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鄉鎮政府2016年工作報告

鄉鎮政府2016年工作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一)突出改革創新,培育發展動能

鄉鎮政府2016年工作報告

堅持深化改革。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繼續精簡行政審批項目,進一步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動態完善“三個清單”,更加註重事中事後監管。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組建攸州發展集團公司,建立新型投融資機制,推廣運用PPP模式,探索嘗試EPC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引進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着力防範金融風險。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改革,開展不動產登記工作,探索農村宅基地改革。統籌抓好財稅體制、公立醫院、公車、村級區劃調整等其他各項改革。高度重視相關改革的後續工作,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堅持創新驅動。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確保年內轉化科技成果30項。加快引進和培育高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10%以上。依託園區創新創業園,加強創新創業公共服務、技術創新研發等平臺建設,鼓勵探索衆創、衆包、衆扶等新模式,努力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最大限度地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最大限度地釋放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堅持開放合作。積極對接國家、省市區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推動攸縣從中部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制定出臺配套政策,積極承接長株潭產業轉移。依託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資源,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對接,引進大企業、大集團,爭取全年引進內資40億元以上、外資1億美元。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縣內企業擴大出口創匯和籌劃上市。

(二)突出轉型升級,振興工業經濟

加快園區升級。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園“135”工程,建成標準化廠房30萬平方米。加快攸州工業園和網嶺循環經濟園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年內實現園區規劃範圍內土地基本徵完、房屋基本拆完、主幹道路基本建完,重點抓好污水處理廠、排水管網和安置區基礎配套,建成總部經濟園、物流倉儲中心。加快推進綠鋼華產、松本林業、天睿精工等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駐外招商、攸縣商會作用,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大力推行貨幣化安置,繼續下放行政審批權限到園區。

實施產業升級。實施工業企業成長“十百千”工程,以稅收貢獻爲導向,圍繞重點產業,着力培育10家骨幹企業,促進產業集聚。推進旭日陶瓷項目建設,壯大建材陶瓷產業。加快煤電一體化項目建設,力爭年內發電。大力推動煤礦技改擴能和煤炭精深加工,推廣爐渣、煤灰、煤矸石綜合利用,推動煤炭產業轉型發展。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五凌電力、東旭光電等項目建設。對接“中國製造2025”行動,支持湘東化機、龍昊重工等企業技改升級。紮實開展“殭屍企業、殭屍項目、殭屍土地、殭屍合同”清理行動,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推行服務升級。加大企業扶持力度,鼓勵企業技改擴能、自主創新、品牌創建,在政府採購中着力扶持本土品牌;支持“個轉企”、“小升規”,推動小微企業向大企業邁進。積極落實企業減負政策措施,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盡最大努力減輕企業負擔,讓小微企業輕裝上陣。繼續實施縣級領導聯繫幫扶重點企業制度,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大力優化環境,嚴厲打擊索拿卡要、干擾企業、破壞環境的人和事,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爲。

(三)突出城鎮帶動,加速城鄉統籌

完善城鎮體系。抓好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推進撤縣設市,加快城市擴容提質。實施縣城總體規劃修編,推進東城新區路網建設,規劃建設新區生態城,啓動洣水三橋和譚橋大道建設,加快洣水南岸風光帶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按照城鎮體系定位和特色風貌,發揮國家和省市試點鎮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加大資金傾斜,加快項目包裝,重點培育酒埠江生態新鎮、網嶺工業強鎮、黃豐橋煤炭大鎮、皇圖嶺商貿重鎮和一批特色產業鎮,着力打造產城融合、特色鮮明的新型城鎮羣。

加快基礎配套。完成楓嶺大道、文化路延伸段、進站西路建設,打通濱江風光帶二橋連接段等一批“斷頭路”,建成公交總站,新建和改擴建公共停車場3個,切實解決城區行車難和停車難問題。推進“兩房兩棚”工作,切實抓好重點區域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改善低收入羣體居住條件。加快“兩供兩治”進程,實施城區自來水全覆蓋工程,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20公里;升級改造西閣污水提升排漬泵站,啓動3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新建燃氣管網10公里,新增用戶3800戶;完成G106沿線重點鄉鎮生活垃圾一體化轉運站建設和餐廚垃圾處理工程。

提升品質品位。加快老城區小街小巷改造,繼續實施城區綠化、亮化工程,基本完成綠蔭慢行道項目,推進東城新區環衛設施配套。實施“湘江保護與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兩江四岸”綜合整治,加強河道保潔,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禁止電魚、炸魚、毒魚,保護水域生態。深化城鄉同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打造網嶺、酒埠江美麗鄉村示範片區,落實好村莊規劃,鼓勵集中建房,全面規範農村建房,着力打造裏旺、芷陂等一批美麗鄉村示範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開展礦區生態環境治理,繼續實施封山育林,努力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進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園林縣城創建。

創新發展機制。創新經營理念,拓寬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增強平臺盈利能力。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出臺促進農民進城政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住房需求,積極推進住房保障貨幣化改革、推進棚改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促進房地產去庫存。建立城鎮用地規模結構調控機制,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節約程度。探索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改革,組建拆違控違執法大隊,規範城鎮管理秩序。

(四)突出旅遊開發,促進三產繁榮

加快發展文化旅遊業。完成《攸縣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編制。挖掘策劃詩詞之鄉、千年古縣、紅色歷史、民俗特色等文化資源,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理順攸州森林公園和酒埠江風景區管理體制,加強景區綜合開發和生態保護。推進酒埠江生態新鎮建設,建成酒仙湖拓展訓練基地,抓好遊客服務中心、景觀大道、環湖遊道、安置區等項目建設。探索開發“旅遊+”等多種業態模式,着手啓動文化藝術村和自駕旅遊線路建設,打造以娛樂休閒、生態度假爲主的湘東南旅遊目的地。

提質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義烏國際商貿城、水果花卉等專業市場建設,啓動金融大廈建設,推動商貿業提質發展。出臺加快商貿物流業發展規劃,建設火車南站物流園,升級星都物流園,完善物流大通道體系建設,促進物流企業向物流園集聚。實施品牌戰略,引進知名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業服務水平。

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培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大力發展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等生活服務業,鼓勵養老機構向醫養結合模式發展。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啓動電子商務孵化園建設,支持供銷社電子商務發展,力爭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試點縣。積極發展總部經濟、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新型服務業,形成多點支撐的服務業發展格局。

(五)突出基層基礎,發展現代農業

夯實農業基礎。啓動陽升觀水庫建設,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9處,解決40193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高度重視涉農工程項目質量監管。抓好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加強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實施水價綜合改革項目,改善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推進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破解石漠化造林綠化難題。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67萬畝。拓寬改造提級村級主幹道,以獎代補方式建成農村會車道1000個。爭取110KV菜花坪輸變電工程立項,完成8個行政村的配電網改造。

提升產業水平。出臺產業獎勵政策,支持農業產業發展。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溯源查詢機制,加大標準示範和推廣力度,建設標準化種養基地。抓好苗木花卉、油茶、楠竹、豆腐、桑草豬、麻鴨等特色農業建設,啓動現代油茶產業園規劃建設,支持天域、松本、天華等企業發展壯大,培育1-2家豆腐加工龍頭企業,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5個以上。加快發展休閒農業、設施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業態。

推行現代經營。實施“十百千”工程,分年度扶持1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100家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1000戶種糧、養殖、造林大戶。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大田作物託管服務模式。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重點支持標準化育秧工廠和糧食烘乾設施建設,力爭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六)突出全面小康,實現成果普惠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繼續實施城區學校三年提質計劃和村小資源普惠工程,完成上雲橋中學改擴建、職業中專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加強學生託管機構管理。開展臨牀醫學重點專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啓動三甲醫院建設,推進婦幼保健院搬遷改造升級,完成黃豐橋中心衛生院改擴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和引進。認真落實“全面兩孩”政策。繼續實施全民健身三年行動計劃,啓動攸水灣“一場兩館”項目建設。辦好中華詩詞學會第三十屆年會,抓好馮子振相關研究,積極創建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扶持更多勞動者創業就業,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0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援助100%。開展“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積極參保續保,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抓好居民大病保險、失業保險待遇調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醫療待遇。建成社會福利中心,新建和改擴建鄉鎮敬老院2所,關心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開工建設公租房1670套,實施棚戶區改造1724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00戶。提高主職村幹部待遇,村級轉移支付每村增加1萬元。

推進精準扶貧攻堅。爭取中央蘇區縣政策和國家、省對貧困地區的政策支持,整合部門資金資源,推進精準扶貧開發工作。實施“六個幫扶工程”,重點支持省級貧困村硬化道路152.5公里,架設橋樑1座,解決水利設施153處,安排就業50人,就學資助23人,改造土坯房128棟,發展農業產業128戶。出臺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就醫補助政策,提高住院費二次報銷比例。確保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每戶都掌握1項實用技術、每位大學畢業生能找到工作、大病都能得到救助,確保11574名貧困人口脫貧。

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創新社會管理,推行網格數據化管理模式,完善“三調”聯動機制,推進三級平臺化矛盾機制落實,全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探索完善以羣衆自治組織爲主體,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型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妥善處理涉軍、涉礦、企業改制、林權林地糾紛等遺留問題,有效化解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強化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能力建設,建好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打造健康城市。加強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完善煤礦、煙花監管信息系統,健全安全生產聯防聯打機制,強化礦山、交通、工地等領域安全監管,繼續推進“治超”工作,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反恐防暴應急處置救援機制,着力打好禁毒戰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效增強羣衆安全感和滿意度。

  四、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新常態、政治新生態、羣衆新期盼,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自覺落實“三嚴三實”要求,主動思變,積極創新,圍繞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堅持與時俱進,建設創新政府。把改革創新作爲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推進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思維方式轉型。注重從固有觀念和束縛中解脫出來,轉換思維、更新觀念,在思想上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明晰合法與違規的界限,真正讓行政思維的轉變引領組織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推動行爲方式轉型。從體制性創新、機制性創新和服務性創新入手,讓政府行爲方式與市場接軌,提升政府服務經濟工作的水平。推動管理方式轉型。制定出臺更加科學公平的考覈激勵機制,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增資、晉級政策,激發工作活力,增強公務人員履職盡責的自覺性。

(二)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強化法治思維,推進“七五普法”,加快法治攸縣建設。繼續實施法律顧問制度,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大力推行重大決策、重要事項的調查研究、公開諮詢、聽證公示和集體決策制度,提高決策透明度和公衆參與度。探索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由多頭執法、重複執法向綜合執法和集中執法轉變,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方式,提升行政執法效能。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將人大“一決定三議案”落實到實處,不斷提高辦理質量和滿意度。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辦好“12345”政府服務熱線,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堅持爲民務實,建設服務政府。強化民本意識,把工作重心向民生領域傾斜,把羣衆關心的小事當做大事來辦,把羣衆關注的熱點作爲重點來抓,切實解決住房、就業、就學、就醫等突出問題,真正做到解難題辦實事,讓人民羣衆共享發展成果,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百姓的幸福指數。強化執行意識,大力倡導立說立行、即說即辦的工作作風,落實政策不走樣,執行任務不打折。強化效率意識,嚴格績效管理,強化行政問責,堅決治庸治懶,促進提速增效,下大力氣精減會議、文件,繼續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開展重點項目施工環境專項整治,紮實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認真爲企業排憂解難,打通“中梗阻”和“最後一公里”。

(四)堅持正風肅紀,建設廉潔政府。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落實《廉潔自律準則》,嚴格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規範公務接待和公務用車,樹立過緊日子意識,厲行節約,勤儉辦事,進一步壓減“三公”經費支出。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深化廉政風險防範,加強幹部廉政教育管理,提高政府系統工作人員的拒腐防變能力。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監督,規範農村“三資”管理和村級財務管理,嚴查違法亂紀行爲,嚴懲公權濫用,堅決制止和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藍圖引領方向,實幹成就夢想。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新姿態,奮發有爲,主動擔當,爲早日實現“三大夢想”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