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分享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分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導語: 作爲一個推銷尖兵的你,也許是你,或是你手下,還有這些令人搖頭的基本問題存在,以至未能屢創業績高峯。 下面是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分享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1、永遠替客戶着想

有一次美國大思想家愛默生與獨生子欲將牛牽回牛棚,兩人一前一後使盡所有力氣,怎麼樣牛也不進去。家中女傭見兩個大男人滿頭大汗,徒勞無功,於是便上前幫忙,她僅拿了一些草讓牛悠閒的嚼食,並一路餵它,很順利就將牛引進了欄裏,剩下兩個大男人在那裏目瞪口呆。

看電視、聽收音機必先調好頻道,否則再好的節目也因爲雜音太大而影響欣賞。

貓、狗是天生就喜歡吃骨頭,不喜歡吃肉?或只是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強迫它們無奈地接受呢?

當我們向客戶推銷業務時,要對客戶說他們想聽的話,而不是您自己想說的話。

要知道客戶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針對其需要,說些他們想聽的建議和利益,而不是硬向客戶推銷您想賣出去的產品。

記住,釣魚時用的魚餌,不是您所喜歡吃的東西,而是魚最喜歡吃的食物。您與客戶交談溝通時,勿忘“投其所好”。

請問客戶最關心的是什麼?您將如何滿足他的需要?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2、仔細計算你工作的回報

如果您發現地上有五張鈔票,在沒有任何顧慮的情況下,您會撿幾張?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撿五張。但是工作的報酬上我們卻常常只拿一張,、兩張,很少人照單全收,這豈不可惜?一般人只重視工作待遇,往往在斤斤計較於薪水時忽略了其它應得的報酬,比如說:

認識朋友,改善人際關係;

充實自我,開拓生活領域;

加強工作能力,提升本身附加價值;

肯定自我,享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而這些無形的報酬的價值與重要性,卻往往遠高於有形的收入。因此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工作報酬?

對於從事業務工作的同仁而言,我們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在各項報酬上,無論是有形的收入或無形的收穫,均可享受最豐碩的成果。難怪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鼓勵子女接受業務工作的挑戰,認爲是出人頭地的捷徑。

未來十年內主管將有百分之八十是由現在的業務員擔任,你相信嗎?

請仔細計算你工作的報酬!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3、白紙與黑點

有個女孩哭着跑着回孃家,氣急敗壞地向父母訴說再也無法忍受新婚的丈夫,在雙親的百般勸解下,仍然堅持非離婚不可。這時父母拿出一張白紙和一支筆,交給女兒,要求她每想到對方一個缺點就在白紙上畫一個黑點,於是她就不停地在白紙上畫黑點,在她畫完以後,父親拿起白紙,問她看到了什麼,女兒回答,“缺點啊,全都是他該死的缺點”父親笑着問她還看到什麼,她回答說:“除了黑點,什麼都沒有看到”,在父親一再追問下,終於想到除了黑點外,還看到白紙,於是父親問女兒“對方是否有優點?”女兒想了很久,終於勉強地點了點頭,開始敘述對方的優點,漸漸的語氣緩和了,態度開朗了,終於破啼爲笑,不再想離婚了。

絕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白紙上的缺點,而忽略了黑點旁邊更大的白紙空間。由於只看到別人的缺點,使得自己生活不如意,人際關係緊張,若能不執着於黑點,多欣賞黑點後的白紙,豈不是豁然開朗,而能常保持心情愉快嗎?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4、心中的佛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兩人相對坐下看着對方,蘇東坡問佛印,“你看到了什麼?”佛印回答說看到佛。接着問蘇東坡看到了什麼,蘇東坡回答說看到了牛糞。當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並把這事告訴蘇小妹,滿心以爲這是他與佛印和尚暗中較量的一次輝煌的勝利,沒想到蘇小妹聽了卻搖頭嘆息道:你輸得好慘。蘇東坡不解,蘇小妹解釋道:因爲你心中有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我們心中有什麼?看到的是什麼?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充滿缺點,一無是處,且慢責怪他人,也許這正是我們本身的境界。相對地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樂觀積極,可愛可敬的人,這表示你也正是這樣的人,前者將令我們陷入更消極更悲觀的惡性循環,後者將可以創造更熱忱、更積極的良性循環,你喜歡哪一種?

只要心中有佛,你眼中所看到的就是佛。

你經常看到的是佛還是牛糞?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5、關鍵性的臨門一腳

亞奈斯特西頓是以“動物記”一書聞名於世的美國博物學家。孩提時代在加拿大內陸森林長大的他,由於成日生活在大自然中,對動物生態產生濃厚的興趣,使他立志成爲一位博物學家。當他考進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後,就到大英博物館圖書部申請閱覽證,不料,卻因未滿二十一歲而被打了回票。

管理人員僅告以“這是規矩,恕難通融”。西頓只好要求與館長見面,提出同樣的要求,但仍無法獲得允許。

西頓還是不肯放棄,追根究底詢問,誰纔有權作個別處理,網開一面。

當館長告知共有三位評議委員:皇太子、坎特布里天主教與首相有權決定,西頓立即反應到,不如直接找這三位關鍵性的大人物溝通,可能更有效。

於是他分別寫了三封信給這三位人士,以對自己的努力表示負責。想不到就在第三天,他收到了三人署名的回信,有鑑於他求學的熱忱,接受他的申請文件。

他順利達到申領閱覽證的目的。

這個簡短的故事使我聯想到日本原一平的推銷軼事。

一位業務顧問幫原一平寫了一封介紹信,要他去見一個生產男性用品的`公司的董事長,可是無論他什麼時候去拜訪,那位董事長不是外出不在,就是有急事外出,說是無法見到他本人。原一平想盡辦法調查他經常外出的時間和預定回家時間,也曾在他家門前埋伏,或看準時間去敲他家的門。但每次所見到的總是那位好象退隱在家,安度晚年的老人。那位老人回答時總是千篇一律:“董事長還沒回來,請你改天再來。”

“請問他早晨什麼時候出門?”

“很難說,我也搞不清楚他什麼時候出門。”

無論原一平如何旁敲側擊,每次都被老人敷衍應付過去,始終未能如願見董事長一面。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敲門詢問,原一平居然在四年內空跑了七十一次。

幸好有一次,他拜訪另一位酒類批發商的準保戶時,順便問及有關對面那家公司的董事長究竟長得什麼模樣。

令原一平大吃一驚的回答是:

“那邊有個在掏水溝的人,他就是你找了四年的董事長。”

原一平氣沖沖的趕回那個令他傷心欲絕的地方,準備再作一次成功的出擊。

“有人在嗎?”

“什麼事”?

“我是明治生命的原一平,請問董事長在家嗎?”

“喔,他今天一大早就出去了。”

“你說什麼,你明明就是董事長,爲何老是騙我?害我白跑了七十一趟。”

“誰不知道你是來招攬保險的”

“活見鬼,要是招攬你這種已經一隻腳踏進棺材的人投保,還有今天的原一平。”

“什麼,你說我沒有資格投保?……”

就這樣針鋒相對,原一平以激將法贏得第一回合的勝利。雖然董事長由於身體狀況稍差而被拒絕投保,但他全家以及全公司的員工都予以體檢,併成爲原一平的客戶,原一平還打破自己所保持的最高記錄,超過自己以往的業績五倍多。

以上兩則故事雖然發生的地點與年份不同,但兩位主角的目的與決心是一樣的,即爲達到目的。克服一切困難與障礙,不氣餒地向唯一目標邁進。

尤以原一平拜訪七十二次才成功的實例,至今仍是一則膾至人口的好題材。

最後一擊才能成功。

亞奈斯特西頓如此,原一平亦如此。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6、先走後坐的保險營銷禪學

有一個惡貫滿盈的人,當他服刑期滿後,爲了悟道,開始一個艱辛的苦修行程,以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的行走方式,歷時數月,環島一週,終於在萬般艱辛下完成他的行程。禪學,講求的是先走後坐的哲理,也就是在平日活動中,體驗深入淺出的佛理,從而應用於待人處事上。

禪,先走後坐是也。

保險營銷員的成功之道,往往也是充分運用這個先走後坐的禪學觀念。

先走指的是:一日多訪;人際開拓;協助他人;傾聽不滿;排憂解難;瞭解被拒之因;教學所長;售後服務。

後坐指的是:活動記錄;反省回顧;檢索卡片;請教賜益;擬定策略;沙盤推演;溫故知新;重新出發。

當汽車業務員苦嘆業績不佳,客戶無處可覓時,業務經理命令其往樓下望去,大喝道:“下面那些開車的人,都可能是我們的客戶!”

豐田汽車以行銷技術聞名於世,其業務員之訓練,即是在平日開車時,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如以錄音機錄下開車時看到的舊車的牌照號碼,然後回公司後追蹤、處理、過濾其資料,以完成促銷的目標。

佛理有言“麻三斤”,即是平日生活,周圍環境,細心品嚼,即有可觀。

一位知名畫家說道:“畫畫不比做飯重要”

一位小說家也說道:“掃地的價值不低於寫小說。”

道行高深的僧人曾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苦行能開智慧”。苦行,先走是也。

開智慧,即後坐省悟,重新出發。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7、死守兩個目標的絕食挑戰法

一位經理從基層業務員幹起,經過數年努力,才升到現在職位,其中經歷了無數辛酸與挫折,業務工作永遠有接踵而來的挑戰,這位領導者能有今日的成就,即是秉持一項利器——死守兩個目標的絕食挑戰法。

第一個目標是:設定每天的訪問件數,每天抱着“不完成這個件數,當天就不吃晚飯”的決心,以這種堅毅的從業精神,自己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第二個目標是:設定每週的業績數字,每天抱着“今天一定做到這個業績”的決心,給自己施加壓力,刻意完成自己的目標。

做到這個地步才叫做“我盡了力”。

百丈懷海禪師年逾六十,仍無一日停下工作。

在嚴寒酷暑即使年輕的衆僧尚且吃不消,而百丈禪師還是照常與衆僧們一起下田幹活,百丈年屆耳順之年,可謂年邁力衰,大家擔心他體力不支,便決定把他平日用的鐮刀和鋤具藏起來,好讓他找不着農具,就在家休息調養。

不料,隔日,百丈禪師要出去勞作,遍尋工具不着,只好歇息。但他什麼都不吃,而兀自進入坐禪三昧。

衆僧看他一連多日都不思飲食,便問他原因,他答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他以此曉喻衆僧:日常生活的種種都是學禪,沒有動,即沒有禪。先走後坐的業務工作就是最佳體驗。

秉持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工作哲學,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堅守兩個絕食挑戰的工作心態,用心用情,用力用命,業務目標必可如期達成,順利超越。

  職場銷售早會勵志小故事8、關心別人,贏得信心

多年來未與蘇聯有過民間經濟往來的臺灣民間團體,近年來有了大幅度的轉變。從曾來訪的蘇聯莫斯科市市長、副市長、大學校長、紡織部長,可以看出臺俄的經濟往來,已有春江水暖之勢。而促成此事的就是在臺灣企業界耳熟能詳的行爲科學家——陳怡安博士。

陳博士在初訪蘇聯之前的半年時間,讀了幾十本有關蘇聯的政、經、文、史的書籍,光是與戈爾巴喬夫有關的書,他就讀了七、八本。

由於美國朋友的介紹,陳博士見到了第一個蘇聯官方人員,憑着他過人的口才與豐富的學識背景,贏得了對方的信任與欣賞。於是在不斷的介紹推薦下,他見到了許多高級官員和具有影響力的學者,爲將來進一步與蘇聯建立經濟互助關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後即安排該國幾位重量級人物來臺訪問,造成相當轟動。

陳博士說,到蘇聯要做大生意,就得和具有決策權的部長級人士接觸。而這些高級官員多具有博士學位,並與學術界保持密切的接觸,政治、文學、藝術素養都相當高。和他們斤斤計較洽談生意不一定有效果,反而和他們談“普希金”“卡拉馬助夫弟兄”的小說情節,更能使彼此心靈契合,有助生意的商談。

陳博士是行爲科學家,當然更注重人際關係的往來與誠摯關懷的互助法則。初訪蘇聯文化部文化交流處處長伊凡包杜時,他發現對方面露病色,知其有罹病之苦,陳博士每天親自幫伊凡包杜做腳底按摩,減輕其病痛,並建立彼此的信任與深交。

姑且不論蘇聯與臺灣的貿易是否有如預期中的順利,至少陳博士在做生意之前,所顯露的是超人一等的接近能力。這一點,也正是作爲一名推銷員所應具備的。

準保戶有五個條件,稱之爲保戶的鎖鏈(CHAIN)——

一、Character:即關心家庭的個性,亦即責任感,一個有心保護家庭的一家之主,纔是購買保險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Health:標準的健康狀況。

三、Approach:能接近晤談的人,纔有可能促成保險。

四、Income:經濟收入足夠負擔保費。

五、Need:保險需要,分爲保障需要與經濟需要兩種。

主動關心別人,才能贏得對方的信任,進而得到進一步接近的機會,掌握商機,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