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7開展全國學生資助規範管理年自查報告

2017開展全國學生資助規範管理年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建立起了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教育公平邁出了重大步伐。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開展全國學生資助規範管理年自查報告

  【2017開展全國學生資助規範管理年自查報告】

xx大學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非常關心和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出發,積極落實國家和xx省有關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建校幾年來,學校確保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我校高度重視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學校成立由分管學生工作校領導任組長,學工、教務、財務、後勤、團委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考慮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重大問題,協調相關部門的工作。校長辦公會和黨委常委會多次聽取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彙報,討論“三困生”(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心理困難)工作;一把手校長多次召開協調會,協調資助經濟困難學生有關工作的落實;2015年,學校專門出臺了《關於加強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的實施意見》,以進一步加強我校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

  二、思想統一,齊抓共管

我校各部門、各級領導都能從講政治的高度,從維護學校穩定和社會安定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到助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資助經濟困難學生作爲一項重要工作,齊抓共管,紮紮實實解決好經濟困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學生工作處在學校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落實好各類助困措施;財務處做好各類助困資金的管理工作,並及時將各類資金髮放到位;後勤集團切實關心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情況,保證平價菜餚的供應。各學院成立了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小組,在學校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工作辦公室的協調和指導下,負責落實各學院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工作。

  三、經費充足,渠道多樣

我校根據國家有關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等(簡稱“獎、貸、助、補、減”)多元化的,以國家助學貸款爲主體的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實施了社會、學校、學院的三個層次的資助網絡。按教育部有關規定,學校每年從學費收入中足額提取10%的經費,用於設立獎助學基金和支付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

2014年,我校在全校教職工中推行“愛心助成才”捐資助學活動,讓所有教職員工都參與到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工作中來,共捐款41.7萬元,資助2014級經濟困難學生314名。2015年,我校教職工黨員又捐款40餘萬元,資助505名經濟困難學生。

我校還積極向社會各界宣傳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重要意義,主動爭取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傑出校友和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士到學校設立獎助學金,進一步完善學院、學校、社會三者結合的資助網絡。目前,我校設有中國移動獎助學金、中國聯通獎助學金、錫柴獎助學金、嘉新獎學金、常發光彩獎助學金、中國肯德基曙光基金等社會獎助學金。

  四、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1、設立綠色通道,新生報到暢通無阻

(1)新生報到時,我校實行“一分鐘”報到制,先讓學生領取宿舍鑰匙和EM卡(可用

於校內吃飯、購物),其他報到手續開學後逐項辦理。另外,學校還在新生報到現場設立了特困生綠色通道和國家助學貸款諮詢處,並給學生及家長髮放《學生成長家長導讀》、《xx大學助困工作服務導刊》等資料,讓學生及家長知曉我校的教育管理及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措施,明白申請、辦理程序。新生接待期間,國家助學貸款諮詢處共接待301多人次的諮詢。

(2)對交不起學費的特困生採取先報到上課、學費緩交,然後區別困難情況予以資助的辦法,確保困難新生順利入學。貧困生可先行吃飯、住宿和學習,再憑有關手續辦理貸款、參加勤工助學等。

(3)對沒有及時報到的新生,學校主動查明原因,對由於經濟困難不能入學的新生採取

相應措施,確保順利入學。絕不讓任何一名新生因爲交不上學費而輟學。

2、加強銀校合作,順利落實助學貸款

(1)積極擴大助學貸款金額

自1999年起我校就與鎮江市工商銀行協作,積極推行國家助學貸款工作。2010年以後,學校全面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先後與鎮江市工商銀行、鎮江市建設銀行、鎮江市農業銀行簽定合作協議。至2013年,我校已有3247人次獲國家助學貸款,貸款總額達到1446.06萬元,在xx高校中位居前列。

2013年,全國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停滯不前。我校另闢渠道,經濟推行生源地農村信用社助學貸款,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據省教育廳統計,2013年我校共有528名學生獲得貸款,貸款總額達296.7萬元,在xx高校中位居第一。

2014年,xx省國家助學貸款管理中心通過招標方式確定新機制下我校國家助學貸款的經辦銀行爲中國工商銀行鎮江市中山支行。2015、2016年,我校共有2266人次獲得了國家助學貸款,累計貸款金額1179.52萬元。基本解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費問題。

(2)加強貸後管理,促進助學貸款良性循環

①推行“以獎還貸”措施。在校期間,兩次以上(不含兩次)獲得校級以上(含校級)單位表彰的三好學生標兵、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被錄取爲本校研究生的應屆畢業生或畢業留校的學生,志願去國家重點工程、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的艱苦地區工作的或在校四年期間表現良好、所有考試考查課程一次性通過的貸款畢業生,給予2010元到601元不等的獎勵用於償還助學貸款。 2014-2016年,我校710名貸款畢業生符合獎勵條件,獎勵金額67.22萬元。

②獎勵畢業前還清貸款的學生。學生畢業前還清貸款的,貸款利息由學校承擔。2014-2016年,我校385名貸款畢業生畢業前還清所貸款項,學校支付利息合計11.5萬元。畢業前未還清貸款的畢業生,在檔案中放入“國家助學貸款還款確認書”和“協助督促還款通知書”。這樣既對畢業後的學生有一定約束,又可以督促有還款能力的學生提前還款。

③每年給進入首次還貸日的貸款學生家長寄信,請家長提醒子女按期歸還貸款。對未按期還款的學生,學校一方面給學生家長寄信,請家長督促子女及時歸還貸款,另一方面,給學生工作單位寄發《協助歸還國家助學貸款通知書》,請用人單位協助追繳欠款。

④開展誠信還款宣誓活動。每屆貸款畢業生離校前,學校組織貸款畢業生集中參加誠信還款宣誓活動,增強貸款學生的誠信意識。今年,我校爲貸款畢業生還製作了“國家助學貸款還款友情提示卡”,提醒畢業生按期還款,同時告之學校和貸款經辦銀行的聯繫電話和聯繫人,使學生在還款過程中遇到困難能及時得到幫助。 2016屆全體貸款畢業生還自發地向全省貸款畢業生髮出“誠信還貸,回饋社會”的倡議,號召貸款畢業生恪守誠信、按期還款,用實際行動回報母校、回報銀行、回報國家的充分信任和無私關愛。

⑤在學校互聯網的主頁曝光貸款逾期學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各大媒體、網站都給予了報道。針對少數貸款學生未按時還款的情況,2013年9月26日,我校將由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提供的47名畢業生在校園網上曝光。這在xx乃至全國高校還是首例。此舉在全國高校乃至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中央電視臺2套、xx電視臺教育頻道、《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成都商報》、《揚子晚報》及新浪網、新華網等全國各大媒體和網站對此作了深入報道。目前,47名被曝光的貸款畢業生中39人已與銀行聯繫還款或還清所貸款項。

⑥在校園網主頁上設立“提前還款學生光榮榜”,表彰提前還款的學生。2014年4月13日,xx大學在校園網主頁上的信息公告欄內設立“xx大學國家助學貸款提前還款學生光榮榜”,定期表彰“恪守在校承諾 彰顯誠信本色”的提前還款的學生。此舉再次引起全國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

⑦開展“誠信使者”活動。爲深入瞭解極少數逾期不還貸款畢業生的具體情況,2014年寒假前夕,我校面向全校招聘了18名在校學生,擔任“誠信使者”,利用寒假走訪18名欠貸畢業生的家庭,詳細瞭解他們的經濟狀況、工作單位和聯繫方法,並把學校的 “致貸款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交到他們父母手中,提醒這些違約學生及時歸還所貸款項。這一活動,既是對極少數貸款逾期畢業生的督促,也是對在校學生的誠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3、挖掘勤工助學崗位,開拓勤工助學市場

我校積極開展學生勤工助學活動,牢固樹立助困育人的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構建了以體力、智力輸出爲主、以勤工助學創業爲輔的勤工助學崗位體系。積極推進學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使學生的勤工助學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既讓學生通過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又促進了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對管理專業的經濟困難學生,學校在行政、後勤等部門開闢勤工助學崗位,選派他們承擔後勤服務、校園秩序維護、圖書管理、人事檔案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對工科的經濟困難學生,選派他們承擔一些助研及實驗工作;對其他學科的經濟困難學生,鼓勵他們從事家教、市場調研、社區服務、外語翻譯、平面設計等勤工助學工作。學校有嚴密的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制度,積極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勤工助學網站的建設,加強勤工助學學生的培訓,指導學生開展勤工助學工作。

近年來,我校勤工助學工作不斷出新,自2012年以來,我校每年舉辦勤工助學招聘會,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2013年起舉辦的勤工助學創業大賽,開創了勤工助學與大學生自主創業有機結合的先河,投入運營的6支創業團隊先後爲家貧學子提供了301餘個勤工助學崗位,收到了拓展勤工助學崗位與培養學生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雙重效果。勤工助學基金連年攀升,勤工助學崗位逐年增加,2013-2015年累計提供助學崗位5010餘個,發放報酬達1010餘萬元,幫助數千貧困學生解決了日常生活困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