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共14篇]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共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共14篇]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據說是爲了祭祀投河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美食。

今天奶奶家也包了糉子。我從奶奶那裏學會了做糉子。奶奶拿了一塊糉子葉,用手一捲,糉子葉就成了空心的圓錐。我從奶奶的樣子學來的,拿了一片糉子葉,試着捲成圓錐形,但是卷的不好,還是直筒。看到的時候,我在旁邊指了指:“左手捏蘆葦葉的一角,右手向內卷蘆葦葉的另一角,下面用力收緊,上面放鬆。”在奶奶的帶領下,我捲起了樹葉。

然後,奶奶把一根筷子插進空心圓錐形的糉子葉裏,用勺子舀了一些糯米,然後把筷子抖均勻,直到糯米裹緊。我還把筷子放在葉子和糯米里。筷子能抖的時候,要麼糉子葉扎破,要麼糯米包不緊。奶奶說:“輕輕抖筷子,把葉子包緊。你看……”奶奶邊示範邊說,我邊聽邊學。哈哈!我的糉子看起來像什麼。

然後是麻繩。只見奶奶雙手緊握樹葉,用繩子繞着糉子尖角繞了兩圈,把繩頭綁好,包了一個漂亮的糉子。我像往常一樣把第一個糉子捆了起來。然後,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打包了幾個。

最後一步是煮糉子。把綁好的.糉子一個個放進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把糉子灌滿1釐米左右,點燃。水煮沸15分鐘後,改變上下糉子在鍋裏的位置,用文火煮1小時。

這時候我才知道,做糉子是一門手藝,做起來並不容易。

我感覺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它蘊含着祖國人民的深厚感情,承載着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應該保護它,繼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謝謝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糉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

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

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爲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謝謝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紀念屈原,慶祝端午節。

衆所周知,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端午節也叫端午。“端午”的意思和“吳楚”的意思一樣。叫‘端午’就像叫‘吳楚’。《端午》中“五”字與“午”相通。按照地支的順序,五月是“正午”的月份。還有,因爲中午是‘陳陽’,端午也叫‘端陽’。5月5日,月,日都是五天,所以我們稱五天,也稱中午。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季節、玉蘭節、女兒節、中秋節、圖拉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有這麼多別稱,間接說明了端午節習俗起源的分歧。事實完全一樣。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至少有四五種說法,如:紀念屈原;吳越的民族圖騰祭祀理論;從夏至節三代開始;月不順,日不順,等等。迄今爲止,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最有影響的觀點是紀念屈原的學說。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賽龍舟作爲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據傳說,起源於古代楚國的人不願意放棄他們的聖人屈原

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爲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謝謝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這裏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端午節的國旗下演講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傳統文化節日,而端午節便是其中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節日。作爲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應該更加珍視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節日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國商朝時期,當時有位忠臣屈原因被誣陷流放而投江自盡,百姓們爲了紀念他,就每年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賽龍舟、吃糉子、打毒龍船等各種活動。後來活動愈來愈普及,這一天便成爲了端午節的正式開始。

說到端午節的習俗,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划龍舟”和“吃糉子”了吧。關於划龍舟這項活動,最早據說是起源於屈原的身邊好友們在江上尋找他遺體時,所採用的划船方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爲了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如今已經成爲了中國國內外的重要比賽項目之一。而吃糉子則是因爲當時屈原投江自盡後,爲了不讓身體被魚蝦啃食,百姓們就想出了用竹葉包裹糯米、肉、豆沙等等食物的方法,故而誕生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糉子。

除了這兩項經典的`民俗活動外,端午節還有很多其它的慶祝方式。比如說在一些地區,人們還會玩踩高蹺、掛艾草、塗雄黃等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有祛病驅邪、祈求平安的寓意,代表着人們對於健康、幸福的美好向往和祝福。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文化傳承。端午節這個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更加了解、喜愛和傳承它。無論是我們這一代還是後代的子孫們,都應該積極參與傳統文化節日的慶祝活動,以此弘揚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爭取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它。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裏,我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個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文化,讓傳統文化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成爲我們共同的傳統和財富。

謝謝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很多習俗,比如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葉。在我的記憶裏,每逢端午節,我奶奶都會包糉子,煮鹹鴨蛋,蒸大蒜,給我做一個五色線香包。爺爺把買來的艾葉插在門上驅邪。今年的端午節是星期六。我爺爺奶奶已經爲週五的假期做好了一切準備,等着我們回去。

回到外婆家,外婆給我拿來了香燭和五色線,艾葉的.香味讓我陶醉。我自願去學做糉子。奶奶說,打包前問個問題看看你懂不懂。爲什麼糉子的葉子外綠內白?我無法回答。奶奶說,寓意就是要誠實,就像屈原一樣。聽了奶奶的解釋,我嘆了口氣: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傳統真好,不僅讓我們吃到了美食,還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我開始包棕色的種子。我從蘆葦葉中挑出一片大綠葉。它像玉一樣綠,直直的紋理清晰可見。太美了。我把樹葉捲成金字塔形的卷。不知怎的,淘氣的棕色葉子總是不聽話。當它們被捲起來準備放飯的時候,又恢復了原來的狀態。看着奶奶,他們已經包好幾個包了,我急得“大汗淋漓”。我媽看着我的尷尬,笑着說:“包糉子好像很簡單。其實包起來也不容易。就像你努力學習,努力學習就能學會。”

聽了媽媽的話,我靜下心來,仔細看了看奶奶的包(原來我的錯誤是把葉子捲成了金字塔形的卷),但他們把葉子捲成了圓錐形。

我又上戰場了。這次我上了最後一課,把糉子捲成類似圓錐的形狀,然後抓起一把米塞進圓錐裏。但是小米粒在滑道上玩——它漏了,我又修改了圓錐體。終於好了,但是不會漏。然後我就塞進去了。

我開始打包,很快就把糉子包成了一個很緊的“空間”。再看這個形狀,太恐怖了。算了,終於包成這樣了。沒事,開始包線。於是,我回憶起母親纏繞的過程,纏繞了好幾次糉子中間,然後打結。

辛苦了,包了一個糉子。雖然不好看,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我爲我的工作感到驕傲!我還拍了我家餃子的照片放在QQ上留念。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別提有多開心了。我的糉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糉子!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之屈原。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xx》、《xx》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xx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

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謝謝!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爲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糉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此刻商家也打算打一場“糉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爲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即划着船去打撈,爲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着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吃糉子,大家一定也不生疏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說“一包天下”。糉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糉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糉子嗎,此刻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裏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簡單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可此刻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糉子,如現煮現買的糉,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凍糉,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說了,吃糉子去了。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即將到來,作爲xx小學的一員,今天我在這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端午應該算的上是最美好的節日之一了,對我來說,能吃到美味的糉子的端午節無疑能給自己帶來好心情,相信同學們也喜歡糉子吧,那麼大家對端午的文化又有着怎樣的瞭解呢?其實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只要能在端午這天過得開心,那便是有意義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但是實際上在屈原之前便已經存在端午節了,只是沒有像今天這般普及,也沒有龍舟與糉子。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嘗試了自己包糉子,其實以前我是不會這樣技能的,但是我的奶奶認爲包糉子也是一項傳統的手藝,因爲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怎麼學習,明明老一輩人都會包糉子,可是父母這一輩的人都不願意主動去學,認爲自己在外面買糉子吃比自己動手做要方便得多,味道也好一些,但是這樣的話就沒什麼意義了,畢竟自己做的纔是最好的,現在不是都流行“隔代親”的說法嗎?我與爺爺奶奶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因此在去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

其實歷年的端午節我都有一個比較遺憾的`地方,那就是沒有親身體驗過划龍舟,只在電視上看到過,因此我計劃在今年的端午假期去划船,這應該算是一種另類的划龍舟方式吧,不過我覺得端午節的活動,重在參與,只要能夠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那麼我就沒有白白度過端午節。其實說到端午節,有種東西我一直沒有分辨清楚,那邊是艾葉,和另外一種植物很像,我以前一直以爲兩者是同一種植物,結果最近在網上查詢的時候發現完全不是這樣,不過我還是很喜歡艾葉水散發的那種清香的。

我已經爲自己的端午假期規劃好行程了,不知道大家是如何準備的呢?其實我覺得我們可以自發組織一個活動,晚上一起聚個餐,也算是活躍一下氣氛吧,畢竟每年的端午節讓我感到比較遺憾的便是參與的人太少,數來數去只有家中的幾個人,如果爺爺奶奶不在家的話可能就需要到外面買糉子吃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會去自己包糉子,然後給父母一個驚喜,說起來他們還不知道我會包糉子呢,我可以在他們面前好好炫耀一番,然後再共同度過這個端午佳節,果然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謝謝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404班的小梵。今天,我們國家的主題是端午節的起源。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傳說,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流行。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因爲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被攻擊拒絕,被楚王趕出朝廷。屈原非常生氣,寫了許多流亡愛國的詩,其中最著名的是《離騷》。後來,秦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失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想看到他的國家毀滅的悲慘景象。農曆五月初五,他62歲。

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欲絕,紛紛涌向汨羅江向他致敬。人們喜愛屈原。當他們聽到屈原自殺的消息時,他們划船到河邊打撈屈原的屍體,但他們找不到。人們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裏。據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屈博士了。後來,爲了防止飯糰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並用彩色絲綢包裹的方法,這就是糉子的`原型。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自發地來到河邊悼念屈原,也在洶涌的波濤中划船,象徵着人們爭相打撈屈原的屍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中國南方就形成了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是什麼樣的精神促使這位偉大的詩人跳入洶涌的河流?是關心國家和人民,熱愛祖國的心。

祖國母親用身體爲我們撐起了一片晴空,開闢了成長的沃土。今天,我們不需要放棄生命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我們只需要把熱愛祖國的信念融入到我們的日常行動中:努力學習,尊敬老師,遵守公德,全面發展,爲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今天,當我們重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難道不是對祖國熱愛的一種表現嗎?

棕樹葉香,又一個端午節來了。讓我們一邊品嚐美味的糉子,一邊重溫屈原先生的錚錚鐵骨,繼承他的愛國精神。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打算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着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嚐嚐,營養又美味。

最後,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裏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衝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着整潔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爲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着。比賽持續了很久,最終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期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最喜歡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了。

到那天早上,大家都把菖蒲,艾草插在大門上,據說可以除邪避兇。

端午節能嚐到好吃的糉子。糉子的種類繁多,有豆糉,有紅糖糉,有棗糉,有肉糉……真讓我雙眼發光!我忍不住衝上,拿起一個糉子,使勁一咬,“哇!好美味啊!”我不禁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在端午節還能觀看刺激的賽龍舟。每到那天,江邊就響起了洪亮的大鼓聲、歡呼聲、吶喊聲,響成一片。選手們身穿綵衣,緊握船漿,喊着整齊的口號,奮力地擺動船漿,向終點駛去。一隻只龍舟象一條條巨龍在江河上翻滾、飛馳。人們在河岸邊不停地喊着加油助威。

說到端午節,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傳說楚國詩人屈原因爲國家被佔領了而投江自盡。人們怕魚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紛紛划着小船來到江面上打撈,還把糉子投下江去,希望魚只吃糉子不傷害屈原的屍身。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你喜歡嗎?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如題目是《端午節的演講》。

同學們,你們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也許,你們早已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母親節”送給媽媽小禮物,習慣了在“父親節”向爸爸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着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着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端午還被稱爲端陽、重午、女兒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風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草等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蘊涵着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獨特的文化記憶。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後,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謝謝!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到了各種有趣的活動也開始了,吃糉子,划龍舟等,都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這是我們最喜歡的節日,因爲這一天我們可以去看龍舟比賽,去親手做糉子,體驗端午的快樂。

節日都是有重大寓意,端午是爲了紀念古代屈原,紀念他的優秀品質,從古代一直流傳到如今,也成爲了一直文化傳承,有着深遠的意義,我們在過端午時也應該享受端午的故事,去聽端午蘊含的意義,歷史長河中,每一個節點都會有那麼一些人值得我們留意值得我們尊重。

我們作爲傳承者不但要學會傳承古老文化,也要學會繼承優秀品質,屈原是一個令人敬佩,值得尊敬的人,他的高尚從古至今的無數人爲之折服,我們過端午不但是享受節日的喜慶,也是在學習文化。這是源遠流長的精華,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銘記的歷史。

端午這一天我們都應該積極展開活動,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去遊玩,我們都應該知道節日的重點包糉子,我覺得只有自己包的糉子纔是最好吃,因爲是經過了自己努力練習獲得的,這不但能夠讓我們體會到包糉子的樂趣,也可以讓我們吃到自己做的糉子。

一年只有一次端午,在這一天,在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龍舟比賽,展現的是團隊的力量,端午的美麗就在於這裏,有着這樣有趣的活動,讓我們每年都不能忘懷,我甚至都想親自參加,可是自己不會划船。

真是非常開心這一天的到來,因爲這是我們歡樂的開始讓我們品嚐節日樂趣。

這是全國性的重大節日,其中的精粹文化,不但是千年來精華,更是一種精神,是我們不屈的靈魂,有着歷史的屬性,節日的'隆重卻是靠着歷史的背景,也蘊含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繼承了這樣的文化,就應該時刻牢記歷史,不忘推陳出新,不斷前進。

當這一天到來我們也會放假,可以去旅遊,也可以去拜訪親人,時間充裕讓我們可以放鬆自己,可以與家人一起體會節日的快樂,不但可以讓我們大飽眼福看龍舟,也可以脣齒留香吃糉子,這是都很有趣的節日,我非常喜歡這樣的節日,也希望同學們都不要忘記,開開心心過端午,快快樂樂看龍舟,讓我們在節日這一天放鬆自己,去感受文化的厚重,體驗不同的端午。

謝謝大家!

小學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衆所周知,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們也聽過很多關於屈原的故事,知道他是愛國的,是偉大的詩人。同時,歷史悠久的端午節更能讓我們體會到祖國悠久的文化。

愛國不僅是詩人的事,也是我們的事。可能我們平時感情沒那麼深厚,但是在國旗下,在國歌裏,總覺得祖國在,也想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也許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但是長大了,我們可以更加關注祖國的強大所帶來的好處。如果我們在家和長輩聊天,那麼我們也知道。這幾十年的發展變化有多大,祖國一直保護着我們,我們也要熱愛祖國。像屈原一樣,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吃糉子,賽龍舟,還要學習,感受祖國,熱愛祖國。可能我們同學說我們現在什麼愛國的事都做不了,不然就好好學習,學好知識。

端午節歷史悠久。同樣,我們可以很好地瞭解我們祖國的歷史,看看那些傑出的歷史人物爲我們祖國做出了多少貢獻。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對祖國的愛就越深。我們有如此悠久的文化歷史,如此多的優秀祖先爲祖國的繁榮和崛起付出了很多。學生的歷史是我們應該記住的。同時,這個節日也讓我們更加清晰。國家不是口頭的,而是真實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努力。只有學好它,我們才能在未來更好地爲祖國服務。事實上,不僅是端午節,我們的'祖先也傳承了許多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內涵。我們應該多學習,多發揚,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優秀的文化,感受那些節日背後豐富的內涵。

同學們,我們在享受賽龍舟,吃美味糉子的同時,也要多思考,理解這些行動背後的意義,感受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讓我們都能有一顆愛國的心,更加努力的學習,做好當下應該做的事情。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