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品】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六篇

【精品】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六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一、活動背景

春天是幼兒園開展“春季主題教育”的最佳時機。春天給人希望,春雨給人生機。本次活動藉助春雨這一自然現象,讓幼兒初步感知雨水與萬物間的關係,繼而感受春天萬物甦醒的生機勃勃。在學習詩歌的具體過程中讓幼兒體驗春天的美,激發幼兒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首詩歌分三段,結構一致,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

二、說活動目標

1、感知春天美麗的景色,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2、在看看、講講、做做中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3、初步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活動準備

製作了三幅圖片,加了一點小小的創意,給人以新鮮感,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小班幼兒喜歡角色遊戲,因此我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胸飾,能夠幫助幼兒進入角色,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說教學法

1、直觀教學法:小班幼兒處於直覺形象思維,直觀的東西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學習記憶。

2、遊戲法:結合遊戲,激發幼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動靜結合。

3、情境法:創設情境,能夠讓幼兒較好地進入遊戲。

五、說重難點

難點:通過詩歌感知春天的美。僅僅依靠詩歌內容來感知春天的美是比較難的,所以我通過運用圖片、動作、談話、遊戲等來幫助幼兒去感知。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語言美。

六、說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感知小雨點——欣賞圖片,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春天的美

——學習詩歌——遊戲。

1、環節一:感知小雨點。

通過播放“下雨”時的錄音,及讓幼兒說說小雨點落下來的聲音,來喚醒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具有親切感。

2、環節二:欣賞圖片,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春天的美。

通過讓幼兒說小雨點會落在什麼地方再出示圖片欣賞,理解內容。應該說三幅美麗的畫面能爲幼兒提供一個充分講述表達的機會,並且教師通過引導讓幼兒將看到的、聽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並且藉助動作、表情等等把幼兒的思維引入詩歌豐富的內涵中去,幫助幼兒把描述的口頭語逐步轉化爲生動的書面語言,爲下一個環節——幼兒學習詩歌打下基礎。

1、環節三:學習詩歌。

此環節我設計了一些動作讓幼兒邊唸詩歌邊做動作,促進他們更快、更好地

記憶,而且不顯得枯燥、單調。

2、環節四:遊戲。

孩子最喜歡遊戲了,此環節運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去鞏固詩歌,可調動積

極性,讓幼兒主動參與,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體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春天的情感,同時活躍氣氛。

總之,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注重啓發引導,通過讓幼兒在主動探索、操作和遊戲等過程中學習詩歌,淡化教與學的界限,讓幼兒學得快樂。

小班說課稿 篇2

一、活動分析:滑梯是幼兒喜聞樂見又經常接觸到的玩具,戶外活動時,滑滑梯是孩子們的最愛,但是由於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年齡小,四肢運動不協調,在玩的過程中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可能會造成的傷害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也就使得“滑滑梯”存在着一定的危險,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爲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滑滑梯真快樂》。

二、活動目標:活動的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爲滿足幼兒的認知、能力、情感需要,我制定活動目標如下:

1.知道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要保護自己.

2.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感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知道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要保護自己。難點是: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在與幼兒的交談中,我瞭解到部分幼兒懂得如何正確滑滑梯,但有意識去遵守這一規則卻比較難。因此我通過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已有經驗、觀看視頻、實踐體驗等方法鞏固對這一規則的認識,讓幼兒通過幼兒親身體驗,逐漸強化安全意識,從而突破本活動的重難點。

四、活動準備:一個教學活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創設了適宜幼兒發展的學習環境。我主要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玩滑梯的相關經驗。

材料準備:玩滑梯視頻,歌曲《滑滑梯》視頻,戶外大型玩具——滑梯。

五、教法與學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能讓幼兒在活動中愉快的接受各項任務,並做到寓教於樂。本活動中,我以親切、熱情的態度引導幼兒參與每一個活動環節,採用談話討論法、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踐體驗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交替,讓幼兒在講講、看看、玩玩中,感受跟小夥伴們一起有秩序的滑滑梯的快樂與開心。

六、活動過程:

爲了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一)談話討論,梳理經驗。(二)掌握方法,鞏固經驗。(三)實踐體驗,提升經驗。整個活動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感知到體驗,使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的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下面我說一下具體的環節。

(一)談話討論,梳理經驗。

在這個環節中我跟孩子們一起討論:“到戶外活動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麼?”孩子們會說出各種答案,如:玩沙包、盪鞦韆、滑滑梯……等等。接着我會問孩子們:“你是怎樣玩滑梯的?”滑梯是幼兒經常接觸到的玩具,所以他們都有一定的經驗、體會,在談話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零零碎碎的說出自己玩滑梯的方法,對於這些方法的正確與錯誤,我不會加以定論,而是在以後的環節中讓孩子們自己尋找答案。

(二)掌握方法,鞏固經驗。

這一環節我通過播放視頻,讓幼兒瞭解玩滑梯時會遇到的危險,掌握玩滑梯的正確方法,鞏固經驗。

首先,我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巧虎,告訴大家滑滑梯時的危險以及正確的做法。在觀看巧虎視頻後引導孩子們分別討論:“誰來告訴大家,怎樣玩滑梯才安全呢?”“你覺得哪種方法又好玩又安全?”(2)接着引導孩子們討論:“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確的?做了不正確的動作,可能會發生哪些危險?”(3)最後一起討論:“玩滑梯時要怎樣保護自己呢?”孩子討論後教師做小結,使幼兒懂得:玩滑梯時,先要用手扶着滑梯兩邊的扶手,從臺階爬上去,坐好後再往下滑。人多時要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滑下來以後要趕緊離開滑梯,排到隊伍的後面去。看到別人做危險動作要告訴老師,萬一不小心受傷了也要及時告訴老師。

然後我利用直觀形象的歌曲視頻,讓孩子們在唱唱跳跳中鞏固玩滑梯的正確方法。

(三)實踐體驗,提升經驗。

小班的幼兒以直覺感知爲主,因此最後一個環節,我安排了孩子們玩滑梯,在玩的過程中,我會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讓他們在實踐玩耍中掌握正確的玩滑梯的方法,理解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體驗玩滑梯的快樂。活動最後,教師對本節活動內容做小結,再次強調玩滑梯的正確方法。

備課以後的說課

備課以後的說課,是目前組織教研活動和教學基本功競賽中說課的主要形式。教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把自己怎樣進行備課,備課時進行的教學設計、教學安排設想以及估計學生的達標程度和盤托出,供專家們評說。內容包括:

(1)說教材

重點說明本課題內容在整個教材體系或本單元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編排的意圖和特點;本課題涉及主要知識點及其與前後聯繫;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附件(如圖片、資料等)處理要點;確定課題重點難點及理由。執教者本人進行教材處理的打算以及進行修改、增減的理由和依據。

(2)說學情

說明任教學生的基礎,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甚至學習方法,由此說明對重點難點知識決定採取的教學起點。

(3)說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分類,明確說出各知識點的不同層次的具體要求。課堂教學中所有舉例說明,都必須體現目標的知識點、情感教育點、能力訓練點。

(4)說構思

說清教學過程設計的總體框架和設想,說出教學過程的整體結構、教學內容的詳略安排和教學板塊的時間分配。說出主要環節的教學設計,重點如何突破,難點如何化簡。

(5)說學法

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及其原因,怎樣針對這些障礙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指出重點突破口,難點理解點。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掌握基本的解題、應用以及使用課本的能力等。

(6)說教法

說明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採取何種教學方法。在戰術上介紹導入新課、難點突破設計、課堂提問設計、例題設計、課後小結和作業設計的目的、內容。說明不同層次學生如何實行分層教學,每節課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相應目標。

(7)說媒體

說明教學中採用的教學技術手段,包括教具、演示、板書、投影和其它教學媒體的設計和使用準備。教具、演示包括投影要簡明,有利於突出呈現重點,操作簡便。板書內容準確、精練,形式便於比較對照和理解。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活動教材

小鴨找朋友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有重複性,有利於小班孩子的理解與學習。故事中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能和小鴨在池塘裏玩,有的動物不能和小鴨在池塘裏玩。重複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但是課程的提示中從另一個角度--學說拒絕別人的禮貌用語來理解故事,我覺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學的侷限圈,是將語言與社會領域的有機結合,既可以在故事中發展語言,又可以在活動享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剛開學時,我們就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朋友”的活動,如:音樂活動:找朋友等,對朋友這兩個字眼孩子們還是很熟悉的,也很樂意做大家的朋友,但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絕別人時的禮貌用語,這也是我選擇此教材的很大原因,對於小班孩子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對我班孩子交朋友方面肯定是有幫助的.。

二、說活動目標

(1)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及我班孩子的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分析:從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是主導目標也是能力目標,意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模仿小動物之間的簡單對話,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標中體現了這一點。第二條是認知目標,在這個故事中,有的動物會游泳,有的動物是不會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讓幼兒通過這個故事瞭解一些動物的習性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第三條目標是情感方面的,與以往的情感目標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婉言拒絕別人的藝術,拒絕別人時我們也要有禮貌,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藝術。

(2)說活動的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分析:我們制定重難點時往往是從所定的目標出發,因爲是語言活動,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就成了本次活動的重心,通過生動的FLASH帶動幼兒的表達慾望。

(3)說活動的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分析:在活動中出現的小動物有的會游泳,有的不會游泳,這也是每一個小動物的特有習性,讓孩子知道不會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則要淹死的。

三、說活動準備

1、前期知識準備:我們的第一個主題就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在主題中培養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和每一個孩子做好朋友,所以朋友對孩子來說並不陌生。通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也擁有了很多好朋友,也懂得了一些粗淺地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再見等。

2、在活動中的準備:利用電腦、多媒體自制動畫故事,並對故事進行簡單的改編和加工,有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加上幼兒表演用的小動物掛飾等材料,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增加興趣。這些材料可以在語言活動後,放在區角里讓幼兒進行操作。

四、說活動設計流程

本次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一隻正在哭的小鴨子爲契入口引起幼兒興趣。通生動有趣的flash,讓幼兒瞭解故事,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等等,第一環節語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第二個環節是完整欣賞,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及它們的習性,主要針對第二個目標設計的,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第三個環節是分段欣賞並學說小動物間的對話,主要是爲第一個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目標服務的,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第四個環節是讓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表演,也可以說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和延伸,鞏固幼兒已掌握的對話,如未掌握的可延伸到區角。

附教案:小班語言活動:小鴨找朋友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活動準備:

flash《小鴨找朋友》,小鴨、小兔、小鳥、烏龜等動物掛飾若干。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難點:

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一隻在哭的小鴨子,問:小鴨子怎麼了?他爲什麼哭呀?(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小鴨子一個人玩,真沒勁,它想找好朋友和它一起玩。

問:它會找誰和它一起玩呢?(幼兒猜測)

二、完整欣賞

觀看flash《小鴨找朋友》,並提問:小鴨子找誰和它一起玩了?小動物和它一起玩嗎?爲什麼?

小結:原來,小鳥和小兔子不會游泳,所以不能到水裏和鴨子一起玩,小烏龜會游泳能到水裏和小鴨子一起玩。

三、分段欣賞flash並交流故事內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學說小鴨子找朋友,並認字。

(2)一天,一隻小鴨在池塘裏游泳,這時,一隻小鳥飛來了,小鴨對它說什麼?小鳥是怎樣回答的?小鳥很禮貌的拒絕了它,爲什麼不能和它一起游泳呢?

(3)一隻兔子走過來了,小鴨說什麼了?小兔子是怎麼回答的?

(4)一隻烏龜爬過來了,小鴨說什麼了?小烏龜是怎麼回答的?

四、表演“小鴨找朋友”

老師扮演小鴨,請幼兒扮演小鳥、小兔子、小烏龜,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小班幼兒處於小肌肉動作發展的敏感時期,而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總侷限於以繪畫、添畫、塗色這些形式上,其實泥工活動更有助於孩子們動手能力的發展,其次,孩子們也非常喜歡泥工活動。因此,我根據幼兒的興趣取向設計了《有趣的餅乾》這個活動,讓幼兒在搓、揉、按、壓等過程中,感受到泥工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再通過品嚐自制餅乾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說活動目標

興趣使幼兒最好的老師。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首先要激發他們對於泥工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從內心裏喜歡泥工活動,只有興趣才能帶動他們進行技能的練習,因此我從情感,認知和技能三個維度確立以下下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泥工活動的快樂。

2、技能目標:能運用捏、搓等技巧,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3、認知目標:學習使用印花工具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乾。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1、設計了一個符合兒童的年齡階段特點的廚房場景和相對寬鬆的環境。

2、爲每個幼兒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一次性手套、食用麪糰(不同顏色)、印花工具。

4、廚師帽子若干、音樂。

四、說教法學法

1、小班幼兒年齡在3、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基於這點,我創設了情境教學法,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角色遊戲。

2、操作法是指提供給孩子合適的材料、教具、環境,讓孩子在自己擺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獲得知識技能的方法。爲此,我準備了一些輔助材料供孩子自己操作。

3、根據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的特點,在讓幼兒操作前,我先示範捏、搓橡皮泥的動作,讓小朋友模仿學習。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首先是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請另外一個老師扮演大廚師,小朋友扮演小廚師。

小廚師們紛紛來到廚房向大廚師學習,他們邊吃邊學餅乾的製作方法。在吃餅乾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觀察餅乾上有什麼?餅乾好不好吃?激發幼兒要學習做餅乾的興趣,同時幼兒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在活動中也得到了鍛鍊。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幼兒瞭解在向別人請教學習時要有禮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其次是大廚師(老師)示範如何使用工具製作餅乾,小廚師(幼兒)觀察並模仿做動作。

首先我介紹了做餅乾的材料。接着老師示範瞭如何製作餅乾並讓孩子們跟我一起邊說邊做捏、搓的動作。接着引導幼兒觀察,通過一系列的提問:用什麼將麪糰壓平?怎麼使用輔佐材料做出各種各樣印有花紋的餅乾?又是用什麼東西給餅乾印上花紋的?在這個環節裏,我重點講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餅乾,小朋友在用手捏、搓等過程中,鍛鍊了小肌肉羣的靈活性。

最後是小廚師自己學做餅乾,大廚師指導。(放音樂)

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小廚師還可以做各種顏色的餅乾,印花的時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衛生。小廚師幫大廚師收拾好做餅乾用的材料。在做完餅乾後可以讓廚房的阿姨把餅乾烤熟,享受自己的成果。在這一環節既是對上一環節所學技能的鞏固,同時又能讓孩子在活動過程後嚐到自己努力的結果,極大提高了幼兒以後參與泥工活動興趣。教師組織洗手,活動結束。

六、說設計亮點

首先我覺得自己用情境表演導入活動是非常成功的,這種角色遊戲讓孩子們很快就投入到活動了活動中,孩子們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另外,我精心準備的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讓他們樂在泥工活動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餅乾,發展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還能在活動結束後嚐到自己努力勞動的結果。

小班說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 學重、難點目標中提到:

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爲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知識上的準備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四)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五)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七) 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3、完整講述故事。

4、表演歌曲《春天》。

a) 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 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

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

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纔可以親的。

c) 完整講述故事。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d) 表演歌曲《春天》這個環節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 ,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小班說課稿 篇6

  一、說活動選材:

我的“着眼點”:源於幼兒興趣,進一步提升與整合。

蝴蝶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探究性很強的內容,所蘊含的知識點多,可以選擇不同的領域來進行教學活動。本次活動,在之前的小班教材中,已進行過“蝴蝶”這個主題,幼兒有所接觸。活動後,幼兒間常常互相談論着關於毛毛蟲與蝴蝶的話題,並對區域中“三隻蝴蝶”的故事操作材料非常感興趣,玩得樂此不疲。同時,我也發現:幼兒雖然對蝴蝶的成長過程有所瞭解,但掌握的知識點還是比較零散的。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所在和發展需要,我設計選擇並實施了本次科學活動:蝴蝶是怎樣長大的。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①通過觀察、交流與操作,讓幼兒進一步瞭解蝴蝶的成長過程。

②嘗試用肢體表現蝴蝶的成長過程,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

2、活動重點:進一步瞭解蝴蝶的成長過程。

3、活動難點:能準確說出蝴蝶成長過程中的四個關鍵階段名稱(卵、幼蟲、蛹、成蟲),並進行正確排序。

分析:目標1是本次教學的主導目標,旨在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是本次教學的重點所在。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其中“能說出蝴蝶成長過程中的四個關鍵階段名稱(卵、幼蟲、蛹、成蟲),並進行正確排序”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因爲當幼兒能獨立進行操作、正確將蟲卵變蝴蝶的圖片對應排序,這就意味着他們能將新學的知識內化爲自身的經驗進行實踐運用了,從接受、理解、內化、再到運用,這個過程對幼兒來說是更高層次的,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爲突破活動的重難點,我主要採取以下策略:

1、多媒體教學中形象感知。教師通過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刺激幼兒的感官,從而幫助幼兒直觀地感知蝴蝶的成長過程,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思考與講述,爲解決活動難點做好鋪墊。

2、自主操作中實踐運用。幼兒的認知能力是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本活動,我提供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四個生長階段用數序表示,降低幼兒排序的難度,鼓勵幼兒自主操作與排序。考慮到不同幼兒能力的差異性,我前後安排了兩次操作,步步深入,引導幼兒在“同伴互學”和“教師引導”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3、肢體表現中生動體驗。小班幼兒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性”、“具體形象性”階段,活動最後環節,我運用開頭巧虎的多媒體動畫片段,通過播放一段輕鬆、充滿童趣的音樂,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肢體表達、和老師進行愉快的互動體驗,使幼兒的技能伴隨着情感進入學習興趣高潮,也爲本次活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說活動準備:

教具:1、“蟲卵變蝴蝶”的課件、歌曲音樂磁帶

2、“蟲卵變蝴蝶”圖片四幅,活動教具:卵、毛毛蟲、蛹、成蟲。

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四、說活動過程:

環節鋪陳

活動環節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蝴蝶”玩偶,引發幼兒思考:蝴蝶是怎樣長大的。 可愛的玩偶形象自然地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動當中來,積極參與講述。 ★此環節主要目的:提取幼兒已有經驗。

觀看視頻

1、 完整欣賞巧虎視頻 2、 鼓勵幼兒展開講述與表達。提問:蝴蝶是怎樣長大的呢?你們知道它的生長過程嗎?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重點引導幼兒認識四個蝴蝶的關鍵階段名稱:卵、幼蟲、蛹、成蟲。 生動、充滿童趣的巧虎視頻將幼兒自然地帶入蝴蝶的成長世界,引導幼兒直觀感知,四個生長過程的圖片給幼兒呈現了一個最直接的知識點,幼兒接受得水到渠成。 ★此環節是解決難點前的鋪墊環節,主要目的:引導幼兒重點認識蝴蝶的四個生長階段。爲下一操作環節的成功排序做好必要的鋪墊。

幼兒操作

1、第一次操作: ①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幼兒自主進行操作。 ②操作後交流:教師有針對性的選擇操作中出現問題的幼兒作品進行交流與講解。 2、第二次操作:以“幼幼互學”的形式引導幼兒自己發現錯誤、鼓勵幼兒自行改錯。 3、教師梳理與小結。 ★此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所在。兩次操作排序,是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採取了“同伴互學互助”和“教師引導”策略幫助幼兒成功建構新知識點,正確排序。最後的教師小結:“有序的圖片陳列”爲幼兒成功完整建構本課的知識點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嘗試表現

播放音樂蝴蝶飛,鼓勵幼兒互動表演。最後“蝴蝶飛”飛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五、說活動特色:

其一,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隨着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但同時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怎樣的活動可以發揮多媒體課件的最佳效果呢?在本次活動中,我巧妙地選擇了幼兒喜愛而熟悉的巧虎形象,直觀地爲幼兒展現了蝴蝶由卵殼中爬出,吃食後日益長大的身軀,破繭成蝶後的生動畫面,達到了傳統教具演示無法達到了逼真效果。

其二,“做中學”思想精髓的運用。

活動中,我注重讓幼兒通過操作去理解與掌握。創設機會,放手大膽地讓幼兒自己去聽、去看、去想、去講、去做、去表現。支持、鼓勵他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極嘗試、自主探索、獨立操作、發現真知。

其三,整合教育理念的體現。

本次活動遵循小班幼兒的發展特點,我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直觀、操作、探索、肢體表現等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感知蝴蝶由卵到成蟲的成長過程,感受科學操作活動帶來的樂趣,個人能力也得到發展與提升。

當然,我們應該考慮到的是:由於幼兒能力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和“個體差異性”,可能今天這次活動兩次操作後,有部分幼兒還是未能獨立進行正確操作,我想我們允許問題的存在,正因爲如此,我們的教育才不會就此終止。幼兒的問題就是我們開展下次教學的源頭所在,我想這也正體現了教育的“延續性”和 “以人爲本”的特點。讓我們共同期待下次更精彩的教育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