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7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2017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保護環境。下面請看本站整理的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報告,供大家閱讀。

2017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2017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1:

在今年初召開的人代會(鎮海區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蛟川代表團在集中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過程中,針對該區域內污水治理方面的問題意見反映十分強烈,到會參加審議的政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研究相關意見,儘量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會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認爲,蛟川區域的水環境問題由來已久,一些問題矛盾錯綜複雜,研究解決好該區域的問題,就是抓住了鎮海全區治污工作的牛鼻子,對於全區整體推進污水治理、提升環境品質具有顯著的示範帶動作用,爲此,決定對該區域水環境治理情況進行專題詢問,並將其列入常委會本年度監督工作重點內容。爲充分掌握情況,生態環保工委受常委會委託,及時深入轄區企業、村(社區),訪羣衆、看河道、查資料並踏勘施工現場,廣泛聽取和收集各界對污水治理的意見反映,經過爲期一個月的專題調研,較全面摸清了蛟川區域污水現狀和治污工作情況,爲接下來常委會制定專題詢問方案、確定詢問重點、提出詢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一、蛟川基本概況

(一)蛟川區位情況

蛟川街道成立於2001年9月,2006年9月與鎮海經濟開發區正式合署辦公,區域面積36.82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7個社區,另有3個大工程單位社區,常住人口約13.5萬餘人,其中戶籍人口約4.2萬餘人、外來務工人員約9.3萬餘人。該街道地處寧紹平原水系下游,臨近甬江入海口,區域內河網密佈,人口稠密,工業企業集中,環境承載壓力大,是鎮海區“五水共治”重點推進區域。

(二)蛟川水環境情況

蛟川街道水系發達,河道縱橫交錯,區域內共有河流29條,其中市級1條,區級4條,街道級23條,共計54.73公里。河道總體呈“三橫兩縱”的格局,“三橫”河道爲甸張港-新泓口河、中大河和前大河,“兩縱”河道爲萬弓塘河東港河,區內排水主要通過新泓口河、前大河和中大河排往外海和甬江。蛟川地處江北鎮海平原河流下游,水體污染爲全區最重,治理難度也最大,大部分河道斷面水質爲V類或劣V類。由於河道淤積、堵塞、攔隔等使河道功能大爲降低,導致水流不通,使水體污染程度進一步加劇。

  二、蛟川水環境問題成因分析

從調研掌握的情況看,蛟川街道水環境問題目前是鎮海全區最爲嚴重的區域,治理難度非常大。經梳理分析,該問題的主要成因有以下方面:

(一)位居河道下游,功能退化,自淨能力差

蛟川處於寧紹平原水網下游,各種污染物容易聚集。同時由於城市化的推進,很多區域土地和產業功能發生變化,部分河道被填埋,造成河道斷頭現象嚴重,有中一河、王家門前河、石塘下陳家河、後海塘河石塘下段、風景九園北側河等5處成爲斷頭河。同時由於繞城高速、鐵路北環線等線型工程施工影響,西港河、前大河、柴家港等3條河流被截斷阻塞。另外城市道路建設時,與河道交叉處多采用涵管,共有14處,阻擋水流。如與寧鎮路交叉的柴家港、西港河、中一河都採用涵管,直徑約0.5米,嚴重阻斷河流。這些人爲的干預,完全改變了河道自然面貌,使得河網水系自然流動被打亂。河道的斷頭、涵管阻礙、閘壩隔攔、截污管道擠佔,造成河道沉積加重,大部分村莊河道河牀較高,蓄水、行洪功能大爲下降,導致大面積河流水系癱瘓。

(二)污染源多且排放量大

蛟川轄區現有企事業單位2843家,其中工業企業950家,商飲業507家;常住人口約13.5萬,其中外來人口9.3萬。36.8平方公里內聚集如此多的工商業和人口,環境承載壓力已相當沉重。同時,區域土地、產業狀況複雜。蛟川區域分佈着寧波石化經濟開發區(蛟川片)、臨俞工業區、鎮海經濟開發區,12個行政村及下轄72個自然村、10個社區與這些工業區相互交錯,農村邊緣小工商業點密佈,工業區、城市、農村、工商業網分佈情況錯綜複雜,尤其是大量的化工、機械等易污染企業,使得蛟川截污、治污難度非常大。

(三)管網建設條件差

蛟川區域村莊內部房屋密集,歷史建築和臨時建築佔據道路、河岸等情況普遍,管網建設條件較差,政策處理量大,給截污管網的實施增加了很大的困難。同時,由於農村區域地勢較低,外圍主幹管網運行水位較高,在雨季有可能出現污水倒灌現象,而通過提升泵站即增加了工程造價又增加了後期運行管理的難度。

  三、近年來蛟川水環境治理所做主要工作

近年來,按照省、市、區提出的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等“五水”共治工作相關要求,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精神,蛟川街道從轄區實際出發,堅持以治污水爲重點,其他“四水”齊抓共治、協調並進,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

(一)建立了工作機制

街道十分重視治水工作,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爲組長的“五水共治”領導小組,提出2014年爲“污水治理攻堅年”、201X年爲“污水治理鞏固年”,在人力、財力、物力上全面傾斜和支持。制訂了《蛟川街道“五水共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落實27條河流“一長三員”(河長、勸導員、巡查員和保潔員),明確各科室職能,以“一治理”(污染源頭治理)、“二處理”(污水納管集中處理、垃圾集中處理)、“三清理”(黑臭垃圾河、淤塞河、斷頭河清理)爲重點,提出了2014年扭轉水質惡化趨勢、201X年總體提升河網水質、201X年全面改善河網面貌的三年目標任務。同時,出臺《蛟川街道五水共治專項獎》,將河岸垃圾清理、河面保潔、河道違建拆除、零散養殖點整治列入對村(社區)考覈,每月村社區書記例會交流彙報。

(二)明確了整治方案

根據“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工作思路,街道成立了20個排查組(其中1個工業排查組、19個村社區排摸組),協同河長對轄區河道情況進行大排查,共排查出截污管網接收污水滲漏、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保潔未覆蓋等75個問題, “一河一策”提出治理對策80條,每條責任河道都做到有“一張水系圖、一本任務書、一個時間表、一份報告書”。在此基礎上,街道委託寧波市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研究院和鎮海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分別編制了《鎮海區蛟川街道河網水環境整治方案》、《蛟川片區污水管網改造工程行動規劃》,爲整體治污工作提出具體路線圖和時間表。

(三)開展了重點整治

一是開展污染源頭堵截。投資800萬元,對污染較爲嚴重的臨俞工業區開展污水管網改造提升工程,對內部16公里管網進行全面疏通,並進行外圍引水和換水,促進片區水質改善。二是開展截污設施提效工程。針對養護過程中反映的南洪泵站、五里牌泵站的運行問題,聯合養護單位對農村截污全線19公里截污管道進行排查。針對羣衆反映較爲強烈的風景九園周邊區域,加強日常巡查,及時疏通污水管道。三是推進河道生態治理。大力開展垃圾河、黑臭河整治工作近期對後海塘河、王家門前河等河道(段)垃圾淤塞嚴重問題開展緊急整治工作,已有兩條河道摘掉垃圾河黑帽。四是編制河道清淤計劃。投入專項資金綜合治理了柴家港、廟後張河6條段共5.3公里河道,實施清淤甬江塘河等20餘條25公里河道。五是開展流域保潔優化。協助指導村(社區)加強河道衛生保潔工作,盡力改善主幹河道河岸環衛狀況。

(四)推進了集污納管

蛟川街道範圍污水系統主要分成三個大的排水片區,煉化廠區、生活區、石化三公司等污水排入煉化內部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蛟川北部莊俞路-繞城高速-鎮駱路-豐收路-鎮浦路圍合的區域,主要爲南洪、棉豐、後施及陳家村部分自然村,污水經南洪泵站提升後排入北區污水處理廠主幹管;蛟川中部、南部片區村莊及臨俞工業區、開發區污水通過海天泵站、金豐路泵站提升後排入鎮海污水處理廠主幹管。目前蛟川轄區範圍內污水管網系統已初步形成,已建成污水管道長度約45km,其中城鎮截污約25km,農村截污約20km,農村截污納管覆蓋自然村爲26個。

  四、當前亟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蛟川區域水環境問題錯綜複雜,牽涉面較廣,但制約區域水環境改善的瓶頸矛盾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亟需着力突破解決:

(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

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有限。目前鎮海污水處理廠和北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都不能滿足產生的`污水量,最直觀的表現爲轄區鎮駱路、中官路等污水主管長時間保持相當高的水位,造成沿線截污支管污水無法排出,處於高水位狀態。這種情況造成的影響不僅是污水無法及時排出,更因污水長時間不流動,極易造成污水管網淤積堵塞,給日常養護和維修檢查造成很大困難。水位越高,清理難度越大,而清理困難又容易淤積堵塞,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污水提升泵站未能正常有效運行。蛟川街道聯合規劃部門已制定了《“五水共治”背景下蛟川片區污水治理行動規劃》,明確蛟川區域內現有污水提升泵7座,其中區級3座爲海天泵站、金豐泵站、威海路泵站,街道級4座爲五里牌泵站、南洪泵站、王隘泵站、蔡家泵站。由於污水處理廠能力有限,區級污水提升泵在平時未能正常有效運行,雨天時爲了保證城區污水排放,提升泵更是直接停止運行,造成區域管網長時間保持高水位,污水直接從緊急排污口倒灌流入河道,已造成多次大面積水污染事件。

(二)農村截污設施建設標準較低、覆蓋率不高

蛟川街道從2009年開始實施了四期農村截污管網建設,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但由於當時缺乏科學統一規劃,雨污未分,建設標準不高,使得管網落差、堵塞、破損等問題較多,加之管護不到位,截污設施作用發揮十分有限。如臨俞片區部分支管,內部管網建設完成後並沒有同鎮駱路主管連接,造成污水收集後不能有效排放。又如俞範東路(鎮駱路-寧鎮路段)污水管道,向北鋪設後未與鎮駱路主管連接,直接同中大河連接,造成直排河道的後果。又如鎮駱路(鎮海大道-北外環段)隨道路拓寬改造新建了一條D800幹管,但該管線僅將臨俞幹管接入,臨俞片羅家港水管、前程路污水管並未接入,導致臨俞片約1000噸/天的污水直排內河。

蛟川街道盡管經過前幾年農村截污工程的建設,截污納管自然村已達26個,但受限於外圍主管佈局以及村莊整體拆遷的考慮,農村截污工程未做到全覆蓋。主要原因,一方面周邊主幹管缺失或者距離主幹管距離較遠的自然村未進行納管處理或生態化處理;另一方面,規劃整體拆遷的村莊原先沒有考慮建設管網,如前期排摸33個重點區域中的棉豐、陳家等村,村屬企業、家庭作坊、小餐館等污染源均未納管處理。

(三)污水治理運行體系不完善

目前鎮海區的污水管網養護機制是:總管由區相關部門負責管理養護,農村截污管網由各鄉鎮街道負責管理養護。由於管網養護專業化程度較高,需要專業對口人才及專業的養護工具,而鄉鎮街道一般此類人才缺乏,再加上專業養護工具的缺失,使管網出現破損、堵塞等問題時,無法及時排查解決,導致污水或直排河道或長期積壓損壞管道。如鎮駱路區級主管(鎮海大道以西段)因養護管理不及時、不專業造成堵塞,管內長時間保持高水位,進而造成蛟川範圍內的大部分截污管線污水無法排出,只能積聚管內甚至倒溢進河道中。

另外,蛟川區域內企業多,居民多,各種人爲污染因素多,但執法部門或缺乏執法依據,或執勤力度不夠,或執法不嚴,各種故意污染水質行爲難以有效遏制。如風景九園小區雨污管道錯接問題,經多次告知督促,物業公司拖延數月後才整改,吸糞車污物排至雨水管、企業污水直排、建築垃圾偷倒河岸等現象仍頻繁發生。

  五、下步水環境治理的工作建議

綜合調研情況,經分析研究,我們建議,下步蛟川區域的水環境治理工作,有必要從以下方面着手,重點發力,切實有效加以推進。

(一)開展源頭治理,完善轄區排污體系

積極實施污染源頭治理。區級相關部門聯合街道繼續深入排查污染源,對排查出的污染源,特別是邊緣村莊、商業網點、村工業區、重點污染企業等,應進一步加強源頭治理力度。加大截污管網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截污覆蓋面;同時根據污染源特點,針對性採取措施治理。

全面排查修復截污管網存在問題。根據現狀污水管網的運行情況,爲解決部分區域雨污混接、管道漏接錯接、管道淤堵等問題,擬進行轄區約25km城鎮截污管網的清淤疏通,並全面推進雨污混接改接、錯接改接工作,推進漁基路周邊、俞範社區周邊的管道改造以及五里牌、南洪泵站改造工作。全面修復支管與主管的錯接、漏接現象,提高截污管道的可靠性。督促企業實施雨污分離改造,並做好後續監管工作,一方面外圍管網配套齊全的,要儘快進行雨污分離的改造,雨污混接的要及時更正,另一方面要加強事前管控和後續監管工作,切實做好排水許可的審批,同時環保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

加快管網建設全覆蓋。要加快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解決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要加快污水主幹管的改擴建,特別是寧鎮路和鎮駱路段,確保沿線地塊污水具備排放條件;要加快污水管網未覆蓋區域的管道建設,爭取截污納管的全覆蓋,解決污水直排河道的現象;要協調大工程單位,整合城市排污體系和大工程單位排污體系,確保轄區排污系統更加科學合理。

(二)加強跨區域調水換水,高效淨化流域水體

蛟川區域河網水體自淨能力已嚴重退化,針對目前整體河網水體污染較重的實際,跨區域調水、換水是成本最低且見效較快的手段。《整治方案》中蛟川區域調水環境主要分爲風景九園片、臨俞園區片、後海塘片、萬弓塘片。風景九園片換水路線爲由東港河、西港河-前大河(中大河)-漲監砌閘。臨俞園區由老周港、羅家港、董家河-陳家河、孫家港、中大河-漲監砌閘。後海塘片、萬弓塘片主要由萬弓塘河飲水,經王家門前河、石塘下陳家港,到威海河和中大河(漲監砌閘)。要加快實施蛟川區域調水換水工程,確保中大河、清排大河2座節制閘的建設工程順利實施;同時對於河道攔水壩、泵站等進行有效排查,不必要的進行清除或改造,確保水網調水換水工程效果有效發揮。

(三)大力開展河道整治,恢復河道生態功能

對區域內重點河道、重要區域村莊河道淤積較爲嚴重、河道生態功能較差的,應積極進行綜合治理和清淤。對於線型工程施工造成的斷頭和淤塞,建議由區主管部門責令施工單位進行及時疏通和整改,儘快打通柴家港雄鎮路段、前大河和西港河高鐵施工段等堵塞點。對前大河、孫家港、老周港等11條淤塞和填埋河道,由區主管部門牽頭,按原出資方式,儘快進行清淤或開挖河道,清理淤積,降低河牀,疏通河道,提升河道蓄水、行洪能力,逐漸恢復河道基本功能。

對13座河道攔水壩、8座水閘、3座抽水泵站等人工設施,建議由區水管部門牽頭,會同先關街道及部門,進行科學論證,分近期和遠期,出臺整治方案。對於不必要的設施進行堅決拆除,有存在價值的進行改造和完善,並確保正常運行,爲河流暢通徹底消除障礙。對14座穿路涵管和箱涵,應進行排查和評估,對於影響水流的,應進行整治和改造。

(四)建立區級專業養護隊伍,施行長效管理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截污管網設施的管護和運行管理機制,由區級部門牽頭成立專業的管網養護隊伍,全面覆蓋主管及農村截污管網的養護管理,增加必要的管網養護器具,全面監控管網運行,在管網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排查修復,確保管網高效運行,收納污水及時排出。其次要進一步加大河道保潔力度,完善街道、村社區兩級河道保潔制度,加大對環衛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衛生保潔、監管質量,積極探索河道保潔市場化運行機制,落實常態化河道巡查監控,做到情況及時反饋和應對,確保保潔100%覆蓋,保潔效果有效鞏固。再次要進一步加大 “五水共治”工作宣傳力度,提升羣衆對街道治水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力度,發動企業、居民參與河岸垃圾清理等護水、愛水行動,形成街道、村社區、企業、居民“四位一體”的治水機制。

  2017社區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2:

城市街道及社區環境衛生是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體現着一個城市外部形象和窗口作用,更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體現,是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質的綜合反映。爲促進城市街道及社區環境衛生水平的提高,不斷的滿足城市發展對生活、工作環境質量的需要,保護人民健康,爲鄭州都市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優良環境,我們在王順生副主席的帶領下,組織部分委員對我市主城區的城市街道、社區環境衛生及垃圾清運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街道、社區垃圾管理現狀

據統計,2014年我市主城區生活垃圾產生量爲4000—4500噸/日,處理量爲137萬噸/年;垃圾中轉站194座,運輸車輛394臺,小型收集車382臺;有2座垃圾處理場(廠),一是滎錦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2500噸;二是侯寨垃圾綜合處理填埋場,日處理能力2200-3000噸。

鄭州市生活垃圾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居民生活垃圾,採用人力清運至垃圾中轉站;二是道路清掃保潔垃圾,由道路保潔員使用保潔車收集後送至中轉站;三是沿街門店產生的垃圾,由各區專業隊使用小型收集車定時收集到中轉站;四是集貿市場、餐飲等單位產生的垃圾,由管理單位送至中轉站或直接運送至處理場。爲給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我市規定各縣(市)區市容環衛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一、二類地區每天垃圾收集次數不少於3次、三類地區每天不少於2次、四類地區每天不少於1次的工作要求。衛生管理部門與沿街單位、商戶簽訂《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書》,加強對沿街單位、商戶的宣傳教育,規範其傾倒垃圾的時間和地點,加強巡查力度,避免出現亂倒、偷倒垃圾現象。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