愛,讓我們和殘疾人一起創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19、愛的陽光照遍每個角落,折翼的天使不再悲傷。天涯海角佈滿芬芳,快樂的歌聲四處傳揚。中國助殘日,伸出援助的雙手,傳播愛心能量,讓溫情之花盡情綻放!

20、殘缺的軀體擋不住遠大的志向,夢想之花會在頑強的奮鬥中發芽。只要呼吸不止,執着的腳步絕不退縮。全國助殘日到了,伸出溫暖的雙手,幫助殘疾人澆灌夢想之花!

21、殘疾朋友是社會的財富,給他們熱情的禮讓幫扶,友好的牽手關注,體貼的關懷呵護,真誠的理解信任,善意的勸解鼓舞。全國助殘日,願我們共創大家庭的和睦幸福。

22、關愛他們,讓愛心的小苗開枝散葉,關懷他們,讓能量傳遞到每一個角落,關照他們,讓他們的天空更加精彩,全國助殘日,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願大愛之光普照!

23、不圓的月亮最有想象力,殘缺的軀體蘊藏強大的動力,愛護殘疾朋友顯出真愛的魅力。全國助殘日,和殘疾朋友一起把中國夢托起,愛護幫助殘疾朋友,大家庭親切無比。

24、身殘志堅有骨氣,追求夢想最漂亮,大愛無疆不爲己,助人者也是助己,大家都是好兄弟,團結共唱幸福曲。全國助殘日,願大家都獻出一點愛,殘疾朋友的生活也出彩。

25、身殘意志堅,社會齊關懷。爲了生活美,貢獻愛一片。互幫和互助,關懷不停步。只要有愛心,生活會美滿。國際助殘日到來,願大家都來關懷殘疾人,讓社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