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1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第六課《靜夜思》的教學內容,主要教學爲第74—75頁。

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靜夜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着作者的心絃;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1、學習目標

a.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2個偏旁“亠、攵”。

b.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c.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個同學們聽,培養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d.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2、教學重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和寫字

3、教具準備

遠程教育資源、生字卡片

4.課時劃分:一課時或兩個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但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基於這一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方法:

1、正確引導,激發學生良好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蹟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卻興趣不濃,因此,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非是生來就有的。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些課文在時間上跨度大,而一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淺,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即使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後,感情仍很淡漠,運用了遠程教育資源教學能夠使聲畫並存,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於學生的感官。通過聽覺、視覺的協作作用,打開學生的思路,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遠程教育爲載體,創設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

在遠程教育的資源中,如互動探索和課外拓展都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由於是農村小學,條件不好,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手頭上可供使用的教育資源都遠遠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對教育的需要,教學設備也跟不上,現在有了遠程教育資源就拉近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距離。對於小學語文來說,僅靠一本教課書是不可能讓學生學好語文的,只有利用現代媒體做幫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揮他們的潛能。

三、教學過程

爲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思等幾個環節中經歷學習的過程,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下:

1、觀察交流、激發興趣、情景導入

爲了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靜夜,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在上新課前一晚,佈置學生去觀察夜晚的天空,然後上課時把自己觀察到夜空的內容和感受,說給同學聽,大家互相交流下。交流後引入新課:靜夜思。

課題引入後,給學生解釋下課題,讓學生思考一下,詩人是在什麼時候思念,又思念些什麼?提問後,把遠程教育碟片切到《靜夜思》這課,讓學生欣賞課文。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我設計這一環節,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去發現這課的生字,並在這環節中,要求學生利用拼音幫助自己讀準每個字,尤其是一些後鼻音,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欣賞完課文後,把整首古詩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把字的`音讀準,並在讀的過程中,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指名朗讀,評議,注意讀準後鼻音,如:靜,牀,光,望,鄉,明,霜,上等。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帶領學生認讀生字的字音。請音讀的準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讀後,給學生一、兩分鐘的時間讀記生字。然後再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記字的方法,如:“夜”——亠,認識“亠”。“故”——“古”“攵”,認識“攵”。

“牀”——“廣”“木”,認識“廣”等等。

交流後,爲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把遠程教育資源切換到識字的畫面,把生字逐個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複習生字。先讓學生自己讀和組詞,讀後讓其他學生來評價,看他念的對不對,再在生字前顯示出正確的拼讀音節,全班一起念一遍,讀的不準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個別學生的讀音。如:先在屏幕上出現“靜”字,先讓學生拼讀,再顯示“靜”的讀音“jing”和詞組“寂靜”,“夜”——“ye”和“夜晚,黑夜”等,以供學生學習。

3、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爲了讓學生能跨越這道悠遠的時間長河,去體會這首古詩,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在生字複習後,讓學生自讀古詩,互相交流,都讀懂了哪些詞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什麼時候見過“霜”,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示“舉頭”、“低頭”的意思等。學生表演後,在自由練習朗誦,練習背誦。在背誦是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如:學生個別背,全班背和分組背等。在背誦時,如有不記得的地方,可以引背前兩個字,再讓學生接的背,完成整首古詩的背誦。還是不會背的同學,要求他們回家後要多朗誦,記住課文。

4、趣味練習,書寫生字

設計這一環節是爲了學生能掌握並正確書寫本課所要求會寫的4個簡單的漢字的筆畫順序。把這課的遠程教育資源切到寫字畫面,先讓學生仔細的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認清“目,耳,頭,米”這四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書寫要注意漢字的高度,不要超出田字格。先讓學生看一邊生字的書寫筆畫順序,再把自己的右手舉高,跟着遠程教育資源在空中書寫,練個一、兩邊後,讓學生拿出本子書寫生字,在書寫時要告訴學生注意“耳”是上橫短,下橫長的,寫“頭”和“米”字是要注意最後的兩筆是“丿”和“T”或“丶”,這兩筆是相呼應的,要把“丶”寫得上尖下圓。學生在書寫是要隨時提醒他們要注意坐姿與執筆的姿勢要正確。

5、鞏固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

學習的最大敵人是遺忘,爲了減少遺忘,課後就要鞏固複習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才能達到強化教材文本,內化知識的目的。我上完《靜夜思》一文後,讓學生完成遠程教育資源上《靜夜思》這篇課文的習題。內容如下:

⑴讀漢字選音節

⑵看拼音寫漢字

⑶詞組連線題

這套題既有讀音、字、詞的訓練。即鞏固了課文中的生字讀音,也強化了字、詞。學生完成遠程教育資源上這些習題後,基本上達到了掌握和鞏固知識的目的。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2

一、說教材:

《小豬畫畫》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本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寫的是小豬愛畫畫,但是它沒有主見,在衆人有指點下,它將一隻可愛的小花貓畫成了一隻大怪物。整篇課文生動有趣,可讀性強。

二、說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運用“馬上、連忙、立刻”三個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明白對於別人的意見要認真思考,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

三、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於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的現象。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對於別人的意見要認真思考,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頭飾

六、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爲二教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

下面就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根據以上目標,結合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學習經驗的積累,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讀和理解兩個方面。

1.激趣導入:

學習最重要的是興趣,老師唱《粗心的小畫家》讓學生輕鬆愉快的進入一節課,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2.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聽錄音範讀,初步梳理文章。

3.細讀感悟:

在本環節中,我體現了三個注重:

(1)、注重朗讀訓練:

新課標明確指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據此,我對本課的朗讀訓練進行了重點強化,具體設計了讀順、讀懂、讀好三個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做動作,把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並且通過老師範讀,帶動作讀,表演讀,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並受到感染。演讀使學生通過理解課文的文字符號,藉助教材的直觀在大腦中建立鮮明的表像聯繫,而且實現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頭腦中的表像運用外顯的形體動作和語調音色表達出來。評價讀,展示讀,戴頭飾讀配上音樂等形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培養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2)、注重個體感受。在語文課堂上,肯定有些學生會表現出茅塞頓開、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等這種類似思維上的碰撞或情感的.共鳴。針對這篇文章,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認爲必須應該讓學生上升到一定的思想認識。讓學生在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嘗試着用思想去觸擊。

(3)、注重語言積累。

本課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如在課文中出現意思相近的詞和“又……又……”,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帶着喜悅之情來收穫自己發現的成果,培養學生對好詞佳句的敏感。並通過朗讀和說話等訓練形式,使學生了解祖國語言文字的雋永、優美,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自覺地學習、瞭解,不斷豐富語言、文化的積澱。在教學最後還設計了贈送名言一環節,這些名言緊扣課文主題,既有利於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4.寫字練習:

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低年級學生是很重要的,學會發現和觀察,得到新發現,從而更好的書寫祖國文字。

5.拓展延伸,個性飛揚:

我把最後一段作爲本文的思維重點,師根據課文內容改編了《粗心的小畫家》,唱完之後,創設情景讓大家都大笑,哈哈大笑之後,動物都說些什麼,小豬又會想些什麼,讓孩子展開想象再鼓勵激發。這樣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得到突破,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實現了昇華。在教學最後還設計了贈送名言一環節,這些名言緊扣課文主題,既有利於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這較多種多樣的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從而引起共鳴。這樣學生就不只圍於“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困境,而且也達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

以上是我對《小豬畫畫》一課的粗淺認識和設計意圖,考慮的不一定到位,並且雖然這些意圖都是我力求要體現的,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難盡人意的地方,而自我感覺在這節課的設計方面,還有很多值得進一步研究、思考、還請各位專家,教師多提寶貴意見。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3

一.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這是一篇科學童話,他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下雨前的種種自然現象,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語言及思維,

《要下雨了》說課稿

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習字、詞和初步閱讀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目標:瞭解預示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品德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二.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淺顯易懂,對話分明,結構大體一致的特點,及聾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我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版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語言描繪及提問、啓發、點撥學生。

三.學法

結合聾生的認知特點,我多次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學習課文。

四.教學過程(我的教學過程分六個環節)

導入新課前,我採用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認字,組詞,說話。這一環節不僅複習了舊知,而且培養了學生及時應用所學知識的良好習慣。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這一過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那個和諧的童話世界,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課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認知現象之間的關係,爲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初學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教學環節,爲了把握學生的心理,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參與,以情景激趣。我首先說了這樣幾句話:“要下雨了,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都忙碌起來了,想知道它們都在幹什麼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用筆劃出文中的'小動物,

然後讓學生說出找到的小動物,教師按順序出示圖片。這樣從整體入手,既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條理。

(三)學習課文,瞭解內容

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教學中我以情景引導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爲了體現師生民主互動合作的教學思想,我也參與扮演其中一個角色,在共同參與情景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體會和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分角色扮演,深化體驗

這篇課文對話比較多,便於分角色表演,老師爲學生創造表演氛圍,及製作各個小動物的頭飾,讓不同角色相互配合。這樣既加深了對本課意境的體會,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五)引導質疑,拓展思維

在本課結尾時,我不失時機的問學生:“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動物的活動雨天氣變化有關?”這些提問既是對本節課的總結,培養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六)佈置作業

我設計的作業是回家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並切問問爸爸媽媽看看下雨前還有那些自然現象。將本堂課教學延伸到家庭教育。不僅使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向家長做了反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不僅書本上可以學習,從老師那可以學習,生活也是個大課堂。

五.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

燕子空氣潮溼飛不高

小兔子 小魚水裏悶透透氣

螞蟻高處搬家

說板書: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直觀形象,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4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棉花姑娘》。

一、說教材

《棉花姑娘》是新教材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則童話故事,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全文共六個自然段。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淺顯易懂,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啓發作用。

根據這次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宏觀調控思路:“小學低段側重解決識字,小學中段側重解決閱讀問題,小學高段側重解決寫作問題”。因此,在教學《棉花姑娘》一課時,我把重點放在了識字上。爲了突出這一重點,根據新課標的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第一課時,重點是識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品讀課文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並整體感知全文。

下面我重點講講第一課時的教學。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準備突破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星、雪”兩個字。

2、初步感知課文,瞭解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捉什麼地方的害蟲的常識,品讀課文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和寫字習慣。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突出重點,攻破難點,選擇一種正確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將教學方法確定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自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等。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媒體之間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是爲了達到用不着教,而“達到用不着教”的唯一辦法就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邊讀、邊看、邊想、邊理解”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水平隨着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在教學中我還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具體學習生字、感悟語言美的活動中,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三、說教學程序

新課標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係。爲此,我精心設計了本堂課的'每一個教學環節。

本堂課的教學可以分爲4個版塊:

1、談生活激興趣

課一開始,我首先與學生進行了談話:“小朋友,你們去過農村嗎?”“那你知道農民伯伯在地裏、田裏都種着些什麼呀?”“棉花有什麼用處?”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話題爲切入點,這樣不但在語文課中溶入了常識知識,而且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狀態進入課文的學習。

2、細細讀,品滋味

在教學時,我先用課件出示兩幅圖: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棉花姑娘愁眉苦臉的樣子;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長出了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她裂開嘴笑了。然後以“看了這兩幅圖後你想說些什麼?”引出第二版塊內容的學習----品讀課文第一段和最後一段。這兩段內容的學習,我把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內容上。在這裏,我進行了變序教學,因爲覺得課文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結構大致相同,內容剛好相反,在這裏一起拿出來通過對比教學,更有利於學生把握感情基調,理解課文內容。

3、聽故事明概況

我以:“棉花姑娘剛纔不是愁眉苦臉的嗎?現在怎麼又那麼高興了?那棉花姑娘的病是怎麼好的呢?小朋友們想聽棉花姑娘治病的故事嗎?”爲過渡,然後教師一邊繪聲繪色地講故事一邊播放圖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聽完後讓學生說說你聽懂了什麼?通過“你聽懂了什麼?”引導學生了解檐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不但較好地落實了學習目標2,還培養了學生仔細聽的習慣,同時還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聽故事要聽清要點這一聽的技巧。

然後又以“這個故事還藏在我們的書裏,小朋友想自己讀讀這個故事嗎?”進入“做遊戲,學生字”這一環節。[課件:4、做遊戲、學生字]學習生字我主要採用自學法,因爲學生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已初步具有識字的能力,如果教師再手把手地教每個字,那不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力氣嗎?在檢查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時,我把檢查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讀課文及學寫“星、雪”兩個繩子都溶入了學生最喜歡的遊戲活動——和棉花姑娘交朋友中,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學習方法,不但能充分關注所有學生的認知水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樂學、愛學,同時學得也紮實。

四、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棉花姑娘》一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它爲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展現課文內容,突出重點,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後,我真誠地希望大家對我的說課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5

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指出,語文教學應做到五個“實”即:真實、樸實、紮實、豐實、平實。我致力於做真實的自己,做一名樸實的語文教師,教學生紮實的語文知識,努力讓孩子的心靈得到豐實,這就是我平實的教學理念。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設計、說板書、說評價、說開發,這六大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共八個單元,這套教材的編寫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每個單元語文學習的目標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難度適宜,梯度合理,銜接自然。

我們今天所說的《荷葉圓圓》一課是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中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夏天”,單元語文要素訓練重點是重視角色朗讀,抓住關鍵詞句品讀,從而讓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圖文並茂的散文詩,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於啓迪學生智慧,又豐富了學生內心體驗,激發想象。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第一階段的教學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認識“珠、搖、躺”等14個生字,會寫“朵、機”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引導學生藉助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停機坪、搖籃”等詞語意思,通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4、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美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藉助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停機坪、搖籃”等詞語意思,通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美好。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孩子對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春天桃花開了,夏天知了在樹上唱歌;但是,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範的語言,爲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本組教材帶領孩子走進快樂的夏天,在課堂上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三、說設計

“成就師生夢想,開啓幸福人生”是三裏畈小學的辦學理念,課堂是實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法”,說明教學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無定法”說明不能視流程爲教條。三裏畈小學推行“幸福課堂”教學模式,正是這種思想的產物。

本着這一理念,結合本節課的特點,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將本節課設計如下:1、謎語激趣,揭示課題2、初讀課文,掌握字詞3、朗讀感悟,互動交流4、拓展深化,放飛想象

(一)謎語激趣,揭示課題

我班學生喜歡猜謎語,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開課之初,我先出示謎語:“一把大傘綠又圓,夏天站在水裏邊。”讓學生邊猜謎語邊欣賞荷葉。再說一說荷葉的樣子。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課題,荷葉圓圓。這樣,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新課標提倡:在語境中鞏固識字而不再是單字復現,即讓學生在聽、讀、說的過程中儘快的認識並掌握生字,於是,我採用“三步法”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識記生字:

初讀:整體感知,圈圈劃劃,即慢速地、大聲地朗讀全文,並把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劃出來。

再讀:展示朗讀,自主識字。

多種形式識記生字:我主要採用遊戲法來識記生字。“加動作識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搖”、“蹲”學生就做出“搖”、“蹲”的動作,還有“何老師戴了一頂草帽(荷)”

在識字過程中我還適時指導學生書寫“朵”、“機”這兩個生字,寫之前首先請學生觀察它們的筆畫結構和佔格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爲把漢字寫得規範、美觀做好充足的準備,並對容易出錯的筆畫進行書空,強化記憶。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適時提醒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身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規範寫字姿勢。

通過“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用肢體語言表演,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

在良好的氛圍鋪墊下,我順利的展開教學的第三環節:

(三)朗讀感悟,互動交流

首先,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故事裏來了哪些小夥伴,他們把荷葉當作了什麼?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找到相應的詞語卡片粘貼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

其次,讓學生小組交流,通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相機結合圖片理解:“搖籃、停機坪”等詞語意思。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創景中感悟小動物的心情並結合小動物的動作再次有感情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最後帶上頭飾表演讀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們很主動、很樂意地去選擇、去展示,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感,感悟課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四)拓展深化,放飛想象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和創造潛能。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全面理解後,我啓發學生想象:孩子們,美麗的池塘,圓圓的荷葉,還會吸引誰呢?他們會把荷葉當作什麼呢?這樣的話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學以致用,落實本節課主題思想。在結課時,我還向孩子們推薦課外閱讀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教學語言,本課我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爲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五、說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爲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

1、多角度評價學生,讓評價適當、合理、明確、有針對性。口頭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在自讀課文時,有的孩子會讀得很有感情,我就適時給以評價:老師真喜歡聽你讀課文啊,你的聲音真好聽,真有感情!

2、即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

比如在識字闖關比賽環節,學生進行彙報時,我就做了如下評價:你認字真有進步,能再響亮的給同學們讀一遍嗎?學生在教師的讚賞聲中建立了自信,教師評價幫助學生體驗和享受了成功。

3、培養合作意識,重視小組評價,以及小組之間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的評價往往只注重對彙報個體的評價,忽視了小組合作的其他個體的存在,導致了小組合作之後,學生仍然熱衷於個體競爭,我會利用小組得星星的方式促進小組合作。如:在朗讀課文,全班展示環節,對於表現突出的小組進行評價:你瞧,這個小組的同學,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對於優等生而言,應注重評價他(她)對後進生的培養、幫助情況,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

六、說開發

1、挖掘教材資源。隨着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越發顯示出它的優越性,例如在教學本節課時,將課本中精美的插圖運用到課件中,讓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聽,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做既營造親切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巧用生成資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爲學生的忠實的聽衆,並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

3、運用媒體資源。電教媒體作爲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走進教學課堂,正顯示着它無與倫比的優勢,併發揮着日益顯著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把文本搬上頻幕,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從而優化語文教學。

4、挖掘課外資源。採取的是溫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係,慢慢就弄懂了。本課我推薦的課外閱讀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術課上引導學生觀察荷葉並手工製作荷葉。在科學課上一起探索荷葉底下的奧祕。並確定當月閱讀主題活動爲“夏季”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6

一.說教材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

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啓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願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需、幫”兩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2、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瞭解益蟲的一些科學知識。

3、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慾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三、教學的重難點:

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七星瓢蟲”和“蚜蟲”,瞭解益蟲和害蟲的概念。並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四、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

1、教法: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我採用自讀感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2、學法:抓住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似這一特點,我採用重點扶學第二自然段,然後小結學法,再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合作自學第三、四自然段,進行彙報。這樣能讓學生懂得自學的方法,達到我會學。

五.教學流程

課前積累:

請大家讀一讀這個詞。你能仿照這個例子再說幾個詞語嗎?(齊讀)

(一)導入:

同學們讀得太好了,棉花姑娘都忍不住爲你們鼓掌了呢!看,他來了,我們一起把他請到黑板上來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鞏固識字:

1、上課之前,老師想先帶大家到棉花田裏去採棉花,看,每朵棉花後面都有一個詞語,讀對了才能把棉花摘走呢!你們有信心嗎?

2、看來大家都是採棉花的能手,那寫的本領怎麼樣呢?老師來考考你。(只星雪幫請就)

出示學習目標

過度:聽說我們班同學朗讀的本領特別厲害,在座的老師也想來見識見識呢。

整體感知:

請大家打開語文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要求讀的時候加入自己的感受。

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蚜蟲:看,這就是害得棉花姑娘生病的蚜蟲!(播放蚜蟲錄音)你覺得蚜蟲很怎麼樣?請你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可惡的蚜蟲(指名讀、齊讀)

你的語氣告訴我你非常討厭蚜蟲。

你看,你都讀得咬牙切齒了。

詞語讀好了,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把句子讀好。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老師彷彿聽到了棉花那哭泣的聲音!)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7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要求書寫的6個生字,學習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會正確認讀本課要求認讀的12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聯繫實際生活理解“孤單”的意思。

說教學重點

1、會正確、規範書寫本課生字,認讀本課生詞,瞭解課文內容。

說教學難點:

1、在瞭解課文的基礎上,聯繫實際生活理解“孤單”的意思。

教法:根據學生識字和讀課文的學情,運用字不離詞、隨文學習的策略,在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中突出重點。

學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總結識字、寫字規律。

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 課件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才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猜一個有關鳥的`謎語,看誰猜的快。(課件出示:頭黑肚白尾巴長,站在樹上叫喳喳,因爲常來報吉祥,人人見了都愛它 喜鵲)

1、板書課題,學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師一起寫。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老師先泛讀課文一遍,學生注意老師的發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詞。

一、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試讀課文,圈出本課的12個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子,看誰讀的好。

3、在這12個字中找出三個多音字,我們一起來組詞。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5、找出文中的反義詞,一起來讀一讀。

二、熟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提出問題:文中的樹和喜鵲爲什麼感覺孤單,說說孤單是什麼意思。

讀了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麼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單這個詞語造句,看誰說的好。

三、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需要會寫的六個生字:單、招、呼、居、快、樂。

2、仔細觀察這幾個字有什麼共同之處。

3、教師範寫,學生跟寫。

4、評價學生的寫字情況,展示優秀作品。

四、總結學習,佈置作業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2、藉助板書,說說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3、熟讀課文。

4、抄寫生字。

【板書展示】

樹和喜鵲

居 招 呼

單 快 樂

【教學反思】

《樹和喜鵲》是一篇簡單易懂的課文,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喜鵲和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遊戲,就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開課伊始,我以學生最感興趣的謎語入手,讓他們具有學習本課的慾望,同時和他們一起談談喜鵲的相關知識,從而讓學生迅速走進課文,接下來我以範讀的形式讀課文,讓學生自己去勾畫生字詞,幫助他們認識新字詞,接下來讓他們自由去朗讀,本節課的重點就是掃描課文中的生字詞,讓學生能流利的朗讀課文,應該先掃描生字詞障礙,再讓他們去朗讀,通過反覆的朗讀和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順利過了字詞關,學生認識了生字詞後朗讀起來就有很打信心了。

在朗讀課文時,重點指導多音字的讀音,通過示範讀、分組度、自由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課文。

在指導寫字時,扎住字的結構和重點筆畫去觀察,通過示範寫,學生書空,描紅、臨寫等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讓學生從小寫好字。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通用8

說教材

《靜夜思》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靜夜思》寫的是遊子月夜思鄉之情。作者以一個遊子的身份神馳萬里,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表達了遊子強烈的思鄉情感。這首詩語言凝鍊,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說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讀本課10個生字。

2、理解重點詞:“疑”、“思故鄉”、“舉頭”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情感目標

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全詩。

能力目標

初步學習運用理解詞義—串連句意的方法學習古詩。

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意境。

說教法學法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倒背如流。但是多數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鍊。所以教學本詩,應重在吟誦,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說教學過程

結合本課的特點,教學要求,本課設計了四大環節,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二自讀自學,三朗讀感悟,四總結昇華。

1、通過師生對話,同學們喜歡背古詩嗎?你會背哪首古詩?能背給大家聽嗎?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從學生的實際入手,針對學生愛表現的特點引起學生對古詩的濃厚興趣,並且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出示課件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收集、展示資料的過程,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範讀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邊看圖邊欣賞。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古詩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中,在欣賞優美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4、自讀自學。 請打開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或者背一背吧!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和讀背方式。 仔細觀察,詩裏面的字你認識了哪幾個?是怎麼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挖掘學生已有的經驗,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抓住契機,因勢利導,有效調控教學。讓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識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交流識字方法和當“小老師”活動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字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朗讀注重對朗讀的評價,提高朗讀能力。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在讀中注意對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體驗讀詩的樂趣,感悟強烈的思鄉之情。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讀者愛讀,聽者專注”,師生共同探討讀古詩的方法,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極大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6、通過小結感悟挖掘、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進而產生情感的共鳴,進一步體會濃濃的思鄉之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