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中國教育的幾個問題

中國教育的幾個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中國的教育,我個人的看法,最近幾年是發展最好的時期。但是,在老百姓的感受中,卻是最負面的,成了“衆矢之的”。據有關統計,在價格投訴中,教育是僅次於醫療和房地產的。

中國教育的幾個問題

基礎教育:改變“應試教育”

從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起,希望通過教育實現富國強兵———這可以叫做百年中國“教育救國夢”。這個夢,我們今天仍然在做着。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教育的問題主要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叫做“片面追求升學率”;到了九十年代,終於發現了問題的實質,原來是搞的“應試教育”。 產生應試教育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對義務教育基本原則的違背。集中表現在教育行政部門“製造差距,扶助重點”。在客觀上,形成了教育利益集團。其實,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問題的關鍵是教育行政部門是在縮小還是增大這種差距。 二是愈演愈烈的擇校熱、奧校熱。各種學校都紛紛舉辦難度非常高的奧數班,甚至連學齡前的小孩子都上這班那班。 三是出口不暢———高等教育是個“瓶頸”。現在,15%的大學毛入學率,是擴招前大約3%的5倍。全國的高考升學率,已經提升到60%以上了,北京、上海甚至在到了70%以上。但從整體上看“供求關係”的矛盾、優質高教資源的短缺,使應試教育的局面難有根本改觀。 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首先是教育中人文價值的闕如。工具理性的無限擴張、對現下功利性的無限追求、教育整體上的強烈的功利主義,都是這種後果的表現。其次是教育質量整體的低下。

農村教育:被忽視的“角落”

有兩句話,叫做“基礎教育不基礎,義務教育不義務”。 第一句是說基礎教育講解的知識,偏深偏難。中國小學生,即使是學習成績差的,到了日本、美國,都是成績非常好的,因爲同樣年級甚至高年級的知識他都學過。 第二句,義務教育不義務。“義務教育”中的“義務”,首先和主要的是國家的義務。其含義,一是強制的———作爲公民,必須接受這些教育;二是免費的———既然你強制他必須接受教育,就應該免費。而不是首先是公民的義務,更不能從這裏去謀利。必須想辦法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轉移支付,實現義務教育的完全、真正免費。 農村教育問題,還不完全是錢的問題:一是輟學和生源流失。教育部公佈的數字是,全國平均失學率3%左右。據我們的一項實證調查,在農村,比較嚴重的失學情況是10%~20%。二是農村出現新的“讀書無用論”。不少批評者把“板子”打到家長和學生身上,這是不公平的,這是教育自身的問題造成的:現行的教育,不適應學生和農村的實際———過深過難的教學內容,學生不能感到學習的樂趣;科目的設置,比如初中後計算機和英語口語的要求,在農村難以實現;升入初中後,不少學生門門功課不及格,馬上就會被淘汰。 教育向農村提供了一種無用的東西:學生升不上大學,學了10多年的東西,一點兒用都沒有。無用的教育導致了教育無用論,是教育內部、教育自身的問題導致了學生的輟學和流失。我認爲,中國農村教育應該承擔起“三重使命”:爲升學的教育———這是許多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通道;爲城市化的教育;爲農村的教育———即使到了2040年,中國實現50%的城市化程度,到那時15~16億的人口中還將有8億左右的農村人口,他們不能被教育拋棄。這一點我們都應有充分的認識。

民辦教育:春天還沒到

有這樣一組數字。民辦學校在校生的比重,2002年小學是1.83%,普通中學是0.9%,職業中學是1.25%,頒發文憑的民辦高校是2.2%。民辦教育所佔的比重是非常之低的。 我認爲,限制民辦教育發展的,首先是法律的“瓶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是一個“突破”。在這部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2年12月通過的法律中,對民辦教育由“限制”“管理”“控制”改變爲“大力扶植”,並“可以獲取合理回報”。“瓶頸”在於《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草案)》———該《實施條例(草案)》回到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制定、頒佈之前的觀念。本應與《民辦教育促進法》同時於2003年9月1日實施的,但是至今還沒實施。不少民辦教育家認爲它與《民辦教育促進法》不一致。 這裏又帶來另外一個問題:民辦學校私人財產權的法律保護。民辦學校的私人投資,在目前是沒有任何法律保護的。我的看法,這是比追求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的平等法律地位還要迫切的事情。我們是“窮國辦大教育”,“政府無力辦,民間無‘法’辦”的狀況必須改變。 關於“教育產業化”,我認爲,不必囿於言辭之辯。贊成者和反對者有一個重要的共識是:教育是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提供的。這就足夠了。國家必須改變傳統的辦教育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吸收社會資金,使之成爲全民可以參與的事業。思路是兩個“放”:一個是解放,思想的和觀念的;一個是開放,不是對外的,而是對民間的、對社會資本的。

抉擇:效率還是公平?

教育的價值,不在於它培養出了多少傑出人物,而在於它是否使每個人都受到了他所能受到的、充分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理念卻是與此相反的。對一個國家的教育來說,國民素質整體上的提高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和價值所在。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口號,先是在分配製度改革上,後來成爲整個經濟領域都使用的口號,直到最後被未加考慮、不加論證地引入教育和更多的領域,成爲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基本的口號。我認爲,這產生了很嚴重的問題。 多年來在教育上一直奉行的國家功利主義、精英主義的教育,重視高等教育輕視基礎教育、重視理工教育輕視人文教育。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個統計數據說,文科大學生只佔8%左右的比例,而世界上的一般情況是:文科大學生通常佔30%~40%的比例。 關於大學,關於專才和通才,清華的梅貽琦校長曾經有過非常精闢的論述:“大學之道,在於親民,”“通識爲本,專識爲末。”而我們現在的情況呢,就說“專家”吧,甚至被人譏爲“專門害人家”。 教育公平方面有些基本差別:城鄉的,地區(區域)的,層次的,性別的,等。這些差別是客觀存在的,無視這些差別,只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是辦不成事情的。我們應該警惕的是,教育中缺乏公平維度的考慮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教育改革:以制度爲中心

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教育領域的改革,我認爲,那種以學校“創收”的數額和能力爲目標的改革是“財政視角”的改革。這種改革不但無助於教育領域問題的解決,反而會生出新的問題來。現在已經轉入到了教育的自身和內部,須在制度層面上進行改革:改變教育行政化、官員化的現狀,恢復教育多元化、社會化的本來面目和自下而上的生長活力,以及恢復教育的基本價值,例如學術自由、兒童中心,等等。 要恢復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共性。首要的是建立教育經費的財政獨立,用法律和制度來保障教育的投入。要改變當下的教育投入方式,那種靠談判,靠教育行政部門與財政部門討價還價爭取教育經費的做法不改變,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共性就難以實現。這對教育是沒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