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

小學語文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是小學語文組×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時間控制3分鐘)

1、教材分析

《xx》是××版小學語文xx年級xx冊第xx單元的第xx篇課文,該單元以xx爲主題展開。《xx》是一篇精讀(講讀)課文,主要描述的是(文章大意)。課文雖然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給人很深的啓迪(這部分可以從課文的地位、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階段目標(第一階段:1—2年級;第二階段:3—4年級;第三階段:5—6年級)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能夠認讀本課生字、詞。

2、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理解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瞭解重點語句所隱含的情感色彩。(如:對錶達情感的作用學習主人公——的美好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一句話):

難點(一句話):

4、教學時間:(根據要求安排)根據課文內容需要,將安排2、3個課時。(若爲幾個課時,則說明現在講的是第一課時,同時後面講課過程中要說明第一段主要講說明等。)

5、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時間控制1分鐘)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歸納課文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結合xx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于思考。

那麼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並要求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勾畫出優美詞句,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以五個環節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興趣是的老師,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展播(引入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畫面,例如歌曲、人物的形象畫面等),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爲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進而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隨後揭開課題,簡要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順勢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

(要做什麼?怎麼做?爲什麼?目的/效果怎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導入新課後我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並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寫景:美麗的景象;寫人:活動的情景),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教師適時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個別指導,掃清學生閱讀文本的障礙。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於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爲接下來的品讀詞句做好鋪墊。

第三環節

(同上):研讀賞析,體驗情感。葉聖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鑑於此,在“研讀賞析,體驗情感”環節中,我首先抽選出幾個代表分段朗讀課文,此時其他學生邊聽邊勾畫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歸納出本節課的生字、詞和重點詞句,並讓學生議一議(例如課文中出現的含有修辭手法的語句所表現出來的意思和情感等)。力圖使學生在反覆朗讀和討論交流中對課文有所思有所悟。

緊接着,我將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讓全體學生品讀重點詞句,並藉助多媒體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圖片,適時加以引導和闡述,讓學生圖文結合地品味和理解本節課重點詞句。如讀到“××”時,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寫人:主人公表現情感的畫面;寫景:與內容相關的圖片)。這一幅幅畫面,不僅講學生們帶入課文之中,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等詞語,從而體味文章的意境美,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

最後,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再次展現一組配樂(根據內容而定的)圖畫,引讀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作者再次產生共鳴,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激起他們對(根據課文內容)(如:草原的無限熱愛)。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

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學生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因此再對課文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根據課文內容拓展出的問題)。這個問題,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第五環節

(緊扣教學目標,設計新穎):安排作業,複習強化。爲了複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再次體驗課文(寫景:優美的景象;寫人:主人公的情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後作業:作業1:請大家將本節課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優美詞句》小筆記本上;作業2:根據課文內容,(寫景:可以按照課文內容畫一幅圖;寫人:在老師的指導下將大家分成兩幾組進行角色扮演,讓大家一起體驗課文中人物的感受)。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緊扣教學重點寫出幾個詞句或安排新穎的板書)(時間控制1分鐘)

最後,我談一下本節課教學效果。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以及多媒體展示等課堂活動,我設想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認知生字,讀懂新詞,交流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穫,同時力求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要求。

1.學習目標:(1)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與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相適應,關注學生的差異。(2)學習目標明確、恰當。

2.教學內容:(1)教師能深刻理解、正確把握教材,注意引領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2)積極開發和運用語文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3)充分發揮漢語拼音在教學中的作用。

3.教學方法。(1)能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教學策略和方法靈活多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3)如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適時、適度,講求實效。(4)及時採用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

4.教師素質。(1)教師的語言準確,有激勵性和啓發性。(2)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有的放矢的指導。(3)有較強的組織、調控及應變能力。

5.教學效果。(1)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氣氛和諧,師生關係融洽,訓練紮實有效,各層次學生學有所得。(2)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二、要注意的問題。

(一)識字

1.改革識字的教學方法,打好識字的基礎,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讓學生藉助拼音、部件、熟字、工具書來獨立識字。

2.加強生字的複習和鞏固。(1)在一節課的不同環節複習和鞏固生字;(2)複習前面課文中學過的生字;(3)複習、鞏固生字的形式多樣、活動有趣。

3.識字融入閱讀教學中,在語言環境中加深印象和理解,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寫字指導。 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2課《雨點兒》。本課要會認的字有:點、數、清、彩、飄、落、空、問、回、答、方。教師在教學生認字的同時,還出示生詞卡片認識了相關的生詞,其中有:雨點、數不清、雲彩、飄落。這時,教師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前幾個生字比較集中的句子讀一讀(個體讀、小組讀、全班齊讀):“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這樣,就將識字融入到句子中,融入到課文中,融入到閱讀教學中,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認、讀這些生字、詞語,發音準確,印象深刻。

4.相互交流課外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習慣和能力。

5.根據學生年齡不同,識字指導的重點應不同,有所側重。加強範寫,抓重點: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字,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6.重視寫字的講評,以表揚和鼓勵爲主。

(二)閱讀

1.重視朗讀的指導:(1)要體現朗讀的層次性。讀幾遍,每遍要達到的朗讀目的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太隨意。(2)朗讀形式要多樣,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3)發揮範讀的作用。不主張全篇範讀,要抓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長句子、難理解的句子、生字集中的句子。

2.引導學生質疑,相互問答,適當講解和點撥。引導學生說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激發學生自己的獨到的內心體驗。

3.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有思考價值,激發學生的思維。

4.注意積累語言:課內外好的詞語、句子、段篇。

三、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一)整體教學目標

1.感悟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發揮漢語拼音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工具作用,加強識字指導和訓練,培養朗讀能力。

4.注意糾正不良的書寫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5.根據學生年齡特徵,選擇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可以藉助動作、表情理解詞義,可以藉助課件理解句子的意義。

6.運用多種評價方式,給予鼓勵、表揚,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識字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特點及編排意圖,創新識字方法,探索識字規律。

2.運用多種手段創設識字情境,搭設字詞和事物之間圖文結合的橋樑,使生字和事物建立緊密的生活聯繫。

3.多種途徑、多種方法識字,體現識字的層次性,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採取的形式和環節有:在課文中藉助拼音讀一讀、離開課文藉助拼音讀一讀、去掉拼音讀一讀、通過猜謎等遊戲活動記一記、回到課文中讀一讀。

4.重視課堂教學的書寫指導,教師示範要規範。給學生當堂書寫的時間,培養書寫習慣和審美能力。課堂識字和寫字做到動靜結合、疏密有致。

(三)閱讀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閱讀教學目標,實現低段閱讀教學認認、讀讀、說說、背背、寫寫、畫畫的教學策略,進行人文教育。

2.閱讀教學一定要熟讀文本,可以要求學生讀的淺一點、少一點、遲一點。

3.以讀爲主,把講放在難理解的地方,切忌把精力放在分析理解上。

4.朗讀形式多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感。學生語言積累豐富,思維敏捷。

5.積極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邊讀邊畫,促進知識向技能轉變。

四、實施建議

1.課堂教學符合低段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和特點:姓語、姓低、姓小、姓細。

2.倡簡:簡簡單單教語文、簡簡單單學語文。求真:識字、寫字的指導、書寫訓練紮實,朗讀面向大多數學生,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個人的認識、體會,哪怕是殘缺的、不完整的。務實:完成和實現識字及閱讀教學目標。

3.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儘可能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識字,在閱讀過程中識字、記字。

4.教學設計要儘快轉變“線性”的單一設計,改爲“塊狀”的開放設計。基於本校和自己班級的實際,從常態課的教學中反思、總結、提高。

5.課件要少而精,應後置於文本的閱讀理解基礎上。課件文本儘量用楷體字或宋體字,且爲黑色。課件色彩不宜絢麗,過多的畫面會造成學生思維的缺憾。

6.寫字練習必須在課上當堂完成,與學生課下的減負緊密聯繫。

7.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識字教學中知道哪些是會認的字,哪些是要求學會的字。

8.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分清輕重緩急,不要平均用力。

9.關注文本,提供足夠的朗讀時間,讓學生看着課本讀。

10.學會傾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和存在的問題。

11. 充分發揮單元導讀、自學提示、課本插圖插語、課後思考練習題和語文園地習題的教材編排導向作用

12.課堂評價多提供展示學生識字和閱讀成果的平臺,評價語言適時、適度,恰到好處。

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的建議

1.要有目的地創設生動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使他們樂於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與大家交流分享。

2.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品讀好詞佳句。注重課內外聯繫,多做擴詞造句,積累運用的練習,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句子概念。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從一句話中的逗號、句號到問號、感嘆號,要在不斷練習中提高運用的能力。

4.要巧用課文插圖,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表達,使我們的教材能活學活用。

5.選擇典型句段,進行模仿練習時,要注意學生的層次差異性,不能侷限學生的思維,多鼓勵學生有不同表述。

6.抓住課文中的留白處,補充延續,發揮學生的想象,發展思維和語言能力。形式要多樣,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7.多做看圖寫話的練習,從單幅圖起步,到二年級學會寫多幅圖,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或時間順序,寫清圖意,表達清楚,有條理。

8.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生活。積極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的閱歷,主動獲取寫話素材。

9.提高課堂寫話的有效性,及時交流反饋。注重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交流意見,幫助學生樹立寫話的信心,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小學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小池》是新課標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鍊。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薰陶。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吟誦古詩,背誦古詩。

2、認識“池、惜”等7個生字。會寫“立”1個生字。

3、抓住詩眼“惜、愛”體會小池之美、畫面之諧、詩人之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說重點:

以朗讀和背誦作爲基本訓練形式,讓學生通過反覆吟誦來逐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自然景色的美麗可愛,接受美的薰陶。

四、說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細流”與“泉眼”透過字面意思挖掘詩句背後的意蘊,感受到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力。

五、說學法:

對於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爲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爲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於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爲途徑,配以音樂讀,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玩索,深挖細酎,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象展情法。想象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裏發現爲實的東西,並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現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澱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4、多媒體整合法。本詩雖是描寫初夏的小池的景色。但詩的言語與現代文相比,大相徑庭,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言語積累能力比較低,理解起來更不容易。於是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圖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爲動,化難爲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六、說教學程序

(一)、觀圖說話,激趣導入

1、出示小池圖,思考提問:圖上畫了什麼,怎麼樣?

2、組織學生說說畫面的景色。(從訓練學生根據圖畫說完整話開始,同時引出下面古詩的語言品味學習,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反覆誦讀、品味詩語

師: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述這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自由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示範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3、學生繼續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4、提煉詞語品味(出示詞語)

(1)學生讀

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尖尖角細流晴柔

(2)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從剛纔那幅圖中找到這些景物嗎?然後找景物,乘機理解“泉眼、細流”等詞。

(3)學生可能找不到“晴柔”,可以通過組詞讓學生找到。

出示:晴——晴空、晴天

柔——柔和、柔軟

師:晴可以組成晴空、晴天,柔可以組成柔和、柔軟,晴柔就是柔和的晴空,它在圖中的哪裏?學生找到水中的晴空。

(對於一年級學生讀圖相比於讀字,更感興趣。從讀圖到讀字,再從讀字到讀圖,這種圖文結合一是合乎學生髮展規律,二是有機的把識字與理解結爲一體,既能讓學生識字讀書,又能使學生在圖理解詞的意思,突破了學生閱歷少,對於古詩文理解的難度。)

5、師:這幅畫十分美麗,有泉眼、小荷、樹陰、蜻蜓構成了一副和諧的小池圖。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哪一句。學生以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詩意、詩味、詩情原本就存在於詩的言語中,通過反覆誦讀,自然詩歌的意味情也會明晰起來,當然在學生述說自己爲什麼喜歡這首詩時,詩美的表達方式也潛移默化到學生的頭腦之中,這與作者的喜歡也具有一致性。)

(三)、走進詩境,體會詩情

1、你們都喜歡這首詩,是因爲喜歡這些景、這小池,詩中哪些字是說喜歡的意思?

(1)學生找出惜、愛,教師隨機也提問:誰惜誰,誰愛誰?同時理解簡述詩句。

(2)還有誰喜歡誰,爲什麼?同時理解簡述詩句。寫“立”。

2、在這樣美麗的小池裏,小荷剛剛露出了漂亮的尖尖角,喜歡小荷的蜻蜓早已立在上頭,還有哪些動物立在上頭呢?想象說話。

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頭。

3、可見,小池是多麼美麗,而且每種景物都喜歡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誰來有感情的朗讀。朗讀指導,讀出美麗、和諧、喜歡,配樂朗讀。

(藉助圖畫,抓住詩眼“惜、愛”引領學生走進詩所描述的意境,在詩境中表達想象,學生也自然成了小池中的某某景物,他們能體會出什麼是美,什麼和諧、什麼喜歡。學生從詩的字裏行間體會詩的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走近作者,加深印象

1、師:這是一首描寫初夏小池的寫景詩,它表達美、表達愛、表達和諧。詩人愛小池嗎?我最愛小池中的什麼?爲什麼?

詩人最愛小池的,因爲。

隨着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朗讀訓練,讀出詩人的愛池之情,特別要讓學生站在詩人的角度吟誦。

2、詩人是一位怎樣的人呢?(學生回答)詩人不僅是愛小池的人,還是一位愛自然、愛田園風光的人,具有愛心的人。出示楊萬里的兩首詩,學生誦讀。

(從認識一首詩並進行感情吟誦到吟誦兩首詩,從學習一首詩到認識一個人,楊萬里在一年級學生的心裏再已不是詩人,而是見得到,摸得着的朋友,學生爭着讀詩的興趣也會因此大增。)

七、說教學建議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爲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爲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運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麻雀》是“二期課改”小學語文三年級下的一篇教材,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優美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的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僅刻畫出小麻雀的弱小,獵狗的兇暴,“我”的同情憐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爲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親子”、“母愛”,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麻雀》的教學重點是:瞭解敘述一要真實,二要具體。學習《麻雀》一課,讓學生在熟練運用“讀課文,想畫面”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上,着重瞭解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敘述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進而認識到內容真實、具體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並激發出熱愛生活,懂得母愛的偉大和愛護弱小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另外本課教學,擔負着繼續培養學生根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自己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自主學習及創新精神。

二、教學對象分析

我班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經過小班化教育的薰陶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比較強,故而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組長的帶領下自主學習課文。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不夠,表現慾望不強,朗讀水平不理想,往往讀不出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感情。因此本課教學應重視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續運用抓住關鍵詞語朗讀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陶冶學生情操。

三 教學目標設定

1、能在初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體會老麻雀爲了保護小麻雀表現出的英勇無畏的精神,感受“一種強大的力量” 即母愛的力量;

3、能繼續學習、運用提問的方法;

4、能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特點,體會“一種強大的力量” 就是愛的力量;

繼續學習、運用提問方法;

·教學難點:

在初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手段:

1、多媒體技術運用;

2、引疑、導析,讀、思、劃、議結合法;

四、教法學法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改精神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因此,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1、設疑引思

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提出兩個問題:“老麻雀、小麻雀、獵狗分別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課文中那些句子體現了他們的這些特點,爲什麼?”讓學生合作探究,採取“讀——找——劃——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說理由,並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2、引疑深思

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品讀,深入理解。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感,積累詞彙。並引導學生進行邊讀邊劃邊思,讓學生自問自答,互問互答,小組、集體議論,引疑、導析,讀、思、劃、議結合法,提高學生質疑提問能力,咬文嚼字能力,語言文字欣賞能力,體會“敘述一要真實,二要具體”的作用。

3、拓展反思

爲了加深學生對母愛的理解,我特意設計了課後活動:課後熟讀課文,把感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課後收集關於動物或人類母愛的故事,召開“小小故事交流會”。目的有二:其一繼續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其二使課堂上被偉大母愛感動的情感共鳴得以延續、發展。

五、教學過程

(略)

六、板書設計

爲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層次,理清作者寫作的順序,我設計了以文本脈絡爲主線的板書,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背誦。

小學語文說課稿5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一篇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

首先我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這篇課文是第一組當中的一篇。第一組共有四篇課文,教學的主題是瞭解和認識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過學生的自我感受,培養他們發現、觀察、創造能力。這四篇課文的組合是按照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景物、場景的順序編排的,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具體景物的觀察思考逐步推進到廣闊複雜場景的觀察、理解和想象。

本組課文從新課改的角度上說,採用了課文學習點的深入和整體訓練延伸發揮的編排方式,融知識學習、個性培養、審美教育、創造發揮爲一體,較好的體現了學習的綜合性、自主性、創造性的教學理念。

本課是鄭振鐸先生的散文刪改。主要通過春天景色特別是“燕子”這一形象的描寫謳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課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側面刻畫燕子的形態、動作及所體現的美麗內蘊。

下面我再說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

(1)引導學生具體觀察燕子的外形、動作等的特點。

(2)體會課文中詩化的語言美。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4)掌握本課字、詞及句子。

難點在於:

(1)培養學生做細微、具體、準確的觀察。

(2)從課文具體描寫出發,使學生更開闊、生動的想象。

我再說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一方面,運用情景教學在情感化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一誦讀爲線索整體感悟和具體指導分析相結合,加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學法主要採用自我吟誦、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的方法。

下面我具體談一下本課的執教過程:

本課我分爲四個環節:

1、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2、初度課文,整體感知;

3、分讀賞析;

4、回讀昇華,積累拓展。

下面我分步說明我的教學設計:

一、 在導入環節根據本課內容,我準備採用多媒體課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飛往來的場景,並配音樂,設置情景引入課題。在播放畫面的同時,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問:同學們,在我們播放的畫面中,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然後過度到本課的學習。

二、 在初讀感知環節採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要求學生投入感情,然後教師範讀,整體感知全文。

三、 分讀賞析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感情分讀課文,並體會情感。爲了推進課文的朗讀和理解,我準備採用“誦讀小標兵”的競賽方法最後評出“誦讀小標兵”。在這個環節中我準備採用以下幾個步驟實施教學:

1、帶着“小燕子是什麼樣”的問題誦讀第一段,然後投出一隻燕子的具體畫面,讓學生詳細觀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狀,同時在觀察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來理解燕子翅膀輕快;尾巴似剪刀的特點,並板書燕子特點的重點詞語:活潑、機靈。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羣結隊歸來的畫面,讓學生觀摩畫面後,帶着“小燕子爲春天帶來了什麼”的問題朗讀第二段,引導學生理解和想象“趕集似的聚攏”。爲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趕集似的聚攏”及“增添生機”,我特別設計了一個學生模仿燕子叫聲的教學細節,理解“增添生機”。

3、播放燕子在微風中、陽光中翻飛的畫面片段,在畫面的啓發下,採用小組代表競賽的方式,形象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創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飛翔的樣子,突出重點詞語:掠過、一轉眼、橫掠過、偶爾、波紋、盪漾。分組討論這些詞語的形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對燕子聲音和動作的模仿、關鍵詞語的體會和想象,來觀察和理解燕子飛翔的動態特點,從而突破課文重、難點。

4、投出燕子在電線杆上的畫面,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後一段,放下課本,觀察多媒體畫面,想象燕子和電線杆的構圖像什麼,引導學生沿着“五線譜”想象到音樂,然後鼓勵誘導學生根據這個畫面唱出一兩句自己創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後讓學生明白用五線譜打比方,我們不僅看到燕子的空間想象,同時彷彿聽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過讀課文最後在整體播放整篇課文的畫面和《嘀哩嘀哩》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八、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把本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父母聽

小學語文說課稿6

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雷雨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雷雨》一篇是看圖學文課。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自然景象。本課我從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

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認“壓,亂,垂,虹”四個生字,會寫一個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時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後的景象。

3、聯繫生活,培養學生有觀察天氣變化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雷雨前、雷雨時的情景。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聯繫生活感知,感情朗讀雷雨前、雷雨時的描寫。

【說過程】

《雷雨》一課描寫的是夏天下雷雨時景物變化的內容。對這一課的教學預設,我預設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進行導入並組織學習生字詞。第二環節組織學生初讀課文並給課文分成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三個部分。在初讀課文後,讓學生欣賞關於雷雨前後的一些圖片,然後緊緊抓住了“烏雲、大風、閃電、雷聲、雨、彩虹”這幾個詞語,通過引領讓學生給“雷聲、烏雲、雨、大風、彩虹、閃電”按先後順序進行排列,從而讓學生對下雷雨的整個過程有個更清晰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按雷雨之前之時之後的順序分成三部分。第三第四環節是對每部分內容進行精細的解讀,引領學生抓住其他一些景物以及文本中的一些經典字詞和句子,如“壓、垂”等字和“雨越下越大……”等句子來賞讀全文,讀懂全文。這樣的設計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難度,思路也很清楚。

【說方式】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看圖與讀文相結合的方法,啓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感受雷雨的特點。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爲重點,讓學生自主探究識字、同桌合作檢查、多形式的朗讀感悟,從而獲得收穫,體驗學習的快樂。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簡約識字環節。由於本文涉及的生字不多,只有四個生字,而且“壓、亂、垂、虹”四個生字識記簡便,可以利用學過的生字通過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識記,所以在識字這一環節,我以較少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讀準字音說出識記方法再讀相關詞語既“一讀二說三再讀”的形式展開教學。從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文本的理解中。

2、圖文結合,朗讀感悟。本教材中安排了兩幅插圖,在此基礎上我又補充了幾張關於烏雲、閃電、雨、彩虹的特寫圖片,力圖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如,在初讀課文之後,我安排學生對雷雨之前之時之後的一組圖片進行課件展示,在賞完圖片之後讓學生說說看到了哪些景物,從而再讓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先後次序的排列,以此來理清課文的脈絡,把課文分成“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三個部分。又如:課文第一段“黑沉沉”這個詞學生不容易理解,要讓學生通過看圖,知道雷雨前的雲很黑、很厚,所以看起來“黑沉沉”的。總之,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

雷雨時的情境,使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繫,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感悟。

3、引導想象,加深體驗。通過想象,加深學生對雷雨前後景色的感悟。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使學生邊讀邊思,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再看課件。而不是採用圖解文字的方法。如:在讀到“……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以及“……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兩個句子時,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通過議論“葉子爲什麼不動,蟬爲什麼不叫?”“如果是你,當時你會怎樣?”以及“蜘蛛逃走了,他可能去了哪裏?”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讓學生感悟出此時此刻天氣的悶熱。

4、體會悟趣,訓練詞句。這篇文章在運用詞句方面非常準確、傳神,值得細細體會。教學中我以各種形式喚起學生對詞語的直觀理解,體會這些詞語的精妙。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就用得很妙,滿天的烏雲是怎樣壓下來呢?我通過展示圖像,然後追問:①從圖中看“壓”字怎樣理解?天上的烏雲壓地面這麼近,人們感受怎樣?學生經過訓練,不僅會弄清了“壓”字具體含義,而且會揣摩出了人們當時的感受。又如“蜘蛛從網上垂下來……”一句中,對“垂”字的理解,通過引導學生給“垂”字換個字,即找找近義詞的方式從而得到正確解讀。再如“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樹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中“越…越…”就用得極爲準確,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聽雨聲,學生自然體會領悟出雨是從小到大,慢慢變化的,從而會說出了很多“越…越…”的句子。並且以“烏雲越來越( )風越來越( )閃電越來越( )雷聲越來越()……”的詞組練習加深對課文第一部分的理解(即雷雨前的理解)。可見,緊密聯繫視覺聽覺效應等方式,在此基礎上去體會詞語讀懂句子,學生自然會學得有趣,用得正確。

【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分三個方面設計: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然後在精讀課文的時候,分別整理並板書雷雨前有烏雲、大風、閃電、雷聲;雷雨時雨量由小到大,大到小來板書。整個板書簡潔,條理清晰。

小學語文說課稿7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橋》的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穩,高風亮節和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老支書身上那種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正是文章要向我們弘揚的。

2、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位語言,理解內容,深刻感受課文中人物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3)、讓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二、 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探索文本的衝動,朗讀感悟法,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以及講授法,點撥法等

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我着重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參與度,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因此,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我讓學生運用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自讀自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從而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 說教學程序

(一) 開門見山,聚焦洪水

1利用提示性談話,提出閱讀要求:邊讀課文邊用筆勾畫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詞句。努力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根據學生交流的結果,適時用課件出示這些句子或詞語,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朗讀,體會洪水的可怕。(課件出示:略)

3、通過多媒體情境展示,再現文本情境,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當時的場景,並在情感體驗中聲情並茂地讀,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深化情感體驗,使語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諧共振,併爲下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抓重點詞,感悟羣衆

我讓學生找出描寫人們慌亂的詞語,並適時板書:驚慌、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再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人們的驚慌失措。

(視頻對學生留下的情感衝擊,會使學生以換位思考的方式,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當時情勢的危急。)

(三)、熟讀精思,步步深入

1、激情導入,聚焦老漢

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擁向那唯一能逃生的窄窄的木橋,危險將在瞬間發生!這時,人們看到--(課件出示課文:略)生接讀。(板書:老漢)

2、透視老漢,深入感悟

①、潛心會文自讀感悟

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對話的過程,學生潛心會文是實現三者對話的主要環節。讓學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怎麼感受就怎麼讀,這是對學生自我感受的珍視,體現對學生情感的珍視。因此我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老漢是怎樣的一個人?畫出令你感動的詞句。在最打動你心靈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或感動的原因,並讀一讀,怎樣感受就怎樣讀。

②、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以悟代講,以讀代講,更能讓學生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對話中觸動情感的脈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領悟可能不很到位,我就適時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經過自讀、悟讀、範讀等方式,使學生能較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與文中人物產生共鳴,從而真正達到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如在學生感悟到老漢的鎮定、捨己爲人後,我首先用激情的語言過渡,再引導學生抓住“衝、揪、吼、兇得像只豹子”體味老漢的嚴格要求,接着,學生加上表情、動作,帶上自己的真情實感朗讀體會老漢的嚴格要求,品味老漢焦急、惱火背後的那顆愛民之心。

3、走近人物,激情對話

過渡:老漢是村支書,他愛民;老漢是父親,他愛兒子。但在生死攸關之際,他無私地選擇了大家。爲了村裏一百多號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兒子,留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伴隨着那如泣如訴、深沉悲憤、感人肺腑的背景音樂,我沉痛的交代着課文的結尾。 音樂的渲染,老師深情的範讀,孩子們的感情是一發而不可收。我先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再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聯想:老太太正站在丈夫和兒子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深情地呼喚着她的丈夫,呼喚着她的兒子。老太太會對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說些什麼呢?如果老漢能聽見老太太的訴說,他會怎麼想呢?從而深入感受人物內心的真實狀態,達到情感的昇華。)

(四)、再度釋“橋”,領悟深意

此刻,山澗溪流上,再也沒有了那座帶給人們生的希望的生命橋(板書:生命橋)。可我們卻分明看到有一座橋穩穩地架在了人們的心目中,它熠熠生輝,它堅不可摧。你看到了嗎?是一座什麼橋?學生交流:從而理解這不是一座黨員和羣衆之間的連心橋。(板書:連心橋)

(五)、拓展練習,情感昇華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孩子們在“接受感動”後,有着強烈的傾訴慾望,這既是對課文學習的積澱,更是一種真情的感動在傳遞和蔓延。因此,我佈置瞭如下的練習:想象寫話,祭奠的這一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來了,整個村莊都嗚咽了。老支書的墓前,齊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絕的鄉親們會說些什麼?請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寫下鄉親們的肺腑之言。

四、 說板書設計

老漢 人們

鎮定 橋 驚慌

捨己爲人 有序 你擁我擠

嚴格要求 生命橋 瘋了似的

愛親人 跌跌撞撞

連心橋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扼要,抓住題眼,直奔中心,達到“高效能、簡約化”的功效,有利於學生理解文本的主旨。

小學語文說課稿8

孩子們童稚的心靈是一個詩的國度,他們那一句句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未經雕琢的語言就是世界上最純、最美的詩句。《眼睛》是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極富兒童情趣的小詩。它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生動,韻律和諧優美。如何把握兒童情趣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進而發展他們的語言,啓迪他們的智慧,張揚他們的個性,讓詩情畫意始終縈繞在課堂,讓“活化語文”實實在在地體現在課堂是備課時思考的一個重點。

一、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於:教學中,一方面要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啓迪聯想……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用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知道。整個過程爲 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在“情趣”中觸動學生的心絃,開啓學生的心扉,讓他們欣然走進詩的意境;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淨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從他們的心靈深處引出一股清泉,讓純真的語言化爲盎然的詩句洋溢在課堂教學之中。在濃濃的人文情懷中,在音樂、畫面、詩歌這融爲一體的氛圍中,在學生們積極參與的合作、交流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隨着心靈和情感的薰陶而提升。在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下,我把朗讀作爲這堂課的重點,“新課標”還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二、教學設計

1、初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VCD,播放“課文朗讀”,聲情並茂的範讀,屏幕上美麗如畫的景色,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聆聽範讀的同時觀看圖象,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

2、自讀,感知內容

在學生自讀前,提出自讀要求,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3、美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①以境促讀,境中動情

教學本課,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相應的詩句及畫面,屏幕上可愛的露珠長在小草的臉上,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天黑了,燈塔媽媽睡不着,睜着眼,看看有沒有還沒回家的船寶寶,它們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動聽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對文中的詩句有了直觀的形象認識,感受到每一句詩都有一幅美麗的,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

孩子們邊看邊自發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讚歎:“真美啊!”抓住這個契機,我讓學生把自己變成了可愛的小露珠,問學生:“你高興嗎?你想怎麼說?想怎麼做?”孩子們笑着,跳着,欣喜地說:“露珠是小草的眼睛。”此時我引導學生聯想如果這可愛的露珠長在花兒的臉上,那它就是花兒的 ,如果露珠長在樹葉的臉上,那它就是樹葉的 。緊接着,我使用了激揚學生靈動的評價語:“開心地說吧!”“這麼多可愛的小露珠,我們一起歡呼吧!”這些話語,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的創造性被激發,心靈得以解放,此時,整個教室洋溢着濃濃的“詩意”。

②以演促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我安排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表演讀課文,引導學生大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同詩歌領悟到的內容與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表達出來。這是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孩子們搖身一變成了小露珠、小星星、湖泊、燈塔,有的學生在搖頭晃腦地讀,有的學生手舞足蹈地讀,課堂上書聲琅琅。

此刻,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已經能夠衝出老師的翅膀,自由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啦!

③以說促讀,說中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