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正確認知孩子的教育問題

正確認知孩子的教育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小孩愛打人是不善於溝通的表現

貝貝是個漂亮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充滿着靈性。可我發現,貝貝從不願與人溝通,和小朋友玩時,合得來就玩,合不來就打。我想向她瞭解情況時,她總低着頭一句不說。

正確認知孩子的教育問題

沒有辦法,在疑惑中我與貝貝媽媽進行了溝通。貝貝媽媽告訴我,貝貝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還有哥哥都住在一起。貝貝4歲,哥哥5歲,由於年齡小,所以總吵架。每次貝貝都把哥哥打哭。在大人眼裏被打哭的是弱者,所以從不問緣由,總先說她,開始時她還會爭辯幾句,後來就不說話了,總是氣鼓鼓的,很不服氣。

聽了貝貝媽媽的一番話,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主要原因還是家長沒有和孩子溝通好,凡事都先入爲主,認爲被打的是弱者,應該受保護,而打人的當然要受批評。從不好好問明原因,致使孩子不去尋求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

我向貝貝媽媽介紹了親子溝通的方法——開放式傾聽,再發現貝貝和哥哥吵架時,可以先問她:“你是不是覺得哥哥很令你生氣,所以你纔會打他的。”當孩子聽你這麼說時,她會覺得你沒有責備她,從情感上就不會牴觸你,她會說出心中的想法。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後,再徵求她的意見,看有沒有不用打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拉近和孩子的情感,還能幫她解決問題。

貝貝媽媽聽後,決定試一試。當發現問題時,不再一味責怪,而是試着傾聽孩子的想法,然後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貝貝在園時,我爲她創造與其他幼兒交流溝通的機會,並讓她及時說出心中的感受。與此同時,我和家長還定期進行溝通,以瞭解貝貝的近期情況。

功夫不負有心人,貝貝在一天天起着變化。現在,貝貝不僅能主動與他人溝通,還能幫小朋友解決一些小事情。當看到我們讚賞的目光時,她會很自豪地笑笑,那雙大眼睛看上去更漂亮了。

  孩子們最需要的關愛是怎麼樣的?

1、過多的干涉,帶給孩子的是無奈

比如青春期早戀等,學會與孩子溝通,並指導孩子掌握與人溝通和正確交往的方法,對於孩子們對異性朦朧的感覺既不絕對的否定干涉,也要把影響學習等後果和孩子交心,讓孩子們愉快的接受朋友的友善,面對生活中一個個的問題,解決並度過一個個難關,你會發現,你有個出色的孩子!而且這種說明白的事情,他們還會好奇的非要試試嗎?因此說,當孩子過分好奇的時候,也可能是你們的干涉爲他們創造了更多探究與神祕的氛圍。

2、過高的期望,帶給孩子的是無望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爲你好”爲由去逼孩子,有時逼子成龍,龍就會變成蟲。所以正確的評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潛力,爲孩子們設想的目標永遠是能讓孩子跳一跳夠得到的,與孩子們多溝通,問問他們的想法和需要,讓孩子們有更多的自主性,在不逼迫他的情況下,鼓勵他做事情所讓孩子得到的鍛鍊,要比被迫所讓孩子受到的益處更有價值,效果也會更好。

3、過度的保護,帶給孩子的是無能

不會剝雞蛋,神童們不會生活自理,女孩不會自我保護等,這些例子其實我們都已經聽了很多了,因此首先我們的爸爸媽媽應該重視的是孩子自理生活能力和挫折教育的培養:讓你的孩子“變”得普通一點,平凡一點,這樣做並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有了好的身體,有了安全的基礎纔有其他呀!要想放小鳥去天空中翱翔,首先要讓他們學會飛翔對嗎?所以受保護過多的孩子他能“飛”嗎?

4、過分的溺愛,帶給孩子的是無情

不少父母對孩子的物資需求無限滿足,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卻很漠然,因爲家長總是說:“我忙賺錢,都是爲了你有好條件生活”。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青少年心理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和關懷,精神的東西有時候比物質更可貴,當你們忙碌的賺錢的時候,卻造成孩子與人格格不入,甚至走向反面,問題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在父母身上呀?所以,你們想想這樣的愛值得嗎?你們再想想孩子們到底要的什麼愛?

5、過多的指責,帶給孩子的是無措

對於孩子,被認可,求得正確評價的心理需求勝過對金錢和娛樂的渴望。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如果你總是告訴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好,他這樣做或那樣做都不好的話!他會認爲你不愛他,他做什麼都不好,那他爲什麼還要努力那?因爲做了就是錯的,你愛別的孩子。

望着那些從小疲於奔命的孩子,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你要的到底是什麼?人要學會捨得,不能企盼全得。孩子膽小沒耐心,很多時候是父母干涉和慣的,在孩子學習的路上,最需要的不是老師和家長的督學,而是觀衆而是掌聲。生活中有些東西不必在乎,可有些東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對你的愛。孩子的愛得到體現,纔會產生無比的快樂。

  親子教育:讓孩子聽話的溝通技巧

如果想讓孩子認真聽自己說話,就要知道孩子的心理,這樣纔會在溝通的時候避免出現孩子有叛逆情緒的情況。如果不掌握好溝通技巧,即使你是爲孩子好,孩子也不會領情。

前不久聽到一位媽媽說:都不知道該怎麼跟我家孩子說話了。昨兒,我說該出門找小朋友玩兒了,不過天冷,得多穿件衣服。結果孩子死活不穿。我最後告訴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們就出不來門了。這孩子脾氣倔的,最後鬧到在地上打滾起來。我一生氣就沒理她。等她哭夠了,天也不早了,結果門愣是沒出去。

這種孩子鬧脾氣的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都存在。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鬧,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接着上面這個媽媽的問題看,我們設想兩種對比情形:

第一種情形,媽媽手捧衣服對孩子說:“我們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我不要穿衣服!”

第二種情形,媽媽說:“寶貝,穿上衣服,我們就可以出發了!”孩子往往會爽快地回答道:“好!”

爲什麼兩種情形會有這麼大的區分呢?原因在使用了不同的溝通技巧。

  孩子的思維是不可逆的

最初的時候,孩子的思維非常單純,等到大一些,會有複雜化的發展趨勢,但是他的思維,仍然是不可逆的。所謂不可逆,比如你問孩子“你的姐姐是誰”,他能回答出來。如果你問“你姐姐的弟弟是誰”,他就無法倒推回來。這就是爲什麼前面那個例子,爲什麼會有那麼神奇的反差效果。

第一種情景中,媽媽是在用自己的思維在表達:因爲天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門。可是,孩子的思維不會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因爲外面天冷。相反,第二種情景中,媽媽說,穿衣服,我們就出門。如此,孩子自動地從前往後這麼梳理,覺得是這麼回事。

所以,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導孩子明白事件的邏輯順序,孩子也會更易理解和聽話。

少用複雜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爲這些句子要麼孩子聽不懂,要麼孩子有被威脅的感覺,都無法起到好的溝通效果。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譬如不少媽媽愛說的:“你如果不聽話,我就不帶你出去玩兒之類”、“你如果不把飯吃飯,我就不給你吃零食了”。這種句式,沒有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很容易造成親子溝通的不暢,而且總是負性的說辭,就像是在威脅孩子,反而會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戰媽媽設定的規矩。

  我們的孩子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小的時候,判斷一切的標準非黑即白。這種思維方式一直會持續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我一位朋友家兒子正在讀小學二年級。他告訴我這麼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他帶兒子看電影,兒子指着男主角問: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可是電影裏的人物角色,沒有那麼明顯的好壞區分。於是我這朋友就告訴兒子,這個人說不上好,也算不上壞。他兒子顯然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沒過多一會兒,兒子又開始問:那現在,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父親纔回過神來。於是,換了個方式,很乾脆地告訴兒子:他是好人。他兒子這才長舒一口氣,滿意了。對孩子來說,他們完全無法理解,這個世界可以有東西既好又壞,既不好又不壞的。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要麼是黑的,要麼是白的,這就是孩子們的邏輯。

在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了發展以後,我們還會發現,孩子喜歡用“總是”“決不”“永遠”之類非常極端和決絕的詞,就是源於他們這個時候慣於單行線的思維模式。

爲此,面對孩子含糊其辭是絕對行不通的。若你跟孩子說“不好說”“都挺好”“你可以這樣一點點那樣一些”之類的話,孩子無法聽懂。所以,能夠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說的東西,就用黑白去說。不能的,就不說。如此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明確的是非觀。

  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愛聽廢話

1-3歲,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都是個坎。此時,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叛逆期並不是說孩子就是在胡鬧。孩子有孩子的堅持。只有在他們發現自己無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時,纔會變得比較固執。

1歲以前孩子沒有語言能力,父母反而可以多說,也可以講道理,語氣溫暖平和,孩子反而能夠聽懂,感覺到父母在傳達着什麼。而面對1-3歲的孩子,父母說話則要注意,必須要簡潔明瞭。

儘量少說:“我們現在出門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類的話,因爲這樣的句子多隻會得到孩子挑釁的、否定的回答。此時父母說話的原則:少說不,多說可以選擇的東西,不要和孩子廢話。比如,不要反覆囉嗦說:“你不能把鞋子放在這裏那裏”,“你別把鞋子放在牀上!”合適的說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牀邊,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其次,要少進行道德說教。成人世界的道德標準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並不適用,此時孩子犯錯誤也並不能上升到道德層面。如果父母拿成人標準去要求孩子,必然會引來親子之間的又一場戰爭。

凡是先關注孩子的情緒,因爲孩子的所有情緒都是合理的,孩子是靠着皮膚和心靈的微妙的感覺在認識這個世界。他們活在夢裏,也不會按照常理出牌。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孩子成長曆程中跨不過去的一步。此時,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緒,不管再離譜,再不可思議,都是合理且合法的,都應該得到尊重。父母必須要接受這樣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粗暴阻攔。

當然,儘管孩子不需要對自己的情感和情緒負責,但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所以,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壞性行爲,父母就必須介入,通過規則設立以及恰當引導,幫助孩子通過其他方式去發泄自己的壞情緒。

研究數據表明,除了少一部分孩子(大概10%)由於天生的氣質類型,會比較難養,脾氣會比較暴躁,40%的孩子其實都屬於易養型,剩餘爲中間部分。更多時候是父母自己脾氣不好,缺乏方法,卻還反過來覺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父母首先沒有接納自己的孩子,乾脆把自己的耳朵對孩子“關閉”掉,就更加談不上良好溝通。

  聽不聽話,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立規矩前,先讓孩子知道

孩子3歲之後開始共情,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我的有可能不一樣,這就給了他們理由要去和人溝通。而且,3歲以後,孩子可以聽懂大人的話,也有能力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呵護孩子社會化的最初嘗試。

我們常見這樣一幕:父母帶孩子去商場的時候,孩子就開始要買這個買那個,然後父母就會和孩子上演一幕意志力的抗戰。最後當然是父母贏了,並且對孩子冠之“無理取鬧”。

其實這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可以在進商場之前,就和孩子約好:今天你可以買一件東西,咱們說好了,只買一件。如果父母不提前說,孩子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是:帶我隨便逛下,不打算給我買任何東西。相反,孩子的內心可是充滿了期待呢。最後,父母覺得孩子胡鬧、不乖、不聽話。大人們沒有想到的是,興許孩子還會覺得父母不好溝通、不好說話。

另外,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們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機會跟孩子溝通。別看孩子小,一歲以內的孩子就已經有各種情緒了;一歲多的孩子就已經懂得“記仇”;兩三歲的孩子開始“撒謊”,甚至還會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要把孩子當成人一樣去看待,溝通的前提,一定是尊重。

  爲什麼家長們總是溺愛孩子?

基於假設,人格心理學家認爲,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他們試圖找到哪種特定的家庭培養方式最有可能產生出以自我爲中心的年輕一代。理論上是這樣的,過度關心子女的培養方式通常都是有害的,因爲極度敏感的父母可能培養出的孩子會認爲自己理應享有一切。比如說在2014年由美國瓦巴什學院的心理學家羅伯特·霍頓和塔納·特里奇發表的論文,大多數的研究表明參與者父母的培養方式與他們現在所形成的人格之間有着關係。霍頓和特里奇發現,控制慾越強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的自戀程度也就越高。然而,對於父母的過高期望和支持的回憶並不能夠預測孩子現有的自戀程度。

本研究同其他的研究一樣,都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驗證與培養方式的關係。因爲得出的所有培養方式的分值都是根據回憶得來的,而不是觀察。從這個研究中,很難辨別這個與大量的文學創作有什麼因果關係上的區別。沒有人注意到,父母的自戀其實是多麼普遍的現象。

當你考慮到這個問題時,就孩子而言,我們有理由相信相信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戀的。根據定義,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延伸。即使你認爲這是由於本性,而不是由於後天你的培養形成的。你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東西在你的孩子身上,那麼接下來就是孩子如何在生活中體現他們。

在生活中,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就被認爲是你的能力,價值觀的映射,甚至是包括體態方面的吸引力。正是因此父母會盡可能的在一個嬰兒身上花費那麼大精力,通過購買衣服,鞋子,有可能的話還購買一些首飾,讓孩子變得時尚。嬰兒是否穿着名牌的連體衣對於孩子的健康有什麼關係嗎?

從小時候開始,在心理方面,父母通過不同的方式投入了很多。從孩子在足球場上的表現,到他們的能力,再到獲得名牌學校的入學資格,孩子們不斷地被提醒,父母是在多麼用心的培養他們。即使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場合,父母也知道他們被互相比較着,通過他們孩子的行爲和特質。逛超市結賬時,有所少次你苛刻地瞧着一個將孩子帶得一團糟的父母。你在想,爲什麼他們不能夠正確地管教自己的孩子呢?也只有一些後知後覺的父母纔會忽視掉你那張鄙視的臉。

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同樣的自戀,至少,在心理方面,不能夠將他們和自己的孩子分開。由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家珍妮佛·麥凱布做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實驗,她統計了大量的有關成千上萬的父母和他們培養出的孩子之間的關係:在母親的性格和放任的培養方式。具有"內在化"特徵的母親(抑鬱或者是焦慮)不太可能展現出放任的培養方式,獨立於她們的人格特徵。在文獻中,麥凱布這樣定義放任的培養方式即,實行放任培養的父母能夠設定一些界限,但是會盡可能的表達他們的關心。放任培養方式的母親具有最高的宜人的個性特徵。

母親性格的變化(以及大多數父親性格的變化)可能影響她培養孩子的具體方法。良好的教育,非病態的,隨和的母親在他們的孩子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中,最能夠忍受,或許他們是最有資格說,不管發生什麼,他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同時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與能力的增強也給孩子提供與之相適應的結構。

我冒昧地猜測,即使是最穩定,最隨和,最和諧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也有着很強的興趣。事實上,很有可能是要強的父母將自己的虛榮心強加到孩子身上,父母認爲孩子應該和自己一樣工作努力,得自己照顧自己,而不應該得到特殊的待遇。

也有一種可能是,成爲過度關心子女的內疚感使得一些父母強迫他們表現出與自己以前不管子女做什麼都要幫助他們的意志相反的行爲,我們越是教育那些害怕自己變成過度關心子女的那樣的父母,就越會影響他們的天性,在情感和身體方面給予孩子最好的。

一般而言,我並不是特別關注進化心理學,但是我認爲父母需要將一定程度的虛榮投注在他們孩子的身上,以便讓他們具有生存的意識。如果我們在擔心我們孩子的行爲方式,那麼我們也應該警惕我們自己的行爲,甚至需要更加的關注。我們正在做的是可以確保我們人類的延續。那就意味着,我們需要花費超出我們承受範圍的較多在這些後代的身上,但是這僅僅是保證他們的成就,而非我們自己的。

  你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自己的盜版?

老實說,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並鼓勵他們在喜歡的領域不斷探索和深化,這本該是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該做的事,但是中國家長們通常做的不是讓自己的寶寶變得特別,而是變得跟別人一樣。別人家的孩子在學英語,我們也得學;別人家的孩子上鋼琴課,我們也不能落後。跟別人一樣,他們會更有安全感,因爲中國向來鼓勵大家要平庸、要合羣、要一致、要千篇一律。

一位負責留學諮詢的美國人,專門手把手教中國學生如何申請到常青藤名校,百發百中。他說:“哈佛每年會收到幾萬份學生申請,但是隻有極少數可以被錄取,被選中的往往不是成績最好的,而是最特別的。”他爲中國學生做留學諮詢,收費一年高達十幾萬元,主要是協助每個小孩找到他自己的獨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有的孩子關注慈善,那麼可以尋找一些有創意的慈善方式,逐漸成長爲“青少年慈善家”;有的孩子喜歡寫作,那麼可以鼓勵他去辦一份中學生雜誌,邀請各個學校的學生投稿。他說:“你想從成千上萬份申請材料中脫穎而出,就得讓自己與衆不同。首先確定你喜歡什麼,然後專注於這件事,不管它多麼微不足道,在這個領域發揮你的特長,顯示獨特的自我,促進自我心理健康成長。”

我曾經擔任過幾次寶寶大賽的評委,老實說,海選階段大部分小孩的表演都難看而乏味。幾百個小孩,要麼背唐詩,並且統統都是“牀前明月光”;要麼走模特步,姿態表情一模一樣;要麼講故事,搖頭晃腦的幅度都差不多。

其實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興趣點和擅長之處,只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興趣的理解非常狹隘,對他們而言,除了繪畫、音樂、跳舞等主流興趣愛好之外,其他都是瞎扯淡——小孩身上本來擁有的多種可能性,統統被扼殺了。

有兩個小孩,小時候都對昆蟲感興趣,都喜歡《法布爾昆蟲記》,每天去小區院子裏玩。趴在地上觀察螞蟻,在草叢裏捉螞蚱,還把毛毛蟲帶回家研究——其中一個小孩被家長訓斥,每天只能在家認字、學算術、拉小提琴,幾年之後,順利成長爲一個眼神呆滯的枯燥小孩。而另一個小孩得到爸爸媽媽的鼎力支持,他們陪着小孩去各個昆蟲博物館,蒐集蝴蝶標本,給蜘蛛拍DV,現在這個小孩在班上組建了昆蟲興趣小組,每個月定期出一本昆蟲手冊,照片、文字、排版都自己負責,據說這個暑假,他們全家打算去臺灣的蝴蝶谷做詳細考察。

在填高考填志願,很多學生來問我:“我該報考什麼專業呢?”我說:“首先要考慮你喜歡什麼。”他們大多數都回答,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孩子無興趣、無特長,家長要負責,在大學教育中因爲他們錯過了孩子小時候的各種敏感期,沒有花心思去發現孩子天性中獨一無二的部分,沒有協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別之處,把孩子從特別變成平庸,家長只需要具備盲目、從衆、懶惰等幾種特性就可以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下來都是原創,慢慢地活成了盜版——而我們當家長的,往往一不小心,就做了盜版生產商。

  獨立生存能力比孩子的成績更加重要

當今社會,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呢?兒童教育學家指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身爲現代父母,您知道現代孩子該怎樣教育嗎?很多父母認爲,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纔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和心理健康發展。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第一大關鍵: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大關鍵: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爲

5、懂得感恩,纔會成長

第三大關鍵: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大關鍵: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大關鍵:讓孩子敢於夢想

1、有夢想纔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爲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頭腦

第六大關鍵:隨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弓l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關鍵: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關鍵: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纔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舍”纔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