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挫折有什麼教育方法大綱

挫折有什麼教育方法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家長了解了挫折教育的應對方法,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關於挫折教育的方法,歡迎大家讀!

挫折有什麼教育方法

一、什麼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這是因爲,那些自認爲自己聰明的人往往會選擇走一些所謂的“捷徑”,這些所謂的“捷徑”往往會喪失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鍛鍊機會;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飽經風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麼叫成功。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鍛鍊提高學生潛能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二、挫折教育的作用

1、挫折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正常的現實生活中,人總有一種潛能不能被激發,這種潛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況下才能被激發。對於學生而言,當其遭受挫折時,便容易激發學生的潛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探究精神,從而進行研究性學習,切實掌握知識。

2、挫折教育能打擊學生的驕傲情緒

有些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經歷、學識等的影響,往往會產生一些不應當有的錯誤,如:粗心大意、驕傲自滿等。在這種情況下,人爲地設置一些挫折讓其遭受以打擊其驕傲情緒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這種挫折應當有一定的限度,應當在事後給學生說明,並且不是以真正打擊學生爲目的,而只能是通過這種人爲設置的挫折,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確挫折對自己的作用,並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驕傲情緒,戒驕戒躁,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3、挫折教育能夠使學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

學生如果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完一個難題時,那種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那要比從師長或書本里學到知識更讓其感到欣喜。因爲從師長或書本里得來的知識,是別人已經整理好的,沒有什麼趣味性與探究性而言,學生的識記是枯燥無味的,而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探究掌握的知識才是對自己來說更有意義的學習。“紙上得來終覺淺,要想絕知須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4、挫折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學生在學校中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溫室裏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而只有學生在學校中就遭受許多挫折(無論這種挫折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掌握了應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講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如何應對挫折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東北某省的調查表明:中學生中近三成的人具有心理異常表現(如厭學、單相思和離家出走等心理障礙),其中5.3%的人存在心理疾病(如抑鬱症、恐懼症等)。在回答“遇到困難怎麼辦?”時,九成多的中、小學生想到的`是找家長或教師,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不當家庭教育是孩子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家長事事“包辦”使孩子的實踐能力沒有機會獲得良性發展,孩子“自我負責”的意識也難以培養。當孩子真正面對現實競爭,不能事事滿足時,自然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家長的過分呵護會使孩子產生被動、膽小、依賴性強的心理;也有家長限制孩子與外界接觸,擔心孩子遇到危險,致其產生孤僻與對外畏懼心理。加之孩子生理、心理髮展尚不穩定,社會交往經驗不足,當其參與社會活動受阻時,自然易產生挫折心理。

一位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因不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而痛苦不堪。“挫折教育”其實就是使孩子不僅能從外界給予中得到快樂,而且能從內心激發出一種自尋快樂的本能。這樣在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自若,保持樂觀。當今的孩子多“生長在溫室”,受到家中衆人乃至幾代人衆星捧月般的呵護。生活中家長唯恐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這些父母沒有意識到,家庭挫折教育是孩子更爲重要的需求之一。

四、家庭挫折教育的方式:

(1)營造寬鬆的家庭氛圍。父母應重視創建寬鬆的家庭氛圍。不能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否則會增加其心理壓力,使之不敢面對挫折;但也不能總貶低孩子,對其不抱期望,因爲這同樣會傷害其自尊,致其逃避挫折以求安穩。所以,父母應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使之從自己選擇所致的挫折中成長。

(2)家長以身作則。生活中孩子最好的榜樣是父母。“身教勝於言教”,父母對待挫折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父母可以經常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克服各種大小困難的事例告訴孩子,並與之分享戰勝挫折後的快樂。另外,在“追星”氾濫的今天,父母要試着告訴孩子,其實他們自己也令人驕傲。比如,要求孩子將其克服挫折的經歷記錄在案,日後提醒其查看記錄,以自己爲榜樣,自我激勵,戰勝挫折。

(3)培養孩子自立。家長應確立與孩子的“顧問”與“詢問者”關係。父母可向孩子提供建議和諮詢,由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這有助於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能力及對其行爲的自我負責精神。

2007年1月,《華商報》刊登了一則新聞:一個衣冠整潔的6歲男童站在街頭賣報。原來放寒假了,母親特意把他帶到街頭賣報體驗生活。這種做法值得稱道。缺乏獨立應對生活的經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往往難以面對挫折。一名剛入學不久的大學生,因爲沒有父母照顧、無法獨立生活而休學在家。當接到學校的返校通知時,竟跳樓自盡。這個看似難以置信的悲劇再次提醒我們,孩子戰勝挫折、培養自立的能力就存在於日常生活中。(4)磨練孩子意志。挫折教育,實際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父母要精心設計一些磨練孩子意志的活動,讓孩子適當吃苦,培養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讓孩子參加夏令營或登山活動等。同時,父母要培養孩子找出戰勝挫折的方法。

比如,可以變挫折爲動力、降低行動目標或嘗試達到目標的新方法等。有效的挫折教育將使孩子學會豁達看待挫折,儘快重新振作,逐步走向成熟。

應當指出的是,實施挫折教育學校更是責無旁貸。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具備面對現實、承擔責任的能力與勇氣。《中國青年報》曾報道:吉林省遼源市某中學一學生因爲老師調其同桌座位徵詢其意見時,對老師說了一句“隨便”,被罰坐後排,於是回家自殺身亡。這讓我們看到了應試教育在學生心理素質成長過程中的蒼白無力。21世紀的教育標準提出了認知、做事、與人相處、生存等幾項能力的培養,而從現行教育體制看,後面幾項亟待落實。爲此,學校應向學生提供日常心理諮詢,開通心理熱線電話,適當傳授應對挫折的心理調節方法;在課堂上進行挫折、情感教育,創設適宜的挫折情境,與學生討論解決途徑,從而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能力。

五、各階段挫折教育

幼兒階段:重在放手鍛鍊

儘量讓幼兒離開父母的保護圈,放開手腳,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吃飯、穿衣等事情,不要怕麻煩,讓孩子反覆做,孩子在不斷實踐中會找到正確的方法;其次,要讓幼兒進行體能上的鍛鍊,冬季來臨時鼓勵他早起鍛鍊身體,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徒步郊遊、爬山、逛公園,體驗艱辛的同時也有快樂;再者,可以通過批評、忽視、懲罰等方式使幼兒受挫折教育,比如遊戲活動中,不一定每次都要讓孩子勝利,也不一定每次都要他當主角,讓他體會受挫折的感覺,學會自我調節。

小學階段:以孩子個性爲前提

首先要向孩子灌輸遭受挫折的思想,在人生道路上,可能會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我們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接受挫折,然後想辦法努力克服。另外,家長或老師也可以有意地設置一些挫折情境,引導孩子面對、克服,比如帶七八歲的孩子去逛街,然後讓他自己坐公車回家,當然,家長要提前考慮好各種突發情況,給孩子講明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