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中國氣候說課稿

中國氣候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氣候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氣候說課稿
  中國氣候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前兩節講述氣候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基礎上,分析世界各地氣候產生的差異的原因,既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雖然重點還是就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分佈和特徵系統化。

氣候的地區差異一段,內容言簡意賅,既說明由於氣溫和降水不同導致氣候不同,又說明氣候的不同,是由於影響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內容。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難點,考慮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爲選學。爲差異性教學提供素材。在分析各個影響因素時,按照從已知到未知、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過程編寫,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利於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時教材提供各種示意圖,幫助理解。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本章的開頭相呼應,強化了人地關係這一主題。讓學生感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

二、教學目標

1、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2、能夠利用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的逐月分佈圖,來說明氣候特徵;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能夠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佈地區,培養讀圖能力及通過讀圖獲得相應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思路

學習氣候的地區差異,以學生活動爲主,既複習舊知又引入新內容。鞏固學生對氣溫曲線圖和對降水柱狀圖的識讀,並將二者內容結合起來,形成氣候特點。對於“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佈”,以學生自學爲主,教師指導學生學會看世界氣候類型圖。應充分應用課本提供的氣候類型分佈圖和氣溫曲線圖及降水柱狀圖,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氣候類型的分佈、氣候特徵、影響因素等。先學後教,注重過程和方法,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這部分是教材的難點。本着從易到難、從整體到局部、從已知到未知的學習順序和過程進行教學。首先,在影響氣候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緯度位置,二者一個在分析氣溫和降水部分市都涉及到,應該是學生已有知識,較易理解;對同一緯度來說,最不同的是海陸位置,關於這一點,在前兩節也分析得較充分,所以一教師提示,學生活動爲主,共同歸納總結出表格。但是,對全球的降水來說有重大影響。在陸地局部和海洋局部地區,影響氣候分佈的因素主要有地形。關於地形對氣溫的影響已經學過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度,

但對地形雨的成因分佈不瞭解,所以設計動畫演示山地迎風坡降雨,背風坡乾燥的過程,而隨着高度降溫是高山氣候形成的重要原因。總之,這部分教學步步深入,對學生了解影響氣候因素和形成思維的方法有很大幫助。

對於“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讓學生從身邊的事想起,氣候與我們生活關係密切。使學生感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地理。

很明顯,本節教材緊密結合實際,並且層層深入,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思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四、學法指導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綜合分析獲取新知,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間的關係等,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五、教學過程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錄像:看幾幅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通過生動形象的畫片,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形成教學問題場。

活動二:合作學習,分析圖表。

通過設疑,觀察,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創設學生髮問討化,研究問題,通過歸納總結,給學生表達思維的機會,初步形成個體意境場。

活動三:分析因素,加深認識。

錄像:觀看資料:

⑴氣溫、降水量圖;

⑵實例。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作用,探究發問,然後小組討論彙報,歸納總結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活動四:實例分析,鞏固提高。

學生在以上探究活動和實例的討論中初步形成個體意向場,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

六、板書設計

1、氣候的地區差異。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緯度位置。

⑵海陸位置。

⑶地形地勢。

3、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七、教學反思

1、本堂課不是傳統的40分鐘的上課,而是有上課前準備活動。學生爲了上好這堂課要收集的有關氣候問題的資料來作爲自己的觀點。課後還有相關知識的開放題。

2、教學過程中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的深層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3、這堂課的教學不落俗套,是教學方式的大膽創新,教師以新課程的理念爲指導,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促進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展。

  中國氣候說課稿2

各位領導、各位前輩: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中國的氣候—第一課時:氣溫。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五個環節來進行。如能得到各位專家、前輩的指點,不勝感激!

教材解讀: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徵:地形、氣候、河流;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季風性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認識我國的氣溫的分佈特點是學習瞭解我國氣候特徵及探討其影響因素的的重要基礎,湘教版教材在這節內容的結構組織上,主要是分爲四個部分:正文(即對我國冬夏氣溫的一個概括: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氣溫圖(一月份和七月份平均氣溫圖)、兩個活動題(氣溫圖的判讀和討論夏季南北溫差小的原因)和一段閱讀材料(探討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教材對於能力的訓練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的。

根據新課程標準:"能夠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因此,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的氣溫資料地圖來認識我國氣溫分佈規律,近一步探究影響我國氣溫分佈規律的主要因素。

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是新的課程標準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規律等實際出發,在這裏我就學生現狀作一些分析:

學情分析

針對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知道氣溫和降水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兩個主要因素。具備瞭解氣候相應的初步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地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於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佈,學生能夠從生活周圍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直觀。

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於教材的整合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我國冬夏兩季的氣溫分佈特點。本節的教學難點則是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的主要因素;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基於對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實及教學內容等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通過閱讀等溫線分佈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特點,瞭解氣溫對於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掌握閱讀和分析等溫線分佈圖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得和處理地圖信息的能力。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繫,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簡單分析地理現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

教學方法

爲了使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學習本節內容時抓住"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讀圖比較法,集體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等教法;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則採取了合作學習法和總結反思法。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實際,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根據以上對於課程標準的把握和教材結構、學生特點、教學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將教學目標實現,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課採用情景導入法。

寒假了,許多同學打算利用假期的時間到全國各地遊覽一番,領略一下祖國各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的同學想到有這北極村之稱的漠河鎮去。有的同學想想着飛到天涯海角海南省,感受一下三亞的碧海藍天,沙灘椰林還有五指山區的黎村苗寨民族風情

聽說漠河和海南的氣溫和孝感都不一樣,有的同學說冬季的時候漠河比孝感要冷的多,而海南比孝感要溫暖。同學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犯愁了:該準備那些衣物合適呢?

學生在此會和情景產生共鳴:那裏的氣溫究竟和孝感有哪些區別呢?又該準備那些衣物合適?

設計思路: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外出旅遊時該如何選擇衣物"來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營造出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爲後面的教學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着懸念來探討、分析我國的氣溫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是基於新課程"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的課程理念。

(二)、讀圖比較,認識規律

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圖2—14,並且用多媒體展示出一月份平均氣溫圖的投影,同時在投影上標出漠河和海口的位置,配上兩地同一時間的景觀圖片,引導學生讀一月份氣溫圖探討其特點並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①一月份0°C等溫線主要穿過了那些地區?(指導學生動手在地圖冊上將0攝氏度等溫線畫出來,以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加深印象)

②一月份,我國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鎮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③一月份,我國海南海口市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④計算一月份的時候漠河和海口的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學生通過讀圖分析、計算:

一月份我國0°C等溫線和秦嶺——淮河一線重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氣溫在0攝氏度一下。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黑龍江漠河鎮的氣溫在零下三十二攝氏度一下,而海南省海口市的氣溫在十六攝氏度以上。南北氣溫相差四十多攝氏度,逐步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的分佈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

  中國氣候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節主要介紹中國氣候的三項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季風性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

本節主要引導學生認識我國氣溫的分佈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明確我國降水的突出特點就是時空分佈不均。通過表格對比分析了我國四個乾溼地區的特點、分佈和植被特徵。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之一。體現了新的教材觀:“教師要善於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組織、編排順序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捨或調整。”

二、說學生

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具備了學習氣候的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於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佈,學生能夠從生活周圍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

根據以上對於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三、說重難點

1、我國冬夏兩季的氣溫分佈特點,影響我國氣溫的主要因素。

2、降水的時空分佈特點,理解我國降水時空分佈的成因。

3、我國季風氣候的基本規律及季風氣候的影響範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及不利影響。

4、鋒面雨的形成。

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佈特點,知道我國降水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佈特點。季風的概念、特點,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佈以及我國的乾溼地區。理解季風與我國降水空間和時間分佈的關係,通過讀冬夏季風圖、各地氣候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從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掌握分析氣候特徵的方法。通過讀冬夏季風圖、各地氣候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從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掌握分析氣候特徵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閱讀和分析等溫線分佈圖的方法,學會分析地理現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空間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使教學貼近學生實際情況,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學習本節內容時抓住“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情景導入法、讀圖比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六、說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然後)讀圖比較,認識規律——(最後)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採用情景導入法。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同時爲後面的第二個教學環節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着懸念進入本節課的第二個教學環節:讀圖比較,認識規律。

(二)、讀圖比較,認識規律

指導學生分析一月份平均氣溫圖,探討以下問題:

①一月份0°C等溫線主要穿過了那些地區?

②一月份,我國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鎮氣溫是多少攝氏度?此時,海南海口市氣溫又是多少攝氏度?

③計算一月份的時候漠河和海口的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分佈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

學生掌握冬季氣溫分佈規律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氣溫圖,通過對7月份平均氣溫圖的判讀分析概括出夏季氣溫分佈特點:南北普遍高溫。並且最低氣溫在青藏高原。

(三)、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總結我國降水的地區分佈規律。

掌握我國溫度帶分佈情況。

〔四〕一、降水的特徵

1、降水量地區分佈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

〔講授〕我國降水量在空間上分佈不均,在時間分佈上呢?

教師指導讀圖,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全國降水量在時間分佈上也不均勻,南北方差異較大,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

〔板書〕2、降水時間分佈不均勻(季節不均,集中於夏秋季節)

〔講授〕這是一年內降水的分佈特點,那麼不同的年份間又怎樣呢?

〔總結板書〕年際不均

〔啓發提問〕爲什麼降水會形成這樣的時空分佈規律呢?

分析得出降水的分佈與季風有很大的關係。

(五)季風活動及其對降水的影響

〔講授〕冬天盛行的風叫冬季風,夏天盛行的風叫夏季風。

〔板圖演示〕冬、夏季風的演示。

夏季風經過長途跋涉後,又被重重高山阻擋,只好望山興嘆,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風的活動範圍侷限於我國東部、東南部地區。人們根據夏季風活動的範圍,把它能到達的地區叫做季風區;無法到達的地區稱爲非季風區。

唐代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的就是夏季風。

總結乾溼地區劃分情況。

閱讀課外短文“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與影響”,分析季風區與非季風的形成原因及影響區域,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影響等。

瞭解有關我國的寒潮、颱風、水旱災害等資料,從災害發生的原因,帶來的危害,有效的預防措施等方面進行說明。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採取框架式結構,讓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方便學生認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