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2015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通過小組實地調查及數據查詢,我們發現,要想緩解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現象,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的。下面分別從兒童和老人兩方面進行討論。

2015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一)留守兒童

 1、存在問題

  ①心理問題。

從問卷反映的情況看,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由於長期遠離父母,使留守兒童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瞭解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並且調查發現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爲,使孩子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容易受社會上反面現象的影響,養成一些不良行爲,如叛逆、不聽話。

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監護方式多是隔代監護,即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方式。對於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着難以克服的問題。一是由於血緣、親緣關係,長輩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缺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二是祖孫年齡差距大,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

  ②教育問題。

雖然調查中留守兒童的數量不多,但是大部分兒童的父母都是沒辦法天天陪在身邊,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生活在一起的,這些監護人文化水平低,有的甚至都不認識字,根本就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致使孩子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導致大多數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因此學習情況較爲一般。

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老人將教育寄希望於學校教育,而農村的學校教育師資能力不強,資源不足,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③經濟問題

調查得知,大部分的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的都是因爲家中困難,因此雖然家長在外面打工,但是生活狀況仍不容樂觀,特別是生病的時候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治療,只能採取簡單傳統的方法,這樣很不利於身體健康。

  ④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關愛不足

調查中雖然現實農村中對於留守兒童有一些關心,但是大多限於物質上,情感上幫助的很少,而社會對於留守兒童的關心程度更是不夠高,雖然有很多愛心措施,但大多流於形勢和表面,沒有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的辦法。

  2、相關建議

  ①父母努力承擔孩子的教育責任。

父母雖在外,但是還是應該採取多種方式,多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以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比如多用電話聯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教育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此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如果不能常回家,則應該向孩子的老師說明自己的情況,瞭解子女的發展變化,以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②農村的學校加強教育管理。

農村中小學校建立和落實“留守兒童”管理教育的各項制度,開辦寄宿制學校,形成以學校爲主導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學校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地發揮,使留守兒童的管教缺失問題得到彌補。

  ③政府應充分發揮作用。

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重要作用,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在附近地區就業的機會,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儘量減少留守兒童。

  ④加強關愛留守兒童的各類社會宣傳。

充分發揮各媒體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研究中來,使各界各類人士共同來探討和研究,從而使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得到切實的解決。

  (二)空巢老人

  1、存在問題

  ①心理問題。

從問卷結果來看,心理原因也是農村空巢老人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國的國情與風俗習慣決定我們的老年人,不僅在生活上依賴子女,在精神上也一樣,所以兒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總是會感覺到寂寞孤獨空虛,而且常常有空巢老人擔心自己死了都無人知道,從而更加增加了空巢老人的精神負擔。

同時,平時農村精神生活的匱乏,使得空巢老人寂寞和空虛無處排解。

  ②生活照料問題

調查可以發現,生活上缺乏照料是空巢老人最大的問題,在農村,很多空巢老人雖然有子女在外打工賺錢,但是因爲老齡化加重,農村留下的大都是老年人,因此大多數老人還是要從事農業生產,這就加重了他們的生活負擔,而且身體年老體弱使他們更容易受疾病的侵害,而在這時候兒女卻不在身邊,使他們得不到應有的照料和關心,他們大多忍受在病痛的折磨裏,從而使空巢老人的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甚至有一些老年人自殺事件的發生。

而且高齡空巢老人多行動不便,記憶力減退,聽力視力減退,一些日常生活行爲都有可能留下很多的安全隱患。

  ③生活負擔重。

調查發現,因爲子女長期在外務工,農村的空巢老人除了要負擔農業生產和家務外,大部分的空巢老人還要承擔留守孫輩的養育責任,這樣不光加重了空巢老人的生活負擔,而且由於是隔代教育,有的老人就一味地溺愛,導致一些懵懂少年滑進違法犯罪的深淵;有的老人還是用老一套來教育孫輩們,不免會引起隔閡、衝突,甚至發生悲劇。

  ④社會關心力度不夠

與留守兒童一樣,調查中發現,雖然農村中對於空巢老人的關心大了很多,但是仍然也是大多隻限於物質上,在情感上幫助的仍然很少,而社會對於空巢老人問題的關注高了一些,而且也有很多措施和辦法,但是同樣流於形勢和表面,都沒有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的辦法。

  2、相關建議

  ①老人自身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對於老年人來說,生理上各器官的功能衰退是正常的,凡人都有生老病死,因此心態尤其重要。空巢老人雖然子女不在身邊,但是如果能調整好心態,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從而就能提高自身的免疫性。

  ②子女多關愛父母,定期聯繫。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應多關心父母身體狀況,定期聯繫,給以安慰。如果可以,最好選擇離父母近的工作地點,以便隨時照顧父母。或者可將老人送去敬老院,對於老人來說,與同齡人共處一處,有助於緩解孤獨感。

  ③政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保障功能。

國家應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福利事業,從政策法規上給予扶持,建立醫療服務制度,對需要入住敬老院的廣大老年人開放敬老院等福利機構的大門,推行經濟養老、財產養老。在農村老人生活的村組配老年活動中心,以現有的老年協會爲核心,組織各種文化、體育協會,豐富農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強化宣傳教育,營造關愛“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圍。

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培育和完善農村以社團組織和民間組織爲依託的服務機構,開展志願者服務,增強農村社羣的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羣衆性的互助互幫,改善鄉風民風,真正切實爲老人考慮。

2015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