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年單位吃空餉自查報告

2015年單位吃空餉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爲什麼“吃空餉”現象會在全國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編制不透明,對人事和財務狀況的監管不力。下面小編爲大家蒐集了2015年單位吃空餉自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5年單位吃空餉自查報告

  【2015年單位吃空餉自查報告1】

根據市委要求,今年一月下旬,由市紀委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市編辦、市監察局、市人事局、市財政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開展“吃空餉”清理工作的通知》(巴紀發[2015]5號)文件,經過爲期三個月的集中全面清理,至7月底初步取得了預期成效,現將清理工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下設****個業務科室和***個縣市辦事處,共計在編在崗人員***人,其中在職***人,二線**人,退休**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爲做好此次清查工作,我中心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任組長的清理 “吃空餉”人員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全中心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在自查自糾階段做到了“五查三對照”。即:查身份、查調入調出關係、查工資底冊、查審批手續、查在崗情況;身份證與本人檔案照片對照、工資審批手續與工資底冊對照、在崗情況與羣衆反映對照,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是落實科室責任。祕書科依據文件對全體幹部職工名單、任職及在崗等情況進行造冊覈對,覈實全市公積金系統編制及現有財政供養人員情況,爲專項治理工作提供基礎性數據;財務科根據祕書科提供的基本情況,及時準確的核對、覈銷工資關係,對在清理整治過程中發現的違紀違法行爲予以嚴厲查處。

  三、下步措施

一是進一步規範人事管理制度。根據相關人事政策和工作紀律處分有關規定,修改完善綜合性幹部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幹部人事管理,建立健全乾部職工動態管理制度,規範進入程序,必須按季度更新人員信息、在崗人數,在一定範圍內公開空編數量及減員情況,從制度上嚴防“吃空餉”現象發生。

二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祕書科、財務科要統一規劃,建立全市公積金系統幹部職工、薪金的信息數據庫,及時通報人員動態信息,對因調整、死亡或失蹤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覈銷。

三是建立監督舉報制度。面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電子舉報信箱,認真調查信訪舉報案件,一經查實,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

四是加強考覈監督。堅決杜絕拿着工資福利不幹事的行爲,從嚴管理打着學習、治病等旗號,長期曠工的人員,切實加強考覈監督。

市公積金中心在此次“吃空餉”專項清理行動中認真文件精神,嚴格覈查人員編制和財政撥付工資情況,從覈查的情況來看,我中心不存在長期在編不在崗、調離、退休、死亡後未按規定辦理下編手續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餉”的情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市公積金中心將進一步加強本單位編制人員管理,爲完善本單位機構編制管理制度,建立清理長效機制,嚴肅編制紀律而努力奮鬥。

  【2015年單位吃空餉自查報告2】

根據市編辦《關於在市直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清理“吃空餉”人員專項清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市公積金中心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辦公會議,成立清理“吃空餉”領導小組,並於8月初開展了專項清理吃“空餉”自查工作,採取人事覈查、財務覈對、崗位調查等方式,對全市住房公積金系統進行了覈查,整個清理工作實現了預期目標,達到了理想成效,現將開展該項工作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開展“吃空餉”清理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即自查處理階段、督促檢查階段和建章立制階段。納入此次全面清理共計2882個行政事業單位,其中:市級328個,縣(區)2554個。涉及清理對象65574人,其中:市級7437人,縣(區)58137人。清理“吃空餉”對象150人,其中:市級13人(行政3人,事業10人);縣(區)137人(屬行政人員9人,事業人員128人),分別爲:巴州區36人,南江縣54人,通江縣19人,平昌縣28人。截止目前,返回工作崗位13人,完善相關調動或病退等手續9人,已辭職(辭退)或解聘75人,待處理對象53人(其中:市級待處理8人,縣、區待處理45人)。累計涉及金額40.26萬元,自查收回資金30餘萬元。在此項工作中,市級和縣(區)部門均按照清理工作要求,積極建章立制,切實加強規範管理,整個清理工作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贏得羣衆的普遍認同和支持。

  二、主要做法

(一)認識到位,強化領導。我市清理工作文件印發後,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認識明確,落實責任。一是目標明確,措施到位。四縣(區)均由紀檢部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轉發了巴紀發[2015]5號文件,使清理工作有章可循,分別成立了清理工作領導小組,抽派專人辦公,做到清理目標明確,機構健全,人員到位,措施得力。二是深入引導,形成合力。四縣(區)負責清理工作的協作部門細化工作責任,嚴明紀律要求,分系統包片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同時通過會議、電視、網絡等形勢大力宣傳,多途徑向社會公開清理信息,形成廣泛的公開的和強有力的清理勢頭,爲全面清理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三是強化領導,嚴格“三問”。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在清理工作中堅持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負總責,任務落實到人事科、計財科和監察科具體負責實施,明確提出對清理組織工作不力或主觀意識造成漏報瞞報的,將嚴格按照“問事、問人、問責”的要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認真實施,不走過場。“既寫在紙上,又講在口上,還要必須落實在具體行爲上”。這是此次清理工作中各級的一個共同特點,突出反映在實施清理工作的紮實推進,認真實施。一是周密部署,協同有力。南江縣專門召開清理工作動員大會,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凱作動員講話,進行周密安排部署,並從部門自查、重點抽查、制定處理辦法、實施分類處理等四個階段開展全面清理。與此同時,部門適時報告清理工作進展情況,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使清理工作邁好第一步。二是自查自糾,陽光運行。市縣(區)各部門在清理工作中堅持分四步進行。即,首先開展自查自糾。對照文件要求,將自查自糾情況書面上報市縣(區)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縣(區)清理工作辦公室對自查情況進行初步審覈和彙總。其次重點抽查。由清理協作機關派員組成數個工作組,綜合各部門自查自糾情況和平時掌握情況進行重點抽查,抽查中採取調閱單位“三定”方案(規定)、機構編制人員手冊、工資表和職工簽到花名冊,查看人員是否在編在崗一致。第三對應處理。按《公務員法》、《xx省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管理試行辦法》和《xx省人事廳關於清理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給人員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分別給予辭職(辭退)、解聘和返回工作單位上班等處理措施。第四區別對待。嚴格按照政策,尊重歷史和現實,以人爲本,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對情況清楚的部分人員及時處理。通過清理,全市已返回工作單位上班13人,已辦理辭職(辭退)或解聘人員75人,待處理人員53人,並經市、縣(區)組織、人事部門在網上和部門進行公示,使辭退人員工作陽光運行。三是敢於碰硬,嚴肅紀律。針對個別人員長期因故在編不在崗,影響單位正常工作和管理的問題,市廣電局、市農業局、市招商局和市國土資源局以全市開展“吃空餉”清理爲契機,敢於碰硬,力排阻力,共對1名行政幹部、2名工勤人員和2名事業人員共5人呈報人事管理機關予以辭職(辭退),並對8名行政和事業編制人員列入待處理中,從而有效維護了人事管理的嚴肅性。平昌縣落實清理工作5個成員單位,6名分管領導和5名聯絡員,對8個縣級部門進行督辦,嚴格依照政策規定,區別不同情況,認真甄別、嚴肅處理。在“錢”的問題上,對“吃空餉”證據確鑿的人員一律清退其工資、獎金、津貼和福利;在“人”的問題上,對自動離職和未履行請假手續或擅自離崗超過政策規定期限藉故未上班的,一律作組織處理。在“責”的問題上,對單位管理混亂,造成單位“吃空餉”問題嚴重,長期得不到糾正的,及時嚴肅批評教育,限期整改。在“權”的問題上,嚴禁假借各種名義停薪留職、批假離崗和發放任何錢物,領導幹部越權審批的,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和誡勉談話。截至目前,全縣共清理“吃空餉”人員28名,通過深入細緻的清理工作,有9名同志返回了工作崗位,1人被辭退,18人正在處理中。四是強力推進,不留隱患。通江縣結合近年來清理規範財政供養人員的成功經驗,不斷鞏固已有成果,強力推進清理工作。在清理中,他們堅持清理是基礎,處理是關鍵的人性化的處理方式,只要在規定時間內返回工作崗位,不再追究處理。對不按期返回的,嚴格按政策規定,依法依規按程序進行處理,清理工作始終做到高度公正,處理透明,及時準確。清理中,全縣共有2人返回工作崗位,對未返回工作崗位的17名事業編制人員辦理了辭職(辭退)手續。巴州區對清理出的36名事業編制人員經通知本人限期未返崗的,按規定程序全部予以辭退,且無一例申請人事爭議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