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範文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範文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只有一個地球》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課本中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課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內容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只有一個地球",從而形成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第二課時內容是讓學生初步瞭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前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下面我談一下對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

2、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人類的家園爲主線,將人類與其賴以生存的地球之間所存在的奉獻與獲取、建設與破壞、減災與自護等方面的辯證關係和內容整合爲一個單元。而本課《只有一個地球》第一課時則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只有一個地球",從而形成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本課時話題切入口雖小,但知識含量大,較好地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並注意將品德的形成與知識的學習相融合,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知識技能的掌握相結合。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初步學會在收集、處理信息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解決問題。

3、教學目標:

識記: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理解:深刻理解、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運用:通過學習,初步學會在收集處理信息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培養科學探究的精神。

情感: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4、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到地球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難點:深刻理解、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爲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方法,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學本課,根據教材的特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打算採用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

給學生播放一段反映地球美麗富饒的錄像,從而創設情境,從直觀上激發學生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2、啓發誘導法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並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教師頭腦裏灌輸到學生頭腦裏,教師應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本課的教學,我採用邊講解、邊提問的方法組織教學,循循善誘,層層深入,使學生在積極思維中獲取新知。如:在學生觀看了展示地球美麗富饒的錄像後,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閒娛樂生活,說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什麼,啓發誘導學生去思考,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對地球的感激之情,幫助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3、比較分析法

教學要得法,根本問題就是要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有的優秀教師說得好:"要把演員的位置讓給學生,自己去悉心鑽研導演的藝術。"

而比較分析法則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不僅有助於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解開學習中的疑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訓練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蒐集到的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同地球給我們提供的生存條件進行比較、分析並展開討論,從而論證出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採用這種教法,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變被動爲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各有所得。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什麼,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因此要求教師不僅"供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毛主席也曾作過一個生動形象的描述,他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爲此,本節課我打算教給學生大膽質疑、探究解疑的學習方法。

作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我在課上要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並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大膽質疑。如:我們是不是可以人爲地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呢?進而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查閱資料,展開辯論,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又可以訓練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給學生播放一段反映地球美麗富饒的錄像。

●看到這一個個美妙的畫面,你此刻最想說的是什麼?(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自己對地球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以上的設計,既創設了情境,又集中了學生思想,激發了求知慾。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感悟地球的奉獻

●請大家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閒娛樂生活,說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什麼?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屏幕顯示)

①、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離不開哪些資源?

②、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離不開哪些資源?

③、我們的住房離不開什麼資源?

④、我們的交通離不開什麼資源?

⑤、我們喜歡的自然風光有哪些?

(生交流後彙報)

●是啊,地球慷慨無私地爲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她的確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

●(師生同唱《我們的田野》,通過歌詞和旋律來進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獻,並從心底由衷地感謝地球。)

在以上的教學中,我採用啓發誘導法,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動腦思考、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覺,這樣不僅重視了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思考能力。

活動二論證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我們的地球實在是太可愛了,但由於人類不加節制的開採和破壞,目前,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瀕臨枯竭。有人說:如果地球破壞了,我們不是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請同學們圍繞"如果地球上資源枯竭了,我們能不能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個星球。"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學生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情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與地球爲我們提供的生存條件進行比較,並展開討論分析:

①、月球和火星的溫度,大氣含氧量和水分狀況能否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②、其他星球,如金星、木星等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以上教學採用比較分析法,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不僅有助於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解開學習中的疑團,而且,可以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變被動爲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

●到目前爲止,除了地球之外,我們還沒有找到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其他星球,誰來救救人類?

(生質疑: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人爲地創造一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與發展的第二個空間呢?)

①、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大膽假設和想法,其他學生對此提出質疑。

(展開小小辯論會。)

②、教師介紹"生物圈2號"實驗基地以失敗而告終的相關情況。讓學生知道,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人類還無法模擬出一個類似地球的,可供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

以上教學通過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大膽質疑,並主動探究,去尋找答案,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又可以訓練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小結:

迄今爲止,至少在距離地球40萬億公里的範圍內,科學家還沒在找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且,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人類也無法模擬出一個類似地球的,可供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必須承認:"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作爲地球母親的孩子,熱愛她,珍惜她,保護她是我們神聖的使命,也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對於這一點,同學們作何感想?請說一說。

(生討論交流,談體會,表決心。)

最後突破難點,讓學生通過談感想,深刻理解、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培養熱愛地球、感激地球、珍愛地球的情感。

  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第二課,本課介紹了人口、森林、水等問題,反映出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已經威脅到了我們的生存,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必須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目的是培養學生從小懂得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二、說學情分析

經過五年半的學習,六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只有一個地球》、《大瀑布的葬禮》等環保主題的課文,具備了一定的環保知識。依據學生的這一實際,教學本課需要兩課時。我說的是第二課時。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我根據課程標準,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來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1、學生能說出人口、水、森林問題所帶來的危害。

2、學生會討論、交流怎樣保護地球?

3、學生會用說、寫、畫等方式爲環保獻策。我是依據中英西南項目的要求來設計教學目標的,這樣的目標具有可操作性、可檢測性。

圍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設計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初步瞭解環境惡化、人口劇增、資源匱乏是當前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本課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運用合作、探究、遷移等教法,學生思、議、說、寫、畫等學法,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我設計以下教學活動。

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採用激趣導入法。先播放視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相機板書課題。這樣設計能調動學生看、聽、說、想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求知的慾望。萬事開頭難,於是我利用激趣導入爲教學做好鋪墊。

活動二、感受地球的環境變化。

有了鋪墊,我便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學習教材,感悟地球的無私奉獻。播放多媒體課件,先展示出一家三口的幸福情境,再展示兒多母苦、窮困潦倒的生活畫面,最後展示人口劇增,擁擠不堪的場面,學生通過對比,說出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好處。接下來播放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畫面,再到污水排放、洪水來臨的情境,引導學生悟出水污染的問題。幻燈展示茂密的森林、過度砍伐的樹樁再到山體滑坡的圖片,學生自悟出森林的作用。

通過對比,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地球母親從美麗誘人到遍體鱗傷的變化過程。照這樣下去,地球媽媽的將來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孩子們在豐富的想象中感受到地球的無私奉獻,同時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三,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有了活動二的鮮明對比,此時播放視頻《地球媽媽的心聲》,讓學生感受地球媽媽急需我們拯救的呼聲。於是我提問“同學們看了視頻有什麼疑問?”指導學生帶着疑問閱讀資料。這一安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轉變了教師的角色。引導學生討論水污染、森林急劇減少、人口的爆炸性增長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這種追根溯源的提問法,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面對這些問題該怎麼辦呢?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是啊!地球母親哺育了我們,現在她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該怎樣回報她呢?此時我便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播放《愛的奉獻》這首歌,學生在歌詞和旋律的陶冶下,進一步感受地球的無私奉獻,來喚起我們保護地球的行動。

活動四,作業超市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學生根據自己個性,來選擇說、寫、畫、唱等方式。在音樂聲中完成作業超市。這個活動的設計,既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又昇華了情感,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平臺,使整個教學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讓學生在接受品德教育的同時,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這個活動的設計,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打下基礎。

  六年級語文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只有一個地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組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只有一個地球”,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爲題,採用科學小品文的形式,通過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從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瞭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個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並以此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條理清楚,語言樸實、流暢,用詞嚴謹,表達生動,飽含深情,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特點。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和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默讀和朗讀課文,同學們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學習一些常用的說明方法。

本課教學的重點,我定爲引導學生利用所收集的`資料,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難點是通過聯繫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分析,並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二、說教學策略:

新課標指出,在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老師引導學生不斷實現自我構建,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在本學期的教學中以品讀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爲主要教法,讓學生從靜態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躍的生命與涌動的激情,從而激發學生靈動的想象。此外,我還以情境教學法作爲輔助教法,運用遠程教學資源中的圖片和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所描述的內容,產生視覺、聽覺乃至心靈的震撼,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現實的體驗,使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

具體的學法是: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課前我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地球災難及環保的資料。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採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自讀質疑,學生間互相交流、討論,再結合遠程教育資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新課程理念。

  三、說教學程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基於新課程的理念,我在本課的教學中設計了“激情——導學——實踐”等教學環節。

(一)激情

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上課伊始,我在黑板上板書:只有一個——,讓學生暢所欲言。之後,我提示學生:是啊,媽媽,爸爸,我……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所以才讓我們倍加珍惜與喜愛。但有一樣東西,它是我們大家的,是不分民族,不分國籍,共同擁有的,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邊說邊在黑板上畫圓。估計學生會答:地球。),師(趁機引導):同學們答對了,它就是地球,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它的世界。(在黑板上畫圓的地方,貼上地球圖)。接着,我就讓學生觀看課件所展示的地球美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後,我問學生:“看了剛纔的美景,你想對地球說什麼?”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課堂氣氛顯得輕鬆活潑,爲後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鋪墊。

(二)導學

1、學生自學。

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我運用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一讀。

(2)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寫下來。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自學,不僅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更能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2、小組學習。

四人小組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相互正音。然後,再交流自學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學生小組學習,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爲深入學文做好準備。

3、師生共學。

在鼓勵孩子們質疑問難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梳理,歸納出三個探究主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探究,教師藉機引導。

這裏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標所指出的“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探究主題之一——地球可愛在哪裏

而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進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朗讀入手,去感受語言美。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薰陶,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引導他們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等關鍵詞語,體會作者是採用數字說明、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然後通過課件,讓學生了解地球豐富的資源,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於外觀,更在於它對人類的慷慨奉獻。

(2)探究主題之二——地球爲什麼太容易破碎了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進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後運用課件(影像),讓他們目睹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徑。看到美麗的地球傷痕累累,學生會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這時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爲。

課件將枯燥的語言文字具體化、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增強了教育的實效。

(3)探究主題之三——人類有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居住

當選擇這一部分進行學習時,可引導學生抓住“至少”、“本來”等重點詞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語的準確性。接着,讓他們展開討論:“目前,人類還有可供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嗎?爲什麼?”此時學生相互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資料,彼此展開爭論,課堂氣氛會相當熱烈。

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人類“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實踐

1、結束本課之前,讓學生把最想說的話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這樣,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既爲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2、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討論並交流,爲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啓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3、學完本課後,我設計了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實踐性作業:

(1)製作一張環保手抄報;

(2)寫一份環保倡議書;

(3)做一次環保小宣傳。

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走向生活,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四、說教學評價

本課教學時,我憑藉中央電教館資源共享庫中查詢到的有關地球的各種資源,結合學生特點,採用遠教資源與網絡資源相結合的辦法,建構一個可觀察、可體驗、可參與、可互動的學習環境,爲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認知平臺,讓學生能在多種教學媒體的情趣氛圍中,去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並能結合影像資料,聯繫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對今後的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