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1

現在是信息時代,教研活動可以通過錄像進行。前幾天,我觀看了青山鎮八河中心小學六年級語文《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學錄像,王蕾蕾老師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導入自然流暢。王老師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讓學生很自然的進入課題。整個過程王老師是圍繞着巴金爺爺爲什麼給家鄉的孩子寫信來貫穿,從而引導學生要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品德。整堂課王老師的'教態自然、語言流暢,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其次,課堂組織能力好。整堂課王老師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思路都能跟着老師走完整堂課,師生互動很好,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紀律性強。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學的思路上,王老師讓學生通過巴金爺爺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中體會到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關心和熱愛,抒發了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的情感,同時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語文課程的魅力所在,特別對於我這個剛踏入語文門檻的曾經的數學老師來說。剛接觸這門課程,腦子裏還有太多未知數,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實踐,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2

通過兩天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幼兒教育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課堂教學的經驗,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不斷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

此次觀摩研討活動在盤龍區理工大學新迎校區會堂舉行,活動內容有:上海浦東新區好兒童幼兒園園長諸君執教的中班科學活動《疊加好辦法》;上海應彩雲名師基地成員王紅裕執教的大班語言活動《糊塗熊對劃不快》、上海教育署骨幹教師閔酈娜執教的大班藝術活動《大獅子》、等多種課堂活動。活動中,幾位執教教師各具教育特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活動材料簡單、有效,能很好地貫穿整個活動;教學時,教師態度親切,尊重孩子,能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情感陶冶孩子,用親切的語言啓迪孩子的智慧,讓幼兒在動手、動腦愉快的環境中去發現、探究、總結,爲活動創設了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充分體現了《綱要》中“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理念。幾位授課教師教學風格迥異,讓大家感受到不同領域的教學策略,使大家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課後,上海浦東新區東方幼兒園園長毛美娟做教學活動講評,並與學員互動交流,毛園長的精彩點評,較好地解決了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許多共性問題,對幼兒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有重要的啓發和引領作用。

最後由北京市二炮機關幼兒園王園長與我們分享了二炮幼兒園的大型文藝活動舉辦的視頻。

本次觀摩研討活動既提高了園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拓展了教師的教學視野,有力推動一線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讓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3

一、各位教師對聽的課進行點評:

點評從兩個方面把握:

1.這堂課中值得學習的地方。

2.個別地方你覺得怎樣設計更好。

二、研討活動:

你覺得“如何纔能有效的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

三、有範校長談談作文教學的一些好的經驗

四、有師校長對本次活動做指導

對作文指導課的幾點看法:

一二年級作文指導課:

看圖說話,抓好學生的常規訓練。我認爲作爲一二年級的學生,應該把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普通話流利、聲音響亮、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作爲作文課常規訓練的四大要點,還有就是學生的觀察、理解、表達這三個心理過程。因爲觀察是看圖說話的起點,理解圖意是看圖說話的核心,表達則是看圖說話的目的。

三年級作文指導課:

1.注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利用作文課指導學生做好觀察活動。

一是教師教給學生對周圍事物仔細認真觀察的`方法;二是教師要根據訓練重點,設計活動內容,指導學生觀察認識事物,蒐集寫作材料。目的就是能讓學生有層次,有條理的將一件事能描述清楚,訓練的方式是重點進行句段訓練。

2.指導學生複述和仿寫多讀多看一些成品的作文,做好指導仿寫。

3.指導學生閱讀。每週能定主題讓學生收集相關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如學生學習了《翠鳥》一文以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抓住動物的特點,觀察身邊的的動物。並做好好詞,好句,好段的摘抄。

四五年級作文指導課:

1.四年級主要是訓練學生寫成篇作文,四五年級的學生觀察活動的範圍要比三年級學生要寬,內容要更豐富。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觀、遊覽、調查、訪問,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捕捉作文所需要的素材。利用作文指導課指導好學生審題、擬題、開頭、結尾、列提綱等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

2.在寫作的過程中滲透寫作的六要素、描寫方法。

3.指導學生多閱讀、複述和仿寫。

六年級作文指導課:

1.六年級學生既要訓練細節的描寫,還要訓練以全面達標爲主的綜合訓練,訓練的方式主要以篇的訓練爲重點。也可以是即興作文訓練。

2.命題作文的訓練。

3.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作文批改,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批改。

4.加大閱讀量。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4

爲期一天半的海安“華應龍教育教學思想研討會”結束了,雖然累,但很充實;雖然時間短,但是收穫了很多。華老師的報告並不是單純的理論報告,而是在報告中不時地穿插一些他上課時的例子,讓我們很容易理解。

華老師報告的題目是“融錯課堂,求真育人”,在報告的開始,華老師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

什麼是融錯?

爲什麼要融錯?

怎樣融錯?

老師怎樣才能融錯?

爲什麼說教育即融錯?

華老師在講怎樣融錯時,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容錯,錯是錯。

容錯,是指寬容、包容、容納孩子們的差錯。一錯當頭,能否容納,取決於一個的見識和胸懷。有容乃大,大者能容。要調整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勇敢健康的心態。

第二個階段:溶錯,錯不是錯。

溶錯,是把錯誤作爲一種資源,從外在的表現入手,引導其暴露思維過程,分析其內在機制,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這時的錯誤已經不是教學的障礙,而成爲寶貴的教學資源。這樣的資源,有來自學生的,也有來自老師的。

第三個階段:榮錯,錯還是錯。

榮錯是結果,是目標,是結出錯過程的回眸,是對差錯的育人價值的欣賞。因爲學習不是爲了解對一道題,而是爲了做對一個人,“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華老師在講第二個階段舉了一個例子,讓我記憶猶爲深刻。

題目是:排列了很多數字。

問題是:108排在第()行第()列。

生:108排在第()行第()列。我不懂。

師:哪兒不懂呢?

生:說了108排,怎麼還要問第()行第()列?排和行不是一樣的嗎?

師:哈哈,這個“排”是動詞,也就是“寫”的意思。

生:哦,我就是喜歡兩個字、兩個字地讀。

通過這個例子,說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學生的錯誤是千奇百怪的,我們老師必須明白學生的困惑,纔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要準確分析差錯背後的真正原因,就得傾聽學生,瞭解學生的閱讀習慣,瞭解學生的已有經驗,瞭解學生可能存在的思維定勢。

其實在華老師舉這個例子的時候,我也一愣,是啊,都已經說了是108排了,怎麼還問第()排第()個呢?我和學生的思維是一樣的,我也不懂。經過華老師一解釋,我也明白了。

在我們平時地教學中,學生出錯那是經常的事,就像華老師說的一樣,出錯那是孩子們的權利,完全不出錯,怎麼可能呢?可有的時候我們根本就沒有耐心聽學生們的解釋,只怪學生: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會?這麼簡單的題目你們爲什麼會做錯?這道題目都講了好多遍了,你還做錯?……其實,細細想來,孩子們做錯了,肯定有他們的原因,他們也是經過思考後做出來的.,只是我們沒有傾聽。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教學生學會傾聽老師的教導,我們老師更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發言,而不是輕易否定學生的發言,否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出現錯誤一定有他錯誤的思維過程,如果教師輕描淡寫地一味否定學生的錯誤,學生根本無法扭轉自己的錯誤思維。因此,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我們老師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描述,使學生充分暴露其錯誤的思維過程,只有究其根源,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5

1月9日到1月10日,在洙泗小學階梯教室舉行了爲期兩天的洙泗小學第二屆教學研討會。來自棗莊市薛城區的三位老師和我校的六位老師上了觀摩課,薛城區教研室主任爲我們做了關於高效課堂的報告。這些教師都是教學精英,有着紮實的基本功,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手段。在這次活動中,受益匪淺,老師的課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在教材處理上亦是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下面僅就這兩天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對學生的印象

在本次本次觀摩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上課的學生,他們非常優秀: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能提出老師想要的一切問題,能碰撞出老師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師達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還非常的有禮貌、守紀律。記得那些學生走上課堂時安靜、有秩序給在場的每位老師問好。下課時是那樣有秩序地向老師告別,還要整齊地轉過來向聽課的老師敬禮,問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再見!”再有秩序地離開會場!學生課堂上活躍的思維、開闊的思路更是讓我們驚歎。如高偉老師在《鄰里之間》這節課中,學生回答出了高老師預設的各種不同的問題,諸如介紹鄰居、和鄰居相處的`竅門等;王莉老師在《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課中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感受,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生活在這樣的世紀裏有什麼感受,爲什麼還要寫過去等;李甜老師在教學《烙餅》一課進行到鞏固練習時,讓學生去給飯店的老闆幫幫忙,三位客人應該怎麼上菜等?所有的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都能一一作答。在孔曉榮老師的《密切聯繫的生物界》學生展演中,他們的自我介紹和相互間的關聯更讓人驚奇。這些學生太有才了!學生有這樣活躍的思維,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想他們的前途將更輝煌。

二、感受大師的風采。

1、感受他們高超的專業素養”。

這些教師的專業文化素養是豐厚的,在他們的舉手投足間透出精幹和幹練,這種精煉、豐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課堂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這樣的課怎會不精彩呢?每位老師都是在講完課接着說課的,並進行了反思,這可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要達到這種程度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是完不成的。課前提問、課前小遊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在眼神、動作、語言的鼓勵下,學生能不喜歡這樣的課嗎?

2、感受他們的“激情”。

在本次活動中,每位老師都激情四射。像孔曉榮老師在可開始前像小孩子一樣歡快的唱《蝸牛與黃鸝鳥》,高偉老師卻在進行愛心大搜索,從他們微笑的臉上就可以看出他們在面對孩子時是多麼的有激情。每位老師都以飽滿的激情貫穿課堂始終,用她們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種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始終在激勵學生的求知慾望。

3、他們都是“有心”的老師。

他們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並利用視頻展示臺對學生作業和作品進行展示,使教學變得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都適時的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情景,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每位老師都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孩子說完整的話。

三、我的啓發。

1、不“板着面孔”上課。

心態及教學觀念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們要做到“爭效率、少慪氣”,在課堂上努力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爭取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認真聽課;不要因爲個別學生的表現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情緒,因爲我們的情緒是直接決定學生的上課情緒,教師情緒好、心情好,學生也會受到感染,上一節好課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爲有了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學生會很樂意和你交流的。富有啓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爲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反之,教師心情不好、發脾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課堂效率自然低下。

2、學習內容生活化。

這點是老生常談,我的感觸是要儘量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

3、學習方式活動化。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既能滿足動的需求,又能達到啓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小學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爲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以上僅是個人淺顯的一點你認識,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6

在20xx年4月25日至4月28日龍巖市小學閱讀教學觀摩研討評比活動在武平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這次活動是我今後教師生涯的又一盞明燈,它爲我指明瞭今後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向及自身素質要達到的目標。因此,我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關心,把參加這次活動的機會給了我。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學校領導對我的關心。下面,我就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全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一共展示了十七節課,有五節課獲得一等獎,其餘十二節課獲得二、三等獎。在這些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永定縣仙師中心小學許桂蘭老師上的《漁歌子》。這首詞是唐代詞人張志和所作。教師依據本年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古詩詞教學的特點,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置爲: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從本年段的學生出發,摒棄了逐句逐字理解詩句意思的慣用教學模式,把明線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體”和暗線“感受詞中有畫的意境”兩條線合二爲一,同時推進。以“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怎樣的畫面?聽到了怎樣的聲音?”爲大問題,明暗兩條線串起全詩的`教學,讓學生自主讀詩,自主感悟。在品字詞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點撥提升,水到渠成的深化了“詞中有畫”這個特點,凸現“不須歸”這個詞眼。以張志和哥哥的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採取情境教學法,讓感情逐步昇華,再通過指導入情入境地朗讀,讓學生真正感受畫意詞情並受感染。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7

在書的原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教師們簡化這個過程,辦法是:提出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要能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教學計劃、適用於各種不同風格的教師和各種不同氣質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課程設置、現有的直觀教材、視聽教材和各種新版的教科書聯繫起來。

這本書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研討”教學法。

蘭本達提出“探究—研討”教學法目的是讓教師簡化複雜的教學過程,讓這種教學法有更大的適用面。這種教學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討兩個環節,比起我們現在的科學探究的七大環節簡單很多。

在“經歷是發現意義的中心環節”這一小節中談到了“經歷”。在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中我們經常談到要讓學生經歷怎樣的探究過程。在未讀這本書前,我浮淺的認爲經歷就是有參與過,有動手做過,有得出結論。蘭本達是這樣闡述“經歷”:我們認爲,發現意義、領會意義的是經歷、捲入、參與的結果,沒有這些先決條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義。然而,在沒有經歷、沒有捲入的情況下也可以有並不領會意義的學習。有兩個學習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說明這個論點。喬迪在幼兒園裏整齊的隊伍中站得筆直,面對着國旗高唱:“我的祖國叫人亂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爲了你,我歌唱!”顯然喬迪學會了按一定的次序發出這些音節來,並使這些音節合上一定的調子;可是他有沒有經歷過什麼——有沒有捲入什麼呢?儘管老師講過祖國的重要和自由的好處,喬迪唱這首歌時卻沒有想到任何意義。無疑他聽過這首歌,但是聽並不會激發出任何意義來。喬迪學會了一首歌,但是他沒有經歷過。他完全是背下來的,沒有一點意義。

因爲他現在可以參加上早操了,他的行爲有了變化,但是從我們對經歷這個術語的含義來說,他還沒有過什麼跟這首歌的內容有關的經歷。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貝麗爾對生長着的會爬會飛的東西都感興趣。一天,她正專心地注視着水缸裏金魚的運動。她問金魚是怎麼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說魚類通過把鰭刺伸入水裏的'氣泡中進行呼吸。貝麗爾捲入了這個問題。姐姐的解釋對她來說是有意義的,她可以想象出魚這樣呼吸的情景。這是不是一種經歷呢?過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貝麗爾的父親帶她到一個湖上去釣魚。

當一條小狗魚被釣到船上時,貝麗爾觀察到了魚的鰓蓋發喘似地運動,注意到了鰓蓋下面忽隱忽現的血紅鰓瓣。“它是在設法得到空氣嗎?”她問她父親。“不錯,”他回答說。“這些是鰓。”“鰓是象肺嗎?”再後來,貝麗爾俯身觀看一池鯉魚。她注意到魚象用手臂和腿一樣用鰭使自己保持平衡。她還看見它們在不停地往嘴裏吞水。她想,“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也許你想和一位朋友討論一下喬迪和貝麗爾的學習方法的不同。這兩種學習跟你曾經列表比較的自己上學時認爲有趣的和沒有趣的課程的因素有沒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呢?

書中兩個例子讓我很好的理解什麼是經歷,喬迪學會了唱歌,是一種經歷嗎?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詞,知道歌的意思。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8

我們任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超越自己。但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卻又各有說法,各有道理。我認爲,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孩子習慣的養成是和他生活的環境密不可分,爲人父母,作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在教育孩子方面,體會如下:

一、擁有一顆寬容心

對孩子,要正確引導,她有了壞習慣,首行應該給她講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還要講明白爲什麼不對,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其次對孩子不能簡單粗暴地呼喝斥責她,做到有話好好說。其三要求孩子下次不能再這樣做好,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給她一個標準。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應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父母只有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問題與困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童心。

二、尊重孩子

在孩子選擇特色班的時候,我們就問過她:喜歡做什麼,上什麼班?她說:我喜歡電子琴。我們就十分尊重她的意見,選擇了電子琴班。雖然她比較小,電子琴練得不是很好,但這是她自己選的,她非常感興趣,每堂課都十分認真的學習和練習,回家還給我們模擬一下,我們也很高興。在前次遊園活動中,我就陪送孩子,她感興趣的活動,都能夠較好的完成項目。她也喜歡跳舞,於是我們又讓她在週末參加了舞蹈班,她也很感興趣,積極參加。所以作爲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不能強迫孩子怎麼樣,要讓她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是正確的`事,

就讓她做。她說不做這件事情可能有她的原因,我們要好好的和她溝通,聽聽來自他們的聲音,不要一味的打罵和指責。對於孩子,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

三、鼓勵與懲罰並行,塑造良好習慣

孩子的興趣有可能很短暫,在遇到挫折時就有可能要放棄,在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就應站出來進行糾正。比如孩子在參加舞蹈班時,前兩次還好,看到這麼多小朋友,很好玩,但有一次,老師教練舞蹈動作,壓腿壓痛了,她就說她不去了。我們就鼓勵她,讓她一定堅持去,其她這麼多小朋友都要去,都不怕痛,想盡辦法讓她堅持下去。到現在,她也不怕痛了,在練舞蹈的時候,她特別認真,特別能堅持。又比如在家吃飯的時候,她總是表現不乖,不吃完,像口肚子不舒服,我們就說,你不吃完飯,肚子不舒服,那其他的什麼食都不能吃了,想玩的也不能玩了,她就慢慢的堅持把飯吃完。所以,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與懲罰都要進行,只要把握好度,瞭解她想要的和不想要的。

四、轉移話題,不互相攀比

其實,虛榮心、攀比心,我認爲每個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比如,我們小孩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我們給她買了個新玩具,她都要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其他小朋友也不例外,在這個時候,如果她沒有樣玩具,她就會說她有什麼什麼,你沒有等之類的話。這時,我們就給孩子說,你們都有自己的玩具,如果喜歡對方的玩具,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換着玩啊。其實小孩子都認爲別人的玩具是最好玩的,都要玩別人的玩具,我們小區的小朋友都是換着玩具玩。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孩子的攀比心,避免了別人有什麼她就要什麼的情形。

五、教育理念要一致,杜絕黑白配

家長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一致,思想要統一,不要一個唱黑臉、一

個唱白臉。如果這樣,就讓孩子無所適從,是非不分。比如,在孩子吃飯時,我們都嚴格要求她必須把自己的飯吃完,但她爺爺總是說:你吃飽了就行了。飽與不飽,如果僅憑孩子自己說了算,她就不吃完了,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我們就嚴格要求她必須要把自己的飯吃完才行。我家孩子從小體質較弱,經常生病,輸液吃藥是常事,每當這時,我們就經常鼓勵她要勇敢,一點點痛就像螞蟻咬了一口,又不是很痛。打了針,吃了藥,病就好了。從此,孩子打針、吃藥都很勇敢,打針主動伸手,積極配合,一點也不亂動亂哭,吃很苦的藥也能堅持,表現很乖。所以,只要統一教育思想,教之有道,有合適的方法,再加上耐心、細緻地觀察,孩子的進步是很明顯的。

六、故事吸引,增強語言和邏輯能力

我們給孩子訂閱了幼兒畫報,上面有故事、有迷宮、有找不同、有遊戲等等內容。我們先是指導她怎麼玩,給她講故事,之後就讓她自己看、自己講。孩子看了不會累,而且新書來了她也很高興很開心。我們堅持在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都講一個故事,突然有一天,她也會慢慢把我們給她講的故事也講出來。給她講故事的時候,她真的聽得很認真,很投入,逐漸學會自己思考。我們也經常鼓勵孩子給我們講故事,講她在學校好玩的,講她自己編造的等等,用故事來講述一些道理,孩子接受也很快,也增強了孩子的評議和邏輯思維能力。

孩子不是溫室裏的苗,但我們要細心的呵護她,讓她安全健康地成長。孩子不是烈日下的花,但我們要給她澆澆水,曬曬太陽,讓她經歷一些小挫折,小困難,讓她勇敢與堅強。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9

在新課改浪潮的推動下,XX縣教育局在學期初提出了“有效課堂”的要求:有效課堂過關、有效課堂鞏固、有效課堂提高。學校也不斷加大了課改力度,要求教師不斷加強自我素質的提高,強化終身學習理念,最終服務好教育教學。20xx年12月18日,在校長的帶領下政治教研組到了XX縣元馬鎮中學展開了兩天的教學研討。

參觀學習,收穫頗多,通過與元馬中學的交流學習,讓我領略到:

一、嚴謹紮實的校風是教學成功的基石。走進元馬中學,她雖然處於擴建之中,可是卻沒有雜亂的感覺,聽校長介紹,看教師風采,望學生狀態就會給人一股奮進的力量。30個教學班,1700多學生統一住校,統一管理,步調一致;學生服裝無奇裝異服,體現當代學生特色;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留披肩發,生動活潑洋溢青春氣息……所有的這些都爲元馬中學的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厚的物質基礎。

二、教師靈活、細化的教學方式爲學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課改當前,要培養學生的素質,就要優化學習過程,就要不斷增強學生成長的內在驅動力,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學習。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主要目的。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我們所聽徐永萍老師的一節課就是足夠的例證。

三、衆人划槳開大船,團結就是力量。元馬中學xx年擴建,20xx年再建,可是教學質量持續上升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實現了資源共享,積集體智慧於一身;實施集體備課,大家共商,個人操作,最後實現集體共贏,爲XX縣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影響,我們都有着共同的地方,也是香中人的驕傲!

四、學校的辦學宗旨爲學校的發展指明瞭方向。高校長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已經高度概括了元馬中學乃至所有學校終身辦學理念:我們學校辦學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還有什麼更能說明我們學校辦學的宗旨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無止境,教更無止境,今後的教學我會選準目標,朝着既定的目標而努力!

1、確立先進的課堂管理意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不管理,我們要學習和借鑑先進的教學模式,可是又不能拘泥於這一模式,應該結合本校實際創新學校管理意識,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學習別人的目的就是爲了自己更好的發展。教學中,我們應該研究怎樣讓學生生動活潑、切實有效地“學”;怎樣使“教”更有規律,有藝術;怎樣讓“巡練”成爲學生更爲豐富多彩、開放性的學習活動。

3、課堂教學回歸自然。讓課堂教學回歸自然,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就是爲了學生的一切,一起爲了學生的發展。優化師生互動環節,通過平等對話,適時點撥,巧妙引導,講解分析,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正所謂從哪裏來回到哪裏去,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好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少一些動作,多一些實在,這纔是教學的真正歸宿。

4、優化當堂反思訓練環節。當堂反思訓練不僅僅是做一做作業,聽、說、讀、寫……無不是其訓練的內容。我們要精心設計,讓學生通過主動構建來獲取知識,舉一反三,掌握規律,鞏固強化,提高能力,實現知識、能力的正遷移。

5、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服務好自己的教學。平時經常告誡學生說:“活到老,學不了”,其實,我們老師又怎能超越這個規律呢?我們要想使自己不落伍,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實現自我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站在時代的前列,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點點奉獻。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10

20xx年3月9日,華應龍教育教學思想研討會在江蘇海安縣舉行,全國各地近兩千名校長、老師、專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華應龍“融錯教育,求真育人”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學校爲了讓我們年輕教師感受數學課堂的魅力,戴校長親自帶隊帶領嚴榮祥老師、方正霞老師、衡華麗老師、以及我五個人啓程赴海安學習。作爲一個剛工作還不滿一年的年輕教師,能有這麼一次直面中國小學數學教育最前端,我感覺特別榮幸與激動,真心感謝學校,感謝戴校長。在一天半的學習中,我認真聽報告,積極思考,細心做筆記,聆聽華應龍老師對數學的詮釋;感受華老師的徒弟對數學課堂的把握;感悟張齊華老師對數學富有靈動與睿智的思考。學習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但我對數學的追求卻不會停止......

9日上午華應龍老師做了一個“教育即融錯”的專題報告,當在海中門口第一眼看到這個主題的時候,我第一個感覺“融”就是“融合”,將“錯誤”和“正確”在課堂中相融合,達到一個渾然天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可是是不是就像我想的這麼簡單呢?僅僅就是融合嗎?還是說在互相融合的基礎上,還要分辨對與錯,帶着這個疑問,我更全神貫注了:

“融錯”是指把課堂教學中的差錯融化爲一種教學資源,相機融入後續的教學過程中,“化腐朽爲神奇”,變“事故”爲“故事”這與我國古代“相剋相生、相反想成”等哲學思想相契合。於是我想到了自己的課堂,課堂上學生答錯題目是很正常不過的,再沒聽這個研討會之前,一般老師會直接否定學生的錯誤答案,揭示正確答案,其實課堂完全可以包容這些錯誤的答案,並將這些錯誤好好利用起來,以學生自主探討,讓學生髮現錯誤的原因並自己改正,如果教師能夠藝術的處理隨機生成的差錯,巧妙地彰顯了差錯的寶貴价值,促進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創造性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那纔是真正把數學富有價值的內涵植入學生的生命活動中啊!

聽了華老師的這節課,感覺最深的就是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是如此之近,沒有老師的權威,沒有學生的害怕,有的只是一個和諧活躍的交流。老師僅僅是引導者,只是課堂上面的引路人,課堂是孩子們的,是包容一切對與錯的地方,華老師的親和力不僅影響了孩子,也影響了全場所有的老師。在華老師的課堂裏,學生興奮、有激情、思維活躍、有創造,這充分展現了新課標下學生的主體性,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還有反思與自我反思的過程;當學生再次面對自己的同學說自己錯的時候,他恍然大悟,哦!原來自己錯了,這是“容錯”課堂交給了孩子,錯誤終究還是由學生自己解決了。華老師的課堂是教會學生怎樣去思考,怎樣去解惑,怎樣去答疑,睿智的華老師用“融錯”的教學思想,將學生尷尬的錯誤轉化爲一道靚麗的風景。融錯的課堂是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的課堂,是孩子讓思維任意馳騁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纔是真正育人的課堂。

下面我把觀摩課中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做法和我自己的一點感想與大家分享、討論。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悅,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話題,比如:一起來做遊戲,你知道老師叫什麼,你想怎樣向大家介紹老師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張感,同時也爲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爲教學服務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比如;沈勇老師在《三角形三邊關係》一課中,先通過討論班級身高最高的學生能跨多遠開始,讓學生在好奇與討論中進入課堂,在快樂中學會某個知識的活動。

在這短短的1天半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特級教師,聆聽特級教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特級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着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通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在這些展示課當中這些特級教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業,三尺講臺是我的舞臺,學習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11

近日,參加了《小學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研討培訓會》,聽取了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開展隨班就讀工作專題講座,參加《小學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研討培訓會》。我深深的感到,隨班就讀工作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

隨班就讀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種特有形式,如果殘疾兒童不是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接受教育,不能稱之爲隨班就讀。但是,如果殘疾兒童雖然在普通教育機構裏,卻沒有得到他們需要的特殊教育,也只能是看作肢體性隨班或社會性隨班。對隨班就讀的學生(簡稱隨讀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一些要求教育外,還要針對隨讀生的特殊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補償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發展,潛能得到開發,爲他們今後自立、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堅實基礎。當然,這對我們老師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師有高度的責任感。對隨班就讀的學生有強烈的同情心和深厚的師愛。同時還要特殊教育理論有所瞭解。瞭解特殊學生身心特點和特殊教育發展的規律。掌握基本的原則和方法。要注意隨班就讀的學生與普通學生的差異。兼顧有度。課堂教學中以集體教學爲主,要做好課前和課後的輔導工作。耐心地做家長工作,指導家長主動科學配合學校教育方式方法。

在工作當中,我深切感受到推動隨班就讀工作的艱難,隨班就讀工作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教師在掌握特殊教育的教育原則與方法的同時,更要掌握好和學生、和家長等人的溝通技巧。學會在平凡但不簡單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第一線的教師,做好隨班就讀工作,我覺得應該做到幾個學會:學會欣賞——欣賞孩子的進步和些微成功。好的孩子都是靠表揚出來的。隨班就讀的孩子也同樣。他們的內心同樣渴望着成功。只要老師表揚得當,他們自然會感受到成功的精彩。學會融合——讓他們和普通學生一起融合。融合教育,是大勢所趨。隨班就讀學生通過溝通,會逐漸擺脫內心的交流恐懼,學會在集體和社會中健康成長。學會溝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無處不在的愛。走進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解決存在於自己內心的身心問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一個隨班就讀工作老師應該做到的。同時,還應該和該學生的任課老師溝通,提高普通教師對學生的思想上、行動上的認識。只要各方面都能夠真正做到把隨班就讀工作當作一項牽涉到學生的家庭以及個人幸福、社會的整體平衡發展的高度來看待的話,我相信:隨班就讀工作一定能夠順利推進的!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12

根據學校本年度校本培訓工作的部署,要求各教師按照相應的學科,在網上觀看優質教育資源教學錄像,觀看後,要進行參加研討評論。近期,我按照學校的相關要求,觀看了呂老師上的'《百分數的應用》這堂課,覺得非常精彩,非常成功,我看了這堂課後受益頗多,感受特深:

(1)呂老師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先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在情境中引入新知,再根據生活實際給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利用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去,展開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數學起源於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呂老師在傳授新課時能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找出百分數並加以理解,還通過百分數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在整堂課學習活動中,老師自始至終從不包辦、插手、干預學生的學習,只起到了引領、啓發、共同探究的作用.

(3)呂老師在設計課堂訓練時,非常靈巧,從多層次的練習中鞏固新知,讓知識的運用得到了延伸,既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教師通過巧妙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學習與訓練中,達到了知識與道德,數學與方法,鞏固與應用的有機結合。

教育教學研討的心得體會13

通過兩天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幼兒教育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課堂教學的經驗,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不斷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

此次觀摩研討活動在光嶽舉行,活動內容有:師範課繪畫活動《石拱橋》,講座《幼兒園美術設計與實施》,《幼兒園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中班歌唱活動:如果我是一片雲,在多元的遊戲中玩唱歌曲,《現代教育理念與幼兒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活動中,幾位執教教師各具教育特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活動材料簡單、有效,能很好地貫穿整個活動;教學時,教師態度親切,用親切的語言啓迪孩子的智慧,讓幼兒在動手、動腦愉快的環境中去發現、探究、總結,爲活動創設了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充分體現了《綱要》中“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理念。幾位授課教師教學風格迥異,讓大家感受到不同領域的教學策略,使大家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課較好地解決了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許多共性問題,對幼兒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有重要的啓發和引領作用。

本次觀摩研討活動既提高了園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拓展了教師的教學視野,有力推動一線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讓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