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孔子與酒的故事

孔子與酒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孔子是喝酒的,王充在《論衡》裏還透露了他的酒量:“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觚。”他主張要有酒德,不可濫飲。飲酒要適量,醉則失禮,醉則昏亂喪德,因而孔子告誡弟子:“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論語》朱注云:“酒以爲人合歡,故不爲量,但以醉爲節,而不及亂耳。”酒德觀念是儒家酒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修身養性,從政化民的政教哲理的延伸,儒家反對“酗酒廢政”。

民間還流傳着有關孔子與酒的故事。

孔子與酒的故事

春秋時期,百家學派蜂起,學術爭鳴十分激烈,門戶之見的攻訐時有發生。然而,儒學的創始人孔子卻沒有門戶之見,老子雖然是與儒學鼎足而立的道派代表,但由於孔子十分仰慕老子的名聲和才學,依然和學生子路一道千里迢迢、風塵僕僕地由曲阜前往苦縣(今鹿邑縣,老子的故里)拜見老子。

這天,孔子師徒驅車來到苦縣,一進入縣境,便有異香頻頻飄來,孔子大爲驚詫,認爲一定有上等美酒釀於老子的家鄉。疑惑間已經到了棗集村,孔子師徒眼看天色將晚,便在村東的一家客棧寄宿。

夜裏,月色空明,晚風習習,棗集村的酒香陣陣襲來,芳香沁人心脾。於是,孔子師徒酒興大發,心情亢奮不已,輾轉不能入寐,孔子遂命子路前往打酒。稍頃,子路從棗集村打酒而歸,師徒二人如獲至寶,便開懷暢飲。因爲棗集村的酒,酒香宜人,甜美非同一般,師徒二人的酒興便一發而不可止,直喝到夜闌更深,月沉西天,以致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日上三竿,師徒二人仍然神態朦朧,醉意猶存,但身心卻感到異乎尋常的愉快,似乎經過了神明的超度而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爲此大爲感嘆:“美哉!然惟酒無量不及亂。”就連同一向言謹行慎、惟禮是從的孔聖人也沒有經得起棗子集美酒的誘惑。

孔子酒醉棗子集一事,成爲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