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2017年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

2017年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導語: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小編整理了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歡迎閱讀。

2017年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

  篇一:2017年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

芭蕉綠了櫻桃紅,歲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糉子飄香的時侯,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每到農曆5月初一,天才矇矇亮,母親便叫醒我說:“快起來,割艾草、菖蒲去。去晚了,就割不到了!”

哦,端午節又到了。我便歡天喜地的來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裏,割了一捆回來,幾乎是每一個大門及房門口都掛上一副。一大清早,整個村子裏,散發着濃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早飯吃過後,不用母親吩咐,便邀好幾個夥計上山去摘箬竹葉扎糉子了。

其時的家山,新竹成林,蟬鳴嘶嘶。還有滿山的芒花,開得紅豔似火,“或一簇簇,或一片片,乍看似少女的笑靨,彷彿又如天邊的彩霞。”

箬竹葉一般長在地勢較陰的山坳裏。其竿細細,其葉碩大。山風吹來,葉葉相撞,沙沙作響。摘箬竹葉,要揀新葉,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葉片,中指一頂葉柄,“啪”的一聲脫落。

我們這些孩子們,在故鄉的懷抱裏,這山望着那山高地跑着,跳着,留下一路歡笑。我們比着,誰摘得箬葉多,誰摘的箬葉大。

箬竹葉摘回家後,母親拿到鍋裏淖過,再拿到清亮的溪水裏,一張張洗刷乾淨,就開始包紮糉子了。母親把箬竹葉捲成圓錐型,然後用飯勺,填進糯米,用筷子插實,包好,將嫩竹篾一捆,一隻只棱角分明的糉子便紮成了。

糯米需淘洗乾淨,晾乾,用少量的鹼和之。有時還在糉子中包上一些紅豆、紅棗、花生米及臘肉,味道就更好。

糉子紮好便是晚上了。晚飯過後,父親把糉子放在鍋裏,用準備好了的乾柴煮上三四個小時,再讓它燜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糉子餘溫尚存,還帶着濃郁的箬竹葉的清香。

糉子從初二一直吃到初五。到初五那天,母親還要做包子,煮鹽水蛋,煨大蒜子。對了,母親還在蛋殼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我的脖子上。這種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蛋當然是越大越好,如果能在脖子上掛上一個大鵝蛋那就雄壯了。玩膩了,就用蛋打架,誰的蛋碰破了,就吃掉。最後留下的就勝利者了。

到了傍晚,母親把艾草、菖蒲收起來,蘸雄黃酒,撒到屋的每一個角落,消毒避蟲。還在我們的額頭上,手背上,腳背上塗一些雄黃。

故鄉的端午節,浸透着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

  篇二:2017年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

前些年,我們縣裏在川東第一村洋烈新村水域裏搞過兩屆端午龍舟競賽。賽場上,隨着信號槍的一聲令下,鼓點的敲響,十支龍舟船隊像離弦的箭向終點進發,爭奪第一,場面恢弘,鼓聲震天,熱鬧非凡。從那一刻起,勾起了我對端午節的重新認識,也激發了兒時過端午節的思念。

再過一個多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端午節了。此刻我想,那時候綠綠的飛絮將和往年一樣,也會悄然隱沒在濃濃的綠蔭中,嫩綠的葉片開始濃重起來。最早的那些花兒也將在幾場漓漓落落的小雨裏散盡,接着又是下一場花事繽紛而來。一些果實,也將隱約在枝頭,搖曳着芬芳的五月。記憶裏那個五月的節日,此時就會姍姍而來,川東的端午節這天,一些地方舉行了龍舟競賽,包糉子,掛艾蒿,掛菖蒲等一些習俗,氣氛濃烈。小時侯的記憶裏,出了龍舟的熱鬧,艾蒿、菖蒲這些可以掛在門前驅邪,避災。父母們美好的心願,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裏便有了關於端午節最初的朦朧的記憶。直到自己長大了,成了父親,又把這些習俗傳教給了孩子,可是孩子們除了覺得這些好玩好奇之外,她們似乎什麼也不會想,更不會懂得這樣的節日對我們這些大人有什麼意義。

五月裏的這個傳統節日,在我們川東南麓前些年比較濃厚。一直是記憶裏那個傳統而溫暖,淳樸而幸福的節日。當早晨的第一道朝霞從對面山尖上冒出來從玻璃窗照射進屋裏,亮閃閃的陽光把我從睡夢中喚醒,這天便是端午節的到來。於是,我和妹妹還有小弟在伸開胳膊時就發現,手腕和腳腕都繫上了五彩線繩,這是媽媽頭晚上提前悄悄準備好的,也是在我們的睡夢中悄悄繫上的。五彩線繩是這個節日裏幸福的標誌。院子裏的臉盆裏,也早已盛滿了煮沸後的艾蒿水,用艾蒿水洗臉,可以去邪避災,艾蒿的淡淡微苦的清香涌進鼻孔,清爽,還有那麼一絲芬芳。這是媽媽和我天不亮就到山坡上去扯回來的艾蒿,除了在門上插上一把,剩餘的就將艾葉放到水裏煮沸來洗臉,這是我們當地過節的習俗。端午節這天中午,爸爸或媽媽還要買回糉子,一家人吃了糉子才吉利,意味着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早在七十年代初,我們川東的端午節是從初四開始過的。記得那時爸爸會在一大清早就把編織的竹器挑到街上買了,順便從街上買點肉,買點魚回來。一般來說,那個年代平時是吃不上這些好東西的,也只有過節這天才能夠奢侈一次,叫打打牙祭。我那時七八歲,這天早早起牀,等媽媽忙活好其他家務,一起拿上鐮刀,和媽媽一起去田間地邊或山坡上割些艾蒿、菖蒲回來,下午放學回來用媽媽燒好的艾蒿水洗澡,說用端午節這天的艾蒿、菖蒲燒水洗澡可以保整個夏天身體健康,不生皮膚病。

迄今我還依稀記得,那時在農村老家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當中最重要的艾蒿和菖蒲之外,當然還有山林、路邊的金銀花,田裏的薄荷草等,媽媽把割回來的艾蒿、菖蒲、野草、金銀花、薄荷葉放在我家那口大鍋裏,把鍋裏放滿了水,再在鍋裏放些雞蛋和蒜頭,這些都是必須得有的,這也是端午習俗之一,然後就一直把水燒開。燒開的水,是青綠色的,水燒開了,雞蛋也煮熟了,蒜頭也煮爛了。蒜頭我和妹妹、弟弟不稀罕,我們稀罕的`是煮雞蛋。因爲平時的雞蛋都要省下來變賣錢補貼家庭費用開支的,只有端午節這天才能吃到煮雞蛋。水燒開以後,撈出裏面的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盆裏,待半溫半溫後洗澡。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也懂事多了,也看到在老家端午節的習俗中,院子裏的伯伯、嬸嬸在洗完澡的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繫上了那些五顏六色好看的五彩線,一直要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讓喜鵲銜去爲牛郎織女晚上的相會搭建七彩橋。說實在的,我一直都不知道這些習俗是怎麼由來的,也沒有聽村上的老人和父母講過。只知道那時家家都這麼做。而且我一直奇怪的是那時每年的端午節,我們村上竟沒有人自己包糉子,但家家卻都熱熱鬧鬧的。即便是農村最忙的時候,也沖淡不了節日的氣氛。我是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時隔三十多年,那些兒時的節日習俗,也還在老家繼續保持下來,而且縣城、小鎮裏的超市還賣起了糉子。雖然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天天都如過節,但端午節這個節日的氣氛還在繼續延生。家鄉農村的中年婦女和年輕媳婦至今還一如既往地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到山林裏割些艾蒿、菖蒲、金銀花插在門上,幹了用來燒水洗澡、洗腳。只是不知道,孩子們現在不繫花花碌碌的五彩絲線了,牛郎織女沒有喜鵲搭建的七彩橋,他們該怎麼相會呢?今天通過百度查找,知道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因此,南方和北方過端午節是不一樣的,南方有吃糉子,划龍舟的風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帶香荷包,還要在當天的窗前或者門樑上掛上葫蘆。家家戶戶都飄着五顏六色的葫蘆,似乎沒有人關注是爲了紀念什麼,他們只是延續着祖先留下的風俗來過這個節日的,只是爲家人驅邪免災,祈求這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罷了。

如今,到這個節日還有一個多月,行走在鄉村農戶,徜徉在超市或街邊,均還看不到街上和超市堆着的糉子,還有那滿街艾蒿、菖蒲的影子,那種溫馨的習俗與喜悅在心裏淡了,遠了。年紀大了的母親與我在一起,也已經不再親自到山坡野地割艾蒿或菖蒲了。回想着去年端午節前夕,我們欄目策劃了一期端午節節目,看着貨架上廠家做出的糉子很漂亮,那各種的樣式也是手工做不出來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時尚。於是,我卻總覺得少了那麼一種親切和質樸,包括那記憶裏散發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種香味已經變得有些枯燥和飄浮。

畢竟,有一些記憶也漸行漸遠,然後淡去消失。歲月的年輪在一年年遞增,而歷經過那種溫暖於我的,已經牽着如自己那時一樣個頭的女兒們,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懷着心底的眷戀,淡然行走在季節濃郁的風裏,時光靜淌,而我們的溫暖依然在心裏。無論季節遠近,芬芳的節日依然還會如期而至,疊加在歲月的長河,蜿蜒綿長,靜謐無聲。

我守在與這個五月相約的路上,用每天的日曆縮短五月的距離,用目光裏的能量溫暖掌心的記憶。在一份平淡的相守裏,靜靜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溫婉。

  篇三:2017年最新端午節名家散文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歐陽

風中飄過一朵哭泣的雲,撕扯着六月的鱗片。如果思念的風還能吹醒季節,就像吹醒汨羅河橋頭熟睡的記憶,我乘坐一枚艾葉在《離騷》與《天問》之間自由的泅渡。屈原的詩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淚水的苦澀,一滴沾脣便讓人永遠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讓濁世在慘笑中,醉倒... ...屈原,這位愛國將士,不僅爲後人留下了經典名詩著作,還爲人們留下了一個唯一可以紀念他,屬於他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糉子節。我想這是爲了使端午節變得不再抽象,而用端午節最具有代表性的吃食來起的名字吧。也許端午節各地的習俗都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吃糉子!雖說南方北方的糉子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因爲飲食習慣是和當地產物有關,但是畢竟“一方水土一方糉”,各有各的特色還是可以給大家帶來新鮮感嘛!原來過節都是各家在過節前幾天,就開始忙乎包糉子,買箬葉(糉葉)、小棗或者蜜棗、豆沙餡、江米、備好線繩,線繩是每次都讓長輩們很苦惱的一個物件,因爲總會出現繩子不夠用的狀況,線繩看似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是在“糉學”中,它可是起到“橋樑”的重要樞紐!等到後來,大家也吃出比較來了,一致認爲媽媽包的糉子不管從形狀、大小、口感來講更略勝一籌,於是後來,這個包糉子的任務就發配到了媽媽的身上。雖說任務量大了一些,但是每當媽媽看到自己的一個個的“小成果”,心裏也是非常高興的。媽媽包糉子的手法甚是講究,如果不是細細觀察,很難發現其中的門道。媽媽把一張張箬葉捲成一個圓錐漏斗形,然後用飯勺填進,盛上滿滿的糯米,用筷子插實,裏面再藏幾個金絲小棗,然後用嘴中咬着的一根細麻片捆紮,翠綠的糉葉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繞一紮只幾下,一個菱角分明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裹紮而成了。箬葉怎樣翻折,多少江米放多少棗和餡,還要保證糉子在蒸的過程中不能外漏。這樣用心去操作,媽媽的糉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糉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開扎藤,剝開墨綠色的箬葉,糉子從內向外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糉香。只見潔白的米團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幫極了!糉子就像一首渾然天成的古曲,經過時光的浸洗,留下的都是妙不可言的感觸。糉子又像一首古詩,從悠遠的時代流出,遂帶了幽遠的氣息,彷彿初夏午夜的長夢流轉出前生往事的嘆息。“佳人闢新葉,婉轉裹柔絲。心如青葦葉,層層有相思。”那時的浪漫當是如此吧,魂牽夢繞中爲遠在他鄉的佳人親手送上一個糉子,一顆小小的糉子卻情繫兩個人的心,令人嚮往,令人陶醉......

在天津,端午節在古文化街會有一些廟會,但是遺憾的是卻從未見過盼望已久的龍舟表演。雖然只能通過電視來觀看賽龍舟,但是也可以置身於龍舟之上,去感受那種龍船競技。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賽龍,是龍船節裏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號令一發,傾刻喧天鑼鼓如春雷滾動,漫天水花似春雨飄灑.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纏着一束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塘河上來去如飛.兩岸看龍舟的人都大聲吶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拿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連環響”鞭炮掛到樹上點燃.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河面上迴盪,震耳欲聾.這種龍舟競渡,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較量,是團結合力的大比拼!

有的地區還喝雄黃酒,相傳雄黃酒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於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各地的習俗不同,帶來的樂趣也就互不相同,也是因爲這些不相同的習俗,匯成了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

閉上眼睛,想象着,我獨自站在汨羅江的江頭,微風送走梅露,花已動,情正濃。聽胡音,誦離騷。慢慢路遠修... ...一顆糉子,情繫着人們對屈原的思念;一條龍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壯志豪情!端午節,傳承了一種情懷,悲壯而悽美,氣吞山河。端午節,沉澱了一種精神,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端午節所特有的這種情懷和精神,從來未曾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