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勵志文章:考研複習非要苦大仇深大綱

勵志文章:考研複習非要苦大仇深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考研複習非要苦大仇深

勵志文章:考研複習非要苦大仇深

記得考研複習的時候,遇到陌生的研友,問的最多的幾個問題往往是:第一,你考哪裏?第二,你複習多久了?第三,你每天覆習幾個小時?

前兩個屬於有固定答案的問題,比較好回答,問一次也就不會再問。但第三個問題由於靈活性大,答案多樣而且往往帶有某種攀比和競爭的味道,所以基本上是研友們的常用語。有答六個小時的,這屬於“懶人考研派”;八個小時的,這屬於“中規中矩”派,十到十一小時的,這屬於“奮力拼搏派”。十二小時以上的,往往就是那種早上你來他已在,晚上你走他未走的“釘子戶”了。當然奇聞逸事也是層出不窮的,我所聽到的每日複習時間最高紀錄是十六小時,而且是相當怪異的中午十二點睡到傍晚六點起,然後通宵加一上午,這應該已經是傳說中的級別,讓人油然而生敬意外加倒抽一口涼氣。

如果你剛好屬於這種類型,或者堅定地準備向着這個方向努力,那麼本文是無須過目的。但是對於那些聽說過太多前輩高人“羽化登仙”式的複習時間,結果由敬而畏、產生消極情緒的同學來說,或許本文對你來說並非全無用處。

平心而論,我自己屬於“中規中矩”到“奮力拼搏”之間。雖然自覺也不甚輕鬆,但是每次被人問起,總是很慚愧,總覺得自己沒有湊夠十二小時的複習時間,沒有把自己“榨乾”。而且回憶那段日子,總會記得那些天光還早,雲霧初開時分,在校園的僻靜處,草坪上、水池邊、樹蔭下,早已苦讀多時的身影;而夜幕已深,繁星滿天,在自習室、圖書館,蒼白的日光燈下,還有一羣對着桌面危乎高哉的習題精解不肯放手的“鋼鐵俠”們;甚至星月西斜,蟲鳴不再,自習室裏仍然能見到奮鬥不息的身影。回憶複習的經歷時,這些片段是時常令人感動的。

但是,誠實地說,除了某些個別精力確實特別旺盛,生物鐘確實和普通人不一樣的“考研怪傑”外,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那種“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複習方式嗎?未必。

過度早起晚睡,易適得其反

雖然二十歲出頭的年齡正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階段,但是人的精力畢竟不是無限的。關於人類爲什麼需要睡眠是一個尚未解決的生物學問題,但是目前公認的是:倘若長期缺乏睡眠,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尤其是考研複習階段,白天腦力消耗很大,再長期早起晚睡,會加重大腦的負擔,不利於精神的恢復。四五點鐘起牀複習,到了八九點鐘已經很疲倦了,因此往往上午還要補上一覺。且不論上午的時間和清晨的時間哪個更適於複習,但是用上午的時間來補清晨的時間,人困馬乏,其實總的算起來並不比那些正常起牀的同學的時間安排得更合理。

對於某些體質優秀,精力的調節和恢復都特別有優勢的同學,自我安排長時間的複習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一般而言,試圖通過早起晚睡的方式加長複習時間的同學,卻往往並不比正常作息的同學顯得更有自信。一味增加時長,不惜試圖通過時間上的優勢來獲得複習上的優勢,本身就是一種缺乏信心的表現。考研的確是高考之後又一次“跳龍門”,是“第二次決定前途”的選擇。有壓力,或者說壓力大,都是正常的。但和高考不同的是,它更多的是一種自主的選擇,同樣,由此產生的壓力也更多地需要自己去排遣。且不論正常作息的同學在學習基礎上是否真正具有優勢,但是能夠在這種壓力下保持一種平常的心態,就已經勝出了一籌。壓力太大而不懂排遣,每天“苦大仇深”,恨不得買把錐子來“錐刺股”一番,難保最後不會產生點什麼心理問題。有時用“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之類的情景來激發自己的心氣是可取的,有時晚上拖着疲憊的身軀複習回來,看着滿屋子室友還在玩網絡遊戲油然而生的一種驕傲感也是可以有的。用樂觀的心情去面對壓力纔是化解的根本辦法,畢竟壓力只有轉化成動力纔有助於複習。

苦熬不知調節,得不償失

對於我們準備或者已經踏上考研複習之路的同學來說,決定考研,應該是自己的選擇,是爲了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無論這個目的是獲得學術上的成就,延長求學的經歷,抑或僅僅是拿到一紙文憑而在就業的浪潮中站得更穩一些。高考的時候我們未必能自己選擇專業,但是考研則多半是完全自主地對人生完成的一次重要規劃,假如我們不是跟風而走上這條路的話。這個選擇也只是我們諸多選擇中的一種,所以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同學在考研複習的同時也在做出國準備,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邊複習考研邊複習公務員考試或者各種行業資格考試,等等。全力以赴做成一件事固然需要,但也不必因此給自己設定一種先入爲主的概念,彷彿“非考研不能體現人生價值”或者“非如此不能叫做考研”,等等。選擇多得很,何必設置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呢?

我們在前十餘年的教育經歷中備受高考的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坦白說,考研既然是一種考試,那麼我們的複習就無疑是一種“應試”。這兩個字讓每個人都倍感不快,但是“應試”是否就應該把自己折騰得越苦越好,對此我是有點疑問的。而本文的目的就在於提醒那些認爲複製高考的“題海戰術”和“拼命戰術”就能在考研中成功的人。因爲無數人的經驗都證明,考研的“應試”和高考的“應試”不是一個路數,機械地套用高考的經驗並不合適。

前段時間有消息說:北大的幾個教授集體反對今年在某專業考研排名靠前的山東某“考研大戶”高校上來的考生,認爲他們的能力“純屬書本知識”。在這裏我沒有任何貶低這些同學努力的意思。刻苦學習有什麼不對?沒有任何不對。只是我們面臨的對象變了,不再是“做遍模擬題,高考沒問題”了,考研面對的是真正的知識的海洋(而不是題的海洋),面臨的是實際的學科所真正提出的學術問題,往往不是在“指定教材”中記下“參考答案”就能大獲全勝的,常常甚至全無“標準答案”可循。

但實際上,“苦大仇深”考研複習的同學並不欠缺學習能力,只是長期只知道“苦熬”而不知道調節,總想一口氣憋下去就能游到底,“熬過頭就是晴天”,殊不知這是把大海當成了游泳池,在海里游泳,不懂得正確的游泳方式怎麼行呢?既然每天覆習十幾個小時的“苦大仇深”式的複習並不是適合的游泳方式,那麼“懶人”的複習方法或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當然,這種“懶人”並非是鼓吹不學習的真懶,而是通過“懶人大法”高效複習的那羣人。他們高度自信,他們快樂地高效學習。因此,採用“懶人大法”進而修煉成“懶人”學會平衡學業與生活,培養一種積極健康而又不失輕鬆活潑的心態和學習方式,不僅在考研複習的幾個月必不可少,對將來的研究生階段或者其他的工作,其實更爲重要。

祝願每個同學不僅把考研複習當做一個學習的機會,更能當做一次鍛鍊心態和調節自我的機會。希望每個人通過自己幾個月的複習之路,能夠學得“懶人”一二,能夠對考研甚至是以後的人生都有所助益,那麼此文的目的便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