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改善營商環境情況調研報告

改善營商環境情況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過去那種靠拼資源、拼政策、拼優惠來提升競爭力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的改善營商環境情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改善營商環境情況調研報告

  【改善營商環境情況調研報告1】

根據市政府《xx市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總體方案》部署要求,爲增強省會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步伐,切實解決全市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着力培養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會文化,我局按照“流程最優、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服務最佳”的思路,進一步明確細化責任分工,集中力量、集中時間,精心組織、紮實推進,促進商務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市商務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整治工作,按照部署要求,成立了以常志卷局長任組長、局各位領導任副組長、局所有處室、事業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營商環境整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營商環境整治的組織、推進、督導等工作。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市政府《2017年全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推進方案》(石辦發〔2017〕2號)和《xx市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總體方案》(石政辦傳[2017]35號)等文件精神,按照市營商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分工,結合商務工作實際,印發了《xx市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總體方案》(石政辦傳〔2017〕35號)和《市商務

局營商環境集中整治內容責任分工》,細化並明確了6個方面14項52條整治內容具體責任分工,明確了責任處室和領導。以此作爲推進營商環境整治的抓手,紮實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多措並舉,務求實效

爲紮實推進營商環境整治,我們採取瞭如下項舉措:一是創新工作模式,建立工作平臺。在局門戶網站開闢了“xx市商務局營商環境集中整治專題”欄目,設置了“通知公告”、“政策文件”、“工作方案”、“工作動態”和“投訴建議反饋”5個板塊,並及時充實各板塊內容。以此作爲推我局進營商環境集中整治的載體和問題晾曬的窗口,接受社會公衆監督。二是建立實行“週報告”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商務局營商環境整治重點工作責任分解任務推行“週報告”制度,及時上報工作動態信息。三是及時反饋交辦問題。依據國家和省、市現行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積極研究解決市營商環境整治組交辦的問題事項,分別與問題反映企業進行了溝通答覆,並將處理情況及時向市營商環境整治組進行了反饋。四是明確了“三步走”工作方法:第一步,由局“營商環境整治辦”彙總梳理意見建議,經局領導審定後交責任處室(單位)辦理;第二步,由責任處室(單位)主動與企業溝通聯繫,進一步瞭解意見建議的具體內容,依法依規制定解決措施和答覆意見;第三步,責任處室(單位)及時將解決措施和答覆意見反饋給企業,企業如不滿意,繼續改進或再深入解釋說明,直到企業滿意爲止。

三、工作開展情況

開發區方面。積極推進開發區的經濟發展,協助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xx市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考覈辦法》。全市開發區“四項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冀開辦發(2017)8號文通報中,我市居全省前列。

商貿經濟方面。組織15家商貿服務企業舉行創建文明城市專題座談,同時爲營商環境整治獻計獻策。大力開展打折促銷、文化演藝、健身休閒、生態旅遊等各類活動,居民夜間消費日趨活躍,效果顯著。參與夜經濟延時企業達118家,惠及居民300餘萬人次。

信用建設方面。健全了信用領導機構,及時更新了商務方面數據信息,推進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整發型賠償、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等改革措施推進,今年共更新錄入xx商務局行政許可信息30條,行政處罰信息3條,未出現商務誠信領域失信的突出事件。

招商引資方面。5月10日,成功舉辦了“打造xx全國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北京推介會”,本次活動邀請到北京市有關領導、全國商貿流通領域有關專家及我市有關商貿、物流企業負責人300餘人參會,會上推介項目48個,簽約17個,涉及金額881億元;針對推介會後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已着手起草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商貿流通工作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方面的協調溝通機制,特別是研究制定針對疏解北京非首功能、吸引京津商戶遷入我市的具體扶持政策措施。

會展業發展方面。爲進一步優化我市會展業發展環境,重點加大對本地品牌展會、引進知名展會等的培育和扶持,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xx市會展業引導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xx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同時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市級以下黨政機關境內舉辦展會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爲舉辦政府性展會提供了規範和遵循。

市場監管方面。全面落實“隨機”抽查機制,積極開展以成品油市場整治爲重點的商務領域專項執法行動行政處罰信息均第一時間內在局網站“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欄和市社會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示。同時做好了“12312”商務舉報投訴諮詢熱線受理,今年共受理商務領域舉報投訴5起,爲社會公衆和企業提供商務領域有關法律、法規及行政審批和辦事程序等方面的諮詢服務17起。

服務企業方面。積極安排走訪,妥善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如:鹿泉區xx雙劍工具有限公司反映前一時期,當地政府在該公司進出貨物的必經道路上設置了限高杆,致使大型貨運車輛無法出入該廠區,爲企業增加了物流成本。我們第一時間與鹿泉區商務局溝通,本着“爲企業服務”的原則,共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並報請該區主管領導,快速協調鹿泉區公安交管部門,將限高杆調整至道路其他位置,爲該企業解決了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得到了企業的讚譽。同時,我局還積極組織博深工具、河北辰邦集團等企

業參加“泰國投資貿易機遇(河北)推介會”和冀臺經濟合作活動,組織河北斯博思、河北慧日、華數信息技術等5家企業參加第五屆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推動與境內外企業對接,幫助深入拓展市場、擴大影響。

四、下一步工作

我們將繼續按照法治的思維和方式,堅持“爲企業和市場主體服務”的原則,把營商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同時結合“雙問計”工作,持續關注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跟進、隨時解答企業後續提出的問題,積極發揮商務職能作用,努力爲市場主體服好務。同時,以xx市“三項制度”改革試點爲契機,充實完善商務局“三項制度”內容,進一步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強化服務,不斷完善商務法治制度體系,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範執法行爲,進一步優化我市商務營商環境。

  【改善營商環境情況調研報告2】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今年5-7月,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以法工委牽頭的調研組,對我市營商環境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瞭解了近兩年來我市營商環境建設(着重法治、政務、市場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況與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原因及各單位對加強改善營商環境建設的設想和建議等。調研期間,分別召開了3場共45個市直職能單位參加的座談會,以及商界代表座談會、高新區企業代表座談會;實地考察了市行政服務中心、網上辦事大廳等多家政務單位;實地瞭解了XX市行政服務中心和惠州仲裁委商事調解中心工作情況;梅州、XX市人大還提供了該市的有關營商環境建設的文件資料;各縣區人大常委會同步開展調研並送來彙報材料。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營商環境建設的基本特點

市委、市政府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多年來堅持不懈地採取有力措施改善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廣東省省情調研中心發佈的《2013廣東省地方服務型政府建設系列調研報告》顯示,我市政府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排名第十二,政務環境滿意度排名第十四。我市營商環境建設呈現如下四個特點:

(一)以服務便民爲導向的政務環境初見雛形。近兩年來,我市在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發展電子政務、監督權力運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政務環境有所改善。一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開展了市直部門行政執法職權覈准界定工作,制訂出臺《XX市規範行政處罰自由權暫行規定》,修訂頒佈《XX市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初步建立自上而下的行政執法責任制度體系。認真開展依法行政工作考評,加強對招投標、流通、准入、競爭等市場監管領域的規範性文件的專項清理,有效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和法規統一。二是簡化辦事流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兩批次共取消事項187項,下放事項145項。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運作正常,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進駐行政許可單位19個,其他服務機構11個,進駐的行政審批事項145項、服務事項101項。三是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設立政府門戶網站,開通“12345”政府服務熱線平臺,建設集政務公開、投資審批、網上辦事、政民互動、效能監察於一體的網上辦事大廳,基本搭起網上辦事綜合服務體系的框架。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強化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通過實行電子監察、辦理行政效能投訴、設立投訴舉報電話等措施,實施行政問責、加強了對政府行政和權力運行的監督。

(二)以公正高效爲核心的司法環境穩步構建。全市司法機關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在打擊刑事犯罪、調處民商事糾紛、化解社會矛盾、落實司法公開和司法惠民等方面取得較好工作成效。一是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活動。“三打兩建”以來,全市司法機關偵破審結了一批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爲我市營商創造穩定的環境。二是加強民商事糾紛調處工作。建立人民調解機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及訴調對接機制,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創新案件審判管理,積極探索繁簡分流、小額速裁等新機制,提升裁判效率。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率、結案率及調解率逐年呈上升趨勢。三是認真抓好司法惠民及司法公開措施的落實。法院系統全面加強立案信訪窗口建設,推行裁判文書上網公開,積極探索庭審公開,深入開展“百名法官進百村”活動。檢察系統在全市中心鎮派駐檢察室,落實檢察長接訪、下訪巡訪制度。市、縣區司法局開展法律援助便民活動,搭建便民法律援助平臺,努力實現應援盡援。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試點推行村(居)委聘任“法制副主任”、“法律顧問”制度,一批律師志願者深入農村和社區提供長期性、制度性的法律服務。

(三)以規範公平競爭爲目標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通過商事主體登記改革、構建公共交易平臺、啓動信用體系與監管體系建設等措施,進一步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一是推進商事登記改革,解決企業“出生難”問題。今年3月份全面實行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後,全市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108%。二是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解決企業“交易難”問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把政府採購、土地交易、礦產交易、產權交易、工程交易等公共資源,集中在一個平臺進行公開、公平、公正交易,提高了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質量。三是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解決企業“徵信難”問題。今年3月運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來,已有9.6萬戶市場主體可供公開查詢,爲實施“寬進嚴管”監管體系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四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管體系建設,解決行政執法“監管難”問題。建立“兩法銜接”信息系統,實現了檢察機關對市直30多個行政機關執法情況適時、同步、動態網上監督。五是出臺一些優惠政策,解決企業“發展難”問題。先後出臺了《關於實施“三個50工程”扶持政策的意見》、《關於扶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XX市引進重大及關鍵投資項目獎勵辦法》等政策措施,積極培育實體經濟發展壯大。探索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資金調劑中心和搭建融資擔保平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以和諧穩定爲基礎的社會環境日臻完善。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提高社會治理能力。一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認真落實嚴查、嚴管、嚴控、嚴防措施,全面加強特種行業及重點場所清查整治,強化交通、消防、監所安全及重大活動的管理,社會治安秩序持續穩定。二是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提升。培育發展社會組織,目前全市登記在冊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達962個。建立健全行業組織運行機制,制定了行業標準和行規行約,提高信息公開水平,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制度,制訂了政府職能轉移目錄和政府購買服務目錄,一些事項轉移給了行業協會。三是人力資源環境進一步優化。基本建成市、縣、鄉(鎮)三級統一的就業服務平臺,建立異地務工人員積分入戶和高技能人才入戶城鎮“綠色通道”,全面實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規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實現了全市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並軌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軌,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

二、我市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國務院、省政府已出臺的改革措施有些落實仍不夠到位

一是對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的動態管理不及時。一些市直行政部門未能對本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及時清理。截止今年6月30 日,仍有一批行政審批事項該取消未取消,該接未接、該轉移下放未轉移下放。對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沒有進行清理或調整,仍保留在審批事項中(見附件1)。行政審批事項未在公共網絡平臺公佈,沒有達到向社會公開的要求,一般公衆無法查詢。登記在網上辦事大廳的《市級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深度情況表》缺少“職能類別”、“行政審批事項大項名稱”、“實施依據”、“辦理法定期限”、“辦理承諾時限”等內容,公衆看不懂,既不方便羣衆辦事,也不利於羣衆監督。二是行政執法單位建立執法崗位責任制和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工作開展不夠全面。目前,市直仍有12個單位沒有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作出規範,佔應規範單位的48%。一些單位還存在着選擇性、隨意性執法問題,一些權力未能關進制度的籠子裏,權力尋租空間較大。三是市場監管工作滯後。一些部門存在監管力量薄弱、監管設施落後、監管水平不高的問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後續監管措施沒有落實到位,對企業的監管還存在較大的漏洞。四是對行政執法過錯責任人員追究不夠有力。一些行政執法過錯責任人員未能按照《XX市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及時追究責任,懲戒警示作用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