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要求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要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如何才能讓我們心目中的天使羽翼更加豐滿呢?寶寶成長的動力源泉在於父母、在於家庭教育。那麼,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又該把握哪些原則呢?不妨看看。

家庭教育的原則和要求

1.成長要以大腦建構爲原則

教育的意義就是爲了大腦的成長,並不是爲了學會一個東西,因爲腦的成長是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一個基礎工程。如果家長所做的僅僅是爲了讓孩子學會、記會、背會一個內容的話,那麼,孩子腦發展的效率就會比較低。另外,如果長時間採用這種教育方式的話,最終導致孩子人生的起點將會不同。由於不斷地給孩子的大腦提供發展所需要的信息,而使得腦結構的建構變得更加複雜,尤其是使大腦皮層中的橫向腦、縱向腦、情感腦、運動腦相互連接起來,這樣就會使孩子的大腦更加強大。

2.教育應以快樂的體驗爲原則

孩子出生以後,我們要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快樂。如果孩子沒有愉悅的心情,沒有興奮的狀態,雖然可以得到一些知識,也得到一些腦開發,但是對於未來以情感爲主的發展之路,就不能起到一種很好的助力作用,甚至可能會產生阻礙。

高興的時候,大腦是一種興奮的狀態,這時得到信息的效率是非常快的,相反,處在抑制、鬱悶的狀態時,它所獲得的能量就會相對減少。所以我們要認清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大腦具有以情緒來影響學習效率的功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第二個原則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在快樂中長大。

3.運動和遊戲的原則

孩子的成長具有生物性,這就要求孩子要不斷地去做新的探索和嘗試。孩子在意的不是“失敗”或“成功”,孩子的任務就是要“嘗試”,而不是單純地接受道理或者是與非、對與錯的評價。

那麼,所有的嘗試要靠什麼來完成?一定不是一個限制的環境。就拿小孩子來說,他需要的環境應該是個移動的環境,在移動中他能用身體的感覺器官感受更多的信息。比如,小孩子看到一個感興趣的東西,他就會過去,靠什麼過去呢?爬過去或者走過去。有了這樣一個慾望,孩子就產生了爬或走的行爲,他就會努力地去學爬,學走。如果這個慾望很急切,他就會快速地爬或者走向這個目標,用眼睛觀察然後大腦指揮他的手去抓這個東西,完成手眼協調的過程,這樣一個由動來引起大腦改變的方式,就是教育中的主要方式。

如果你只是用靜態的方式給孩子講道理、講知識,這種教育無疑不是最好的選擇。它雖然看似在形式上與我們現在的教育相同,但事實上它給孩子大腦帶來的改變卻是有限的。家長總認爲:我一天也沒閒着,一會兒坐着給他講講這個,一會兒抱着給他講講那個,好像一直沒有閒着,但是孩子得到的卻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孩子的成長一定是一種以“動”爲主要形式的教育方法。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到快樂,感到幸福。

4.以多元複合的模式爲原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觸覺和本體感覺可以同時接觸外界的信息,並且能傳送到大腦,所以教育不應該是單一的方式,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多方面的刺激。

比如:給孩子講故事,或者看一個圖片,這樣的過程都是單一信息輸入的過程,這樣的教育不能讓孩子在相同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信息。所以,在孩子的整體教育中,應該注意多元、複合的模式,就是說將視覺、聽覺等信息同時給予孩子,這樣孩子大腦發展的效率纔是最高的。

以上四項教育原則並行,就像一艘順利航行的輪船,大腦是這艘船的船體,遊戲和運動是船槳,而快樂是船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就是托起這艘船的海水。一個快樂的孩子,在遊戲和運動當中,迎着向上成長的生命力量,用身體的更多器官感受這個世界,這樣的方式就是大腦科學複雜的建構過程。所以,家庭教育的這四項原則,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家長都需要緊緊牢記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完成成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