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年留守兒童心理調查報告

2015年留守兒童心理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篇1:

2015年留守兒童心理調查報告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形成了一個特殊羣體: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後,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農村),他們被稱爲留守兒童。勝利村是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一個傳統的農業村,現有人口1927人,外嫁未遷戶口56人,常住人口1437人,未滿14歲的留守兒童74人,佔全村人口的3.84%,有52人和奶奶、爺爺在一起生活,22人在家獨立生活。在調查中發現,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幾年纔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頻率月均不足1次。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爲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行爲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爲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佔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情況比較突出。

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一)、性格比較內向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他們表示一般他們放學回家後一般就在家裏,很少出去,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主要的活動就是在家看電視,這主要是10歲左右的孩子,更大點喜歡到網吧去打發時間。和爺爺奶奶這些大人,他們認爲沒有多少話講,或者根本就不想和他們講。這些孩子在羣體活動中通常比較靜,調查顯示,他們很羨慕那些能唱能跳能講笑話的小孩,而他們只是人羣中的一個觀衆。長期的這種生活形成了他們性格上的孤僻這些孩子在年幼時便與父母長期分開,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他們由於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內向,遇到一些麻煩事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和緊張,極易使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心理。這樣的兒童在人際溝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二)精神抑鬱,很難找到快樂

這些孩子大多都是14歲以下,身體和心理的發展比較快的一個時期,而穩定的心理特徵還未形成,特別是進入到青春期後,一些孩子的心理問題就更加的突出,在學習上困難、交友的迷茫、青春期的困惑,這些問題使得他們無法找到心理排解的窗口。這讓這些人羣無法獲得快樂,內心的痛苦、鬱悶糾結使得這些孩子沒有自信,不敢大膽的表現自己,缺乏生氣。

(三)情緒暴躁,容易失控

在調查中,我們詢問了幾名留守的孩子,“對你在學校和家裏和老師及大人吵過架嗎”的回答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吵過,有些甚至經常和大人及老師吵架、甚至有兩個孩子因爲經常在學校和同學打架換了三個學校。有2個孩子表示很厭倦現在的生活,不想讀書,也想早點出去打工。

(四)認知偏差:

內心迷茫少數留守兒童認爲家裏窮,爸媽沒能耐,纔會出去打工掙錢,由此產生怨恨情緒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疏遠他們,導致情感隔膜。他們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未來感到茫然。多數兒童進取心不強,紀律渙散,再加上家裏無人輔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逐漸逃學、輟學,以致過早地流向了社會。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態迅速膨脹,平時對子女的倫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關注較少。特別是部分父母長期在外,因無法照顧孩子產生內疚感,於是採取“物質+放任”的方式進行補償,極易形成孩子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陋習。在調查中發現,現在13-16的兒童有16名,其中沒有讀書6人。這些孩子的心理感覺有一種被拋棄的傷害。父母溝通的不足。

(五)家庭問題導致精神的奔潰

許多在外打工的家庭父母雙方由於沒有在一個地方打工,夫妻關係逐漸冷淡,最後導致離婚,一些留守兒童哦,主要是女生,心理很脆弱,容易產生厭世的心理。我所在的學校班級就有一個同學,父母離婚,在那段時間裏幾乎天天哭泣,後來還出現了離家出走,很多天沒有回學校和家庭的事。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回答你認爲你爸爸媽媽關係好嗎的問題時,70%的孩子表示不知道,20%的孩子表示不好。

二、心理問題成因分析

(一)親情的缺失

由於常年不在父母的身邊,隔代教育的缺點讓這些人感受到了親情的冷漠,大人希望用物質的東西來彌補,而這些物質的東西無法代替親情。12歲的楊鵬一位在家"留守"了7年的兒童。在小楊鵬還剛剛懂事起,父母便離異,分別到廣東和北京打工。小鐘已7年沒有看到媽媽,爸爸去年再婚後也沒有回來過年。爸爸給他一個存摺讓他自己取錢應付學習和生活的開支。和爺爺、大伯、大娘住在一起的他,每當想起爸媽,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感受着孤獨、空虛。因此,楊鵬不願意上學,下了課也不肯寫作業,性格十分孤僻內向。他在日記裏這麼傾訴:“爸爸媽媽各奔東西,他們再也不管我了,我和孤兒差不多了。

(二)學習的壓力

現在我們天天高喊着素質教育,但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依然在走應試教育的老路,學校的教學教育依然和學業成績掛鉤。這一點在初中升高中顯得有爲凸顯。老師的期盼,父母的期待讓孩子在學業的道路上倍感艱辛和疲憊。一些學校雖然實行了等級成績制度,但分數依然讓這些孩子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擊,對留守兒童的打擊更大,他們得不到老師、父母正常的心理疏導,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對學習的不用心、對前途更加容易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

(三)青春期的困惑

在孩子進入到青春期後,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漸漸地從家庭中游離,更多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活動,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學爲知心朋友,他們無話不談,形影不離,視友誼至高無上,甚至爲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同時,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現爲開始比較注意自己形象,特別是異性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也嘗試與異性交往,但是在交往過程中心理變得很複雜,一方面渴望接近對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別人發現,結果,交往過程神神祕祕,羞羞答答,反而顯得彆扭;一般情況下,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戀愛,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語言,喜歡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賞。但是,由於表現的別樣,成爲同學們的談資,一經同學的誇大處理便成爲有色新聞,令當事人非常尷尬,就這樣,由一起異性同學的交往而引發嚴重的心理負擔,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的爲數不少。這就是青春期的苦惱┉┉留守兒童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心理波動,出現心理問題也是很正常的反映。而心理問題卻得不到及時的疏導、援助,日積月累,問題就顯得比較的突出了。

(四)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發展障礙。

留守兒童一般都處於弱勢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護意識,當這種意識極端強化時,就形成孤僻、焦慮、自私等心理,進而不願和人交往,對人不信任,對自己不自信和沒有公共意識等心理障礙,如果缺乏正當和及時的引導,可能就會產生各種心理上的問題。

(五)社會環境複雜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

留守兒童正處於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目前的社會環境複雜,良莠並存,特別需要父母和社會的關愛與引導。可是他們的父母遠在他鄉,關愛和引導缺位;同時中小學周圍林立的網吧、遊戲廳、歌舞廳,對於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兒童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潘多拉魔盒”。內部疏於防範、外部誘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兒童中極易出現心理失範和越軌行爲。

三、對策探討

(一)構築關愛留守兒童的立體化教育網絡

1、完善家庭教育

作爲孩子的父母,如果外出打工,務須妥善安排留守兒童的生活;要儘量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術,也要經常給孩子打打電話、寫寫家信,及時瞭解他們學習、生活、心理上的變化,避免其出現成長危機和道德失範等問題。對於孩子的父母,如果不能在家照顧孩子,應當選擇合格的監護人,對孩子的成長予以關注。父母也應當及時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加強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成長。對於父母,根本是要轉變觀念,要認識到不是給孩子一個溫飽富足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

2、加強學校的教育

留守兒童所在的學校,應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聘請專職專業的心理教師、開設心理健康課,定期爲學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通過心理諮詢與輔導、悄悄話信箱等形式,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無人傾訴、無處傾訴的問題,使之解開心靈的疙瘩。班主任老師應該多一點愛心、責任心、事業心,關注這一特殊的羣體。首先是建立“留守兒童”檔案,清楚孩子的性格特點、生日、父母的聯繫地址和聯繫電話、喜好和他的朋友、監護人情況等。同時在平時多加強與這些孩子的溝通和交流,特別是住校的留守兒童,更希望班主任老師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這些“特殊的學生”。

3、社會教育不可缺失

作爲政府,應該把關注這一特殊羣體的成長,作爲基層政府的工作任務來完成。倡導關愛生命,關愛留守兒童。給這些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如由學校和政府的共青團機關、少工委聯合開展的心理救助、春遊、親子活動等有意義的專項活動。二是加強對教育的扶持,特別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和幫助,首先要提高班主任老師的待遇,加大對班主任就留守兒童的教育的培訓工作。三是政府還可以就現實的教育環境加大治理的力度。維護好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對黑網吧加強查處的力度,對危害學校學生安全的事件要加強管理。對學校周邊不良少年要加強監管,以免給這些心理脆弱的留守孩子帶來心理上的恐慌。

(二)、關愛孩子,創新關愛教育機制

對於留守兒童,可以創辦“留守兒童學校”或者“留守兒童班”,給這些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配備高素質的教師,對這些孩子的成長我們想是大有裨益的。開展“父母就在身邊”活動,開放專列,在一個特定的節假日,安排這些留守兒童和父母見面和生活一天或者幾天的時間,爲他們的出行、溝通提供便利。同時還可以完善社區、農村關愛服務網絡,居委會或者村委會的主要幹部牽頭,熱心關注、幫助這些留守兒童,給他們一份關愛。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們的違法犯罪行爲,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據公安部的調查顯示兩個“大多數”——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調查還顯示:80%的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北京的中國社會調查所近日公佈的調查也顯示:超過半數的父母明顯感覺到孩子留守後變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經常惹是生非。華中師範大學在湖北的調查顯示:90%的教師認爲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兩方面都存在較爲嚴重的問題;父母不在身邊,從他們缺少關愛的眼神裏很難找到這個年齡的孩子們應有的那種天真與活潑,他們普遍過早的成熟了,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種不可替代的愛撫。同時這些留守兒童就是將來社會的勞動者,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如何教育培養好這些留守兒童應該是全社會的責任。給他們一縷心靈的陽光,讓這些孩子也能茁壯的成長。

  篇2: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三下鄉”服務隊的支教組,主要調查益陽安化縣龍塘鄉坳頭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情況。

本村約有650人口,勞動力300多個,外出打工的佔了三分之一,這個小山村的留守兒童數量約在15至20個左右,佔同齡孩童的三分之一。在他們的意識裏,父母是一個長期漂浮的身影,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中國城市化進程絕非一朝一夕的事,留守兒童無疑成了這一進程的巨大付出者,但是,他們是無辜的,他們不應該成爲時代進步的犧牲品,所以我們在關注中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應是“拯救”這些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在發出的20份問卷調查中,回收了12張留守兒童的答卷。100%的孩子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他們希望父母能夠“找一個好工廠、賺很多的錢,掙到我的學費或生活費,就趕快回來。”即使很小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父母早日回到身邊,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懷裏撒嬌。

在這些“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中,半數孩子表示他們最苦惱的事是“學習題目,不知道該問誰”,另外有18.5%的孩子表示“學習費用高,支付困難。”有12.8%的孩子說“同學欺負,不知道找誰幫忙”。78.3%的孩子既害怕陌生人又不喜歡和他們打交道。

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內心產生嚴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爲懶散,我行我素,一些兒童因心靈空虛而盲目尋找其他精神支柱。在中學、留守學生成了早戀的主要羣體,父母給的錢花在買零食、上網上,未成年人處於一個危險的過渡年齡階段,個性正在形成中,可塑性較大。比如,獨立性迅速發展而認識能力發展滯後,精力過剩,活潑好動,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受到不良影響會用之不當,出現行爲問題,甚至違法犯罪,據調查,歷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爲這類孩子。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很難想象他們長大成人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被時代和社會所拋棄,會不會反作用於社會?

分析坳頭村這一小部分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就可折射出整體留守兒童的心理髮育健康狀況,這些被留守在家的孩子中,有34.5%的孩子認爲自己面臨的最大困擾是學習,而孩子們擔心學習成績的原因是怕不好的成績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困擾——“爸媽打工掙錢來供我,我的成績卻不好,對不起他們。”在留守兒童中,有三分之一的學習成績不好,在情況嚴重的地方、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的傾向比數明顯偏高,坳頭村村民對孩子教育問題比較重視,願意將在外打工的所有資金全利用在讓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上,但事與願違,在調查問卷的結果中,90.7%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學習有家長指導,而代養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孩子”不得不由他人代養。這些代養人絕大多數是孩子的祖輩,還有一部分是親戚朋友,這種身體的構成,決定了他們文化學習水平總體較低,調查顯示,84.9%的代養人只具有初中,小學文化水平,甚至還有部分幾乎是文盲。普遍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他們在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很多留守兒童“爲父母而學習,”學習不科學,學習後勁不足,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類型:因爲喜歡學習而學習,這只是較少的一部分留守子女的學習動機;爲父母而學習並沒有多少興趣,而只是體會到父母掙錢的辛苦,想用好好讀書取得較好成績來報答父母;還有一部分留守子女是爲走出家鄉而學習。但大部分孩子因爲父母不在身邊,代養人多半又管不嚴也管不了,這兒的孩子大多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與父母較少交流和接觸,父母最多間隔一段時間問候一聲,因此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礙。在關於學習方面的調查中,孩子們不達標的題多是課後不復習,因爲沒人監督。上課聽不懂也不想去問,學習問題最主要的是他們的本身學習能力差。

留守兒童個性心理特徵發育異常。通常情況下,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感到孤獨無助,由於長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久而久之,對心理和身體成長都留下一些後遺症。父母均外出對子女的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更加突出,在個性特徵上,留守子女常表現爲兩種傾向:要麼內向、孤僻、不合羣、不善與人交流;要麼脾氣暴燥,衝動易怒,或者過分淘氣,做出一些特別舉動來吸引老師注意到自己。在坳頭村的留守孩子中就有四五個過分淘氣的,留守孩子焦慮心理突出,他們把學習任務當作生活的全部,無形中給自己增加很大的壓力,認爲自己讀不好書就對不起在外打工的父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對其心理和精神狀況都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在社會條件的刺激下,就會產生一些極端的後果,犯罪與越軌現象也開始嚴重。

面對這如大山的問題,我們應思考促進留守子女心理健康的對策。

首先,我們應給務工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形成正確合理的教育方式,他們必須正確認識讀書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家長不僅要提供物質上的支持,而且應該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應該鼓勵子女與親人、同學、老師交流,應該對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

教育者在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生活中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教育者要講究方法科學,保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第一,應正確引導,心病必須心藥醫,心理健康的問題解決,不能一措而就,不能過分地批評指責,諷刺打擊,要以朋友式的談心,針對性的疏理,耐心啓發正確引導。第二,要善於等待。第三,要對症下藥,在處理問題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依靠心理醫生或專家指導,對症下藥。

要以課堂爲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的現象還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存在,留守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政府、學校或羣衆組織應建立起相應的機制,進行有效的干預,教育部門特別是學校應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開設心理教育課程或進行專題講座,學校還可以組織留守學生與家長建立定期聯繫制度,開展以電話或網絡爲手段的“親情連線”活動。總之,要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多做一些有利於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事,讓我們都積極行動起來,爲“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