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下鄉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2016下鄉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精準扶貧讓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好的盼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下鄉精準扶貧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下鄉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2016下鄉精準扶貧調研報告1】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準脫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確定我縣2017年全面脫貧的要求,3月15日第16次縣委常委會明確決定:把扶貧工作作爲今後一個時期我縣中心工作,作爲總抓手來推動其它各項工作。圍繞實施“1347”扶貧攻堅戰略,從3月15日以後全縣扶貧攻堅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近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成立了扶貧攻堅工作機構和工作專班。成立了XX縣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相關領導任副組長。成立XX縣扶貧攻堅指揮部,下設指揮部辦公室,由副書記蔡偉兼任辦公室主任,副縣長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設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政策兜底扶貧、社會扶貧四個工作專班和綜合協調、宣傳報道、業務指導、督查組、考覈組五個工作組,同時要求各鄉鎮相應成立扶貧攻堅指揮部,成立扶貧攻堅工作機構和工作專班,設立鄉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增加到3名,專職專幹。

二是制訂了全縣扶貧攻堅計劃。圍繞2017年全面“脫貧摘帽”的奮鬥目標,科學制訂全縣三年脫貧工作規劃,細化路線圖,明確時間表,縣裏脫貧規劃爲“1347”工程,即橫下一條心、利用3年時間、通過四個一批方法,完成7萬人脫貧。計劃2015年脫貧10個貧困村、 28174名貧困人口,2016年脫貧33個貧困村、21234名貧困人口,2017年脫貧29個貧困村、21243名貧困人口。現已將貧困村脫貧計劃落實到村,貧困戶脫貧計劃已下達到鄉鎮村,村級正在落實到貧困戶。

三是選派了駐村幫扶工作隊。3月31日,我們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選派了292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和 98個重點村、後進村、難點村第一書記,並動員45家重點民營企業開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個全覆蓋”,即全縣所有村扶貧工作隊全覆蓋,貧困村、後進村和難點村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縣領導聯繫鄉鎮包重點村全覆蓋,縣直單位參與精準扶貧全覆蓋,重點民營企業聯繫重點村全覆蓋。該項工作得到了省委辦公廳的肯定,見《督辦通報》第25期。3月31日上午,縣委召開了千人動員大會進行動員,並舉辦了業務培訓。當天下午,800餘名工作隊員全部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目前,工作隊基本完成貧困戶識別、複覈、確認工作。

四是進行了扶貧工作現場推進和督辦。4月24日,縣委書記劉應文在馬曹廟鎮主持召開了全縣精準扶貧現場推進會,會議參觀了馬曹廟精準扶貧工作現場,傳達了全市精準扶貧現場會精神,各鄉鎮黨委書記分別就各自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表態發言。會後,各鄉鎮分別召開了縣直機關、各村支部書記、縣駐村第一書記、縣駐村工作隊隊長、聯絡組長參加的精準扶貧動員大會,圍繞“四個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個時間節點進行了具體安排。9月2日,攻堅辦再次組織 5個督查組對全縣駐村工作隊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督辦。

五是召開了縣委縣政府高規格會議。4月21日和4月26日分別召開2次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精準扶貧相關工作。4月28日召開了縣委四屆九次(擴大)會議,討論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會上縣委縣政府與鄉鎮黨委、政府簽訂了脫貧攻堅任務軍令狀,縣扶貧攻堅辦公室與扶貧工作隊簽訂了“駐村幫扶責任書”。這次會議從思想上進行了誓師動員,從工作上進行了督促落實,引導和推動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強化責任和擔當,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扶貧攻堅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開展精準扶貧上,把幹部精力集中到幫助羣衆脫貧上。

六是擬定了相關政策支撐文件。除了出臺縣委縣政府《關於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之外,擬定了《關於推進產業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XX縣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XX縣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工作方案》、《XX縣精準扶貧時間表和路線圖》等相關政策文件,還有幾個文件正在積極擬辦修訂之中,準備近期出臺。

七是創辦了小額信貸扶貧試點。縣扶貧辦與縣農商行聯合創辦扶貧小額信貸試點,通過市場手段運作扶貧開發,利用有限的扶貧資金撬動信貸資金,拉動社會資金,解決貧困戶借款難的問題,創新了市場主體幫帶貧困戶利益聯接機制。3月23日全市扶貧小額信貸創新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肯定了我縣扶貧小額信貸“12345”扶貧模式(即搭建“一個信貸平臺”,突出貧困人口和市場主體“兩個主體”, 嚴格評級授信、項目推薦、貸款發放“三個步驟”,確保指標落實、項目直扶、幫扶帶動、驗收考覈“四個到戶”, 打造瞄準特困羣體、落實特惠政策、形成扶貧合力、建立風險防範機制、壯大特色產業等“五項特色”)。目前這項媒體宣傳的“金融扶貧團風樣板”工程,已向 282戶發放貸款3220萬元,落實幫扶貧困戶315戶、1812人。

八是開展了扶貧攻堅的密集調研。縣“四大家”領導分別帶隊到各自的扶貧聯繫點開展精準扶貧調研,通過走訪座談、解剖典型等方式,認真聽取羣衆脫貧的願望和想法,總結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理清扶貧思路、完善脫貧舉措。同時,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縣衛計局、民政局、扶貧辦等部門分別對因病致貧人口、農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貧移民搬遷對象等進行專題調研,爲制定完善精準扶貧規劃和政策體系提供有益參考。同時認真準備接待,圓滿完成了省市各級領導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的調研任務,其中省委領導傅德輝常委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開展各種精準扶貧示範點建設。1、扶貧搬遷示範點城投公司率先已爭取到6.3億元農發貸款,計劃縣級辦6個示範點,每個鄉鎮辦1-2個示範點,然後全面推開;2、辦產業扶貧示範點和市場主體幫帶貧困戶示範點;3、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示範點;4、電商扶貧示範點。各示範點創建工作由指揮部下設工作專班和牽頭單位以及各鄉鎮具體負責落實。

  二、存在問題。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工作進展不平衡。各鄉鎮各部門之間相比,有的鄉鎮和部門領導認識高、動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工作專班和牽頭單位沒有進入工作狀態,沒有盡到工作職責和牽頭之責,導致工作被動滯後。二是工作推進速度不快。相比兄弟縣市羅田來說,我們工作總體推進速度稍緩,沒有掀起扶貧攻堅的高潮態勢,沒有真正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顯。相比上級領導的要求和貧困羣衆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顯,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議。

一是落實幹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全縣貧困戶重新精準識別完成後,要落實全縣各級幹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並實行包保責任制。在分類鎖定貧困對象後,要依據貧困戶家庭情況、資源稟賦、身體狀況、技能條件,按照“一戶一法”的辦法因戶施策,制定 “六個一”精準脫貧計劃: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個發展項目,一戶一種致富技能,一戶一個包扶幹部,一戶一個脫貧時間,一戶一個幫扶措施,建立精準幫扶臺賬。

二是落實市場主體幫扶機制。目前正在調查摸底全縣市場主體的情況,落實市場主體幫扶機制,積極推動產業扶貧,方式主要爲以下五種:一是龍頭企業+貧困戶,二是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三是家庭農場+貧困戶,四是專業大戶+貧困戶,五是電商平臺+貧困戶。

三是層層落實減貧計劃。各鄉鎮的減貧計劃要到村到戶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實“三化”:1、落實信息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聯網貧困信息大數據平臺,逐戶分析致貧原因,逐條錄入指標信息,逐類制定幫扶方案,全方位幫扶,全過程監督。2、落實清單化。逐村逐戶制定脫貧計劃,建立脫貧“任務清單”,制定幫扶“責任清單”,形成核查“進展清單”,明確“問題清單”,實行跟蹤銷號管理。3、落實圖表化。製作精準扶貧工作手冊,鄉鎮、村繪製精準扶貧路線圖和產業發展規劃圖及時間表。

四是建立八個方面的政策支撐體系。由各牽頭單位負責制定七個政策支撐文件,一是產業扶貧方案(縣農業局),二是搬遷扶貧方案(縣住建局),三是醫療救助扶貧方案(縣衛計局),四是教育助學扶貧方案(縣教育局),五是培訓就業扶貧方案(縣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貧方案(縣民政局),七是整合資金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縣財政局)。另外承擔村級道路、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電力保障等十項重點工作的部門要分別制定各自的行業精準扶貧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按照四個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貧工作推進力度。一要儘快制定政策支撐體系,通過政策的引導來推進工作;二要繼續辦點示範,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示範點,以點帶面、推動工作。三要全面推開,重點突出推進產業扶貧和搬遷扶貧兩項重點工作。

六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按照省政府《關於創新建立貧困縣資金整合機制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鄂政辦發(2015)63號要求,以精準扶貧爲引領,徹底打破“撒胡椒麪”和“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困局,化零錢爲整錢,集中財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用精準扶貧規劃爲引導,以重點項目爲主導,制定明晰統籌資金的來源渠道、使用平臺、資金額度、內容進度、責任單位等,做到內容明確具體、資金流向清楚、責任分工明確。建立“以縣爲主體、省級支持配合,以財政資金爲主體、引導金融和社會資金參與”的資金整合機制,合力推動精準脫貧。

七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對下加強氛圍營造,對上加強聯絡溝通。充分發揮新聞宣傳部門,牢牢把握精準扶貧輿論導向,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地宣傳報道我縣精準扶貧政策、先進典型等方面情況,激發和調動全社會參與精準扶貧的熱情和積極性。積極引導社會扶貧,探索老闆捐資扶貧、能人帶動扶貧、大戶幫助扶貧、招商引資扶貧、部門結對扶貧、合作組織服務扶貧等“六大”社會扶貧模式,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同參與的大扶貧格局。

  【2016下鄉精準扶貧調研報告2】

爲進一步瞭解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情況,爲縣委提供可行性決策參考,推動相關工作開展,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16年度工作安排,3月29日,縣人大常委會組成3個視察調研組,分別深入灣灘河鎮、醒獅鎮、洗馬鎮對2016年龍裏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視察調研。3月30日,縣人大常委會召開調研座談會,通報當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展情況,梳理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下步工作對策。現將視察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2016年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基本情況

我縣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數爲805人,其中醒獅鎮葫蘆田村高坡一、二組計劃搬遷179人,灣灘河鎮擺絨村上擺絨一、二組計劃搬遷543人,剩餘83人指標調劑到洗馬鎮2016年實施。截至目前,各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展情況如下:

(一)灣灘河鎮。該鎮遷出點爲原擺絨村上擺絨,是省級一類貧困村,2012年被省國土資源廳實地勘察認定爲地質災害重點隱患點。上擺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涉及2個村民組、543人。集中安置點位於灣灘河鎮西部,與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相鄰,距龍裏縣城60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8.5公里。項目佔地85畝,預計總投資38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爲搬遷住房、人畜飲水、供電、道路、廣場等。目前已初步完成測繪、第一批徵地、地質災害評估、防澇測評等工作,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截止3月27日,已完成16棟房屋基礎開挖及紅線範圍大面平整。

(二)醒獅鎮。醒獅鎮遷出點爲平寨村(原葫蘆田村)高坡一、二組,屬省級地質災害點,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差,不適宜居住,羣衆貧困度深。高坡一、二組共有203人,其中願意搬遷的爲179人(其中:意願分散安置的爲129人,意願遷往醒獅集中安置的爲50人),不願意搬遷的爲17人,由於本人原因無法上戶口和婚入戶口不願遷入不能列入搬遷對象的爲7人。醒獅安置點選址在醒獅鎮醒北路旁龔家大土,紅線範圍面積爲18.45畝,據實徵收並已完成測量和公示,實際徵用耕地25.9107畝,安置點的實施方案(代可研)委託湘潭市規劃設計院進行設計,並於2016年3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第一批計劃安置葫蘆田高坡一、二組搬遷農戶46人。

(三)洗馬鎮。該鎮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第一期83人,全部爲建檔立卡貧困戶;第二期整體搬遷洗馬鎮落掌村馬牛光組32人。主要採取集中安置的方式進行,安置點位於洗馬鎮新城區,項目佔地面積92.38畝,其中2.8公里的主道路已修建完成1.6公里、2.4公里的河道治理已治理完成2.1公里,該項目規劃設計800餘宗宅基地,除已經售出的200餘宗宅基地以外,還有600餘宗宅基地可以進行集中安置。文化健身廣場、農貿市場、客車站、公共廁所及亮化、綠化、供排水系統等公共基礎設施已陸續開工建設。集中安置點主要採用門面+住房的形式,已實現水、電、路、訊、網絡全通,各項基礎條件已十分成熟。目前,洗馬鎮第一期易地扶貧搬遷83人集中安置點地勘已經完成,即將開展項目建設招投標工作。

  二、存在問題

隨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啓動實施,一些瓶頸問題逐漸凸顯,亟待解決。

(一)部分農戶搬遷意願不強。一是羣衆普遍有故土難離的思想,除部分地質災害隱患點村組及個別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邊遠村組外,其他村組貧困羣衆搬遷意願不強。二是少部分羣衆對政策理解和項目建設認識不足,對房屋建成後需對原住房進行拆除的政策不理解,至今仍有相當部分搬遷戶《房屋拆除協議》尚未簽訂,影響搬遷項目後期的驗收。三是“十三五”期間中央、省、州層面補助政策進行了調整,補助標準大幅提高,導致“十二五”期間部分已經參加扶貧生態移民搬遷的羣衆產生攀比心理,部份原本有搬遷意願的羣衆要求退出扶貧生態移民工程。

(二)項目實施進度相對滯後。一是政策調整因素。我縣原規劃上報的2016年項目是在洗馬鎮實施搬遷298戶1412人,後因省、州政策變化,要求2016、2017年度以戶數在50戶以下、貧困發生率達50%以上的自然村寨實施整體搬遷,零星搬遷的調整到2018年及以後實施,造成前期項目點規劃、設計、勘測等佔用時間較長,項目推進的時間節點達不到省、州的要求(一季度基礎出地面),相對滯後。二是省任務數與覈實數不符。在我縣進行精準扶貧對象識別前,省州認定搬遷805人中貧困人口爲353人,經我縣重新摸排識別貧困人口數爲464人,相差111人。而省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批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啓動資金423.6萬元是按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353人撥付下達到我縣,造成的資金缺口將增加縣級財政壓力。三是項目整合難度較大。上級要求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中整合各類涉農項目,攤薄建房成本,減輕羣衆自籌資金壓力,讓搬遷對象少出錢或不出錢。但實際工作中各部門、各渠道項目的實施標準、對象、驗收標準均不相同,整合實施難度較大。很多涉農項目如發改、農發、財政(一事一議、美麗鄉村)、民宗等項目都是在2015年年底向省州申報,省州也基本上在2016年1月前已批覆,臨時進行整合難度很大。

(三)缺少“穩得住、能致富”的措施和辦法。一是產業培植困難,因爲資源稟賦條件差,人均佔有生產資料有限,加之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產業培植難度較大。如灣灘河鎮擺絨安置點屬於就近搬遷,將原來屬於地質災害隱患點生存條件差的羣衆集中搬遷安置到本村地理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只是改善了羣衆的居住條件,耕作生產仍然依靠原有土地,安置點與耕地相距較遠,造成生產與生活的極大不便,生產條件未得到有效改善,後續產業發展缺乏基礎支撐,難以實現“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二是穩定發展配套不夠,沒有形成戶籍、土地、稅費等方面支持搬遷羣衆生存和發展的配套政策。三是羣衆“等靠”思想嚴重,部分搬遷戶對搬遷後的發展思路不清,對政府制定的扶貧政策持觀望及懷疑態度,不主動參與各種扶貧項目,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不高。

  三、對策建議

(一)科學統籌調度。一是要堅持“量力而行、保障基本”的原則,統籌謀劃好三個點的搬遷模式、資金安排和政策體系,處理好時間進度和工程質量的關係,合理確定標準,不脫離實際提高建設標準,防範因搬遷而舉債、因搬遷而脫不了貧。二是要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積極支持調整完善土地承包合同、搬遷羣衆戶籍變更手續等,對搬遷羣衆就業、醫療、就學等方面要給予優惠和照顧。三是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以今年9月30日爲時間節點,加強調度,進一步完善招投標、施工監理、質量監督、項目審計等建設基本程序。四是強化項目整合,把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同小城鎮建設、生態建設和文明新村建設結合起來,將各種支農資金重點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加快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

(二)積極籌措資金。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各負其責、各記其功、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原則,切實扭轉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存在的“資金和人力、物力過於分散,到處撒‘胡椒麪’的現狀”,通過地方政府債券、專項建設基金、銀行長期低息貸款等多渠道資金,整合各部門資金,形成合力。充分調動社會各界、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鼓勵和引導他們投身扶貧開發事業中,逐步形成以政府爲主導,社會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形成強大的扶貧攻堅合力。

(三)強化產業支撐。一是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加快路、水、電、通信、廣播電視、學校、衛生院(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徹底改變易地扶貧搬遷羣衆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堅持科技引路,抓好技術培訓和科技示範工作,扶持示範戶,培養好致富帶頭人,帶領搬遷農民轉變觀念。三是要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組織建立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積極培育主導產業,有效地促進遷入區農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讓搬遷農民通過改變生產經營方式而增收致富。四是加大中介組織培育力度,重點發展和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形式,努力提高產業化組織程度。五是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通過中心城鎮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剩餘勞動力轉移步伐,增加進城務工人員的收入。

(四)做好思想動員。搬遷羣衆既是扶持對象,更是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主體。各鎮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採取多形式、多手段廣泛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充分尊重搬遷羣衆意願,科學合理安排建設內容,鼓勵和引導搬遷羣衆積極投工投勞,集料集資,參與項目建設。要深入發動羣衆,克服“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貧搬遷目標。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閱讀:

1.2015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2.2016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3.2016村級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4.2016年鄉鎮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5.2015年關於精準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6.2015鄉鎮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7.2015區精準扶貧調查報告

8.2016貧困村扶貧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