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優秀)《烏塔》讀後感

(優秀)《烏塔》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烏塔》讀後感

《烏塔》讀後感1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位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間,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勇氣實在令我佩服。

當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電話或者寄張明信卡片時,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給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讓我的爸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着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設計旅行路線或閱讀哪個地方的旅遊指南。至於查當地的警察局的電話,我想都沒有想過,只不過玩累了想家了,纔會給爸媽打個電話。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爲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她要去的哪個地方的書籍,掙了許多旅費,還養成了獨立生活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孩子和我一樣,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裏,嬌生慣養,做什麼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來不自己做,有時還讓父母給零花錢。而國外的一些小朋友就不同了,他們每次花錢都在想怎樣花才划得來,不僅精打細算,還會掙錢。這種從小就學會自己理財和獨立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衷心的希望,家長也能給我們適當的空間,讓我們能夠自由的飛翔,也讓我們能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2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覺得文中的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細心周全且又活潑開朗的女孩。她僅僅14歲,就獨自一人遊歐洲,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膽量啊!更令我佩服的是,烏塔爲了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時間閱讀了許多有關書籍,在週末還爲自己 掙旅費!她從不依賴別人,做事有條理由計劃。烏塔還有責任心,每到一地就會給家中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讓父母放心。

和烏塔比起來,我顯得十分渺小。在家中,我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不用說自己動手做個菜或幹些家務了。每天早上起牀後,我連被子都不疊,就去刷牙洗臉了;吃完早飯後,都是爸爸叫我去漱的口;甚至有時紅領巾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掛的,時間一長我都忘了怎麼個掛法。記得在今年暑假,11歲的我纔在父母的哄騙和千叮萬囑下,自己乘車去定海蔘加舞蹈補習班。乘車回來時,爸爸還不放心的開着摩托車跟在我所乘的`公交車後面,等我下車後一起回家……

烏塔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要以她爲榜樣,在以後的生活裏,女裏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少操點心!

《烏塔》讀後感3

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烏塔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小孩。

文中的`“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地回答道。讓我感受到烏塔一個人怎麼可能去旅遊,要是我父母知道了我這樣的想法,一定不會叫我去。還有“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知道了,要是作者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作者決不會相信烏塔說的話。還有每到一個地方,烏塔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讓我知道了烏塔很聰明,很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這讓我想繼續往下讀了。接下來又瞭解到每個週末她會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來賺錢。烏塔有很大的勇氣,她很自立自強。我的錢都是向爺爺要的,我真佩服烏塔。

我想自己掙錢,可是父母不給我鍛鍊的機會。要是我想自己一個人去旅遊,父母也不可能同意。

我們中國的小孩大多都是問爸爸媽媽要錢,即使出去玩也讓父母一起去,父母不想玩了,還讓父母陪他一起玩,一直到他玩夠了纔要回家。

父母們啊!您們也要學會適當地放手吧!也給我們展翅飛翔的機會吧!我想像一隻自由的小鳥,我渴望成爲烏塔那樣的人!

《烏塔》讀後感4

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用自己課餘時間打工掙錢,環遊世界只有只有14歲呀。

如果換個角度想站在她父母的角度,想他們會放心嗎?是的,他的父親於母親很放心很同意屋塔怎麼做,在中國如果哪一個14歲孩子這麼做,家長是絕對不同意的他們太過分了愛自己的孩子了,形成了溺愛。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擔心嗎?他們是很擔心烏塔,他很想烏塔,但是他們更想讓自己的女兒學會堅強獨立爸爸媽媽們我謝謝你們這麼愛我,但是這種愛真的會讓我們幸福快樂成長嗎?

每個家長的愛都是從好的起點出發的,但是好的起點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每一箇中國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碎了我們不再是三歲小孩子了,有能去獨自戰勝困難了,真的我們真的真的可以了,我們無論如何都會經歷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你們就算可以呵護我們長大成人,但是你們呵護不到我們老。

撒手吧!讓我們獨自面對困難;撒手吧!讓我們開闢出新的天地讓我們開闢出新的天地;撒手吧!讓我們擁有獨立的勇氣。爸爸媽媽們:我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愛,但是我想告訴你們這樣的愛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愛我們真的不需要!

《烏塔》讀後感5

是誰,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遊?是誰,有主見而不盲幹,膽大而又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她就是年僅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個小姑娘是我從第七組課文中認識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個德國小姑娘在暑假裏獨自遊歷歐洲的經過。上完這篇課文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烏塔只有十四歲,可是她的父母便放手讓她學會自立,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就是這些,讓她能夠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更重要的是,國外的孩子和國內的.孩子接觸到的教育觀念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外國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鼓勵,他們相信孩子可以做得非常完美,他們鼓勵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得自己做,他們不過分寵愛孩子,讓孩子養成不依賴別人的好習慣。

而中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分的寵溺,使他們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中國的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埋在書山題海之中,可外國的家長覺得,書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知道書中的知識,卻不知道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奧祕需要我們來探索,我們就像井底之蛙,只活在自己那渺小的世界裏,不知天空有多寬。我們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我雖然只比烏塔小四歲,但是,我自己的事情大多是媽媽操辦的,就是自己一個人去公園玩玩都不敢,更別說是出國旅行了。

爸爸媽媽們,我真誠地呼籲你們,請你們放手吧!讓我們學會獨立自主的本領吧!

《烏塔》讀後感6

我們語文書上有《烏塔》這一篇課文,介紹了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獨自一人遊歐洲。

我心想:她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了這麼多地方旅遊,有米蘭、希臘等國家。我感覺很不可思議。

我覺得外國小孩是自由的,因爲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可以放心地讓他們自己出來遊玩。不像中國的小孩,爸爸媽媽不讓我們自己一個人出去玩,生怕我們走丟了,他們認爲愛我們就是對我們不放手,包辦一切,不讓我們自己動手。所以,現在有的小孩不會疊被子、不會穿衣服等等,就是家長慣的,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孩子得不到鍛鍊。

因爲他們覺得這就是愛孩子,疼孩子。如果在中國,你考試沒考好的話,你回到家就會捱打,你覺得這就是父母愛我們的'表現嗎?

而外國的小孩如果沒有考好,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會打他們,因爲他們努力考了,外國父母更多的是看孩子的態度。

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外國小孩的爸爸媽媽相比還是覺得外國的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好。

我的爸爸媽媽不會讓我自己一個人出去玩。他們怕我跑丟了,還有什麼事也不讓我幹。只讓我在家裏寫作業,只有寫完作業才能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一會。而烏塔呢,卻可以獨自一人遊遍各個國家。

我和烏塔相比,我就像是被困在籠子裏的小鳥。而烏塔就像是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的蒼鷹。

中國的父母們,請您們支持我們。讓我們可以自己出去玩,讓我們學會獨立,還有我們中國的小孩應該向烏塔學習,學習自強自立。

《烏塔》讀後感7

我閱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是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買票,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爲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滴水不漏。一個小學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

課文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烏塔與“我”的一番交談。她的話語無不折射出她邏輯嚴謹,條理清晰。“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觀點鮮明,擁有獨特的見解,可見烏塔生活中的獨立源於思想上的獨立。當“我”告訴烏塔中國孩子可以從電視、兒童圖書、遊樂園獲得樂趣時,烏塔卻覺得親身經歷認識的世界纔是最美的`。這一點讓我心服口服,親自體驗才能感受到美。

我們中國像烏塔這麼大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什麼事情都讓父母包辦,讓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們獨立生活能力上的欠缺,會使我們在以後的社會交往中適應能力差,容易收到挫折和打擊。我們應該擺脫依賴思想,成爲一個獨立的人!

我們只有短暫的假期,但在這假期裏也報滿了興趣班,根本不能外出旅遊,而外國人卻有充足的假期去旅行,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現實。

但我還是想說:“爸爸媽媽,請你們放開手讓我們去鍛鍊,經歷挫折和困難,我們一定能更加獨立的!”

《烏塔》讀後感8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課,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獨自遊歐洲。這使我非常驚訝,才十四歲的姑娘竟獨自一人遊歐洲,要是我?唉,肯定不會那麼勇敢的。

烏塔是個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很多地方。如果不是我親自學習到這篇文章,我絕不會相信。這篇課文還講到烏塔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名姓片。烏塔還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書;難道烏塔的旅費都會是過年時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麼?不用擔心,烏塔爲了爭旅費,她每個週末去幫餐廳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烏塔既要學習,又要掙旅費,她不累麼?當然,她很累,但她爲了告訴別人她已經長大了

與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相比,我大不她;與烏塔的熱愛生活的思想相比,我更不如她。我就連一個人在家,只要有一點動靜我就會嚇得縮成一團,更不要說一個人去旅遊了。我真羨慕烏塔有朋友式的`家長,他們給了孩子那麼自由的空間,不像我的家長,總是不準這個不準那個,從小就把我嚴嚴實實地包起來,沒有我希望得到的快樂空間。我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不經風雨,不見彩虹。唉,看來我還得多多向烏塔的爸爸媽媽請教呀!

《烏塔》讀後感9

在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叫《烏塔》,它主要講的是烏塔準備了三年的時間去國外旅遊的故事,這說明了烏塔很獨立。

她一個人旅遊的費用都是她自己掙的,她爲了這個旅遊準備了三年的時間,如收集各國資料,收集地圖。當有作者來到旅店時,烏塔就會主動的打招呼,她與作者交談聊天,提取經驗。也給自己安排合理的時間。

記得有一天,爸爸媽媽讓我自己上學,聽到這一句話,感覺我的頭上有成百上千萬噸大石壓着。緊張的說:“能不能你們送我啊?”爸爸嚴厲在說:“不行,這是對你的一種挑戰!”這時我只能硬着頭皮出門了,到了公交車站,我揹着書包拿着公交卡。一會兒就有一輛公交車來了,裏面站滿了人,我半天不敢上車,司機叔叔說:“你上不上了,不上我就要開走了。”於是我緊張的上了車,我生怕我坐錯車了,於是鼓起了好大的.勇氣問司機叔叔:“司機叔叔,您這車到實驗小學嗎?”司機叔叔點點頭。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一路都緊張的看着外面,終於看到學校了,舒了口氣,急忙下車向學校走去,跟烏塔比我才經歷了一個人坐公交車。但是我還是遠遠不夠的。

“寶劍鋒出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我還要繼續向烏塔學習,多磨練自己!

《烏塔》讀後感10

暑假,我又讀了一遍《烏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覺得主人公烏塔是一個熱愛生活、喜歡旅遊又膽大細心的女孩。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爲了不讓爸爸媽媽擔心,她會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並且她旅遊的費用有一半是自己打工掙來的!

一個14的孩子獨自遊歷歐洲,這在我們中國父母的眼裏簡直不可思議。如果中國的孩子告訴父母自己想要獨自去旅遊,他的父母一定會嚴詞拒絕!中國的父母太關心孩子的'安危了,他們擔心孩子遇到危險,擔心孩子遇到壞人,所以不敢想象孩子獨自去旅遊。有時就連孩子想要去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擔心傷到孩子或怕孩子做不好就不讓做;孩子想去做些小手工,父母擔心孩子獨自完成不了就要陪同做;孩子想要去做遊戲,父母擔心孩子跌倒摔傷就這個遊戲危險不能做,那個動作不可以。久而久之,中國的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就越來越弱,越來越依賴父母,然後成爲了溫室裏生長的禾苗。

我們不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去旅遊,但是要像她一樣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爲溫室裏生長的禾苗在風雨中是撐不了多久的,有了這種能力我們就能練就一對狂風暴雨也吹不折的翅膀,可以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

《烏塔》讀後感11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合上書本時,彷彿看到烏塔正化身爲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之中,她的翅膀強勁而有力。而我正像是圈養在華麗的籠子裏的小鳥,每天錦衣玉食,但翅膀卻慢慢地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想着出去旅遊,但在中國,我相信很多孩子和我一樣,從沒想過自己出去玩。在我的記憶裏,爲數不多的`幾次旅遊都是一家人成羣結隊去的,父母都把我看得牢牢的,生怕我丟了。學校裏組織野炊,父母也是擔心不已,爲我打點好一切,又不斷地吩咐老師要照看好我。我就像溫室的花朵,沒有急風驟雨的吹打,沒有陽光的曝曬,也沒有風霜的侵凌。這朵花長得高大而美麗,但一旦離開了溫室,又能存活多久呢?父母的溺愛,讓我習慣了依賴。烏塔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都去打工掙錢,端盤子、發廣告、帶孩子等,什麼都做過,但我從未想過要憑自己的能力去掙錢,我也從未培養那些生存的能力。與烏塔相比,我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聽說鷹媽媽在小鷹的翅膀結實了之後,就會把小鷹推下懸崖,使小鷹不得不練習飛翔、練習捕食,因此小鷹才具備了生存的能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那就放手吧,讓他們見識更廣闊的天地,真正學會接受世界,感受內心的自由和激情。像老鷹一樣果敢放手,纔會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烏塔》讀後感12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對我啓發很大。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年僅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是一個細心,大膽的德國女孩,她每到一地方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或者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利用假期的時間去超市打工,掙到旅遊的費用,她的膽量和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值得我學習。

在我的假期裏,時間一般都是由爸爸媽媽安排,大部分時間都是報了學習班,從來沒有想到像烏塔一樣獨自去旅遊,更是害怕獨自一人走出去旅遊,就連在假期裏學習,都是爸爸接送,如果爸爸有事沒來接我,我也盼着爸爸辦完事,然後把我接回去。

還有回到家裏,我很少幫爸爸媽媽做家務,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的生活,每天還向爸爸媽媽要錢買零食吃,從來沒有想到要自己去賺零花錢或節約着花零花錢。

與烏塔對比,烏塔就像一棵小草,爲了爭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奮力生長。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她都能坦然面對,讓自己在不斷的磨練中成長!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後,她的所作所爲深深的感染了我,我雖然不能像烏塔那麼去跨國旅行,但是一定要學習烏塔的自立自強,不再要爸爸媽媽過度地關心自己,爭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13

有的外國孩子2歲時父母便開始訓練他們獨立的能力。美國有的孩子在9歲時就不想被父母所限制,要求獨立自主。在上小學時,歐美一些國家的老師就教育孩子們要有獨立情,不能依賴家長,不做溫室裏的花朵。在美國,孩子們在學校中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交易,可以賣糖等。老師們不但不反對,而且還鼓勵他們這樣做下去。很多美國老師認爲,這會爲他們以後進入社會打下堅定的基礎。在德國,學校主要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德國孩子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幫助餐館和超市發傳單,做小工來掙零用錢,根本不用跟父母拿。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我們來學習的是,外國孩子每週都要寫一遍論文,涉及經濟,人物,動物,科學等各方面的.。

看看中國孩子,很多是家裏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是“溫室裏的花朵”。有一個報道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99X年,77名日本孩子來到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中國孩子病了回到營裏睡大覺,日本孩子生病了硬挺着走到底。到了營地,日本孩子麻利地搭建好了爐子,用一些簡單的食品做出了晚餐。可中國的孩子既不會做飯更不會搭建爐子。最後還是厚着臉皮地吃日本孩子的飯。教官說“你們別人的飯,心裏不會難受嗎?”而有些中國孩子聽了很麻木,沒有什麼反應。

中國孩子的嬌生慣養,沒能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不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小朋友們,從小就鍛鍊生存本領,自立自主。

《烏塔》讀後感14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裏十分難過,因爲在國外,那些孩子的父母都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我們呢?父母既不會放手,自己又過分依賴父母。

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她在三年前就準備好去遊歷歐洲。於是她在這三年裏爲了掙旅費,幫餐廳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假期裏還陪別人家的孩子玩。出發前她在家裏已經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併爲了熟悉那些地方的風土人情,還讀了好多有關那些地方的書籍。旅遊途中她還不忘每到一處就給家人寫信或及明信片報個平安。而我們呢?每個人都是家裏的“小皇帝”,什麼事都不用做,只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烏塔呢,則是一隻翱翔在天空的雛鷹,正在熟悉遼闊的天空。

父母對我們呢,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我們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衣食無憂的生活。久而久之,我們就變得退化了,喪失了獨立生活能力和大膽創新的能力,成了溫室裏的花朵,雖嬌豔美麗但經不起風吹雨打,可是父母們你們知道嗎?只有放手,才能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識;只有放手,才能培養我們的獨立性;只有放手,才能讓我們成爲翱翔在藍天下的雄鷹,而不是籠裏的鳥兒。爸爸媽媽,難道你們沒有聽說過“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嗎?

學了這篇課文,我認識到:我們不應該做溫室裏的花朵,我們應該出去闖蕩,做自立自強的孩子!

《烏塔》讀後感15

在這幾天裏,我學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使我感悟深刻。

課文講述了“我”在一次旅行中偶遇了烏塔一一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我”在與她的交談中得知,烏塔趁着這次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地。爲了這次偉大的旅行,她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聊到最終,她給了我一個啓示:愛孩子,就要給他們自由,放手讓他自我去完成。

學完課文後,我心中思緒萬千: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遊玩歐洲,假如換做是我,可是連想都不敢想啊!但烏塔,不僅僅心中抱有這個目標,更何況還實現了它!那裏也正是我對烏塔的欽佩之處。

烏塔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我自我:小時候的我是家裏的“國王”,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自我卻挑起了家務的擔子。可我呢?連雙襪子都不曾用水浸過。

一個週末,父母有事外出,我不得不一個人留在家中。臨走前,爸爸交代我:“兒子,一會兒把衛生間裏的衣服洗一下。”“哦。”我懶洋洋地應一句。

這活兒看似簡便,對我卻十分傷腦筋。我把衣服泡在水裏。“我在洗手間耳濡目染,這點只是小意思!”唉!我也期望如此。可惜事與願違:我對衣服又哄、又擰、又扇耳光,可它們仍不懷好意地衝我嬉皮笑臉。到了大中午,洗衣任務還沒完成。

此刻,我洗衣服肯定不會那麼笨拙了,可我仍忘不了小時候的事情。我依舊忘不了那句千古名言: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烏塔》要告訴大家的,或許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