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2017年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

2017年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導語:又到端午節了,又到了吃糉子的時候,小編整理了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歡迎閱讀。

2017年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

  篇一:2017年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

又到了糉子飄香的時節,各大商場的專櫃裏、菜市場以及馬路邊,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糉子,就連那系在糉子上的綵線也是五顏六色的,充滿着節日的喜慶。

每當糉子的米香裹挾着葦葉的清香飄進我的鼻孔時,總是抑制不住垂涎的口水。可是不知何故,幾十年來,糉子的種類雖然不斷變化,製作可謂精巧,名目可謂繁多,但我卻總覺得,這味道都遠不如我記憶中的、家鄉的、大黃米糉子的味道好。

記憶中,媽媽包的大黃米糉子,金黃誘人,米香撲鼻,尤其是蘸上紅糖水後送入口中,感覺是那樣的香甜嫩滑,回味悠長。

我出生在遼西,從小就愛吃糉子。小的時候,每年端午節前後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爲這正是家鄉糉子飄香的時節,家家戶戶包糉子,就像過年一樣。那時,因物質匱乏,家鄉糉子的原料主要就是大黃米。

記憶中,媽媽包糉子時,我最喜歡在一旁湊熱鬧,看他包糉子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她隨手抽出一片糉葉,一疊一卷折成漏斗狀託於掌心,再用另一隻手把米從水中撈出,瀝淨水份放到漏斗裏,用手按實。然後再抽出一片糉葉三疊兩折包好頭,再用一根咬在牙間的馬蓮葉三纏兩繞,一個有棱有角的糉子就包好了。整套動作連貫流暢,絕無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一晃,離開家鄉已經二十多年了,因爲離家遠,直到媽媽去世時,也再沒能吃到媽媽包的大黃米糉子。可是,每當糉子飄香時節,故鄉,會時常出現在我的夢中,媽媽,會時常出現在我的夢中。夢中的我,正坐在小飯桌前,看着媽媽嫺熟地包着大黃米糉子。

去年,妹妹聽說我喜歡吃家鄉的糉子,就想方設法託人給我捎來許多。但是,當我急不可待地剝開糉葉時,竟然沒有發現我朝思暮想的大黃米糉子,全是清一色的糯米包的。吃上去的感覺,也和在瀋陽當地買的糉子的味道相差無幾。我不僅感到有幾分失落。於是打電話問妹妹,她說:“現在的家鄉人都早已不再用大黃米包糉子了,大黃米糉子不如糯米糉子好吃……”

真的是這樣嗎?我拿着電話若有所思地、怔怔地發着呆。

見我如此怔狀,妻子便安慰我說:“不就是想吃大黃米糉子嗎,滿足你就是了。”於是她便從超市買回大黃米,叫岳母包了很多。

但是,當我懷着欣喜吃進第一口時,卻怎麼也找不回當年的那種感覺了。我再一次陷入沉思之中。一瞬間,我好像忽然明白了許多。大黃米糉子的味道,是什麼味道?原來,它是家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忽然想起唐人殷堯藩關於端午的那首詩中的兩句:“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看來,我真的變老了!

又忽然想起,女兒第一次離家到千里之外的荊州去上學時,在朋友圈裏發的一句話:“這輩子第一次體會到想家的感覺……原來想家想的'不是家,是家裏的人……”看來,女兒真的長大了!

  篇二:2017年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

又是一年端午節!雨,下了一整夜,滴在房檐上的聲音,匆匆又響亮,我在睡意朦朧中,聽到雨聲急急,老天恨不得把百里之內的傾盆大雨灌溉給大地,以慰屈原在天之靈。雨聲越來越清晰,關於屈原的故事,在我腦海裏瞬間掠過,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惆悵。雨聲徹底把我喚醒,往窗外望去,樹木層層似麥浪般翻滾,極力扭着它的身軀,向我點頭又搖頭,花兒在狂風暴雨的洗禮中四下飛散,雨,密密集集,雨點清晰可辨。天,一片陰沉,一股莫名的哀傷如雨在心裏飄灑,冷冷清清,這雨要下到何時?

母親4點多就起牀準備包糉子的材料。洗米、搓綠豆皮、煮糉葉、切肥肉、冬菇、蛋黃、拿出早已洗淨的棕滕,一切準備就緒,母親就坐在小凳子上,包起了糉子。一條糉子,在母親的手中,猶如穿針引線般熟練。拿起一片葉子,彎成漏斗的形狀,抓一把糯米,均勻散放在葉子底部,再鋪一層綠豆,挑選肥美的半肥瘦豬肉,往中間一放,按兩下,把切好的四分之一蛋黃放置中間,兩頭鑲嵌冬菇,上面依次重複開頭的步驟,又依糉葉的邊緣繞多幾層糉葉,輕輕拍一下糉身,好讓米厚實些,再將糉葉往左向下相折。拿起繩子緊緊繞上兩三圈,打結,就完成了。

不到一小時,一條長方型,又大又粗的糉子就放入高壓鍋依靠百度的水溫來浸泡和煮熟。母親包得樂此不疲,一條接一條,臉上掛滿了汗珠,滴到眼角,滲入眼睛,我知道那種感覺是疼得火辣辣的。此時,隱隱覺得心痛,趕忙拿毛巾拭去母親臉上的汗珠,輕輕按摩一下眼角。兩小時過去了,糉子已熟透,母親關了火,過半個小時擰開鍋蓋,用長長的筷子和左手一起把熱騰騰的糉子放在風扇底下吹乾,接着又開始包第二鍋。

香氣四溢,糉葉的香氣飄滿整個客廳,鼻子簡直享受了一場濃得化不開的芳香盛典。此時,聞着這正糉葉子的香味,早已飢腸轆轆的我忍不住解開了繩子,撕開了糉葉,呀,那糯米粘得嚴嚴實實,糉葉上幾乎沒有殘留的糯米。香氣再次撲鼻而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是糯米夾雜着糉葉的香氣!這糉葉,是母親從鄉下帶回來的,是母親親手洗淨煮過的,是她親手晾曬的,這個味道,是那麼熟悉,那麼沁人心脾啊!咬一口,飄來綠豆的香氣,再一口,是蛋黃的純香,又一口,是濃郁的冬菇味,最後,連着肥肉的香氣一口咬下去,所有的香氣集中在一起,讓我回憶了以往母親包糉子的情景。

小時候,家裏窮,買不到上等的糯米,糉葉也是在就近市場買的,沒有冬菇、蛋黃、蝦米、瑤柱、臘腸,就只有綠豆跟肥肉,在那個歲月,糉子已是比較奢侈的食品了。可是,母親依然年年包糉子,不僅是在端午節。往常,我們是吃不到肉的,煮粥,也是放少許的米,多多的水,米,由我來吃,水,由父母親來喝,只有小半碗黃豆拌着吃。我們全家都喜愛吃糉子,爲了填飽肚子,爲了能吃到香香的糉子,母親一年都會包幾次。一家人圍坐在小小的桌子上,吃着母親包的令人垂涎三尺的糉子,感覺很溫暖很溫暖!

等我長大一些,家裏的經濟稍好,母親包糉子越發頻繁,糯米也買最貴的那種,糉葉,都是從鄉下帶回來的,餡料也豐富了許多,我們一條接一條的吃。經濟再富裕一些,母親就包了許許多多的糉子,分給鄰居、同鄉、親朋戚友嚐嚐,一分,每家總能分得七八條。鄰居們吃了,豎起大拇指,讚揚母親的手藝好,也回些小吃給我們嚐嚐;同鄉吃了,感激涕零,說讓他們想起了自己已過世的母親,有好親切的家鄉的味道;親戚朋友吃了,都樂呵呵的,邊吃邊笑得合不攏嘴!

“健,我送些給黃阿姨吃!”母親甜美的聲音覆蓋了我的回憶,回過神來,便說:“可是正下着大雨呢!”“不怕,很快回來!”望着母親打着傘,一家一家的送重重的糉子,我的眼睛溼潤了,不知是淚水還是雨水。

一股愧疚涌上心頭。我從來沒有爲母親包過一條糉子,只知道吃,只知道年年端午想想屈原那另個心情沉重的故事,可是實在的事情卻沒有做多少。是的,今天,我第一次吃着糉子,感動得落淚!這些香氣,是什麼味道?原來,它是母親的味道,它是母親不辭勞苦、無私奉獻的味道,它是母親大愛的味道啊!

我是不是應該也爲母親包一次糉子呢?

  篇三:2017年糉子飄香的抒情散文

又到端午節了,又到了吃糉子的時候,妻買了糉葉和蜜棗交給妻嫂,就等到端午節那天包糉子。

糉子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特有食品,幼小的時候,我就從奶奶那裏懵懂的知道吃糉子爲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懷念之情。我不知道屈原是誰,也不知道爲何吃糉子就是懷念他,刨根問底的問奶奶,奶奶總是神祕的對我說,要想知道是爲什麼,那你就好好學習,學習好了,你就知道了。奶奶的招法還真靈,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刻苦的學習,想終有一天我會知道原委。糉子真好吃,我不知道是用什麼做的,平素里根本吃不到,它是一個個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種特殊的含有淡淡清香的葉子,包上一種特殊的白米,做成一種特殊的食品,有的裏面還放有甜甜的棗兒。

孩時的我,家裏窮,一日三餐總是單調的玉米粥、高粱米粥、玉米麪大餅子等粗得不能再粗的食糧,總期望着天天過大年,日日迎小節。吃一頓餃子、一頓白米飯;喝一小碗肉湯;穿一件新的衣服,哪怕這件新的衣服是哥哥穿小了的經過漿洗後而變得很乾淨的;只有那幾天,纔是我夢想的天堂和希望之所在。

城裏人生活的富裕,有講究,他們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節日,農曆的、公曆的,就是七天中的一個禮拜天,他們都得改善一下,而對我們農村的老百姓來說,每年只有春節、正月十五、清明、端午節,中秋節纔算是節日,清明節和端午節又算不上什麼大的節日,只是清明節的時候講究吃豆腐、做鍋貼,煮幾個雞蛋,也就是過節了,端午節呢,有說道,到了過節這一天,大人們早早的就起來了,父親拿着鐮刀進山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回來了,濃濃的露水將他的半身都露溼了,他割了一大捆艾蒿、水柳枝條。奶奶則在家中把幾天前就用青麻絲染成的五彩線、小掃帚、荷香包拴在正在熟睡中的我們的脖子上、衣領前、手、腳脖上,意思是掃除身上的疾病,拴住永遠的吉祥。等父親回來後,奶奶又和他一起往艾蒿上、水柳枝上拴好五色葫蘆、五彩線和大一點的小掃帚,分別插到房屋的四周和大門上。所有這些活計都必須在日出之前做完。最忙碌的是母親,她是第一個起來的,忙碌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雞蛋、鴨蛋、鵝蛋,滿滿的一大鍋,鹹的、淡的都有,還有幾個極爲特殊記號的雞蛋,是五月初一那天小雞下的蛋,孩子吃了這天的雞蛋,一年肚子不疼。

雞蛋煮好了,母親就開始淘米、浸泡,接着是一片一片地洗淨那翠綠色的糉葉,再一摞一摞地碼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備好後,便一個人坐在米盆前,不厭其煩地一個一個地包着那盛滿情感的糯米糉子,然後就燒火蒸。足足有三個小時左右,一股清香味便撲鼻而來,我們哥幾個圍在母親的身邊焦急的等待着。這時母親就把我們叫到屋裏,端來一大盆蛋給我們分,她先給我們每人一個初一的雞蛋,讓我們吃下,然後就一個雞蛋、一個鴨蛋、一個鵝蛋的公平地分給我們,懷捧着熱乎乎的蛋,我們高興地合不攏嘴開始四處藏起來,生怕被別人看見偷吃了。

糉子熟了,我們顧不得燙嘴,爭先恐後的搶在手裏,每人端一個小碟等待着母親給我們分白糖,我實在等不及了,就大口的撕咬起糉子來,奶奶看着我的樣子笑得前仰後合,傻孩子,糉子是吃裏面的米,得把皮剝掉。吃着那口感極好的糯米糉子,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

長大了,從教科書上,我知道了屈原,明白了奶奶的話。

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古老的習俗潛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這些年來我也一直效仿這一傳統的習俗,每逢端午節到來,也在家門的上端、房屋檐下插一束束捆艾蒿、葫蘆、五彩線,也學着奶奶的樣子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腕上繫上一條條多彩的線,把多少代人傳承下來的美好企盼寄予在這個端午節了。而我唯一不做的就是包糉子,因爲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帶着妻兒回家,回家吃母親親手做的糉子······

如今,母親離我而去了。兩年的端午節到來時,我便有一種酸楚之情難以言表。沒有了吃母親親手做的糉子的那份熱切感受,找不回盛滿母親情懷的那份溫存,再無法見到母親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每每見到街市上那各種各樣的糉子,夾肉的、包蛋的、什錦的、蜜棗的。但我總是總感覺那糉子情不濃,意不深。

端午節就要到了。僅藉此文,權作緬懷自己的母親吧,也追憶那些爲所有兒女操勞一生的——偉大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