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範文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巨人的花園》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範文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園》是本冊書第三單元“感受親情”單元的一篇課文。“感受真情”共包括五篇文章:《一把傾斜的傘》感受的是平淡細膩而無私的愛在親人之間的傳遞與延續;《夥伴》感受的是朋友間的赤誠之情;《信任》品嚐的是人與人之間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金色的蒲公英》品味的是媽媽對女兒充滿愛的教育。而《巨人的花園》則通過巨人的花園由“開滿五顏六色的鮮花”到“冰雪覆蓋,滿園荒涼”再變回到“鳥語花香”,以及巨人由自私自利到不自私自利,從而學會與人分享快樂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愛是分享,真正的快樂來自分享。課文以童話的形式,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使其中蘊涵的道理自然流露,貼近兒童心裏,孩子容易接受。

同時,我認爲這篇課文也是第六單元“安徒生和他的童話”的前奏,其童話的形式和愛的主題正與安徒生童話中“同情和關愛”的主題產生共鳴。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讀懂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知道巨人以及巨人的花園發生了哪些變化。

技能目標:能複述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體會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明白自私自利的人不會快樂,只有學會與人分享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理解巨人的花園以及巨人變化的原因,從而感悟出學會與人分享纔會快樂。

二、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三、教法學法:

我們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激發情感”的思路,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感悟、情境體驗、對話交流、激情朗讀,體會巨人前後態度情感的變化,從而感悟出愛就是分享,分享纔會快樂!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閱讀引入,點明愛的主題

本單元所有文章都在回答“愛是什麼”這一問題,我們由67頁閱讀鏈接中選自劉墉玉蘭花中的一個故事引入,讓學生自讀,明白選文中愛是什麼的主題。這段選文與巨人的花園的主題正好吻合,但內容更淺顯,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故而作爲引入,也算做是我們對文本內容的一個整合。

(二)自私自利,走進愛的冬天

這一環節主要通過讀中想象和想象中讀的方法,讓學生想象當春天又來時,花園中卻仍是冬天的荒涼景象,交流自己此時的感受並讀出自己的感受。在這一環節中,我們注意尊重、珍視孩子的獨特體驗,從而讀出自己的個性。再通過“表演探究”瞭解花園之所以沒有春天的原因,探究出巨人自私自利的內心世界。

(三)幡然醒悟,找回愛的春天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第四自然段。這一段是課文理解中的難點,我們設想能通過與故事中人物對話和感情朗讀探究出巨人思想變化的原因,從而領悟學會分享纔會快樂。最後通過給花園起名字使主題得到昇華。

(四)教給方法,指導複述

出示本文的故事提綱,讓學生看提綱複述,告訴學生這是講故事的一種方法。

我們這節課的設計更多的是追求一種自然,希望能讓學生在自然、主動的狀態下、在不知不覺的體驗中得到情感的薰陶。

評說課稿

1、對教材分析的透徹、明白。

2、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有層次性,

3、教師對課文重點選擇恰當,教學中採用了多種形式的閱讀,但對不同學生的閱讀層次,沒有充分的體現。

4、教學重難點得到體現,並能解決重難點。

5、教學過程清楚明白,脈絡清晰,圍繞着“愛”的主題進行教學,主題突出。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2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第九課《巨人的花園》(板書:9、巨人的花園)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走進第七冊第三組語文,就是走進“中外童話”專題。

教學時,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優秀童話,也要有效地利用學生已經閱讀過的童話,還要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童話,並在大量閱讀、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童話特點。

《巨人的花園》是第三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英國作家王爾德。文章描述了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裏玩得開心,花園一年四季美麗如畫;然而當巨人回來時,勃然大怒,趕走了孩子,砌起了圍牆,花園被籠罩在冰天雪地中,從此花不開,鳥不語;當孩子們偷偷地鑽進花園遊戲時,花園又是一片春意;巨人一再驅趕,花園又被冰雪覆蓋;最後在一位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圍牆,把花園給了孩子們,花園於是又春意盎然,巨人再次回到了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這篇童話告訴我們: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

本文有三處對比描寫,即花園變化前後的對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進行對比、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是課文顯著的寫作特點。

2、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讀寫“允許”“洋溢”“鮮花盛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領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3)體會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3、教學重點: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這篇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二、促進發展說教法。

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根據教材特點、教學目標、重難點,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我選用的教法有:

1、以讀代講、以問促讀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薰陶。

本課教學,我要預設好能促進學生認真讀書的問題,採取多種形式、各種層次的讀書方式,使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悟情明理。

2、讀寫結合法。語文教學要以語言文字訓練爲主線,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應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

本課的教學,力求學生人人蔘與,緊扣課文的讀寫訓練點,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三、培養能力說學法。

學無止境。學法是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要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必須把課堂這一大舞臺還給學生,教師應該注重學法的滲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滲透的學法有:

1、自主、合作、探究法。《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先讓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讀書,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再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感悟在小組或全班交流,完成自主實踐、自行發現、自我構建的過程。

2、讀書、思考、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因爲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四、循序漸進說程序。

這篇精讀課文,我安排2課時的教學時間。

一課時激趣導入,初讀課文,檢查預習,學習生字新詞,掃除閱讀障礙;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精讀第1——6自然段,對比花園變化前後的內容,初步感受對比的表達特點。

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繼續精讀課文第7——11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揭示童話蘊含的道理,進一步體會對比的表達特點。

下面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走進文本。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你們平時讀過哪些童話故事?(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口頭交流,有效地利用學生已經讀過的童話。)今天,老師帶着大家去遊覽一座花園。

2、揭示課題並齊讀課題。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感知文本。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括號裏的拼音;讀通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及時正音。讀後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檢查預習情況,打出多媒體屏幕,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掃除閱讀障礙。緊接着,充分利用課件,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比如“添”字的右下角有兩點,應該並列。

4、要求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然後說說:這篇童話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第三環節細讀花園變化前後的內容,領悟文本。

1、以問促讀:巨人的花園美嗎?從哪裏看出?認真讀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畫出描寫巨人花園美麗的句子,同時一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花園是如此之美,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吧!範讀,個別讀,齊讀,讓學生在讀中明理悟情。

(3)讀寫結合:第一自然段中“那裏,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一句寫出了花園一年四季的美麗,請同學們也模仿這樣的寫法,寫一寫自己生活的小區、可愛的校園、美麗的公園,等等。(設計意圖:從讀到寫,目的是遷移課文知識,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2、精讀第3——6自然段,對比花園變化的前與後。

(1)過渡:當花園的主人——巨人外出旅行歸來時,花園發生了哪些變化?

(2)導讀第3——6自然段。

給足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的時間,讓學生帶着過渡語的設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4分鐘後,讓學生在四人小組或全班交流。我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相機板書:美麗孤獨

幸福寒冷

(設計理念:突出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提示說話,接觸對比。

提示語:當巨人外出,孩子們玩耍時,花園——

當巨人回來,禁止孩子們玩耍,花園卻——

當孩子們偷偷地鑽進花園,花園又——

而當巨人訓斥孩子們離開時,花園卻又——

在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幡然醒悟,於是拆除了圍牆,花園又——

在提示語的引導下,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既激發興趣,又接觸文本,還初步瞭解對比的寫作方法。

(4)對比朗讀,感受對比。

第四環節迴歸整體昇華文本。

設疑:同樣是花園,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通過解疑,讓學生明白:正是因爲花園的主人——巨人的行爲,使花園由美麗變得荒涼,巨人也由幸福跌到孤獨。(在質疑問難中,學生對“對比”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拓展文本。

1、繼續讀課文第7——11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2、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以上作業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做鋪墊。

最後說說板書設計:

一篇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它體現了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作者的文路“三路”合一。本課時的板書力求達到以上的要求,既體現內容美,更體現形式美,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諧統一。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3

一、 緊扣特點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園》講述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便在花園的周圍築起了圍牆,將孩子們拒之門外。從此,花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後來,在一個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拆除了圍牆,與孩子們共同生活,感到無比的幸福。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文與學詞結合,通過對比朗讀感受本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會多元交流,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願意和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童話中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寫細細品味。

難點:在悟讀中初步體會本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二、促進發展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根據課文特點,我將圍繞“對比”展開教學。我將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讓學生通過對比思考,引導學生深入感悟來實施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扶放結合,滲透學習方法。

三、培養能力說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滲透了讀中悟,悟中讀的學法。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形式多樣的誦讀,讓學生領略文章內涵;運用想象、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實現文本、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多元互動,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

四、循序漸進說程序

第一環節:精彩回顧,繼續學文。

上課伊始,我這樣問學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對這篇童話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咱們來玩個跟童話有關的小遊戲——看圖片,猜猜看,它們來自於哪篇童話?”我會在屏幕上出示幾位童話主人公,很自然地導入課文的學習。

第二環節: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一)花園變化前後的對比讀

1.提示說話,接觸對比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想巨人的花園原來是什麼樣的,後來又是怎樣的?並在相關的語句下畫上記號。稍後,適時請學生交流。並在屏幕上出示相關的語句。

2.對比朗讀,感受對比

以對比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先讀讀描寫花園漂亮的語句,再讀讀因爲巨人的行爲而變得寒冷、荒涼的語句和花園後來又富有春意的語句,最後再讀讀描寫花園變成了冬天的語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

1.巨人的性格

(1)我這樣引導學生:“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可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同樣一個花園,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

(2)“當巨人面對孩子們一次又一次進入他的花園,態度是怎麼樣的?”我讓學生再次認真讀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3)當學生交流完後,我適時出示相關語句:“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喂!你趕快滾出去!”在研讀巨人斥責孩子們這三句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請你們讀一讀這三句話,並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裏可能是怎麼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麼樣子的?

2.孩子們的性格

讓學生試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並隨機理解重點句: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着巨人。讓學生通過想象補白:小男孩會對巨人說些什麼?讓學生在想象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三)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讀

1.讓學生再次朗讀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無情的句子。

2.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巨人醒悟後言行的重點句:“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讀,然後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三環節:巧設練筆,昇華情感

設計有創造性的小練筆:“巨人趕走了小孩,你覺得他趕走的僅僅是小孩嗎?還有什麼?你想對他說些什麼?”讓學生在練筆中,再次昇華學生的情感。

第四環節:廣泛閱讀,超越文本

結合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收集更多的童話故事讀一讀,並開展一次講童話、演童話的比賽。

五、理清脈絡說板書

  《巨人的花園》說課稿4

【教材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裏。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着孩子們來了,園裏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纔是真正的快樂。

本文的顯着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等基礎知識。

2、學習、積累描寫巨人的花園的'景色和巨人心理活動的句、段,理解巨人的花園變化的原因。

3、在提高朗讀能力的基礎上,發展感悟、體驗、想象等學習能力。

4、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等道理,願意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

通過重點語句的學習,發展朗讀、感悟、體驗、想象等學習能力。

【教學難點】

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等道理。

【設計意圖】

一、以讀爲本,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想象

徐世英先生曾將朗讀與講解做過精闢的比較,他說: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鑽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是攤平、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基本的語文課程目標,本課教學中我力圖體現從讀中積累語言觸發語感、讀中再現情境加深理解、讀中訓練想象發展思維、讀中內心體驗激發情感等方面內容,以讀爲本,讓讀不僅僅作爲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也是整個教學的過程。

1、讀中理解:

在學習第1自然段中,我讓學生朗讀後用自己的話講講花園的景色,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對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白雪一片有了自己的理解,再找出概括花園景色的詞語(漂亮),這樣先分散後集中的感受使學生很容易的就明白了本段的主要內容,也爲有感情的朗讀和後來的背誦打下了基礎。

2、讀中感悟:

在學習7、8段中,學生通過巨人態度的變化感受其內心的變化。

如:激動處,巨人已經很長時間都沒見過陽光了他擡頭望去,一縷陽光從窗外射進來。好幾個月沒見過這麼明媚的陽光了。應該讀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學生在理解後就更加能讀出巨人發脾氣時的暴躁和粗魯;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叱責表現出巨人的憤怒到達了頂點。學生在一系列的詞語、語氣的程度甚至的標點的感悟中都能很形象的讀出巨人當時的心情。

3、讀中體驗:

巨人第一次趕走孩子們的時候,自己的花園裏一直都是冬天,第6自然段中描寫了花園內外景色的不同。朗讀前引導學生說說刺骨的寒風、雪花飛舞等有所經歷的體驗,能夠更加生動、形象的再現出花園景色的對比與巨人的孤獨、無助,學生帶着體驗朗讀,會真正融入自己的情感,也與文本的內涵相吻合。

4、讀中想象:

文中那個具有着魔力的小男孩,用自己的眼神溫暖了冷酷的巨人,那醒悟後的巨人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學生在想象中體會到了巨人內心的愧疚與悔意,再讀巨人的話時自然水到渠成。

總之,讀是思的憑藉,是悟的前提,是議的準備,是寫的基礎。以讀爲本,重視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根本。

二、在閱讀理解中訓練紮實的語文基礎知識

進入新的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賦予了其太多的內涵和任務。關於語文閱讀課如何去上,存在着太多的聲音。身爲語文教師,好多時候竟不知道該向着哪個方向走。所以,紮實這個詞無論是在報紙雜誌還是在平時教研活動的評課中很少看到或聽到,彷彿語言文字訓練紮實的語文課就是一種倒退。

然而,毋庸質疑,聽、說、讀、寫是語文最具特色的學科特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小學的語文課如果離開了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那將是語文教學的又一種缺失。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把訓練學生紮實的基礎知識作爲教學的目標之一。

1、課的開始,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整體回顧,也是對課文中生字、生詞的複習與鞏固,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注意了細節的把握,使學生真正的會其音,明其意。

2、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每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都應該學生學習、收穫的陣地。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字、詞的基礎上應該逐漸向着段、篇過渡,爲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後,我提示學生了解其構段的方式──先概括後具體,也叫先總後分,使學生對段落的結構的認識更加清晰,符合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爲培養其閱讀、寫作的能力奠定基礎。

三、以文爲本,在閱讀中積累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下。

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如第1自然段,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如在總結完全文的學習過程後。抄寫則是作業佈置中的一項,把自己喜歡的句段摘抄下來。

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

作爲充滿智慧的語文課,應該是展示師生共同成長的平臺,只有一名智慧的教師,纔可能點燃孩子們的思維,讓他們和學生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把做一名智慧的教師做爲自己的追求,和學生一起,叩問心靈,共同享受語文課堂中的熠熠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