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感動中國》讀後感(精選29篇)

《感動中國》讀後感(精選2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讀後感(精選2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讀後感(精選29篇)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

近,我了《感動》這本書。書中主要向介紹“ 100 位爲新成立的英雄模範人物和 100 位新成立感動人物”的先進事蹟。心感觸,特留筆餘下,以供大家一起欣賞。

章:講述了張海迪和史光柱是生命的設計師,的夢想,提升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在的生命中演繹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生;在的生命軌跡運轉中,出不同的效能,不同的價值。人活着,就夢想,就追求,就。而要使生命意義和價值,將夢想化爲理想,再把理想轉化爲,最後一步一步地去踏踏實實地行動。,清醒地意識到:做生命的,爲夢想而生,爲使命而活,爲事業而拼,爲而搏。

章:讓我明白了,正如在小池裏航行的船隻永遠體會到在海浪中搏擊的情景,一味被的狹隘所束縛也永遠感受奔向遠方是的那種心潮澎湃。在人的當中,其實充滿着無數機會和,只堅守的東西,整天戰戰兢兢,唯恐失去僅一方田地,永遠也不爲人生開拓出更爲廣闊的新境界。相比之下,心境高遠,能夠在內心描繪出遠方風景,只要時機成熟,夠果斷地開闢人生的新天地。心理學家們,想在事業上,必要的前提給樹夠高的。

章:使我了,人生是長途跋涉,旅途無數的曲折和險阻,只想走直路,是轉換角度、,是難以登上人生的制高點的。,適時地轉換人生的角度,實爲人生之必要,亦爲人生之智慧。轉換角度說容易,只不過是簡單的轉體動作,若是說要轉換人生的角度,那就很容易的事了,它僅是身體方位的,不空間、的替換,人的思想觀念的轉換和思維的轉換。換個角度看人生是明智的,換個角度看人生是勇氣的象徵。在人生的道路上,適時換個角度試試,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去努力拼搏,會描繪出美麗多彩生畫卷。

章:讓我懂,“冰凍三尺非之寒”古今中外成大智者,“望盡天涯路”的迷茫、“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有“暮然回首”的頓悟和喜悅!在面前望而卻步,只會和失之交臂,擁抱的失敗和惋惜;在時,常常會新的和自我超越……

同學們,讓記住優良的品質、遠大的理想、可貴的精神、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這留給社會、留給後代的極爲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繼承併發揚光大。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

在2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它講述了9個人,兩個團隊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利於祖國,利於人民,感動中國的光榮事蹟。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援非醫療隊”、“隴海大院”和好心人“炎黃。”

先來說說“炎黃”吧!我覺得張紀清爺爺(‘炎黃’)是一位非常善良,樸素,無私奉獻的人,還有,雖然張紀清爺爺一個月的收入只有500多元,但是他卻以堅強的毅力堅持捐款,更可貴的是這個“炎黃”,張紀清爺爺捐款時從不留名,總是匿名爲“炎黃”,曾經全城動員尋找“炎黃”,但始終沒有找到。張紀清爺爺的品質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再來說說“援非醫療隊”吧,提到這個,不得不提的就是2014年新“登場”的害人病毒——埃博拉。它使人聞之色變,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發,許多人染上此病,不治身亡。其他國家可能爲了自己國民的生命安全,把駐紮在那裏的醫生都調回了。有人退縮,自然有人衝鋒,中國派遣的“援非醫療隊”便是衝鋒陣營之一,即使設備不算精良,但他們全力以赴,把許許多多的人從死神那裏搶了回來,他們在別的領域上展開白衣天使的翅膀,救死扶傷。我認爲他們能夠與其他人不一樣,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一點,別人正在往回撤,遠離死亡線,而他們則不同,就像與死神抗爭的勇士,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死亡線里拉了回來,自己就算受到死亡的威脅也全然不顧,這種捨己救人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最後,“隴海大院”這個500多人的集體成爲了焦點,是啊,一人高位截癱(高新海),全院照顧他,這真像一個溫暖的小社會,處處充滿真善美,處處都有歡笑,高新海是不行的,但是他還是感到幸福,因爲在他的背後,有着隴海大院五百多人的堅守與支持……“隴海大院”應該是我看過《感動中國》最感動的一次了,我都巴不得搬到隴海大院去,感受那裏的幸福,因爲它告訴我們世界總有真善美,世界總有這樣的人……

總而言之,感動中國每次都能給我新的感動,給我新的道理,重要的不是這個節目,而是這些感動中國的人怎麼想,怎麼做。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觀看動感動中國的日子了,我們坐在教室裏邊打寫邊看。

我要介紹的是王峯,他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救民英雄,王峯最近幾年好不容易的找了妻子,生了兩個孩子,孩子才兩歲多,王峯冒火救了他們樓上的所有鄰居,就出來了以後,自己全燒焦了,在醫院裏救了五十五天,才就好了一點,又坐飛機來到中國的首部就了好幾個時辰,他醒來搖了搖手,一個器官突然壞了,就離開了人世。我佩服王峯的勇敢、不怕死、救別人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看着很弱小,但是,王峯把別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強大,若果是我,我肯定不會衝進去挨家挨戶的敲門去提醒他們這棟樓着火了,大家跑出這棟樓,而且,只要是老人,還都走不動或者是不能走路的,都一個送出了這棟樓了,再能只有20是人傷亡,想我就不會進去,我因該向他學習,這種品質。

這個故事最後在王峯住的地區醫療了好幾天,又送到了中國的首部開始醫療,很多人捐了錢還捐了皮膚,王峯的皮膚才慢慢的長出來,最後王峯去世了。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4

今天我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有可以觀看感動中國,這裏面有能讓我們感動的人。開始了就有一個唱了一首歌曲就叫做感動中國這一首歌曲。

首先這兩個主持人上來了舞臺,世界第一個衛星是孫家棟發明的,這一個人是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上到了太空,當時那一個時候很艱難,還是發明了人造衛星,然後我們才發明出很多衛星。那一個時候,科技很是不很發達,因爲在還沒有發達的時候還能打造出一個人造衛星。在以後科技發達的時候就更可一造更多的人造衛星了,在以後就可以造各式各樣的人造衛星了,孫家棟說完了這一句話,他就來到了臺上了。

孫家棟上來了舞臺,就先給主持人捂一捂手才坐下來,給主持人說了幾句話,才讓另一個支持人說發獎的詞,才讓一個小男兒和小女兒給孫家棟發獎。

我和孫家棟來說太小了,因爲我都沒有仔細的好好的思考,而孫家棟卻能做好了仔細思考才做出偉大發現,孫家棟的這一個品質我要好好向孫家棟學習,我一定要學習孫家棟學子他的好品質。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5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纔會永恆……”這歌詞多麼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溫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溫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動着——中國。

實現社會主義化,科學技術是關鍵。有這樣一個事例:

樑萬俊是一名試飛員。一次,一架新型戰鬥機誕生了,樑萬俊接受了這個任務。

半路上,戰鬥機突然發生狀況,飛機失控了!飛機帽出了黑煙這時的樑萬俊完全可以打開降落傘跳機,但這樣的話,人是保住了可飛機卻會墜毀。樑萬俊心裏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這個科學家們辛辛苦苦製作出來的新型飛機就會墜毀,將會成爲一堆廢鐵。爲了保全飛機,爲了保全國家財產,樑萬軍毅然決定迫降。但這樣很容易機毀人亡------雖然樑萬俊心裏知道這一點,但他依然沒有動搖這個決心。總部以爲迫降做好了準備,樑萬俊小心翼翼的駕駛着飛機着陸了,飛機在停機場上劃了好久才停下來。算算看的話,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鐘!這緊緊握着一條火熱的生命的八分鐘啊!你又孕育了一顆生命種子。

公共財物是國家的財產,這是由許許多多的人創造出來的。樑萬俊把戰鬥機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他的不顧一切,感動了總部,感動了全中國人民,同時,也感動了——中國。

像樑萬俊這樣的人還有許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國;像熱愛生命的貴希恩;像精忠報國的任長霞;像不畏艱苦的徐本禹------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竟爭的社會,祖國是中華兒女成長的沃土,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祖國。五千年的歷史、壯麗的山河、燦爛的文化,輝煌的成就、崇高忠貞的民族氣節、不屈不撓的堅強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對!也需要充滿愛心。人人獻出一絲愛心,世界將變得更美好,燦爛的陽光灑滿大地,芳香的鮮花開滿人間。

春天是美麗的,人是受感動的。我的耳邊又迴響起了那首歌:“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纔會永恆。”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6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看完之後,不禁百感交集。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讓人爲之而動容,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中華人民是值得歌頌的。

解放軍爲了災區人們克服重重苦難,搶險救災;鄉村教師爲了山區孩子的將來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奧運團隊爲了祖國的百年夢想,兢兢業業,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風采……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們驕傲!唐山十三位農民工,南方大雪時他們奔赴湖南,汶川地震中他們的身影又出現在四川,而且兩次的救災搶險全部出於自發。他們沒有鮮亮的外表與華麗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行爲證明了中國最廣大羣體的發自內心的最淳樸的善良。

他們在大難時出現,成爲大家的“救星”,表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多麼的團結啊!一對在海拔2800米的山寨執教的教師夫婦,爲了山寨裏的娃娃可以學得知識,不再是文盲,便去那裏當教師。可是要上學校只有唯一的路徑:爬雲梯、登陡坡,穿梭於懸崖峭壁間。這些只能在探險紀錄片中聽到的詞彙擺在面前,想想都要望而卻步了,可是他們做到了,那麼艱難的條件,十八年如一日,他們做到了。因爲他們的無私奉獻,山寨裏的娃娃們能夠走出大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他們這樣做,就是爲了使中國的新一代變得有知識,使中國更強大。……那些叔叔阿姨們的英勇事蹟使我們熱淚盈眶。我們還是少年,並不能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可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加強自身的素質,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自覺維護公共次序,愛護公共衛生,和每一個人友好相處,看到別人有困難,能主動伸手幫助……並持之以恆,那麼日積月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加和諧、美好。今天,我們以中國爲榮,明天讓中國以我們爲榮!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7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着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一個偉大的老師,因爲母親得老年癡呆症走失尋回後,所以他決定將母親綁在身後,騎着電瓶車每週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顧母親5年如一日。他的事蹟經過廣泛傳播之後,學校決定將陳斌強工作地點從鄉鎮調到縣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裏已經有淚水在打轉了,我很佩服他對媽媽的一份孝心,雖然有諸多不便,但他還是一心一意,堅持一直揹着母親上下班,他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最深的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媽媽,卻沒有時間等了。”讓我頓時潸然淚下,我也在心裏暗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媽媽,他們爲我們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後,我又在網上看了關於他的新聞,他在QQ空間裏這樣寫道:“不過是一個兒子孝順母親,世間最普通的事兒,怎麼就能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想來,也許是很多子女雖心裏裝着父母,卻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緣故吧?”

張麗莉,一個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好老師,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20年5月8日,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衝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現已逐漸康復。

結尾我很感動,這時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說的沒有錯,張麗莉老師的班上有一位同學,他超級不喜歡語文,張麗莉就特意在課堂上讓他朗讀課文,並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微笑着誇他“聲音有磁性,很好聽”。一段時間之後,那名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覺得她很了不起,這時我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

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8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它獻給勤勞者的是串串碩果;留給懶惰者的是聲聲淒涼的嘆息。

把握時間的人才能澆灌出絢麗的永不凋謝的成功之花,陳景潤就是這樣一位在與時間賽跑中獲得成功的人。陳景潤從小酷愛學習。有一次,他頭髮已經很長了,便決定去理髮,可是理髮店裏有很多人,他拿的牌子是38號,輪到他還早呢!他不願意浪費寶貴的時間,便去圖書館看書了。可這一去,便像是掉進了蜂蜜罐裏,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陳景潤就是這樣惜時如金,所以網才摘得數學王國中的桂冠。試想,如果他不愛學習,不珍惜時間,他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嗎?

但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和陳景潤是大相徑庭,我也是其中一個。只要鑽到空子,能玩就玩,雖說也曾下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可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最後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真是煩惱啊!

不久之前,老師提前告訴我們要進行一次學習檢測,很多同學都抓緊時間複習,但我卻無動於衷,在匆匆地翻了翻書後繼續熱衷於打電腦遊戲。可在做練習卷時,我一下子懵了,有些習題在頃刻間就與我成了陌路人。我不禁亂了陣腳,頭皮一陣發麻,腦子裏“嗡嗡”作響,大滴大滴的汗珠從額頭順着面頰滾落下來,手中的筆也顫抖個不停。唉,結果可想而知,粗心錯了三四題,居然還漏了一道題目。成績如此糟糕,是我比別人笨嗎?不見得。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施,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人生不能虛度,生命精彩與否,是由我們自己把握的。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把握時間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散發出誘人的清香,就必須爭分奪秒!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9

坐在寂靜的電影院裏,一片蕭然,唯有那一幕,被深深吸引:一位母親,坐在教室裏,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她的眼神裏盡是聽課的專注,學習的刻苦,還含着無盡的母愛。

一位母親,爲了自己失聰的兒子,十六年與孩子一起同窗苦讀。她是兒子的老師,是兒子的耳朵,是兒子最溫暖的懷抱,最貼心的母親。

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爲了兒子的明天,辭去自己的工作,學脣語,用一個母親驚人的耐力爲兒子創造了奇蹟。複雜的方程和定律阻擋不了她對兒子的愛,年過40歲的她學的再吃力,再勞累,卻始終對兒子說:“我不累。”不累,是她愛的謊言;兒子,是她心中唯一的牽掛。誰能說她沒有頭懸樑、錐刺股的努力?誰又能說她沒有映雪讀書的刻苦?她,一位平凡愛子心卻不凡的一位母親,就是同桌媽媽——陶豔波。或許,我們的母親亦是如此,她們也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人。也許,她們沒有偉大的作爲,卻是你心中埋藏最深的那份感恩。讚頌母親的偉大卻似是而非,說母親平凡樸素卻又遊刃有餘。

閉上帷幕,拉開我們現實的窗戶。在那縷陽光的飄撒下,用心去描繪那熟悉的臉龐,用情去潑墨心中最美的她。因爲愛,因爲感激,因爲有多少日子,是她陪伴在你左右,十四年相守,細心呵護。你是否這樣報答她?幼時,她悉心照料,餵你吃飯,你報答她,把飯吐在衣服上;兒時,你快樂的玩耍,你報答她,給她洗不完的髒衣服;少

時,爲你有出色的成績,每天送你上學,你報答她,埋怨她,與她頂嘴。她那無聲的愛,勝似巍峨高山,潺潺流水。

何不送她一株百合?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用你被感動的淚珠去感恩她那愛到憔悴的心?用一個孩子的名義,對她說:“謝謝您,媽媽,我愛您!”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0

我從《感動中國》這本書裏知道了中國有許多令人感到的事蹟,也瞭解了許多英雄人物,像張海迪、陳曉蘭、孟祥斌等。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張海迪1歲患小兒麻痹症,童年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爲伴。在多舛的命運裏,她不僅沒有怨天尤人,還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後義務深入內外100多個學校、企業、社區和監獄開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聽衆達10萬餘人次;幫助近百名厭學孩子重返校園、數十名中學生戒除網癮,爲近萬名學生樹立自信。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被人們譽爲“感恩天使”、“湖南的張海迪”、“中國的海倫·凱勒”。

在《感動中國》這本書裏,我從張海迪那裏懂得了人要有一個堅強的意志力;從陳曉蘭那裏懂得了無論我們工作的是什麼工作都要服務周全,尤其作爲醫生更要注意服務時一定要健康的藥物;從孟祥斌那裏懂得了我們要有一種捨己救人的精神……他們都是祖國的“金子”,祖國無論把我放到哪裏,我都要閃閃發光,爲祖國做一位有用的人。像張海迪學習做一位“感恩天使”。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1

做好事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做到感動中國的人,卻沒有幾個。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早已坐在電視機旁,等待着收看CCTV——新聞頻道的《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評選》的頒獎典禮。

開始啦!第一位感動中國年度——魏青剛。2005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颱風帶來的海潮。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捲入海中。此刻,正在岸邊、從河南農村來青島做裝修工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牆,向落水青年游去。一次、兩次、三次,魏青剛跟大浪拼搏了四十分鐘,而在這次下海前,他從未見過海,也從未在海浪裏遊過泳。魏青剛終於把女青年拖了上來!他真是個俠之大者。

接下來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叢飛。這是最令我感動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叢飛在十二年前的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些他熱愛公益事業,爲社會公益演出四百多場,義工服務時間六千多小時,他無私的捐助金額超過三百萬元。但叢飛的家儉樸的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

去年,叢飛患胃癌晚期,被送入了醫院。叢飛躺在病牀,說話聲音沙啞得很!在貧困山區有一百七十八個乾兒女,但他們就像是親生兒女一樣,一百七十八個乾兒女知道了自己的乾爸爸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他們都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叢飛在醫院裏仍然擔心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和學費……叢飛在醫院的病牀上說道:“我沒錢賺,也就沒錢給孩子們,我該怎麼辦?”他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出三個療程的話療費用後,拿出二萬元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在錄製頒獎會的時候,叢飛說:“我剛剛做完第十次化療,還要做第十一次、十二次,因爲我要盡最大的努力活下去。我活一天有一天的意義,哪怕多活一個小時都很有意義的。”他說到這裏,我的眼眶已經溼潤了,接着,一顆顆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

叢飛的頒獎詞是——叢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顧之前,他把所有的時間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他曾經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卻獲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

有十幾個故事感動中國!十幾滴汗水感動中國!十幾位身影感動中國!只要有不怕痛苦的精神,努力做出貢獻,你就能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2

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認識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張海迪嗎,她雖然癱瘓,可她並沒有埋怨老天爺對她的不公平,而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她讓我明白: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纔是自己的主宰。

王順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馬班郵遞員,可他爲人民做出的貢獻卻不普通。王順友在高山峽谷間送郵行程達26萬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徵;二十四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百分之百。爲了保護郵包,他曾縱身跳入齊腰深的江水,也曾與歹徒搏鬥。爲了這個簡單又崇高的使命,王順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窮盡青春年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王順友用他的`馬背上的郵局傳遞着萬金家書,他的執着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綠衣天使的忠誠。平凡不等於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爲王順友寫的吧!

雖然書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樣。指引學生自我規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的事蹟感人至深,教育着我們。

"雙百"人物的人生軌跡和高尚行爲,啓發、引領、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我們要以"雙百"人物的典型來點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們的終身發展之路。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3

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後,我不由得感慨萬千。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章中的第二項《用感恩之心敲幸福之門》。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印象最深,故事的名字叫《知恩圖報的13位農民》,講的是:13位農民支援雪災的事。因爲唐山大地震得到各方支援,社會上的好心人都支援唐山使唐山得以重建,使唐山人民得到了幸福,決定要回報社會。在南方遭受雪災時,領頭的宋志永說:“此刻南方遭了雪災,我們也應當來出點力,咱普通農民,除了力氣,沒啥回報社會!”這13位農民裏不僅僅有一對親兄弟,還有兩對“父子兵”。本着想到南方出把力的想法,大年三十,他們備上鐵鍬,鐵鎬,租了一臺中巴車,於午時4時出發,日夜兼程,一路南下。初二上午,他們趕到了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此時,電網搶修調度正在緊張地進行中。宋志永說:“我們都是農民,電力搶修專業性很強,大家不能直接上手。可是,我們有一顆熱心,有兩膀子力氣。”於是他們主動請纓深入山區,清理通往山頂電塔山路的積雪。

感恩助人爲樂的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有一次下雨,我忘了帶傘,一個同學和我共打一把傘,而他自我的身上卻淋溼了,又有一次,我聽天氣預報說要下雨,我特地多帶了兩把傘,我以感恩之心回報同學。

我們無法離開爲我們服務的勞苦大衆,因爲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享受着他們的勞動成果,感恩來源於職責,感恩來源於愛心。我們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我們身邊每一位默默爲我們奉獻的人。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4

春天是一個收穫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我們能夠收穫許多讓我們爲之感動的人和事。

最近,我看了《感動中國》。書裏講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物。他們有的是傑出的運動員,有的是著名的科學家,有的是無私奉獻的教師,有的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幹部,有的僅僅是樸實無華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用他們高尚的品質、感人的事蹟感動你我,感動大家,感動中國。他們中有的人仍然堅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爲社會默默的無私奉獻着;有的人與死神擦肩而過,至今仍然生活在生死邊緣,堅強的活着;有的人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在這些人物中,袁隆平爺爺的事蹟給我的印象最深。袁爺爺從小生活在農村,看到父母辛辛苦苦種的水稻產量很低,每年收穫的糧食還不夠全家吃飽飯,他就立志“要研製出一種產量高的水稻,解決吃飯的問題。”他大學畢業後就一向在研究稻子,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袁隆平爺爺最終研製出了雜交水稻,讓水稻的產量大大提高了,給農民帶來了福音,爲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帶來了無價的財富。

這些人物偉大的事蹟將永遠感動着我,激勵着我。雖然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出名,可是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5

感動是什麼?我覺得,感動就是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所打動。在《感動中國》節目裏,也有一位老師讓我感動。

這位老師從小家庭貧寒,條件極差。他一兼兩職,既當志願者又當老師。他對學生是真心的,是一心的,不是爲了錢財。我覺得,老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因爲老師能讓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成爲有用的人。這位老師是真心熱愛這份職業。最讓我印象深的還是老師那次對學生的教訓。在驚天動地、強而有力的一番教訓後,鄭重地對學生說:“如果有強盜闖進教室來,第一個替你們擋刀的絕對是我!”聽到這句話時。我意識到,這位老師已經把學生當成親人來愛了。這種愛,是一種無私的愛,也是一種對職業的敬愛。當看到這位老師頭上顯露出蒼白的頭髮時,學生心中是苦澀的,而我,則是感動萬分。不知不覺,想起所有教過我的,負責任的老師。特別是主課老師。有一次,我被老師留了下來,留到很晚很晚。當我離開學校的時候,爸爸平靜地說:“老師爲了你,一直留到現在,你應該感謝老師。”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老師要留我的,爲什麼我還要感謝老師?看完這位老師的故事,我恍然大悟。老師一切都是真心地爲了我們。老師完全可以和我們一起早點回去,大家都高興,何樂而不爲?老師是負責的,把我們留下來,是更好地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各行各業都是高尚的,但老師,是更值得贊送的。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6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着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是一位平凡的初中老師,平時教學工作比較忙。五年前,他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症,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會因爲亂走而丟失。做爲兒子的他,沒有因爲這樣而嫌棄媽媽,也沒有因爲這樣而放棄照顧媽媽。爲了更好的照顧媽媽,他五年如一日,“綁着媽媽”去上課。每天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餵飯,擦身、帶着媽媽曬太陽……,做到工作和照顧媽媽兩不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孝子”的真正內涵。

古話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比路長,子女對父母的愛只有筷子長。但是陳斌強老師對母親的愛,有天空那麼大,那麼長。都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但陳斌強老師的孝行感動了全中國。陳斌強,做到了。

孝是兒女向善向上的動力,是成功的階梯。我被陳斌強老師的事蹟深深感動!他做了應該做的事,平凡而稀有,不愧爲老師!身教勝於言教!看了他的視頻我感動的流淚了,感動的不僅是他對母親的一時關愛,而是他對母親的堅持,這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這就是一種信念,一種使命感。有了這種使命感,雖然辛苦,但他內心是幸福的!快樂的!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7

假期裏,我讀了《感動中國》這一本書,當我把書合上時,心中的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書中塑造了37位爲新中國成立以來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感動中國的人物。有輪椅上的英模:張海迪,人間的天使:邰麗華,183個孩子的父親:叢飛……他們每個人都具有捨己爲人的可貴品質。其中,叢飛的事蹟讓我十分震撼。

1994年時,叢飛是一名優秀的歌手,在一次慈善義演中,他捐出了當時帶的所有現金2400元。此後,孩子們稱呼他爲爸爸,朋友們總叫他“叢飛大哥”。

之後,在長達11年時間裏,叢飛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自己像玩命一樣瘋狂地演出,一收到演出費就立馬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自己卻身無分文。2005年1月,叢飛演出完畢,一頭栽倒在後臺。經醫生診斷才得知:已經是肺癌晚期!妻子說:“我們不治了。”然而,叢飛家裏總共只有1000多元的積蓄!醫院給叢飛看病時,他堅持從保命的錢中拿出兩萬元捐給了貴州的孩子!

2006年4月20日,叢飛永遠地走了。他平生捐了300多萬元,卻只留給自己6個月大的女兒一本相冊。叢飛,在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時,還想着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捐出了他人生最後的一筆錢,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想: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平凡的人,用真愛傳遞這人世間最美的真情,用真情譜寫着人世間最華美的樂章。所以,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倡導奉獻,樂於奉獻,在奉獻中體現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得到昇華!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8

今天下午,我讀了《感動中國》這一本書,真的是受益匪淺。它主要講述了一些平凡人親身經歷的,許許多多打動人心的故事。這讓我聯想到我們這個社會處處充滿了愛。回過頭來細細看看我自己,突然發現,其實,我也是一位孝敬長輩,懂得感恩的小孩。

我婆婆今年快六十歲了,由於她年輕時受苦太多,頸椎炎、肩周炎長年疼痛,特別是到了陰天和下雨天,就會疼痛難忍。每當我看到婆婆痛苦的樣子,心裏就非常難受。於是,每次我做完作業,就主動幫婆婆捏頸椎,敲肩,捶背。可每次婆婆都怕我太累,總是心疼地說:“差不多了!差不多了!我的好涵涵!”雖然我的手好酸好酸,而我總是強忍着說:“不要緊,婆婆,不要緊,我力氣大着呢!瞧我的肌肉,結實着呢!”說完,我握緊了小拳頭,伸到婆婆面前讓她看我的“肌肉”。婆婆“噗嗤”一聲笑了:“小東西,麻花稈稈!”我們都笑了,誰叫我這麼苗條呢!捏累後我又換了一招,我的招術多着呢,這一次用的是我自創的“小碎拳”,小拳頭像雨點一樣落下來,看婆婆輕鬆舒服的樣子,我的心裏甜蜜蜜的。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非常感動,都會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來。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19

《感動中國》這本書講了十二位傑出人物的童年故事,他們分別是:高大威猛的姚明、堅強韌拔的楊利偉、任勞任怨的任長霞,樂觀活潑的劉翔、同情體貼的徐本禹、熱愛母親的田世國。這些是我最佩服的人。

姚明,從小不懈努力,最終成爲籃球巨星。

楊利偉,一個連木梯子都不敢爬的普通縣城兒童,但滿懷飛向藍天的夢想,最終成爲優秀的航天員。

任長霞,從小夢想當一名警察,也不懈努力,最終成爲女警長。

劉翔,從小渴望變形金剛,還和抓人遊戲打上了交道,從此和體育結緣,並開始努力學習,最終成爲一名優秀跨欄運動員。

田世國,2004年3月母親患上尿毒症,他用過多種方法瞞住母親,不顧自己的腰部剛動過手術,自告奮勇捐出自己的腎,把母親獻給自己的一部分又還給了母親。但面對手術的經濟問題,他不得不辭掉律師工作,於12月前往阿聯酋做法律顧問。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母親的病治好。

林浩,一個不到10週歲的普通二年級學生,在大地震中倖存下來,又重新面對死神,救出兩名同學,但他仍然覺得自己不是什麼英雄偶像,只是做了一件一個班長應該做到的事。他甚至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不是偶像,我是林浩。"

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0

感動中國,溫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從來都是濃墨重彩的存在。

王鋒帶着女兒第一時間跑出後又立刻折回頭救出妻子和兒子。這是王鋒第一次進入火海。

想到二樓住着的託教老師和兩個學生,王鋒毫不猶豫再次衝進火海,把他們安全送出。這是王鋒第二次進入火海。

樓上還有房東一家四口,還有十幾個鄰居,王鋒在爆炸聲中,再衝擊火海,挨門挨戶敲門示警。這是王鋒第三次進入火海。

樓裏二十多個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鋒三進火海被燒成了一個碳人,全身燒傷面積達92%,雙眼燒傷,肺部呼吸道重度燒傷......

王鋒火海救人的消息迅速傳遍大街小巷,媒體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了很多細節,其中就拍到了王鋒最後一次出來呼救綿延五十米的血腳印。

王鋒的傷情牽動着千萬人的心,短短六天時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兩百多萬元,所有人都在祈禱,英雄王鋒一定要堅強的活下來。

但不幸的是,2016年十月一日,王鋒的病情突然惡化,下午4點34分,終因器官衰竭,在救治了136天之後,永遠離開了我們。消息傳來,人們陷入深深的悲痛…

河南籍候選人連續第四次榮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在他們的身上,體現的正是河南人最樸素可貴的品質,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純樸善良、無私奉獻的情懷。

看了感動中國之後,我收穫了很多,我收穫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這一批批的感動中國人物,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1

感動是什麼?感動是一個小天使,把愛灑向人間,溫暖人的心靈;感動是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鹹都包含在裏面;感動是一個催淚彈,讓多少讓痛哭流涕......感動就在那一瞬間,讓多少英雄落淚,浪子回頭,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感動中國》,那裏邊的人物讓我受益匪淺。最令我感動的是《聽,花開的聲音——邰麗華》。我每讀一遍,心就碎一次。

提起邰麗華,大家都很熟悉吧!她是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中的《千手觀音》領舞者。她那優美的動作征服了每一個人。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她背後的坎坷。在她出生的時候,是個秀美脫俗的小天使。但命運偏偏戲弄人。在邰麗華二歲的時候,邰麗華永遠告別了聲音。但邰麗華很堅強。在她七歲的日記裏寫了一句話:我要學張海迪姐姐,雖然沒有了健全的身體,但要有一個完整的人生。我震撼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竟寫出了這樣有道理的話。再想一想,一個聾啞人什麼都聽不見,她要比別人付出多少倍的汗水啊!她的堅持不懈令我感動。同時我也深感慚愧。我們現在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成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不順心的事就衝父母發火。成天拿父母當出氣筒,真是不應該啊!花開無聲,卻美麗。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乘風破浪,展開雙翅坦然面對困難!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2

他們來自不同行業:軍人、科學家、醫生、警察、普通百姓……但他們卻用人性至愛持續感動着我們。

才哇:一個普通農民,但是,村民們都叫他“康巴鐵漢”,在一次大地震中,才哇的鄰居告訴剛種地回來的他,說:“才哇,你家塌了,開去看看吧,”才哇剛放下工具走了沒幾步,便看見大家正在賣力的救人,於是,才哇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幫助村民救人。當才哇回到了他自己家時,他的父母和一位弟弟已經離開了人世。

痛苦猶如一把利箭射入了他的心扉,事後,才哇說:“我才哇就是這樣的人!”是啊,才哇是這樣一個冷靜、沉着、不怕危險、先人後己的人,他用大愛詮釋了什麼是中國人。

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才哇這樣心中只裝着大家的人:建築工人,不怕危險,在幾十米的高空上只把着一根繩子,爲我們造樓、刷牆。

公交司機吳斌在生命最後時刻把住了方向盤,把車上的乘客安全的停放的停放在了路邊。

這種先人後己的大愛感動着每一箇中國人。

每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都應該爲這個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儘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公交車上給殘疾人讓座,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愛心捐款,哪怕是幫助同學補一次課……這些都是愛,只有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充滿陽光了。

讓大愛,在華夏大地譜寫新的篇章吧!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3

有一個人,他對他的孩子們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門中,如果有強盜拿到進來,要捅你們的時候,的一個爲你們擋刀的人,絕對是我!”

這個人,他拋下剛斷奶的親生女兒,年邁的母親,親愛的妻子。毅然來到這些孩子的身邊。

後來,他的妻子受他的影響,也帶着可愛的女兒,來到這高原地區,照顧那些他們的孩子——一百多個孤兒。

這個人,便是胡忠,他的妻子是謝曉君。他們的孩子有理由像我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主日子,有理由像我們一樣總是在父母面前撒嬌。可是她沒有,因爲他是爲了爸爸媽媽的“孩子”……

這一家人,他們拋棄了一切。來到了這艱苦的地方,爲了那些無人顧及的,無人疼愛的,可憐的孤兒。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像他們這樣的話,哪怕是一丁點樣子,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獨自承受一切痛苦,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不能享受他們本應該擁有的幸福與快樂。

如果他們的愛心都明泯滅了的話,那世界該會有多麼悲慘啊!如果愛心泯滅了,人活着也沒意義了。

就像那可憐的小悅悅,她被車撞倒了,可那沒良心的司機卻駕車逃走了,可憐的小悅悅便無力地癱在冰冷的水泥路上。沒有一位有愛心的人來扶扶她。最終,可憐的小悅悅離開了人世……

只要每個人有那麼一點點的愛心,只要每個人願意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這個世界就會多一份美好,多一份關懷。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4

張海迪小時候不幸換上了脊髓血管瘤,因此她以後的生活不得不和輪椅相陪伴。她開始自學鍼灸,還經常用鍼灸給人們治病。張海迪在與命運抗爭時,還自學完成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了多門語言,憑着這些基礎,她翻譯出版了《麗貝卡在新學校》、《海邊診所》等作品,自己創作了《生命的追問》、《鴻雁快飛》等作品。張海迪的堅強值得我們敬佩。

王順友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郵遞員,但他當郵遞員的24年來,竟然沒有延誤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個郵件,更別說他還是用馬來送信的了!雖然送信只是一個簡單的任務,但如果要把它持之以恆地幹下去,卻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但王順友用他的執着,盡了綠衣天使的職責,他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我們稱讚的人嗎?

在這本書中,還有許多許多這樣的故事,他們做的雖然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也需要堅強的意志和高度的責任感,這樣才能爲社會出一份力。即使像魯迅、朱自清這樣傑出的人,也是不斷堅持持之以恆地學習和創作,才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曾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英雄模範任務實際上就是靠着堅強的意志,做一件幫助別人活着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事情,爲大家、爲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實際上,我們只要堅持下去,也一定會爲社會作出自己的奉獻。

讓我們來學習他們吧!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5

看完《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夜晚我走在小徑上,又想起了那些人,擡頭仰望星空,那夜空中竟有許多璀璨的明星。他們一聲不響的出現在夜空,默 默無聞的照亮夜空,呵這不正是那些人嗎?

啊!那是朱光亞星!他並不耀眼。但他是朱光亞的精神與他的信念爲代表的一顆星星。那微弱的亮光彰顯着他默默無聞、不取小利謀大利、不貪小功建大功的愛國精神。

那一顆最亮最火紅!他彷彿是從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炭火中蹦出來飛到天上去的。一根只賺三毛錢,但他靠着這種行善好施、樂於助人的精神,積小善而成大德。他不富有,生活簡樸,但他自己明白:稻香、麥香…… 德更香。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強。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和諧呀!

那一顆應該是最美媽媽的愛心吧!十樓落下無法遲疑。用真愛挽救生命。她折射出人性的光輝。想到最美媽媽的一託,我彷彿變成了那個孩子。高空落下,無助、哭泣、和恐懼。突然有一雙慈愛的收托住了我,讓我沉浸在母愛的海洋中……自己卻倒地不起,我茫然的看着周圍的一切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她詮釋着:內心溫暖所以富足,真愛無價……

“ 平民英雄”“ 身邊好人”……其善心壯舉,彰顯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激勵着廣大人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看着,想着,我陶醉了,耳邊又響起了千百萬種聲音交織成的旋律: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有愛才永恆……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6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感動中國——十二位傑出人物的感人故事》。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中華擎天柱姚明、中華飛天第一人楊利偉、人民衛士任長霞、風之子劉翔等十二位傑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他們代表着一個個鮮活而富有熱度的生命,代表了一種精神,更是文明的象徵;他們是一種再適當不過的激勵,更向我們展示了愛的化身以怎樣一種美麗的形式徜徉人間。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華擎天柱——姚明》。文章主要講述了姚明小時候開始學打籃球到他取得成功的故事。剛開始進入少年體校訓練時,老師要姚明投籃50次,他就自覺地一次又一次地投射,從不“偷工減料”。在體校磨鍊意志和增強體質的時光沒有白費,兩年後,姚明進入了上海青年隊。從此以後的每一次訓練,姚明都非常認真刻苦,經常是汗水浸溼背心也顧不上擦。漸漸地,姚明從替補隊員到主力隊員,每一次比賽他都像是一隻初生的小牛犢,充滿着虎虎生氣。如果比賽失利,姚明會冷靜下來好好地審視一番自己,意識到了自己哪些弱點和不足,就會想盡辦法琢磨出改進的辦法和途徑。正是姚明這種認真的態度和他的刻苦訓練,最後他打進了nba,還被國外友人稱爲“明王朝”、“移動長城”。姚明成功了,但他並沒有忘記培養他的祖國,當祖國需要他時,他就立即回到祖國的懷抱,併爲祖國贏得榮譽。

姚明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他還讓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7

文花枝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文花枝,一聽名字就知道,她是一位女英雄。爲何?一位女同志就能擔當起英雄的重任呢?是因爲她的舉動令人爲之動容,爲之震撼……當時的情況想必你們都不清楚吧,且讓我來詳細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2008年8月28日,剛剛做了三年導遊的文花枝,帶領旅遊團到陝西洛川遊玩。但不幸的是,當天下大雨,而且路滑,突然一輛載重近40噸的加長大卡車猛撞過來。一瞬間,一場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悲劇發生了。文花枝也當場暈死過去……

作爲一位導遊的文花枝,不知過了多久,她終於醒來了。眼前的遊客都血肉模糊,而且旅遊車也變了形;哭喊聲、呻吟聲、血腥味包圍着自己……她被這一切驚呆了,自己卻被撞爛的車頭牢牢地卡在座位上,危急關頭文花枝忍住劇痛,艱難地打出了求救電話。聽到遊客們痛苦的呻吟,她用盡全身力氣大喊:“大家一定要堅持住,救援人員馬上就來了……”她的聲音穩住了大家的情緒,激起了遊客們求生的慾望。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要救援她時,文花枝卻極力反對,又一次大喊:“拜託你們先救他們,我是導遊,先救遊客,別管我……”

“我是導遊,先救遊客!” 這句話至今銘刻在很多人的腦海裏,讓全社會爲之動容,爲之震撼。責任,代表了一個人的品質;責任,歷練了一個人的毅力;責任,能使人變得穩重;責任,能使人在逆境獲得重生!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8

我讀完了《陳玉蓉母愛齊天下》後,深深地感動了,淚水直流出來。

陳玉蓉,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肝臟功能不全的疾病。因兒子的病情多次發作,陳玉蓉決定用自己的肝臟換回兒子的性命,因爲自己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適合做移植手術。後來陳玉蓉用了七個月日行10公里減肥,治癒好了自己的脂肪肝。2009年11月3日,陳玉蓉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爲了救活兒子的生命,她就這樣暴走了七個月,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世上沒有一種愛可以與母愛相提並論。爲了兒子,母愛的奉獻到底有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回答。

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能活得好。當自己的孩子遇到生命危險時,每個母親也會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孩子的生命。就像陳玉蓉一樣,相信每個母親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母子之情,感動天地,她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創造了奇蹟!她真的救了自己的孩子!她用意志感動了上天,感動了每一個人。母愛齊天!母親永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我的媽媽爲了我的學習成績好一點,晚上陪我寫作業,幫我複習功課。我睡了,她還拿着書本看。媽媽爲了我,真下了不少功夫,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我爲有這樣一個母親而感到驕傲!

《感動中國》讀後感 篇29

那晚的電影是最動人的電影,那電影的主角是最感人的主角,那主角的精神是最偉大的精神,小小的人兒,大大的愛,深深的敬佩。

我並不認識他,也從未聽說過他,第一次的相見是在那晚,可惜他已不在人世。王鋒,陌生的名字,王鋒,陌生的人。但現在我認識了,認識了他的人,他的名字,他的精神,他的生命。那小巷帶血的腳印是他人格的寫照,令人恐懼的火焰吞沒不了他,熊熊的烈焰成就了他美麗的的人格。我敬佩他!

我不知他人怎樣認爲,我只知自己被深深的感動了,他的逝去並不是默無聲息,他的貢獻並不是不爲人知,新聞,報刊,網絡紛紛都在報道,他的事蹟傳了一方又一方。一千攝氏度的火焰,阻擋不了他的腳步,敲了一戶又一戶,救了一人又一人,凌亂的血印是最好的證明。政府不是冷眼旁觀,羣衆不是不爲所動,他們都盡力的貢獻出自己的愛心,令我最感動的是,在他救助了135天后去世了,他的妻子抱着他的骨灰,後面跟着敬禮的軍人,兩旁也站滿了行禮的軍人,這是對他的認可,對他的尊崇,在他骨灰回來的途中,街道兩旁站滿了人,牽着橫幅:英雄一路走好。我哭了,原來老師叫我們備好衛生巾,並不是大驚小怪,是真的感動得令人哭。

英雄一路走好,你身軀被毀滅,你人格永存人間,你的芳香傳遍四方,永遠難忘!王峯,我歌頌你!你令我感動。

不畏生命逝去,只因留愛人間;不畏滔天火海,只因正義永存心間;不畏傷痕累累,只因本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