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關於××區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關於××區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關於××區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關於××區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我區的各類教育蓬勃發展,成績可喜。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區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阻礙了教育快速前進的腳步。爲身體力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着眼於我區發展的未來,我們針對全區教育現狀這一主題展開了細緻調查和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教育基本現狀
  1、城區、各鎮、辦事處、工業園區近幾年來努力實施中小學佈局調整規劃,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學校208所,其中幼兒園126所,小學53所,初中21所,高中5所,職高5所,在校生89334人。
2、我區在職教職工4734人,其中專任教師4031人。
3、年來,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全區中小學嚴格執行省、市收費標準,我區各校又採取一系列的"控流"措施,初中、小學的學額鞏固率逐年上升。
  4、我區加大"普九"教育的實施力度,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提高"普九"內涵的同時,逐年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制定了高中階段教育事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施職業教育結構性調整,努力保證職業學校的生源;成人教育逐步完善,初具規模。
5、全區各地多方位籌措資金,積極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大力實施“三新一亮”和“校園危房改造工程",全區學校危房改造工程業已竣工.
6、全區共有省三星級高中一所,省級示範初中四所,省德育先進學校 所,省實驗小學2所,省級模範小學1所,省級示範幼兒園1所;獲市級各類榮譽稱號的學校共有 所。
  二、我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1、發展與投入的矛盾加劇。
(1) 負債辦學問題突出。
近年來,由於教育的迅猛發展,要求各校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與之相適應。而部分地方財政無法保證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加之多年來區、鎮、村三級教育投資主體不明,導致部分鎮村對教育的投資失去了積極性,甚至停止了投入。爲提升辦學層次,拓展學校規模,以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很多學校揹負着學校建設、設備添置等欠下的鉅額債務,使學校的發展面臨困境,步履艱難。形成了“要發展,就負債;不發展,少負債”的怪圈。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底,全區學校外欠債務高達6228萬元。如建平實小,學校因爲迎驗實驗小學而添置設備,至今仍欠下了30餘萬元的債務,目前無法償還;大吳中學,因迎驗江蘇省示範初中,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而欠下了150餘萬元。目前這兩所學校的法人代表已多次走上法庭接受債主的起訴。建平高中欠銀行、工程隊、教職工的集資款高達1300多萬元,而學校每年的可支配資金只有160萬元,除去學校各項大筆必須開銷以外,要還清這比債務還須20年;賈汪中學每年收入約爲280萬元,能投入校園建設的每年大約爲80萬元,現欠外債1700餘萬(由原二十一中轉來,無力償還),徐州七中目前仍負債 萬元,學校擴建尚需2000萬元目前無法到位;賈汪鎮大泉中學107萬建校工程款無法解決;塔山鎮教育欠債125.4萬元,無法償還;耿集中學欠債130萬,中心小學欠債14萬……在未來的四年時間裏,又將是高初中的入學高峯期,學校學生人數成倍增加,學校的校舍建設、設備添置還需投入大量的資金,使得債務越來越重,嚴重製約了我區教育的發展。
(2) 自用經費嚴重不足。
目前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小學,公用經費嚴重不足,屬“生存型”學校。按照省制定的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和定額,全區中小學日常公用經費的缺口高達214.28萬元。缺口率爲19%。公辦學校中,小學每人每生每學期50元雜費,鄉鎮教育中心校提15元,局提5元;初中每生每學期80元雜費,鄉鎮教育中心校提20遠,局提5元。除去學校正常開銷(水電、辦公),真正用於教師獎金福利的經費少之又少,更談不上改善辦學條件和添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了。
2、師資隊伍狀況堪憂。
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生命力所在,我們惟有擁有一流的師資,方能辦成一流的學校,獲取一流的質量,調查表明,我區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穩定狀況不容樂觀。
(1)生源增加和待遇低下帶來的師資壓力
隨着近年來高初中學生入學人數的不斷增加,教師缺編情況日益加劇。目前全區初中缺編教師285人,高中缺編教師127人,尤其是初、高中的語文、數學、英語師資極其匱乏。從今年起,高中將進入入學高峯期,至2012年才能緩解。按1%的初中輟學率、75%的高中入學率來計算,從2012年起至2012年,四年將淨增15037人,扣除區外就讀(每年按500人計算),我區高中段將淨增學生13000人左右。目前全區高中段在學生僅爲9009人,在未來的四年裏,初、高中階段將面臨嚴重的師資短缺的巨大壓力。
由於受到工資待遇的影響,近幾年的本科師範畢業生到我區應聘的很少。加之受財政收入的影響,新分配的教師在相當一段時間裏的編制問題不能解決,在農村工作的新教師,每月僅能領取150元的代課金,連日常生活消費也不夠,而且有的還要欠發幾個月。因此相當一部分優秀的新的師資寧願到外地應聘或改行也不願到我區來任教。
(2)待遇不均衡引發的師資隊伍的不穩定。
“一區兩制”,待遇不同,鄉鎮教師的心理極不平衡,這在目前已成爲我區教師隊伍思想不穩定的最主要的因素。由於我區經濟連年低水平徘徊,再加之在近年來實行城鄉有別、區鎮教師不同待遇的做法。對農村教職工的職崗津貼、省綜合補助、省補、市補、節編獎、取暖降溫費等運用先漲再扣或直接扣除的做法,進而領取國標工資;而城區教師待遇卻逐年上漲,加上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鄉鎮教師沒有等等,進而形成了“一區兩制”的現象。這一現象直接影響了鄉鎮教師的積極性,他們認爲在一個區同工不同酬是對他們的歧視。同時還有醫療保險中政府補貼不到位,遺屬補助、拖欠臨時代課人員工資等等。據統計,目前拖欠農村教師的遺屬補助261852元,拖欠臨時代課人員工資223742元,拖欠退休人員醫藥費668225元,有的已經拖了好幾年沒能得到解決。以上就是造成農村教師特別是離退休教師上訪,越級信訪情況最主要的原因。
賈汪和市區,公辦和民辦,蘇北和蘇南的教師待遇存在差距是造成我區優秀師資流失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區農村公辦教師國標工資較低,加之蘇南教育的待遇豐厚,逐漸吸引了大批本區最優秀的教師甘願放棄原來工作而“孔雀東南飛”;幾年來,我區乃至全市民辦教育發展迅速,待遇優厚,使得大量農村公辦優秀教師到民辦學校任教,甚至一些原來名氣較響的公辦學校的中層和骨幹教師在也在短短一到兩年裏流失殆盡。根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我區有90餘名優秀的教師自動離職去區外任教,約有300餘名優秀公辦學校的教師進入民辦學校,因此使得我區公辦學校“元氣大傷”。
(3)不堪重負動搖了農村教師終身從教的信心。
由於農村學校特別是偏遠鄉鎮的農村學校師資存在缺編現象,造成在職教師工作量過大,有的教師周工作量超過20課時,遠遠超過城區學校,白天忙於上課、備課、批改作業、處理學生問題,晚上還要輔導學生上自習,爲了迎接各種檢查和驗收,甚至農忙季節的節假日也要加班。農村教師家庭多爲單職工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幾百元的國標工資常常滿足不了贍養老人、撫養孩子、購買農資和人情往來需要使得一些教師經濟拮据而難以維持教師的尊嚴。同時,教師還要受到職稱、評優、獎金、再進修、分流下崗等問題的干擾,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得已另謀高就。
(4)民辦中學教師停發“國標”後的穩定問題
爲滿足羣衆對優秀教育資源的需求,預防優秀師資、生源的流失,經區領導同意並報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在城區、大吳和青山泉創辦了英才、求知和堯舜三所民辦初中,吸引了欲外流的優秀青年教師任教。但目前區財政停發了其工資(國標部分)後,教師思想波動很大,有外流的趨向,也勢必直接引發三校的優秀生源的外流,將會造成資金、人才的多重損失,影響到全區基礎教育的發展。
3、教育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
(1) 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教育理念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學校前進的指揮棒。而作爲學校領導班子,他們的理念的先進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發展,影響到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學校在社會上的聲譽。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學校的領導班子教育思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沒有明確的辦學目標或思路不切合實際,業務能力不強,思想散漫,不能以身作則,造成管理混亂,在廣大教職工中威信不高。部分農村教師教學觀念陳舊,不主動去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因此教師的教育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得不到家長的滿意。
(2)評價機制有待完善
素質教育的口號儘管喊了多年,我區的素質教育也取得不少成果,但始終沒有真正擺脫考試這個指揮棒。剛剛結束的第三次全國青少年創造能力培養社會調查結果顯示,"一般來說,老師只喜歡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得到62.0%的被調查者的認同,這表明教師僅從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狀況未得到根本轉變。 爲了應試。教師只能滿堂灌;爲了應考,學生只好滿堂聽。師生同心協力磨時間、拼汗水。甚至我區的一些小學也上起了早晚自習,什麼學生在校時間,教師工作時間我統統不管,一早一晚披星戴月,於是乎學生就成了教師排名的工具,教師也成了學校排名的工具,誰還記得“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爲了一切學生”。因此教師厭教,學生厭學,教師教死書,學生死讀書的現象屢見不鮮。
(3)亂收費問題仍然存在
近年來,我區加大治理學校亂收費的工作力度,使得學校亂收費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不合理的收費現象依然存在。如各種課外輔導用書、訂報費、保險費、校服名目繁多且在事實上爲強行收取。據家長反映,有的學校課本費通常是預收費用,但結算後不予退還,因爲課外輔導課本也必須買,而課外輔導課本買上後最多上一到兩個課時。另外,還有的條件較好的學校雖然收取電教費,但是在平日裏卻很少使用電教設備,寧可擱壞也不會使用。因此收費問題也成爲百姓反映的突出問題。
4、教育在不同鄉鎮發展不平衡。
由於教育發展直接取決於當地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城鄉學校之間的差異,鄉鎮與鄉鎮學校之間的差異。如城區和走在全區經濟第一方陣的大吳、青山泉兩鎮的辦學條件相對優越,涌現出大批的省市級實驗學校、示範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硬件設備優良。而其他鄉鎮的大部分學校教學條件相對簡陋、教學設備缺乏,優秀師資匱乏,因此直接影響的全區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
5、農村學校學生輟學率居高不下。
一方面新的"讀書無用論"有所擡頭。一些人看到市場經濟初期個別暴發戶沒讀幾年書,就能"出人頭地",掙大錢,認爲農村孩子讀書不需多,認識幾個字,會撥弄計算器算算帳就行了。因此,多讀書不如早掙錢的思想束縛了人,造成小學生、初中生輟學率上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連續幾年農民增收緩慢,高校學費十年漲了100倍,種十畝地養不起一個大學生,導致鄉村出的大學生越多,經濟反而越落後。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的中部地區,一戶農民供養一個大學生一般要傾盡家庭財力,供養兩個或三個大學生則要靠借款、靠社會支援,而孩子早早輟學的家庭則生活相對寬裕。這種現象的存在,使部分農民產生"唸書賠本"的思想。雖然政府每年都對貧困和特困家庭的學生進行補助,但這對於大量的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是“杯水車薪”,因此越來越多學生選擇了輟學打工的道路。
6、職業教育有待大力發展
目前,我區職業教育規模偏小、質量差、效益低、專業設置重複等問題的存在,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另外社會上對上職中的學生存在偏見。認爲一等學生上重點高中,二等學生上普通高中,三等學生上中專、技校最差的學生才上職業高中。這樣就嚴重刺傷了上職中學生的自尊心,寧願失學也不上職中。因此努力探索出一條規模集約化、專業市場化、人才技能化的職業發展的好路子非常必要的。
7、韓橋、董莊兩礦校遺留問題有待解決
2012年9月,兩礦校二百六十多位教職工統一納入地方政府管理,其人員工資標準仍然是集團企業標準。在省政府2012年41號專題會議紀要和兩礦校移交協議中,沒有對兩礦校教職工在三年過度期遇有政策性增資問題的解決辦法,更沒有明確遇有政策性增資時的資金來源渠道。只有在協議第六條規定中,有未盡事宜和省政府2012年第41號專題會議機要有不符之處,雙方協商解決的內容。2012年7月21日,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發了徐礦司發[2003]181號“關於增加工資的通知”文件,兩礦校教職工聽到消息後,多次到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反映他們的政策性增資的問題,但集團一直沒有給予答覆。至今這兩礦校人員的增資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在今年初的地方增資中,兩校人員仍 沒有明確說法,教職工的情緒波動很大,已多次上訪或越級信訪,不穩定因素很大。
  三、理清思路,找準突破口,加快我區教育的蓬勃發展。
1、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責任。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一個地區經濟水平的高低往往影響着基礎教育的發展,而基礎教育又爲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教育投入的獲益,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在這裏要求我區各級政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關注教育。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切實做到“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區政府要確保財政依法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財政體制改革,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年初編制預算時,對義務教育經費要重點保證,統一管理,統籌安排。並以此作爲考覈幹部的硬指標。其次出臺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政策,加強經費使用的監督,如稅費改革後的新的農業稅收總額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於義務教育等。從而建立以政府投入爲主的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真正明確各級各層次教育投資的主體,地方政府要幫助學校分憂解難,要針對學校負債辦學的情況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建議區委、區政府把各鄉鎮、辦事處、工業園區投資辦學情況和政績考覈掛鉤,想方設法爲教育的發展打開方便之門
2、快解決城鄉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以縣爲主”的農村教育管理體制的實施雖然有效解決了長期拖欠農村教師工資的問題。但是目前農村教師國標工資偏低,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福利待遇較差,教師思想波動較大。建議區政府在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儘量縮小城鄉之間公教人員的收入差距。讓同一個區的教師真正做到“同工同酬”。督促相關部門儘快解決農村教師的各項待遇。這包括落實解決教師的遺屬補助、臨時代課金、防暑降溫費、取暖費等的發放資金渠道問題,儘快解決好教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問題。“待遇留人”的問題不好解決,應該在“感情留人”方面入手,儘快解決新分配教師的入編問題,一方面使他們感到自己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也能吸引一部分優秀教師到賈汪任教。
3、轉變觀念、科學管理、切實提高教育質量
“打鐵還須自身硬”,一位好的校長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強有力的班子就是一座堅強的戰鬥堡壘,一個優秀的教師羣體纔是學校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因此,教育主管部門要在選好人、用好人上下工夫,把真正有能力、有幹勁、講奉獻的青年骨幹放在領導崗位上。作爲學校領導要樹立科學的教育管,用發展的眼光來指導辦學,用科研的意識來武裝教師的頭腦;在學校管理要突出以人爲本,充分發揚民主,引導廣大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從教師實際出發,關心教師,努力建立張弛有度的工作秩序,營造和諧健康的羣體氛圍。真正做到“感情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
要堅持實施並不斷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通過全區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開。特別要加強對鄉鎮中小學的課程改革工作的指導,並根據我區經濟發展的要求,樹立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的思想,努力探索改革當前應試教育、升學教育模式下造成的那樣一種學制,一個評價標準,一個大綱、一本書,甚至一張試卷的局面。全區學校要逐步實行教育收費"一費制"制度。要使"一費制"實行,真正對規範全區中小學收費管理,減輕農民負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加強師德和終身從教的思想教育。
針對我區教師思想不夠穩定的現狀,教育主管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活動教育在教師中培養五種精神: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目前,我區農村各公辦學校的師德建設工作都取得了較爲顯著的成效,如大吳鎮西大吳小學,青山泉白集中學等學校的教師雖然只拿國標工資,卻依然樂此不疲地默默奉獻在自己的教工作崗位上,並取得的驕人的成績。
5、狠抓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是把建設示範初中和模範小學的重點擺到經濟薄弱的鄉鎮,努力建設一批省、市的農村示範初中和模範小學。二是加強農村薄弱學校的建設,實行城鄉校長、師資交流,爲薄弱學校培訓骨幹教師,重視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開展師德師風、愛崗敬業精神的教育,切實提高薄弱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三是要重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要採取優惠政策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充實農村教師隊伍力量,我區政府及人事部門要重視和支持鄉鎮教育的發展,重新覈定編制,對農村中小學覈定編額,要充分考慮教學布點和班額及師生比的因素。按需設崗,按崗定責,按崗定員,按員聘任,努力推進全區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促進教師合理流動,並努力使農村中小學教師享受城區中小學教師同等待遇,同時加強對農村中小學的管理和評價,建立起校長和教師的獎勵基金制度,從而穩定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
6、努力加強職業高中教育。
爲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後備軍,首先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爲突破口,作爲教育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最佳結合點。我區要加快整合職業高中學校,開辦職教中心,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普通高校對口升學,另一部分進行以勞務輸出爲主的職業技術教育。職業高中在專業設置上必須符合本區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方向,面向市場,面向現代化,面向農業,在科技上大做文章,辦好自己的特色,找到新的增長點,爲我區經濟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7、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支持,規範民辦教育管理。
要加大對民辦學校的支持力度,着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穩定的專職教師隊伍。教師管理可以參照鼓樓區、雲龍區的民主路、青年路的做法,編制保留、工資照發、學校收費繳到區財政,由區統一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