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陋室銘》閱讀心得

《陋室銘》閱讀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5W 次

《陋室銘》閱讀心得

陋室不陋,只因其主人德馨也。此觀點大抵多數人都已認同。然餘以爲劉公之高尚非自吹可定。二十三年的無人問津,大概讓劉公長了不少憤世嫉俗的心眼。被貶之後還要遭人踢打,換誰誰都受不了,又無法改變現狀,懷才不遇,虎落平陽啊!可嘆可悲。

餘以爲,劉公之被貶,何其幸哉!陋室一銘名天下,從此文名萬古傳。劉公乃中國古典哲學大師之一也,何故如此斤斤計較呢,人家整你就整你吧,還要寫什麼銘文以明心志。無絲竹之亂耳姑且可以說明清廉、不貪圖享樂;無案牘之勞形則有點不作爲了。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給他個宰相干興許就不會有此一說了。想當年孔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終因思想太前衛而不被列國統治者所採納,心灰灰焉,於是退而講學授徒,後人才有了“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的說法。孔子也因此名聲大震,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人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看來真個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列位看官,劉公要寫陋室銘我也沒辦法,咱沒有穿越時空的能耐呀,阻止不了。就是覺得那句“往來無白丁”讓人看了有些生氣。沒文化的普通百姓就不屑來往啦,像劉公這等地主出身的貴族哪個不是吸百姓血榨百姓汗的主啊,吃水還不忘挖井人呢!連他們的衣食父母都要鄙視,其人格品德果真非同小可呀!沒老百姓,喝西北風去吧!餓着肚子去調素琴、閱金經吧!等到肚子唱空城計了您就知道什麼叫德馨了。

唉!跟死人我叫什麼勁兒啊,幸虧我不敢自稱品德高尚,要不對劉公這番質疑就砸自己的腳咯!俗話不是說了嗎?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以上言辭純屬個人對文中的一些不敢苟同之處發點牢騷而已,上課時可不敢這樣放肆。被某些領導聽了豈不上綱上線,師德師風就有大問題了。

今讀《陋室銘》又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留給後人的不僅是千古絕唱,更重要的是對詩人崇高思想、品德的深層思考。

《陋室銘》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多麼優雅漂亮的文章,每次讀起來都彷彿置身優雅的環境、恬靜的生活,心情格外的輕鬆。

一般讀《陋室銘》的時候都從文章的本意上去理解,比如:“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不忘記,後來便逐漸發展成一種文體。作者給他的陋室作銘,就是要就陋室表達一種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今天讀此文就不單單是對詩的本意的理解,我更看重和敬佩的是詩人的品德。

詩人劉禹錫當時所處的環境之艱難,他能夠如此樂觀的對待,寫出精闢的文章,成爲傳世佳作。是由他的博學才識、品德崇高所鑄就的,正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寫照。

劉禹錫官職曾經是監察御史,由於“永貞革新”被貶爲郎州司馬,後遷安徽和州通判。和州縣長是個勢利小人,看劉禹錫是被貶之人,就不按規定安排他的住房,先安排他到城外臨江的三間小房居住,劉禹錫住下,在門上貼上對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詩人的情懷是如此的高尚。這個勢利小人看後,又將劉禹錫移至德勝河邊,面積也減少了,劉禹錫不但不生氣,看到面對流淌的小河,兩岸楊柳青青,又寫一對聯貼上,“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 這個勢利小人又將劉禹錫遷至城內的一間簡陋的小屋裏。於是千古絕唱問世了——《陋室銘》,傳誦至今仍是人們學習的、喜歡的名篇。

這篇不足百字的室銘,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作者的樂觀心情是寶貴的財富。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儘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

也有人認爲,劉禹錫寫此文時已是貶謫生活的後期,心情比較穩定,追求安樂恬淡的生活,同時文中又有讀佛經的內容,所以銘文流露了一種避世消閒的消極成分。但我覺得詩人是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思想深度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他是用樂觀的態度看待社會,用冷靜的思維對待人生,用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能夠彈奏樸素的古琴。這樣的一種值得敬仰的心境,樂觀對待現實的態度,留給後人的是深深的思考、是無窮的財富。

金錢,一個很誘人的字眼,然而,大千世界,擁有它的人並不多。那麼,當它不屬於你的時候,你應當用一種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呢?《陋室銘》很清楚地告訴了你的這一點。

人的物質慾望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的,在人生路上,難道你就願意把這短暫的一生耗費在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上,最終沾得滿身的銅臭味,以致身心疲憊嗎?只有不貪慕虛榮,不奢求,安貧樂道,纔會有恬適的心情。儘管只有“陋室”,但是“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勞形”。這種閒然和怡雅,正是金錢所難買的,因爲那些在物質上萬分富貴的達官貴人,很難成爲精神上的富有者,也很難有安心理得的快樂。

記得曾經讀到一段話: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錢可以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只相信金錢的“拜金者”最終會成爲“敗金者”。相反,金錢所買不到的人,人永遠無法征服他。

透過這些,我看到了另一種境界,看到了一種我所推崇的精神――在現代這個商品經濟的世界裏所需要的精神――淡泊。淡泊,並非沒有慾望,屬於你的當仁不讓,否則,你會失去良好的機遇,千里馬若不珍惜與伯樂相遇的良機,那麼它永遠只會是一匹凡馬;不屬於你的,不要刻意追求,否則你會付出太多的代價。《項鍊》的女主人公若不愛慕虛榮,就不會爲了一條假項鍊白白辛苦了十年。

淡泊,能讓置身於紛憂中的你在心中開闢一方淨土,讓你的心如一面明鏡,折射出人間萬象,令你保持清醒。花花世界裏有太多的誘惑,有太多的慾望,也就有了因滿足不了慾望而產生的太多不滿。一個若想從容處世,就必須以淡泊爲伴。

淡泊,不是不思進取,不是無所作爲,更不是無所追求,而是以脫俗的心靈對待人生。有人說過:“唯有那些不注意物質缺憾的人,纔可以集中力量去追求精神上更可貴的東西。”正所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那麼,就讓我們帶着淡泊的心境,在大千世界中努力成就自己的一份事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