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

不抱怨的世界和紫手環相結合的創意,打動了我,毅然決然的放下了言情小說,讀起了這本挺有意義的書《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述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蛻變流程。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在這時,一個套在手上的紫手環,勾起了你的有意識能力。

這本書我的幫助是非常大。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的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馬雲說過,“不抱怨的態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非常有道理。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爲,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的走下去,勇敢的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著名文學家歌德也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

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20xx寒假裏,一陣濃濃的書香味伴着充滿求知心的我成長。《不抱怨的世界》就是它溫柔而醒目的名字。

在這書中,內容分爲四個部分。分別爲: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和無意識的有能。這也就是養成不抱怨的21天中的四個階段。

其中書中有兩件事最令我震撼,第一件事是:"有一輛卡車撞死了作者家的狗,然而那個司機卻跑了,作者死命追上他,而且還有這樣的想法:等我追上他,一定要把那個卡車司機揍死。最後,在憤怒之後,他就明白了:那個卡車司機雖然撞死了狗,但其實他纔是內心最受傷害的那個人。第二件事是:"一位因車禍而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而她是個很有資格怨天、怨地、怨命運、怨撞擊她的駕駛者的人。但是她卻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自己的丈夫。"這兩個事例,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抱怨的.人會失去快樂,失去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會因一點小小的事情而去抱怨他人,從不去理解他人。這使我想到書中的一句話"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這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是啊,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正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

開心和快樂纔是人生的重要寶貴財富!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少抱怨,多理解,多寬容!爲構成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而約束自己,昇華自己!!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3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心裏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着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

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而這本書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

當然,有人認爲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爲: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爲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爲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爲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爲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爲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4

讀了《不抱怨的世界》,我感覺到這不只是一本心靈讀本,更像是一本工具書。它不只是從理論上闡述了抱怨的負面影響,還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又操作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怎樣可以不抱怨”這個問題。

我也是因此帶上了隨書贈送的紫手環,發現我自己的抱怨實在太多了,常常在上班的`時候抱怨“又沒睡好”,常常在下班的時候抱怨“累死了”,抱怨客戶填單“又”不完整,開車的時候抱怨出租車不講規矩,抱怨紅燈太久等等,這都是我之前從沒有意識到的。有人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你對它皺眉,它就會對你皺眉。

常常在抱怨之後發現自己心情也跟着糟糕了起來,抱怨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但仔細想想,我們平時抱怨的事都是些小事,再回頭想想,根本就不值得因此不高興,而抱怨以後像是把不開心的事放大了好幾倍,讓自己又回味一遍,也讓身邊的人也跟着受到了負面的影響。

本來我只是好奇,抱着試試看的態度,發現了這些自己平時不會注意到的言語舉動,自己也大吃一驚,於是就跟着書裏的方法自己嘗試了一下。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5

在國慶來臨之際,學校佈置任務要求每個人務必讀一遍《不抱怨的世界》。坦白說,我心裏當時還忍不住抱怨:假期都有任務,簡直了夠夠的了。

可當我開始讀了這本書後,心靈不斷地被觸動着出生貧窮的威爾·鮑溫以超乎尋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國重點大學。畢業後,他屢次找不到夢寐以求的工作,爲此而感到悲哀,不由地抱怨命運。但在朋友的啓迪下,他站了起來,最後成爲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他走上成功的獎臺,只說了一句話:你們都擁有無盡的潛能,但只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這句話使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學滑板,摔了幾跤就不學了,說:都怪這滑板太難學,輪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這樣,這位學生是永遠也學不會任何技巧的。而有的人則堅持不懈,摔倒了,爬起來,繼續!擁有這樣的精神,再難的事,在他眼裏都是小菜一碟!海倫?凱勒雖然殘疾了,但她絲毫不埋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更發奮地使自己從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苗成長爲一棵高大挺拔的蒼天大樹。無論是譏笑與困難,她只當作是對自己的鍛鍊。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哪個不是靠着這種不埋怨一切、樂觀向上、持之以恆的精神才一舉成名的呢?

一個個勵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腦海中劃過,威名不是靠關聯和錢財買來的。真正的名人,是透過千錘百煉和不懈的發奮誕生的,不是從一帆風順和無拘無束中成長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

要有頑強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不抱怨的心,擁有這一切,就必須會成功的!要敞開胸懷,涵養一顆包容的心。有時,我們會正因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這種抱怨往往是自己被冒犯的一種宣泄。它是人際關聯的腐蝕劑,會導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尤其在工作中,會在同事之間產生隔閡。學會包容,從某一種好處上說就是解放自己,提升自我。作爲工作人員,包容就是要善於換位思考,明白、寬容他人,用海納百川的胸襟來承受委屈、經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舉止有方,謙恭禮讓,平易隨和。

要直面挑戰,奮揚一顆上進的心。也許你會正因領導交付的任務過於繁重而抱怨,或者由於工作毫無頭緒、進展不順而抱怨其實說到底是我們內心深處在排斥、掙扎和躲避,是一種向困難示弱的表現。就像華爲總裁任正非說的那樣,獅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但是羚羊,只能餓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該向誰抱怨?羚羊還能跑,青草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過多的抱怨不僅僅對工作毫無幫忙,而且會失去自己寶貴的信心和他人對你的信任。作爲機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就應想的是怎樣做,而不是沒辦法做;應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奮揚一顆上進的心。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6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報怨的世界》這本書真的十分好!它能夠改變你我的命運,它告訴我們:無論在做任何事,當遇到挫折時,要從容應對,不抱怨、不放下……只要繼續發奮,就必須會成功,

爭取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纔是第一位的。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我們能夠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就應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就應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完美、圓滿。

怎樣做到不抱怨呢?-----唯有自我的改變。戴爾。卡內基先生說過溝通人際關聯原則的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

不抱怨的`人必須是最快樂的人,沒有抱怨的世界必須最令人嚮往。如果不喜愛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好抱怨。是啊,這句話說得太棒了!我深有體會。

我將遵守十字方針:“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來激勵自己。你經常有抱怨嗎?以前有過,此刻意識到將發奮做到改變,不再有,直至將來也不會出現有。我將要做一個快樂的人,能掌控自己的思想、開始按照自己的規劃過生活,當抱怨來臨時,思考一下:這真的對我很重要嗎?想一想:人發怒時,怒氣會毒害我的血液。傷人傷己啊,進而抱怨無際於事,不與樂觀從事。什麼是抱怨呢?抱怨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

這天,我試着改變了,因此,我十分快樂,充滿了感激。感激我的老師給予的幫忙,感激老師們給予的關懷。

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完美的生活方式正在前方等待着你!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7

我們開端把穩本身的言語措辭,以緘默沉靜代替訴苦。這着實不是一個能方便勝任的挑戰,只管訴苦和評議如口臭般污染着本身的生活情況,但風俗性的工具總是會帶來安全感,縱然是替換式的。我們每每在高興維持不訴苦與落回近況之間掙扎,轉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發覺,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恆久以來關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很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便是不肯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轉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怎樣轉變。不外,轉變不快意的近況,也是人類的本性,訴苦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照舊會有轉變的慾望天然升起。當轉變之光隨着感情上的衝突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能幹”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動,鮑溫溫和而又剛強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涵轉變中,要是其他工具簡直是阻礙,工作,大概朋友都應該思量放棄。

放下訴苦,這並不即是在困境眼前不作爲,大概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感情的訴苦,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酷愛,並由今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有一次風暴將船隻打翻,魯賓遜一個人被波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邊度過了二八年孤單的時光。小說的重要部門便是對他這段荒島生活的生動記述。除了精彩古怪的故事外,小說最吸引人的中央便是魯賓遜的性格。

他敢於冒險,敢於尋求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縱然漂泊荒島,也決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根本的.生活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很多多凡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上去。沒有屋子,他本身搭建。沒有食物,他實驗着打獵,種穀子,訓養山羊,曬野葡萄乾,他還本身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曬面做麪包。在島上的第二四年,他還援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爲“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老實的奴婢。就這樣,魯賓遜在荒島上創建了本身的物質和精神的王國。面臨人生困境,魯賓遜的所作所爲,顯示了一個硬男人的堅貞性格和英雄本色。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8

每個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總是想在抱怨中尋找一種安慰,我們不想承認,自己過得很消極,總是在逃避。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無時無刻在抱怨,抱怨這個月的生活費不夠,抱怨老師批評了自己,抱怨同學欺騙了自己,每天總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書中一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她是個很有資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她撞擊它的駕駛者…但是她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她的丈夫,她謝天謝地,她感謝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爲,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希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他寫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併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爲止。

紫色的神奇手環用法如下:

1.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成連續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目標爲止。

4.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如果這麼做,你先要移動你的手環,因爲你在抱怨他們的抱怨。

5.堅持下去。21天連續不抱怨手環不換手。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我以前總認爲自己是個積極的人,但我才發現,我每天能移動20多次,抱怨人、事、情、自己總是無時無刻的抱怨,直到真正做過以後才發現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着許多的內容,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着快樂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過着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生活,因爲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爲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9

讀書的緣由:20xx年7月18日院辦黨支部爲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國地質科學院委員會關於深化學習型機關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舉辦了一次學習郊遊活動。支部爲每位同志發放了用支部活動經費購買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書,活動當天,支部書記介紹了本書的主要內容,朗讀了書中的幾個段落,同志們聽後就有關內容談了感想,同時發起閱讀《不抱怨的世界》和佩戴紫手環的活動,從我做起、從當下做起,以此爲契機倡導建設“不抱怨”的和諧機關。

書籍和作者簡介:《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震驚世界的心靈勵志書,它用一隻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據不完全統計,該書上市不到一個月,就有600萬人參與了“不抱怨”活動,並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個國家。在美國《時代週刊》與《紐約時報》聯合美國NBC電視臺發起的“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書”投票中,它僅次於《聖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推薦這本書時說:沒有人能拒絕這樣一本書,除非你拒絕所有的書。本書作者威爾。鮑溫(Will Bowen),美國最偉大、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基督教會聯盟的主任牧師,在牧會之前,有多年從事廣播和行銷等工作的經驗。他熱愛運動、聖經史、騎馬、旅遊、閱讀,發起的“不抱怨”運動,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讀書感悟:我本來就是一個樂觀的人,帶着感恩的心生活,雖然不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但是對於我來說抱怨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適度抱怨一聲只是表達心中的不滿,是釋放心裏壓力的一種方法,我會想辦法從不滿中走出來,或者會給帶給我不快的.人說明白,這樣我的心就解放了。當我讀完這本書,我非常贊同書中的很多觀點和方法,讓我同樣受益匪淺:

感悟一:從小事做起,只要堅持你就能改變你自己。誠如書中說的,改變你的言語,改變你的思維,停止抱怨,在好事發生時表達感激,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讓所有人的未來更美好。按照書中說的佩戴紫手環,每當你想抱怨的時候,你就想一下值得抱怨嗎?如果你抱怨了就換一下手環,如果你沒有說出來,只是在心裏抱怨了一下,你就不用換手環。經過二十一天,如果你沒有換下手環,你就是優勝者,基本養成了不抱怨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從改變你的語言做起,不要說刺激別人的惡毒的抱怨的話,如果你生氣了,那就把事情說出來,是想澄清事實,而不是使事情惡化,這樣,大家可以互相理解,化解矛。也可以慢慢培養自己的好脾氣,從而不讓自己的情緒毀了人際關係、毀了工作,不抱怨,或保持沉默,將抱怨冷處理一下。這本書也教會了人們怎樣對待生活和身邊的人。

感悟二:以感恩的心來生活,生活將充滿陽光。生活中充滿了可抱怨的事,生病、貧窮、爭吵、災難、不公等等,如果你整天抱怨,而沒有改變事情的勇氣和準備,那麼對事情本身是一點好處也沒有的,而且像作者說的那樣有損健康。書中說“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樂”;“認真看待所有微不足道的小事,並且時時感恩。如果有人爲你扶住門、或好心幫你提東西,都要當成是這個宇宙豐盛的祝福,如此一來,你也會引來更多祝福。”試想,如果你整天抱怨你的妻子或丈夫對你不好,那他(她)會什麼心情?難道他(她)沒有對你好過嗎?這樣只會傷害了對方,使雙方關係更加緊張,以至於發展到其實你並不想看到的結果。反之,書中序言的作者的太太面對車禍的重創,不但不抱怨,反而將所有精力拿來感謝爲她搶救、醫療、祈禱的天使們,感謝上天讓她可以浴火重生,她也因此變得更加堅強樂觀,讓我們看到“不抱怨”的正面影響力與神奇力量。這也可以從生活中很多身殘志不殘的人身上感悟到,他們的精神也同樣激勵着很多命運多劫難的人們。以感恩的心來生活,生活中將充滿陽關,因爲每一個給予你點滴幫助的人都會帶給你快樂,你會覺得自己很幸運或幸福,你也更願意幫助別人,帶給別人快樂,這樣你自己也快樂。在你變得善良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會美好起來。我的生活中不缺乏讓我感恩的事情,也許正因爲我樂觀而善良吧,我曾經工作的單位有人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爲我說話爲我多長了半級工資,我至今都不知道是誰,不過沒有關係,我對每個人都挺友善的,我堅持每年給他們寄明信片表達我的祝福。我上研究生時的馮書記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爲我工作的事情抄心,促成了我來到中國地質科學院,我一直記得他的好,深深感謝他的幫助。

感悟三:一個團隊的人學會不抱怨,團隊的戰鬥力將提升。書中提到,抱怨與團隊:不抱怨=改善自我和提振團隊!任何人和團隊要想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作,因爲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一個團隊需要分工協作,如果你不服從領隊,不能夠爲團隊的利益多做點事,處處斤斤計較,抱怨團隊裏沒有你的位子,那麼你對整個團隊來說就像是泄氣用的針。相反你不管在團隊中做什麼,你都積極認真,願意承擔,看到不滿意的或有問題的時候,不是抱怨而是多提建設性意見,那麼這個團隊將因你充滿進取的力量,提升團隊的戰鬥力。

總之面對現代社會紛繁的人際和複雜的社會風氣,生活中充斥了不公和不正,讓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神經越來越緊張,生活中的不滿也成爲一種習慣。對現代人來說,本書提倡的“不抱怨”運動將是那些喜歡抱怨、精神焦慮者們應該看得書,也是每一個想要快樂健康生活的人需要讀一讀的書。讓抱怨自己的人,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讓我們共同營造《不抱怨的世界》吧!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0

近段時間看了美國著名的心靈師威爾·鮑溫寫的一本《不抱怨的世界》,裏面沒有高談大論,裏面沒有靚詞美語,有的只是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恰恰就是這些小故事,讓我從中感受頗深,偶爾忙中偷閒,就不禁就會去想一想:抱怨是什麼,又有什麼影響?人爲什麼要抱怨?怎樣才能消除抱怨?

首先,抱怨是一種病,一種否定他人、同時也在否定自我的心理疾病,這種病具有流行性與傳染性。疾病是將人的身體機能搞垮,而抱怨確是將人的意志信念搞垮。抱怨是一個人對自己工作,生活,學習,周圍環境不滿意時,不自覺或無意識地向周圍同類遭遇、相同處境人"真情的吐露",這種"真情吐露"往往會引起周圍"同類人"的共鳴,於是抱怨人羣變得越來越大,抱怨的範圍變得越來越廣。

俗話說:"說着無心聽者有意".抱怨若流露於他人,常常會損壞人際關係,讓別人對你產生不信任感,讓別人認爲你是一個不靠譜的人,一個不敢擔當的人,一個沒有祕密可言的人。抱怨若對着自己,將會使自己的情緒消沉,長此以往,可能成爲罹患抑鬱症的導火線。

抱怨的人往往是弱者,通過向他人訴苦、抱怨來減輕或消除自己的壓力,或者是博得周圍人的同情與憐憫。但是,抱怨多了,抱怨久了,就成了祥林嫂了,不但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反而招來別人的嘲笑與奚落。

有位哲人曾說過:抱怨過去的困苦,將導致未來的困苦。所以,抱怨是一種病態的情緒表現,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

抱怨是一個人惰性的反映。當一個人抱怨時也就代表着這個人放棄了主動改變自己周圍不平等現狀的觀念,放棄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去拼搏的'勇氣,放棄了初入職場時豪言壯語的信念,放棄了曾經也會面對困難時的堅持。因爲他沒有理解到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沒有理解到不去拼搏就不會成功的道理,沒有理解到不堅持到底就不會取得最後勝利。

抱怨是負能量。抱怨,不僅在於是對他人、對社會的否定,更是一種負性情緒的表達與傳播,更折射出抱怨者心胸的狹隘與認知的偏激。其認知不僅是單向度的,更是受着一種極端民粹心理支配:他們內心裏就把自己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1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終於有機會體驗一回。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說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莫生氣”道:“人生就像一場戲,由於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輕易,是否更該往珍惜。爲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往。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可見,我們之所以會“氣”,只因我們總在“抱怨”。

實在,你我皆凡人,哪能不抱怨。有時候抱怨是一種發泄的途徑,重要的是,抱怨之後,我們接下來的行爲,是積極地停止抱怨改變心態,還是消極地不停抱怨直至內傷。

有時我們總是很愚笨,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使自己變得不開心。與其抱怨別人哪裏哪裏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檢視自己是不是哪裏哪裏可以做得更好,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個一舉兩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想起一個很簡單很老套但卻很富哲理的故事,有一個老人家整天愁眉苦臉,一鄰居問其原因,只聽老人家抱怨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生意不好,下雨的時候小女兒的生意不好,無論天晴天雨,我總要想到有一個女兒生意不好就會傷心流淚。”那個鄰居開解道:“那您應該感到開心啊,天晴的`時候小女兒生意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生意好,無論天晴天雨,總有一個女兒生意好。”於是,那個老人家天天都笑呵呵的,開心不已。

這便是心態!“不抱怨”就是一種心態,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正面樂觀積極地態度往面對生活與工作,往與人相處,則自己開心了,四周的人也會被感染而變得快樂,工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隨着幸福美滿了。

《不抱怨的世界》所提倡的精神不在於你是否帶着紫手環,而在於你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闊達平和的心境,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態。放下所有的不滿、失看吧,不抱怨了,心裏的包袱就會隨之卸下了,生活自然便會過得輕鬆有趣。或者這個過程很難,但一起爲之努力吧,相信會有收穫的!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2

《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一書給我的印象較深刻的是:任何人和團隊要想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爲抱怨不如改變。

事實上有些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是我們抱怨的對象。我們總喜歡躲在後面無休止地抱怨,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想,很多時候,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現實,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看書時,頭腦中總是浮現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實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覺地在抱怨。抱怨也讓自己變得煩躁,沒自信。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上,而不是不要的'東西上。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所談論的是負面的,出錯的事情。

讀了這本書後,我認識到人生是不公平的,同時生命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一個選擇的關頭都有前進與後退的衝突。在遇到挫折時我們要從容地面對,不抱怨、不放棄的人生態度纔是第一位的,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我們必須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樣子,讓自己的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人生也會更加美好、圓滿。

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不抱怨”是一把鑰匙,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3

《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更加的堅定了我內心深處的想法: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改變不了外界,但一定可以改變自己。

如果我們總是在把焦點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我們的心情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心情低落時往往會出現一些消極的行爲,消極的行爲則肯定結出消極的果實,如果沒有采取積極主動的`做法,那麼我們不就掉進了消極怪圈了麼?

面對這些,《不抱怨的世界》告戒我們:立即停止抱怨!這就像一個人得胃病了,得吃藥!但是吃藥不是根除胃病的最終辦法,而是養胃。同樣,我們“不抱怨”的好習慣,也需要通過某些程序促進養成。而這些程序就是“改變”。如何改變呢?《不抱怨的世界》裏,改變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當你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積極的改變自己的心態!

很多時候,不在其位,不知其事,改變自己的心態要求我們先要學會換位思考。當感覺別人很風光,而自己事事不如意時,不要抱怨自己運氣不佳,或許別人比自己付出了更多不爲人知的代價。多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儘管自己真的受到委屈,你也許都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不抱怨的世界》送給我們的:很多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你敢於去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順暢了。之後,你會發現,原來讓自己思慮重重的困難,竟然本是小事一梉。真正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她們總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的內心掃除怠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世無難事,重在行動。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4

說實話讀完這本《不抱怨的世界》帶給我很大的震撼與啓發。人爲什麼會抱怨?什麼樣的人喜歡抱怨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就話雖然早已被大家所熟悉,但是真正能看開的人卻並不多見。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內心充滿了不滿和怨恨的時候,而這個量超過他自己所能控制的時候,那麼你就會聽到來自於他的抱怨聲。人們總會在生活中,工作中以及很多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滿意和抱怨的心理,有的人會明顯的表現出來,影響自己以及周圍的一些人的情緒或行爲,而有的人深埋心底,但是這種行爲的人會讓這種抱怨從心裏左右了自身的行爲。但是作爲豁達的的人來說,其實心裏也往往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抱怨,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會知道,雖然是一種潛意識的抱怨,但是同樣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左右了我們的思想於行爲。

要說成爲一個完全不抱怨的人很難,偶爾對生活中發生不順心意和煩心的瑣事發發牢騷不是一件很大的事,屬於正常。但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記憶深刻“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爲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要想不抱怨,我們首先應該改變我們對待事物發生時的想法與看法,然後我們就要開始行動。當你不喜歡這件事的時候,你可以試着去改變它,但是要具有一顆寬容的心和一切結局問題的行動力。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15

在2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閱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度,因爲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空談”,內容無非是衆多例子+說教,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爲這本書也是如此,但是真正閱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其他勵志書籍相比,我認爲這本書最爲突出的特點有兩方面:第一,作者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爲表現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分析非常到位;第二,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一直在推崇1個叫“紫手環”21天不抱怨活動,說將手環戴在手腕上,發現自己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重新開始,堅持下去,達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換手,不抱怨的目標。這可以使讀者“身體力行”。可以說整本書都貫穿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無論是作者對抱怨行爲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法,尤其是後者,其本質上就是一種認知行爲療法,其步驟、方式、時間都蘊含大量的心理學原理在裏面。我認爲這是迄今爲止我讀過的最好的勵志書籍之一。

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淺見與朋友們分享:一、關於抱怨行爲的心理分析在這本書的作者鮑溫看來,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爲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需要用抱怨來爲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藉口。對此我深有體會,近兩年來,應該說我一直處於情緒起伏大的時期,在生活上,剛剛結婚的我對於2個人、乃至2個家庭的生活,還只是適應、摸索性階段;在工作上,頻繁變動使我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我抱怨,我不斷地向別人述說自己不得志的緣由,不斷地抱怨環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最終,自己變成了祥林嫂,現實情況卻沒有一點改善,甚至更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後,我認識到生命是1個連續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1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的衝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退縮,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1步。而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棄熟悉的生活方式,結果我們傾向於害怕成長,害怕因爲成長而付出種種代價。二、關於抱怨的'行爲改變鮑溫認爲走出抱怨的4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即無能,毫無所覺即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於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習慣於不愛抱怨了,並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鮑溫提出的4個階段是對“改變抱怨行爲”整個流程的理論描述,而紫手環運動則是1種矯正行爲的具體方法,二者結合使用,簡直可以說完美的認知行爲療法!結合二者,我個人覺得改變抱怨行爲的整個流程可以這樣直白地描述:最初,你是1個慣於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並且自己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終於有一天,你發現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有意識的無能的人;你發現抱怨不僅沒有改變你的現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因此,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可以採用紫手環運動,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便於說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過一段時間,你抱怨減少了,心態平和了,行爲積極了,你得到很多來自於環境的正向反饋,例如: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使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順心已經習慣於不抱怨,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出步子一樣,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即無意識的無能,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被重新塑造。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讓我明白到應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馬雲說過:“不抱怨的態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非常有道理。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爲,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面對生活中的問題,讓自己有“能量”去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