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名人孔子的故事

名人孔子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名人孔子的故事1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魚鱉不能遊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裏泅渡過河。孔子擔心,趕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後遊了出來。孔子感到奇怪,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麼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意思是說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託着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前進一樣,所以能遊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名人孔子的故事

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於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裏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律,順勢而爲,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並在爲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後,孔子經過那裏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進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子貢拉着繮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讚,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爲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牆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爲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很清閒,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子路爲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名人孔子的故事2

在魯國,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一家三代魯國大夫。

一次,孔子問漆雕馬人道:“先生曾事奉過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說說,哪個要更賢明一些呢。”

漆雕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塊很名貴的龜殼叫‘蔡’。如遇有什麼大事不能定奪,就會用‘蔡’來占卜決疑。在文仲主事時期,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一次。在武仲主事時,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三次。這都是我親眼所見。至於這三位大夫誰最賢明,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聽完笑着說:“先生真會說話!”

孔子回到家裏,跟弟子們談及此事,讚歎不已地說:“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願在別人面前議論主人的賢愚,但卻很巧妙地舉了一個實例,將事情的真相,表露無遺。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智識無力察遠,德慧無足見機,所以纔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問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說,一個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覺洞悉,事物變化的規律。”

名人孔子的故事3

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已經五十五歲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魯定公13年)。他不能往東走,因爲東邊正是齊國,剛用美人計把孔子轟走。他往西到衛國去,因爲衛國的大夫蘧伯玉[蘧qu二聲]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衛國的寵臣彌子瑕和子路是聯襟。孔子到了衛國,住在彌子瑕家裏。衛靈公[衛獻公的孫子]給他的俸祿跟魯國給他一樣。可是有人在衛靈公面前說,孔子不是衛國人,帶着這許多門生到這兒來,是替魯國做事的。衛靈公就派了一個心腹跟着孔子進進出出,監視着他的行動。

孔子在衛國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陳國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辭,就帶着門生走了。他們路過一個叫匡的地方[在河北省長垣縣西南],那邊的人把他當做陽虎,就把孔子和他的門生包圍起來。因爲陽虎早先壓迫過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孔子的相貌有點像陽虎,匡人就趁着他不得意的時候打算報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孔子攔住他,說:“我和匡人沒冤沒仇,他們爲什麼把我圍起來吶?這一定是個誤會。”他坐下來彈琴,讓人家知道他是個心氣沉靜的文人,不是陽虎。恰好衛靈公派人來請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們自己弄錯了,直向孔子賠不是。孔子白白地受了五天罪。

孔子又回到衛國。這回給衛靈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孔子,屢次打發人去請他。孔子推辭不了,只好去拜見南子。子路可在外頭撅着嘴、氣哼哼地等着。一見孔子出來,就挺生氣地怪孔子不應當跟這種女人見面。他還疑心老師也許改變了主意,急得老人家衝着天直起誓,說:“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爺罰我,老天爺罰我!”

自從孔子見了南子之後,衛靈公就待孔子特別好。衛靈公出去的時候,叫南子一塊兒坐在車裏,還叫孔子陪着。衛靈公帶着美女和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過,覺得挺體面。可有一樣,衛國的老百姓見了,一個個都覺得噁心得要吐。

孔子離開衛國,上曹國去。曹國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國去。到了宋國地界,在一棵大樹底下,和幾個門生研究學問。宋國有個挺得寵的臣下,怕國君重用孔子,對他不利,就想辦法要把他轟出去。宋國人倒挺能夠顧全面子,先給孔子一個警告:他們把那棵大樹砍倒了。孔子沒法,只好離開宋國,上鄭國去。

他到了那邊,跟他的一些門生失散了,自己沒有事,垂頭喪氣地在東門口站着。他的門生子貢沿路找他老師。有人告訴他說:“東門口站着一個老頭兒。他的脖子像皋陶[gao一聲yao二聲],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喪蕩得好像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師。”子貢到了東門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師。他就把剛纔那個鄭國人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聽了反倒笑着說:“皋陶、子產、大禹我都不像。要說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這倒挺像,挺對!”

後來孔子到了陳國,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裏住了三年。這時候,晉國和楚國爭奪陳國,緊接着吳國又來攻打。孔子就打算還是回到衛國去。他們到了蒲城[在河南省長垣縣]以後,可巧蒲城打起仗來了。兵荒馬亂地把孔子夾在當中,急得他進退兩難。幸虧蒲城有個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孔子的門生,帶着五輛車馬,來保護老師。可是蒲城的貴族提出一個條件。他們說:“我們跟衛國有怨仇,您答應我們不上衛國去,我們就讓您出去。”孔子答應了。他們還怕他說了不算,非要孔子起誓立約不可。孔子就跟他們衝着天起了誓。公良孺這才保護着孔子和他門生們逃出來了。孔子一逃出蒲城,馬上就上路往衛國去。子貢問孔子,說:“老師不是剛立了約不上衛國去嗎?您怎麼不遵守盟約吶?”孔子說:“強迫着立的約不算數。這種約就是不遵守,老天爺也不管。”

孔子到了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裏。衛靈公正在發狠心想把衛國弄得強大點兒,一聽說孔子又回來了,挺高興地歡迎着他。他抱着一肚子的希望向孔子討教操練兵馬和打仗的計策。孔子對他說:“我就懂得關於禮節和道德這些事,沒學過打仗。”衛靈公一聽這話,心裏就涼了。孔子又離開衛國。接着衛靈公的兒子,太子蒯瞶[kuai三聲kui四聲]爲了反對他母親南子,給衛靈公轟了出去。衛靈公一死,蒯瞶的兒子當了國君,就是衛出公。他不讓他父親回國。蒯瞶借了晉國的兵馬來奪君位。孔子聽到兒子跟父親爭地盤,非常討厭。他越走越往南去了。他到了陳國,又想到蔡國去。

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一帶呆着,就打發大去請他。這時候,陳國和蔡國正恨着楚國,一見楚國派人來請孔子,就把孔子當作敵人。兩國的大夫發兵把孔子圍住。好在孔子的門生當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們拿少數人抵抗着多數人,保護着孔子。孔子給人家圍在裏頭,三天沒吃的。他就餓着肚子彈彈琴,解解悶氣。有時候還給門生講書。可是有幾個人已經餓得病倒了。子路發了脾氣。他問孔子:“君子也有倒黴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小人都會碰到困難,可是君子碰到困難不變節,小人碰到困難就亂來了。”

孔子一面和學生們談論,一面派子貢到楚國去接頭。到了第四天,楚國的兵馬到了,總算把孔子他們接到楚國去。楚昭王打算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的令尹子西反對這件事。他說:“大王千萬可別小瞧了孔丘。他不像個當臣下的人。跟着他的那班人裏頭有文的、有武的,都是頭等人才。要是他們有了地盤,慢慢地往大里發展,到那時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了!”楚昭王一聽,對待孔子的那一片熱心,可就涼下去了。

孔子知道楚國也不用他,他決定還是回到衛國或者魯國去。孔子在回到衛國去的路上,瞧見兩個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問他們渡口在哪兒。子路問路的時候,他們反問子路說:“坐在車上的是誰?你是誰?”子路告訴了他們。他們說:“現在的世道到處亂哄哄的,哪兒不都是一樣?與其跑來跑去,找這個、投那個,還不如像我們這樣不去管它的好。”他們說了這話,就不再理子路,繼續耕他們的地。子路回來把他們的話告訴給孔子。孔子想了一想,說:“正因爲到處亂哄哄的,我才跑來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了,我何必到處跑吶?”

孔子回到衛國,已經六十三歲了。衛出公請他做大夫,他推辭了。魯國的相國季孫肥[季孫斯的兒子,也叫季康子]派人來請孔子和冉有回去。孔子就回到本國,不打算再上各處去奔波了。他的門生當中,子路、子羔留在衛國做官,子貢、冉有在魯國做官。打這兒起,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擱在編書上頭。他編了好幾本書,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這一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就叫“春秋時期”。

音樂鑑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名人孔子的故事4

一日,孔子閒居無事,在室內演琴自娛。弟子曾參、子貢,坐在外廳,側耳細聽。

一曲終了,只見曾參喃喃自語道:“咦!怎麼會是這樣呢?老師的琴聲裏,怎麼會流露出,貪狠邪僻的情調呢?琴音中,趨利不仁的味道,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對曾參所說的話,子貢在心裏,也以爲然。不過,他沒接曾參的話,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內走去。

孔子見子貢進來,面有犯難進諫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說話。子貢便將剛纔曾參所說的話,如實稟告。

孔子聽完子貢的話,對曾參讚歎不已。他說道:“曾參真是天下一位大賢人呀!他已經通曉音律的奧祕。”

接着,孔子繼續對子貢解釋事情的原由。他說:“剛纔,我正在几案邊彈琴,有一隻老鼠在室內遊動,被一隻貓發現了。那隻貓,便循着房樑,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後,選好地點,眯縫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時機,撲住老鼠。後來,貓的如意算盤,終究沒有得逞。因當時那隻貓的心態,反映在我的心裏,我便很自然地通過琴瑟,將它表露出來。所以,曾參說我的琴音裏,有貪狠邪僻的情調,是很恰當的。”

儒家經典《禮記:樂記篇》說:大凡音樂,都是產生於人的內心。人的情感動於衷,體現在外就是聲音。聲音的變化有文理,就成了音樂。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樂,通常都洋溢着安適與喜樂。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清明祥和的狀態。在動盪的亂世,流行的音樂,往往會充滿着怨恨與憤怒。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政令不暢,上下乖離的境地。而一個接近亡國的世道,它的流行音樂,會瀰漫着哀傷與憂思。它說明此時的人民,已陷入難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憶往事,來慰籍自己。所以,聲音之道,與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名人孔子的故事5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爲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是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爲。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是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是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相師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裏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爲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爲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爲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爲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實驗欹器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是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藏書始祖

孔子於68歲返回魯國,開始整理圖書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國最早的圖書整理者,相傳他整理《詩經》、《尚書》等文獻,並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爲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獻中,創立了揭示文獻“爲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錄學方法。爲《詩》、《書》作序,或附於書後,或臨於書首,或另出單行,這在揭示文獻的內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圖書所定的《六藝》,對漢代劉向、劉歆父子在《別錄》、《七略》書目分類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矣”。孔子通過國家的藏書,瞭解了虞、夏、商、週四代的典章制度和歷史。他所收藏的圖書主要以《詩》、《書》、《禮》、《樂》、《春秋》等。《公羊解詁》載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說明在編定《六經》時,廣泛蒐集各國典籍。故後,“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

名人孔子的故事6

戰國時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經常到其他國家遊學。

那次,孔子到晉國遊學。途中,天空烏雲密佈,大雨就要來臨。於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戶人家借傘,可是,這戶人家生活貧困,如果是雨天,要麼不外出,要麼摘蓮葉或芋葉擋雨,根本用不起雨傘,更別說有雨傘可以借給別人了。子路一臉無奈,只好無功而返。

子貢聽說子路借不到傘,便自告奮勇地再次去借傘。他來到另外一戶人家,見房舍整齊,牛羊成羣,雞鴨繞戶,心中暗暗自喜,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語言又不通,只是一個勁兒趕他走,子貢根本沒有機會與他交流,只好失望而歸。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子路突然說:“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們到他家去借傘吧。”孔子一聽,連忙搖搖頭說:“不要去!不要去!”子路着急地說:“先生,我們連續去了兩家,都借不到傘。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着鬍子,微微一笑,說:“我們還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說完,孔子帶領子路他們,繼續向下一戶人家走去……

事後,子路請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說:“子夏是個護財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師來借傘,就會勉強借給我,但他內心會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別人就會說他吝嗇,說他不尊敬師長。我不去借傘,既可以讓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聲,何樂而不爲?”子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在與人交往時,寧願自己多受點苦,也不勉強他人做其不願意做的事,也要維護別人的聲譽,這正是孔子被後人尊稱爲“聖人”的原因之一。

名人孔子的故事7

孔子向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天還在彈,師襄子說:“可以繼續了。”孔子說:“曲子雖然已經能走下來,但還沒能把握其中韻致規律和結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韻致已經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說:“可是我還沒能得其心志。”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志趣已得,現在可以學別的了。”孔子說:“此曲志趣雖然已得,但我還沒能完全進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爲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到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終於,他說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頎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繫蒼生,王者氣度,胸懷天下,除了文王,還能是誰呢?”師襄子聽到後,趕緊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師也認爲這正是《文王操》呵。”

這個故事在《史記·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後),《韓詩外傳》、《孔子家語》、《列子》上都有記載,它不僅給後人樹立了一個難得的學習音樂的榜樣,也反映出身爲萬世師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學、善學的精神和品質。“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爲人”(《韓詩外傳》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過的“知音”的問題。

名人孔子的故事8

一天,孔子出遊,途中他的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農人很生氣,捉住了馬兒並把它關了起來。子貢知道後,就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但任憑他好話說盡,低聲下氣,農人卻理都不理。

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豬、羊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爲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音樂)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見了農人便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南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馬兒還給了馬伕。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便來問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貢之力所能解決,爲何不直接派馬伕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讓子貢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貢毫無怨言,也使得馬伕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名人孔子的故事9

曾經,魯國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將在其他諸侯國做nv奴的魯國女子,贖回本國,那麼,這個人,可以到官府去領取賞金。

有一次,子貢在一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辭謝了官府的賞金。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對子貢說:

“子貢呀!你這件事就做錯了。聖人做事可以移風易俗,可以讓人效法,可以影響後代,而不會只是爲了適合自己的興致。現在魯國富裕的人少,貧窮的人多。如果贖人回去領賞金被認爲是不廉潔,那得不到賞金的刺激,願去贖人的人就會減少。所以,你這種僅僅只考慮自己德行修養的行爲,將會造成今後魯國人,不再願到其他諸侯國去贖人。”

子路在一旁聽了孔子的這番教導,深受啓示。後來,當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時,別人要送他一頭牛來答謝,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說:“今後願救人於危難之中的魯國人,會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爲蒲城的官長。爲了防備水災,官府調集民工,春修各處溝渠。子路見大家工作勞苦,帶的飯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濟每人,一份飯菜,一份湯水。孔子聞說此事,連忙派子貢去掀了那些飯菜,毀了那些做飲食的器具。子路發現了,非常氣憤。他氣哼哼地跑到孔子那裏叫道:

“老師難道會嫉妒我行仁義之事嗎?子路在老師這裏所學的,不過仁義二字而已。仁義之人,與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將自己多餘的糧食,與大家分享,行仁義之道,老師爲何禁止不許呢?我想不通!”

孔子聽完子路的訴說,搖着頭道:“子路呀!你還是那麼粗野,那麼處事單純。你如果覺得民工們飲食不足,爲什麼不去告訴魯君呢?讓魯君開糧倉去接濟他們呀?你用私人的俸祿做公義,這種行爲,是在障蔽魯君的恩澤,顯示你自己的德義。現在速速停止,或許還不算晚,否則,降罪你的日子,馬上就會到。”子路聞此,無語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來找孔子說:“先生派弟子救濟民工,是不是要跟魯君爭奪百姓呀?”

孔子見此情形,知道解釋已沒什麼用了。於是,便帶着弟子,離開了魯國。

名人孔子的故事10

孔子65歲的時候,他的弟子冉有統率魯國的軍隊在郎地打敗了齊國。季康子欽佩冉有的才能,詢問他說:“您的軍事才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呢?還是天生就具備的呢?”冉有回答說:“是從老師孔子那裏學來的。”冉有極力稱讚孔子的賢能,季康子動心了,決定把孔子從衛國召回魯國。這時候,衛國大夫孔文子準備攻打太叔,請孔子出謀劃策,孔子說自己不懂軍事。孔子對衛國徹底失望,決定馬上離開衛國,孔文子卻堅決挽留。剛好,季康子派遣使者,帶着豐厚的禮物來衛國迎接孔子,孔子趁機離去。周遊列國14年後,孔子終於回到久別的魯國。

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說:“處理政事首先要選拔優秀的臣子。”季康子也來向孔子求教,孔子告訴他說:“要任用正直的人,罷免奸邪的人,如果能做到這些,奸邪的人在感染下也會逐漸變爲正直的人。”季康子經常擔心自己的財產被人盜竊,孔子對他說:“如果你自己沒有貪慾,一心爲國家出力的話,就是鼓勵人去幹盜竊的事,也沒人願意去。”魯國最終也沒有重用孔子,對此,孔子早已料到,從此以後也就斷了出來做官的念頭。

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周王室已經衰落下去,古代的禮儀制度遭到破壞,古代留傳下來的典籍也殘缺不全。孔子探究夏、商、西周3個朝代的禮儀制度,按照時間順序整理編訂了《尚書》和《禮記》。古代留傳下來的可以配樂演奏的《詩》有3000多篇,但是內容重複過多,質量上也很不統一,孔子刪除了其中重複的部分,選取其中符合禮儀的305首,編訂爲《風》、《雅》、《頌》3個部分。孔子刻苦整理典籍,完成了《詩》、《書》、《樂》、《易》、《春秋》的編修。

孔子晚年非常喜歡研讀《周易》,他讀《周易》極其刻苦勤奮,以至於多次弄斷穿書簡的牛皮繩子。他爲《周易》撰寫了精練的解讀,這就是《象辭》、《繫辭》、《卦傳》、《文言》等,合稱《易傳》。孔子說·:“假如我還能夠多活幾年的話,我對《周易》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全面了。”

孔子用《詩經》、《書經》、《禮記》、《樂經》等典籍作爲教材教育弟子,跟他學習的弟子大約有3000多人,其中能夠精通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藝的就有72人,後人稱他們爲“孔門七十二賢”。至於在很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誨但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注重從學問、言行、忠恕、信義4個方面教導弟子。他爲弟子訂立了4條禁律,分別是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爲是。孔子認爲齋戒、戰爭、疾病這幾件事情應該特別謹慎地處理。他很少談到利益,即使偶爾談到,也是和命運、道德相關。他不用死板的方法教育弟子,而是採取誘導啓發的方法,讓弟子觸類旁通。

孔子一直格守禮儀,爲弟子們做出表率。在鄉里,他謙恭得像不善言談的人,在祭祀和議論國政的時候,卻又能言善辯;對待官員和百姓都一樣的謙虛恭故肉如果變質或是不按照規矩切割的話,他就不吃;座位擺放不正,他就不坐;和有喪事的人一同吃飯的時候,從來不吃飽。孔子說過:“三人在一起走,裏面一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當他聽到別人唱歌很好時,就請求那個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也學着唱起來。他從來不去談論怪異、暴力、鬼神等虛幻的事情。

子貢評論孔子說:“我們都瞭解老師在典籍研究方面的顯著成就,但是他關於天道和人的命運的深刻見解我們就理解不了。”顏淵也感慨地說:“我越是仰慕老師的學問,就越得它高超,越是鑽研它,越覺得它深厚。我已經盡最大努力去學習,但還是遠遠趕不上老師啊!”

孔子認爲君子最擔憂的就是去世以後不能給後人留下一個好的名聲。他根據魯國的歷史寫下了《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之間魯國的歷史。當初孔子擔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和別人商量後再擬定文辭,但是撰寫《春秋》時則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寫成後,就連擅長文字的子夏也無法增刪一句話。孔子也把《春秋》作爲教材教誨弟子,他說:“後人會因爲《春秋》而瞭解我,也會因爲《春秋》而怪罪我。”

子路在戰亂中被殺,孔子很傷心,得了重病,子貢來看望他。孔子對他說:“天下混亂很久了,可又沒有哪位國君能夠奉行我的主張。昨晚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根柱子中間享受別人的祭祀,按照禮儀,夏朝人死了棺材放在東面的臺階;周朝人死了,棺材放在西面的臺階;殷朝人死了,則把棺材放在堂屋的兩根柱子之間。我原本就是殷朝人,可見我不久於人世了。”7天后,孔子去世,享年73歲。魯哀公親自爲他作了一篇悼詞說:“老天爺真是不仁慈啊,不肯留下這位老人。你扔下我一個人走了啊,我是多麼孤獨悲傷。”孔子死後,埋葬在魯國的灑水岸邊,弟子們爲他服喪3年,子貢一直服喪6年。魯國人世世代代都要到孔子墓前祭奠,儒生們也經常來這裏講習禮儀,舉辦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