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新春茶會上的領導發言稿

新春茶會上的領導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新春茶會上的領導發言稿,歡迎查看!

新春茶會上的領導發言稿

  新春茶會上的領導發言稿1

同志們: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們歡聚一堂,共同分享這一美好的時刻。在此,我謹代表市局黨組,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萬事如意、身體健康、閤家快樂!

歲月回眸,歡歌如潮。剛剛過去的××年,是我們××××行業極其重要的一年,爲××××的發展翻開了歷史的新一頁。

過去的一年,是×××××成就夢想、繪就藍圖的一年。我們在認真總結“1123工程”的提前實現、共同歡慶第二次騰飛之後,百尺竿頭,再上層樓,提出了堅持以人爲本、爭創“五個一流”、再創××××新輝煌的更高目標。這一目標的提出,確立了新的發展構想,必將引領全市行業把×××的發展推向一個全新的階段。

過去的一年,是×××××改革創新、成績斐然的一年。市局黨組把××年作爲爭創“五個一流”的開局之年。爲了共同的理想,全市行業幹部職工羣策羣力,奮力拼搏,各項工作齊頭並進、全面發展、全面豐收、全面提升,在各項指標持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實現了高起點開局。全年實現稅利××億元,實現利潤××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和 ××%,均高於年初規劃的××%的增長速度,再次受到市政府的通令嘉獎。

過去的一年,也是××××團結奮進、和諧發展的一年。行業上下緊緊圍繞增強盈利能力這個主線,不斷加大改革力度,×××銷售穩量增效,網絡運行成效卓著,市場整頓成績顯著,×××生產產銷平穩,三項費用控制合理,文明建設碩果累累,行業風氣進一步轉變。同時,全市行業廣大幹部職工舍“小家”爲“大家”,兢兢業業,愛崗敬業,涌現出了一批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贏得了×××人良好的社會形象。

成績,來之不易;光榮,屬於大家。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幹部職工共同拼搏的結果。在此,請允許我再次向在座的各位,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屬表示最誠摯的問侯和最由衷的感謝!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年,是全面實施“以人爲本、爭創一流”目標的關鍵之年。今天,我們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向更高的目標邁進,讓我們攜起手來,堅定不移地沿着爭創“五個一流”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明確關鍵之年的發展舉措,實施“三個戰略”,即品牌戰略、人才戰略和低成本戰略,實現“兩個提升”,即以推行平衡記分卡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爲核心提升管理水平、以爭創省級文明系統和國家級文明單位爲契機提升行業形象,進一步奠定××××再次跨超的基礎。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抓住機遇,珍惜機遇,用好機遇,繼續保持創新、發展的精神狀態,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大的膽略、更足的勁頭和更實的作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團結創新,紮實工作,爲××的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詩篇,爲××××實現走在中西部前列的目標奉獻熱情和力量!

最後,再次衷心祝願在座的各位萬事如意、健康平安!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謝謝大家!

  新春茶會上的領導發言稿2

領導在同志們:

今天的大會,既是一個盤點過去、總結成績、鼓勵士氣的大會,也是一個展望未來、堅定目標,進一步促進茶產業加速發展的大會。在四月召開的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上,縣委、縣政府對在2008年度茶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剛纔,會議再次對今年在國內重大茶事活動和貴州十大名茶評比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茶葉企業進行了表彰。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藉此機會,向長期以來一直關心、支持、幫助茶產業發展的各級領導、部門和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本次會議,會前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分別聽取了彙報,並作出明確指示。今天,我們更有幸迎來了原市人大劉文獻主任、市農業局羅紹懷局長親臨大會作指導,這是市委、市政府對我縣儘快成爲茶葉強縣和名優茶生產基地的鼓勵和期望,更是對幾十萬人民的關心和厚愛。一會兒,縣委書記王貴同志、縣長廖海泉同志都將作重要講話,請同志們務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在下步工作中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關於對政策修改與調整的說明

結合當前茶產業發展的階段和特點,在今年制定的《關於2009至2010年度茶葉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着力從工作重點、可操作性等方面對茶葉政策進行了調整和修改。一是在政策調整思路上,突出了基地建設、加工建設和市場建設三個重點,加大了對加工生產能力建設的扶持力度,明確了市場建設的範圍和重點,增加了茶旅一體化的內容。二是在具體政策操作層面,壓縮了條目數量,並確保每一條政策都有與之相對應的措施和資金落實,增強了政策的可操性。三是在政策的持續性上,總體上保持了政策相對穩定和連續,確保原有政策的及時兌現。同時,突出了年度階段工作的特點,着力解決影響當前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二、關於對過去一年工作的總結

一年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以茶富民、以茶強縣”的發展目標,始終堅持“一體兩冀”的工作思路,以創新爲動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茶葉產業建設。全縣上下發展茶產業的信心和決心空前統一,全社會共同參與產業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實現了基地建設、品牌打造、加工能力、對外宣傳等方面的全方位突破,茶產業在縣域經濟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在全市打造100萬畝“西部茶海”中的核心地位得到進一步夯實,在全省“黔茶出山”發展戰略中的領軍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概括一年的工作,主要體現出“七個增強,七個突破”的特點。

(一)資源整合力度增強,茶園基地建設實現新的突破。通過支農資金整合和現代農業試點項目,整合國家投資2123萬元,撬動社會資本2.4億元投入茶產業建設,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的資本不足問題。去冬今春新建茶園4.23萬畝,補植茶園8670畝,全縣茶園面積已達18.3萬畝,8個茶葉產業帶、10個茶葉核心村已初步建成。同時,通過大面積推廣保水劑栽植、秸杆覆蓋、生物農藥防治、太陽能殺蟲燈等現代茶葉生產技術,實施無公害茶生產技術13.2萬畝、機械化採茶2.5萬畝、機械化修剪4.5萬畝、有機肥及農家肥施用2.9萬畝,投入春管肥料1200噸,有效提高了建園質量,增強了幼齡茶園長勢,提升了基地建設水平,爲下步發展夯實了基礎。

(二)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企業建設實現新的突破。茶葉產量、產值逐年提升,2008年完成茶葉總產量2500噸,實現產值1.25億元,增長幅度均超過20%。黔風、春秋、寸心草、仙人嶺、龍江、魅力黔茶、露芽春等一大批現代加工企業相繼建成投產或改造升級,同時黔風公司成功申報爲國家級龍頭企業,填補了我縣無國家級龍頭企業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13家規模加工企業爲主體,60餘家小型加工企業爲補充的加工集羣,基本滿足了當前茶葉生產需要,促進了產業健康發展。

(三)標準化實施力度增強,有機茶生產實現新的突破。先後制定了3個省級地方標準,7個縣級地方標準,採用49個國家及行業標準,完善茶葉從基地管理到生產加工到產品銷售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目前,全縣已通過認證和轉換認證的有機茶園面積達8729畝。2008年全縣實現有機茶產量600噸(含有機轉換認證產品),完成產值4740萬元,價值相較普通茶葉提升25%左右。同時,積極引導、大力支持田壩村和4家有機茶加工企業發起成立了“利民有機茶專業合作社”,1158人自願加入協會,納入合作社管理茶園11786畝,有力推進了以標準化爲引領的生態產業發展戰略。

(四)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現代農業發展取得新的突破。以茶產業爲載體,不斷探索和突破影響現代農業發展的資本、技術、規模、人力等核心要素,加速了我縣農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進程。一是成功探索“租賃建園,分包經營”和“以廠帶戶,股份建園”模式,切實解決了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經營問題。二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性質的“現代農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有效解決了制約農業發展的資本問題。三是全面規範我縣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環節,解決了農業產業的標準化生產問題,有力提升了茶葉內在品質和競爭實力。四是切實加大了企業支持、扶持力度,解決了農業產業的市場化建設問題。

(五)茶葉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品牌打造實現新的突破。一年多來,茶葉連續在國內重大茶事活動中榮獲21只國家級金獎。今年四月,成功舉辦“中國綠茶專家論壇暨·茶海之心旅遊節”活動,泛珠三角11個省、區的茶界同仁齊聚,並達成了合作框架協議。在剛剛閉幕的“2009中國貴州綠茶國際博覽會”評選出的貴州“十大名茶”中,又以獨獲三大名茶的驕人成績,成爲本次茶博會的最大亮點。同時,以茶產業爲載體,促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得到了中央宣傳部、國家質監總局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等國家主流權威媒體競相到採訪,先後在央視新聞聯播、中央廣播電臺早間欄目中播出。

(六)產業綜合發展能力增強,產業延伸實現新的突破。在第二屆中國生態旅遊論壇會上,縣被評爲“中國生態旅遊百強縣”。永安田壩村在“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基礎上成功申報爲國家AAA級景區。通過茶產業的建設推動了加工業、帶動了旅遊業的協調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村就地發展產業,農業就地轉換加工,農民就地轉變爲工人,爲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實現城鄉統籌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七)發展共識進一步增強,發展合力實現新的突破。一是綠色理念深入人心,投資者信心得到進一步加強,羣衆創業熱情高漲,先後吸引了132名回鄉農民工、30餘名工機關幹部職工和12家轉產企業投入茶園、加工廠建設和市場營銷等產業發展環節。爲房地產、煤炭等產業的工商資本轉產提供了發展的空間,爲返鄉農民工就地消化,實現二次創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二是“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和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和部門的高度認可。今年四月,省委石宗源書記蒞鳳視察,欣然將田壩村譽爲的“東方瑞士”。五月,祿智明副省長將作爲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對口聯繫點,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業農村和農業產業的指導、支持力度。同時,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鄉鎮企業局等多家部門加大了我縣產業發展和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三是中茶所、中國茶葉學會等國家權威機構和部門與我縣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助我發展。四是上海茶葉公司、福建安溪八馬茶葉公司、星願(中國)茶業公司等全國茶葉龍頭企業紛紛到我縣實地考察,並達成合作意向、協議,和我協同發展。形成了“內外聯動、上下借力”的廣泛合力,有力助推了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在看到成績與進步的同時,我們絕不能忽視存在的問題。一是基地規劃佈局還較分散,仍需集中;二是田間生產缺窩斷行還很突出,仍需補救;三是日常管理還很粗放,仍需加強;四是套種問題還很嚴重,仍需規範;五是加工能力尤爲短缺,急需解決;六是安全監管尤不放心,急需提高;七是品牌整合尤爲急迫,急需跟進;八是市場培育尤爲重要,急需堅持。

三、關於近階段必須考慮的問題

當前,茶葉市場供大於求的形勢正在逐漸加深,三年後我縣生產的茶葉就能滿足貴州全省的消費,市場壓力將成爲我們最大的問題。縱觀茶界,羣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局面已經形成,在剛過去的貴州“十大名茶”的社會投票正是即將到來的茶葉市場競爭的縮影!而上世紀90年代白酒市場衆多廠家淘汰出局的結果,也將是今天茶界競爭的最後結局!誰將主宰產業的成敗?誰能在激勵的競爭中勝出?已成爲決不容我們迴避的問題。從外部形勢看,全國茶業發展形勢吃緊,全省茶業競爭形勢逼人,全市茶業比拼形勢危急將長期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內部情況看,我們正處於由基地建設向加工和市場營銷的過渡時期,我們必須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產業發展的轉變,更是當前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爲此,我們唯有緊扣市場的脈搏,找準市場發展的方向,以企業爲主體,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志氣和勇氣,政企協力,衆志成城,才能在羣茶博奕中突圍而出。

(一)我們的戰略定位。從區域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的趨勢看,大競爭、大聯合、大發展將是不可阻擋的潮流。隨着茶產業的壯大、市場營銷體系的完善和瑞杭高速帶來的大交通網絡格局形成,我縣茶產業正迎來加速發展、跨越發展的最佳歷史機遇。在這場改變地方經濟發展模式和區域板塊經濟形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堅持“基地的核心、加工的中心、流通的樞紐和品牌的代表”的戰略定位,充分利用周邊縣向我聚合、傾斜的有利態勢,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增強凝聚力,形成合縱聯橫、共同結盟的協同發展格局,實現產區大聯合、培育大優勢、打造大品牌,建立大市場,形成區域性產業,促進板塊式發展。

(二)我們的市場取向。在今年5月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中,我縣被列爲長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綠茶重點區域,主要發展方向是“大力發展出口綠茶,建立出口綠茶基地和培育出口龍頭企業,擴大自營出口,積極發展名優綠茶,提高特色綠茶品質和知名度”。應該說,這是從全國的大局中對我縣茶產業發展的定位,符合我縣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需要。結合我縣特點和市場調研分析,我縣在國內主體市場的重點以、貴陽、重慶、上海、北京、廣州等六個城市爲主,確定在長江流域及以北的綠茶銷費區及廣州地區,我們要進一步研究銷區,研究消費對象,引導消費潮流,適應和引導消費市場。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展覽、展銷的平臺,積極組織對這些城市和地區的宣傳活動,擴大茶產業的品牌影響,探索和建立市場開拓有效模式,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抓住國際茶葉貿易“紅消綠長”的發展機遇,積極支持企業爭取對外出口,大力開拓國際綠茶市場。

(三)我們的競爭主體。在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中,企業纔是市場真正的主體和基本單元,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已成爲當前推動茶葉產業化進程的一項重要任務,尤其要突出種植、加工和營銷企業的同步培育和扶持。爲此,一是要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的原則,依靠國家與地方扶強扶優的傾斜政策,着力優先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帶動力的加工型和外向型茶葉企業,積極推進農工貿一體化經營。二是在深化和完善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的基礎上,支持和鼓勵企業建立一批與茶農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專用原料生產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擴大實施品牌戰略。三是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劣汰,着力培育區域性茶葉龍頭企業,切實增強企業實力和引導產業發展的能力。四是要積極引導和大型市場流通主體協作,實現強強聯合,全力打造茶葉流通的大渠道,培育流通性商貿大企業。

(四)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綠色孕育希望、有機鑄就輝煌,良好的生態環境、富含鋅硒的獨特魅力、堅持有機的發展方向是我縣茶葉贏得市場的關鍵。“鋅硒特色、有機品質”就是我縣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二十一世紀的消費潮流是健康引領,然而“有機”等於“安全”,“鋅硒”相當於“營養”,“安全”+“營養”=“健康”,我們的發展正符合了時代的潮流。所以,我們一要加強對以森林資源爲主體的生態環境的保護,結合各個茶葉重點專業村的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進一步綠化、美化、亮化茶區環境,爲生產安全、健康的有機茶提供外部環境。二是要加快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對茶葉基地、加工、生產、包裝、銷售的全程標準化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同時要廣泛宣傳,強化標準意識,把標準化生產轉化爲生產者、銷售者的自覺行動,以茶產業爲載體全力推進有機食品生產試點縣建設。三是進一步加大對我縣茶葉內在品質和鋅硒特色的研究力度,始終用科學的手段佐證茶葉的優良品質和獨特魅力,用文化的手段去豐富茶的內涵和擴大茶的影響。

(五)我們的主流產品和主導品牌。從茶產業發展的歷程看,上世紀80年代,國內通過名優茶的帶動,實現建國後茶產業發展的第一輪振興。但從權威資料顯示,目前“貴族化”名優茶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受市場擠壓的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受人力和資源等因素的影響,近期看,以獨芽爲主的名優茶只能在局部地區成爲主流,而不可能成爲社會的主流產品。所以,生產讓普通消費者能夠承受的,以“綠寶石”爲代表的名優茶應是我們選擇的取向;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需求,實現“名優茶”的“大衆化”就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堅持以“品質提升、品牌鑄造、龍頭帶動”爲重點,形成具有包容性、獨特性和市場競爭力的公共品牌,並在公共品牌的推廣帶動下發展企業品牌的“母子”品牌發展戰略,應是當前品牌建設要堅持的原則。同時,我們在堅持以生產綠茶爲主,搞好其他茶類和茶樹衍生物的技術儲備,也是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增強茶產業綜合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四、關於今冬明春生產的要求

結合我縣茶產業發展現狀,會議出臺了《關於2009年至2010年茶葉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相關工作辦法,明確了年度茶產業發展的任務、目標和重點,突出了“茶園基地管理、加工能力提升和產品市場營銷”等當前必須解決的三大核心問題。對此,我們唯有以創新的手段謀發展,以務實的作風促工作,強基礎、重實效、求突破,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全力確保年度建設任務和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以強化質量爲重點,進一步抓好基地建設。堅持從“完善機制、提升標準、強化管理”上下功夫,切實加強基地建設和茶園管理。一是要全力保證完成新建園任務。始終堅持“擴點、連線、成片”原則,緊緊圍繞兩條主幹線和10個茶葉核心村,按鄉鎮先申報再規劃後審批的程序落實今年新建茶園任務,確保完成4萬畝新建茶園。二是要切實強化基地管理。着力從培訓、宣傳和技術入手,切實搞好組織管理體系、技術服務體系、後勤服務體系、考覈激勵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力求在茶園管理上實現100%中耕除草、100%施肥到位、100%補植補齊、100%秸稈覆蓋的“四個100%”要求,全面加強對已建茶園的管理。三是要紮實推進有機化戰略進程。進一步加大以有機爲引領的標準化管理力度,大力支持、鼓勵發展有機茶,完成新申報10000畝有機茶園目標。

(二)以招商引資爲重點,進一步提升加工能力。堅持從“強化服務、佈局合理、功能完善”上下功夫,着力促進產能平衡、加工配套。一是結合茶園分佈,搞好加工佈局和土地規劃。同時,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產業,服務老闆就是服務茶農的意識,主動爲企業搞好服務,着力完善電力、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二是放手發動招商引資,迅速掀起新一輪農業領域的招商熱潮,鼓勵在茶葉專業帶新建10家以上規模加工廠。三是在基地規模有限,無法引資新建規模加工企業的區域,建設10家以上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分廠,併力求做到功能完善,符合茶旅一體化發展要求。四是要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加大項目爭取和實施力度,充分利用支農資金整合、退耕還林接續產業和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等專項工程項目,切實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給企業進入和社會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三)以宣傳推介爲重點,進一步加大市場建設。堅持“內外並舉、政企協作、部門聯動”的總體原則抓好茶事活動和宣傳工作,促進市場建設。一是認真組織實施好縣內相關茶事活動,積極參加國內重大茶事活動,進一步提升茶產業知名度。二是繼續舉辦中秋品茗、茶文化知識競賽、茶徵文比賽、茶文化藝術表演賽和縣外茶事推介等活動,進一步營造茶氛圍。三是以“有機田園文化”爲統領,積極挖掘和培育本土茶文化,進一步豐富茶文化的內涵,助推鳳茶出山。四是突出結合宣傳,充分利用城管、交通、外宣、網絡、電視等相關部門和平臺強化宣傳,形成綜合性、立體式宣傳格局,進一步擴大茶產業的影響。

(四)以誠信體系建設爲重點,進一步尋求金融支持。一是加大信用鄉鎮、信用村組和信用企業的建設力度,加快信用環境建設,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爲金融行業創造一個良好的信貸環境。二是拓寬森林等融資擔保物範圍,進一步提升擔保公司的融資擔保能力,搭建銀企對接平臺。三是積極爭取中央“放寬農村金融呆滯貸款覈銷條件”的政策早日到位,並主動制定農村金融政策與創新機制,激勵農村金融更好地爲產業發展服務。

(五)以綜合配套爲重點,進一步搞好茶旅結合。一是按生態旅遊業建設的標準和要求,搞好茶旅結合一體化的總體規劃,大力推進茶旅一體化建設。二是通過茶產業發展的建設,強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爲旅遊業發展奠定基礎條件。三是通過加大旅遊商品開發和推介力度,以旅遊促產業,促進茶產業發展。

(六)以服務體系建設爲重點,進一步搞好技術服務。一是整合相關培訓項目和資金,以縣茶葉中專班和茶葉加工廠爲載體,建立實用技術培訓中心,加大培養實用型人才培訓力度。二是積極引進和招收部分高學歷茶學專業人才,引進茶葉營銷人才,提高茶葉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三是以中茶所等國家權威茶葉科研機構爲依託,進行高端人才培訓,形成梯次人才結構。四是以專業合作社爲主體,聘請茶葉輔導員,切實加強對基地建設的管理和指導力度。

(七)以強化考覈爲重點,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加大茶葉在全年農業農村工作考評中的比重,對完成任務的給予重獎,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處罰。二是加大對茶葉核心村科技副鄉鎮長和茶葉技術輔導員的考覈管理力度。三是強化過程監督和調度,準確瞭解每階段工作情況,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四是全面推行“建立黨政監督部門內部考覈,並實行同獎同懲管理辦法”,實行鄉鎮與部門的工作同獎同懲機制,強化工作責任,增強工作合力。

同志們:茶是我們的特色,茶是我們的優勢,茶更是我們的未來,大力發展茶產業是我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新的任務和使命已擺在我們的面前,要實現“以茶富民、以茶強縣”的目標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堅信,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級領導和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夠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任務,茶產業一定能譜寫新的篇章,實現新的跨越,鑄就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