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大綱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1

打破一切常規,看到書名我覺得是叫我們做任何事不能侷限於形式,突破傳統思維,敢於創新。

本書中教會我們如何利用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長處;經理人如何找到職員的才幹,善加利用每個人的才幹。於是每個人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名明星員工。本書作者認爲人是無法改變的,能夠發揮現有的優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人往往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如何界定自己具有那種才幹,如何區別自己的才幹和技能?作者認爲才幹是先天的,先天的才幹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代背景,才幹所表現的結果會一樣嗎?我認爲具有先天才乾的人在後天培養時會事半功倍,如果不努力也是枉然;而不具備先天才乾的人在後天培養時只要他肯付出足夠的努力也會變成優秀的行業精英。

才幹大致分爲三種:奮鬥才幹,思維才幹,交往才幹。奮鬥需要動力,思維是一種習慣,交往取決於態度。作者認爲動力,習慣,態度都是才幹,是改變不了的。但我認爲良好的習慣可以養成,態度也可以被改變。

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才幹,現實中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每個特殊的才幹都能發揮出來,很多時候都是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所以很多人別無選擇,能夠發揮個人的技能和知識就很不錯了。是否能讓自己的才幹被發現加以利用已經不重要了。只能是改變習慣,改變態度來適應社會。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誰能抵制對金錢,名譽,地位的追求,愛崗敬業就成了升職轉崗的墊腳石,貪婪是人的本性,話又說回來,人不貪婪社會就不能進步,滿足於現狀,公司也不能發展。如果一名員工在一個崗位的優秀,公司如何保證這名優秀員工的事業感,名譽及收益,否則他能優秀多久。

我們只能做到有限的發揮個人特長,努力的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環境,以達到適者生存。在思維上放飛自己的思想,掙脫束縛,努力創新。行動上仍是按傳統的模式工作和生活。不要抵制新的觀點,選拔人才、界定結果、發揮優勢和因才適用,現階段不能完全利用,這是一個未來企業合理利用人才的理想模式,需要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支持。能夠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亦是新的組織模式的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別人觀點是別人的,不是我們的,我們有自己的國情,企業文化及認知度,不管紅塵俗世的生活如何變遷,不管個人選擇的方式如何,我們像往常一樣尋求完善自己而進步,在進步中迷茫,在迷茫中逐步堅定。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2

讀完《首先,打破一切常規》這本書,發現原有的關於人性的好多“傳統智慧”需要重新認識,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又如“琴棋書畫,樣樣精”,諸如此類的原來讓人深信不疑的所謂至理名言都被打上了一個問號。蓋洛普對人性的定義是打破常規的,認爲個人優勢是由才幹、技能和知識構成的,其核心是才幹。才幹的定義是一個人“貫穿始終、並能產生效益的思維、感覺和行爲模式”。才幹是先天和早期形成的,一旦定形,很難改變。才幹是個人所獨有的,無法傳授,也無法培訓。蓋洛普建議,鐵杵繼續當好鐵杵,在本職崗位上爭創一流,同時去買一根針來縫衣服。同樣,讓兔子去跑,別教豬唱歌,因爲你白費功夫,豬還不高興。所以無論對於當事人還是他的領導,關鍵在於識別和發揮其獨特優勢,歸根到底也就是揚長避短。

“傳統智慧”鼓勵選拔一個人要根據他的經驗、智力和意志,這三點確實也比較重要,但才幹纔是業績的根本動力。不論怎樣仔細地以相同的經驗、智力和意志標準選人,僱傭的員工所取得的業績總會參差不齊。就象書中第一章所描述的零售店的案例,所有的經理所處的環境和所受培訓完全相同,但是有的人能營利15%,有的人卻虧損30%。另外,實際生活中也有個案例,杭州的一家銀行在啓用財務人員時只考慮了對方的專業能力及經驗,忽略財務人員必須具備自律性強、敢爲性弱、責任感強、情感理性等個人品質,還得具備健康單純的業餘愛好,生活背景、朋友圈子等因素,讓一個才參加工作的男青年擔當大任,結果,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貪污公款十幾萬元,平均一天一萬元,成了當時全國的一大新聞,。

每個職位總有做得好和做得差的,不論它多麼簡單。經驗、智力與意志都可以明顯地影響一個人的業績,但只有合適的才幹?即適合於某個職位的行爲模式??纔可以解釋爲什麼出現這種不同,爲什麼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有些人出類拔萃,而另一些卻在苦苦掙扎。故而,管理的第一要訣即爲“選拔才幹”。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3

打破一切常規,看到書名我覺得是叫我們做任何事不能侷限於形式,突破傳統思維,敢於創新。

本書中教會我們如何利用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長處;經理人如何找到職員的才幹,善加利用每個人的才幹。於是每個人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名明星員工。本書作者認爲人是無法改變的,能夠發揮現有的優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人往往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如何界定自己具有那種才幹,如何區別自己的才幹和技能?作者認爲才幹是先天的,先天的才幹在不一樣的環境,然後不一樣的時代背景,才幹所表現的結果會一樣嗎?我認爲具有先天才乾的人在後天培養時會事半功倍,如果不發奮也是枉然;而不具備先天才乾的人在後天培養時只要他肯付出足夠的發奮也會變成優秀的行業精英。

才幹大致分爲三種:奮鬥才幹,思維才幹,交往才幹。奮鬥需要動力,思維是一種習慣,交往取決於態度。作者認爲動力,習慣,態度都是才幹,是改變不了的。但我認爲良好的習慣能夠養成,態度也能夠被改變。

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才幹,現實中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每個特殊的才幹都能發揮出來,很多時候都是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因此很多人別無選取,能夠發揮個人的技能和知識就很不錯了。是否能讓自己的才幹被發現加以利用已經不重要了。只能是改變習慣,改變態度來適應社會。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誰能抵制對金錢,名譽,地位的追求,愛崗敬業就成了升職轉崗的墊腳石,貪婪是人的本性,話又說回來,人不貪婪社會就不能進步,滿足於現狀,公司也不能發展。如果一名員工在一個崗位的優秀,公司如何保證這名優秀員工的事業感,名譽及收益,否則他能優秀多久。家長寄語大全

我們只能做到有限的發揮個人特長,發奮的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環境,以到達適者生存。在思維上放飛自己的思想,掙脫束縛,發奮創新。行動上仍是按傳統的模式工作和生活。不好抵制新的觀點,選拔人才、界定結果、發揮優勢和因才適用,現階段不能完全利用,這是一個未來企業合理利用人才的理想模式,需要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支持。能夠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亦是新的組織模式的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別人觀點是別人的,不是我們的,我們有自己的國情,企業文化及認知度,不管紅塵俗世的生活如何變遷,不管個人選取的方式如何,我們像往常一樣尋求完善自己而進步,在進步中迷茫,在迷茫中逐步堅定。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4

經理勝過公司——員工之所以離職,不滿的是經理而不是公司!

當我讀到這的時候我不得不“首先,打破一切常規”去思考問題,去審視我的公司,去過濾我的每一個部門經理,去回憶我的每一個員工……

“如果你有員工流失的問題,就該首先看看你的經理們。經理決定你的工作環境,並時刻影響這種環境。與其在一家有着開明的和員工至上的企業文化的公司裏跟着一個糟糕透頂的經理工作,倒不如在一家有點古板的公司裏跟着一位出色的經理創業。”當我的眼睛劃過這字字句句的時候,我的思維就象一頭脫僵的野馬猛然間轉到了另一個軌道,我貪婪的吸收着書中的每一個新穎觀點!我早就知道:從心理學家泰勒的“經濟人”和梅約指導的霍桑實驗(照明度實驗、福利實驗、訪談實驗、羣體實驗)中不難看出人們一直在研究員工績效、員工的保留率等一切和企業興衰息息相關的員工心理,我們把所以的焦點都放在了員工的身上,從360個角度研究員工想要的東西,卻從在沒有在意過經理對員工的影響有多大。

Q12的問題給了我們一個測量優秀經理的標準,從員工對Q12回答的肯定程度可以直接的反應經理的水平,在Q12中前6個問題是最具有威力的,員工對6個問題的肯定回答,將是創造良好而高效環境的開始。簡單而高效的測量工具,讓經理們明白工作從哪入手,哪裏需要加強,給了我們一個優秀經理努力的方向!

選拔人、提出要求、激勵人、培養人是經理的四項核心工作。“選拔人時,重在選才幹—而不僅僅看工作經驗、智力或決心”。傳統的招聘大多數注重的是工作經驗、學歷等一些外顯的特徵,而忽視了最重要的——才幹;書中對才幹做了簡短的定義和舉例說明,可是到底如何選才幹才是我最想學習的重點,書中有提到選才乾的訣竅在面試,“才幹面試要單獨進行,他只有一個目的:發現求職的思維、感覺或行爲模式是否與工作需要吻合”。我很喜歡書中提出的“過濾器”這個概念,就像我有一次去參加培訓有個講師解釋人的性格所說的話“不同性格的人看世界,就像戴了不同的有色眼睛,他會用他獨有的方式去解釋他看到的一切”,我感覺本書所提出的“過濾器”的觀點與此有些相似之處。通過問面試者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注意聽他回答的細節,可以大概的分析出他特有的“過濾器”的一些特質,理解問題的傾向和思維的模式。“一個人滿足的來源也是才幹的線索”。瞭解他最大的滿足感是什麼和在什麼情況下精力倍增,什麼使他格外振奮,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可以深層次的挖掘他對某些事情的熱愛程度,是否有貫徹始終做好某些事情的態度和習慣。這些技巧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的在工作中運用的時候,需要多次的實踐、細心的觀察和不斷的總結,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熟練掌握的技巧。選拔人才不只是經理需要掌握的技巧,更是總經理一把手需要掌握的技巧,總經理必須要掌握如何選拔經理,因爲經理勝過公司!

“提出要求時,他們重在界定正確的結果——而不是正確的步驟;激勵人時,他們重在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弱點;培養人時,他們重在幫助他尋找最合適他的位置——而不是一味的往上爬。這些與傳統智慧與衆不同的觀點,可以讓我對工作重點做一些調整,對員工分配下去的任務要強調結果,關注過程,讓員工在正確結果的框架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傾注自己的思想,不要一味的要求員工按你的思想去工作,給他一個自由發揮空間,把所有的重心放到正確的結果上;幫助員工找到最合適他的位置並讓其發揮特長,得到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員工快樂的工作中產生高效益。

我上面的感觸,一直在圍繞着經理的基本功寫,可是員工的忠誠度和流失率還和其它的一些原因有聯繫。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5

看完《首先,打破一切常規》,我試着”反常規“的去思考當下珠三角、長三角企業普遍面臨的”員工荒“問題,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或許”員工荒“背後蘊藏着如薪資待遇、個人發展、獨生子女、”90後“個性等等因素,但書中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如果你有員工流失的問題,就該首先看看你的經理們。經理決定你的工作環境,並時刻影響這種環境。與其在一家有着開明的和員工至上的企業文化的公司裏跟着一個糟糕透頂的經理工作,倒不如在一家有點古板的公司裏跟着一位出色的經理創業。“

因爲價值觀的不同,有些偏重於金錢,有的着重於權力,有的側重於個人成就感。甚至有人說:七十年代的人是爲了生存而工作,八十年代的人是爲了生活而工作,九十年代的人則是爲了成就而工作。長久以來,大多數的管理者一直在研究員工待遇、績效、流動率等一切和企業發展息息相關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員工身上,卻很少在意過管理者對員工的影響。每間公司不乏人才,但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人材,甚至於人財。

選拔人、提出要求、激勵人、培養人是經理的四項核心工作。”選拔人時,重在選才幹而不僅僅看工作經驗、智力或決心;提出要求時,他們重在界定正確的結果---而不是正確的步驟;激勵人時,他們重在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弱點;培養人時,他們重在幫助他尋找最合適他的位置---而不是一味的往上爬“。這些觀點,可以讓我對工作重點做一些調整,對分配下去的任務要強調結果,關注過程,讓員工在正確結果的框架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傾注自己的思維和觀點,不要一味的要求員工按自己的思想去工作,給他一個自由的發揮空間,把所有的重心放到正確的結果上,幫助員工找到最合適他的位置並讓其發揮特長,得到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員工快樂的工作、享受工作並從中創造最大價值。

打破常規就意味着改變,而改變就是要向常規思維、行爲、習慣、經驗挑戰,不破不立,破舊方能立新,只有改變舊有觀念,敢於打破常規,才能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6

可以肯定的是這本書讀起來一定沒有玄幻小說那般輕鬆愉悅,帶給我的是很多的反思,對我對員工對幹部的反思,所以無論是老闆、員工或是一線經理人都是一般值得去讀的一本書。

看到《首先,打破一切常規》(下面簡稱“《書》”)封面的時候,我卻嗤之以鼻,我從不相信有所謂的“成功祕訣”,這與說自己會咒語一樣荒唐的slogo,所以猜想這是一本典型的成功學讀物。

帶着叛逆的心我走入“馬庫斯·白金漢”“與柯特·科夫曼”的著作。在《書》的前面很長的篇幅,都在以各種觀點印證《書》中提出來的12個問題對公司的發展有非常大的裨益。讓我想到或許這本書是在賣蓋洛普公司的調研的“狗皮膏藥”,事實上越看下去甚至讓我失去耐心。

從第三章開始,我才真正閱讀到脫離“賣狗皮膏藥”的正題,“選撥人才、界定結果、發揮優勢和因才適用”。書中運用大量豐富的真是的故事,有正面的有錯誤的證據逐步把我帶到反思的意境中去。我結合自己的公司不斷對照、懷疑、猜想一個一個的論點、故事、方法,確實給我帶來很多優秀的觀點。

這些觀點是:

一、人並非完美,發揮其優勢

我們真正認識自己嗎?我們是高傲的,自卑的,健談的,穩重的……到底哪一個纔是真正的自己,我們做什麼工作纔是最大發揮自己的優勢?這等等的思考,都不僅僅對老闆、經理,任何一名員工都需要仔細定位。

二、愛崗敬業

升職調崗,還是愛崗敬業?我們追求事業、金錢、名譽,一個公司如何讓一個崗位設計中去滿足優秀員工的事業感、名譽及收益?追溯下去,或許能讓我們很清晰認識企業文化的真諦。

三、每個人的標尺

什麼是優秀,跟自己比,跟過去比,跟同行比,還是?我想很多公司都願意把標尺和目標結合起來,以結果導向。但是,我們都真正認識到結果嗎?

四、殘酷的愛

做公司這麼多年,越來越多理解了這個意思。從開除第一個員工的束手無策,彷徨失落,我漸漸明白了殘酷的愛。最殘酷的其實是我們的放任。

五、忘記這本書的大部分

別人的是別人的,不是我的。我們有自己的情況、特點、認知度,我想我還自信着我的管理和學習精神,我想我還是會爲追求極致和完美不停歇。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7

兩週前我boss把《首先,打破一切常規》這本書借給了我。這是一本告訴你怎麼去做的書,而不是給你一堆理論的書。以前聽說過Q12只知道是12道測試員工對企業滿意度的問題,並不知道它是雙面測試的工具。喬治·蓋洛普認爲要想把人管好,首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對。通過詢問企業員工12個問題來測試員工的滿意度,也是測量優秀經理的標準,從員工對Q12回答的肯定程度可以直接的反應經理的水平,在Q1-Q6的問題最具有威力的,員工的肯定回答。將是創造良好而高效環境的開始。簡單而高效的測量工具,讓經理明白工作將從哪裏入手,給我們作爲一個優秀經理努力的方向。讀完它我感受頗多。

長期以來,企業對員工要求很多,卻往往容易忽視員工精神上的訴求。這些東西不需要太多金錢就能極大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激情。一線經理的關心和幫助能夠極大地推進基層員工的成長,從而間接提升整個團隊的績效,而且會提升員工的忠誠度。因此我們要靈活運用它才能將其作用更好的發揮!從Q12側面對企業也反映出以下的問題。

因此書中一直強調一線經理就是催化劑,優秀經理應明確四項核心工作選拔人,提出要求,激勵他,培養他。這四項工作聽起來簡單,但是要做好它,側需要你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究竟能使一個人改變多少。我們必須知道才幹,技能,知識三者的區別。知道這三者之間那些是可以教會的,那些是先天的。要知道如何提問,才能透過一名求職者自我表現的慾望,而揭示其真實才幹。技能和知識是可以很容易地被教會,才幹是無法教會的。

那何謂才幹?說起來是一種性格,或者說是在長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種近乎先天的優勢。有人天生就善解人意,或者對數字極其敏感。而其他人即使經過大量的訓練也未必能達到他們沒有刻意練習就能達到的水準。我們應該幫助每個僱員避開弱點,將其長處發揮。而不是試圖改變當事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員工。我們要真心去關注員工,知道他們的喜好,優點和弱點。而不是用命令的口吻告訴他們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書中這句話很經典:離職的員工並不是要離開公司,而是要離開他們的經理和主管,經理和主管對員工的影響很大。對員工的關心可以增加雙方的信任度,而這種信任會左右員工對公司的看法。所以可以看出我們的行爲直接影響着我們團隊的發展。因此優秀的經理應該打破一切常規,改變傳統智慧的觀點,來解決這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結合書中闡述的道理,我們也應該從兩個角度去看問題。首先作爲被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包括事業,愛情,身體,金錢,慾望。時間等等。要清晰明確Q12的前6個問題。對自己有明確定位就會有很明確的方向,向着方向發展,纔不會迷失。其次我明白了我們將要做的是:

1、選拔人時·重在選才幹,而不是看經驗,智力,決心。

2、提出要求時·重在界定正確的結果,而不是正確的步驟。

3、激勵人時·重在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弱點。

4、培養人時·重在幫助他需找合適位置和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晉升。

當我們真正明白了以上的道理,纔會將有才幹的員工放到最合適的位置,將其才幹發揮出來!讓我們爲我們的團隊努力奮鬥吧!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8

看完《首先,打破一切常規》,我試着反常規的去思考當下珠三角、長三角企業普遍面臨的員工荒問題。或許員工荒背後蘊藏着如薪資待遇、個人發展、獨生子女、90後個性等等因素,但書中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如果你有員工流失的問題,就該首先看看你的經理們。經理決定你的工作環境,並時刻影響這種環境。然後與其在一家有着開明的和員工至上的企業文化的公司裏跟着一個糟糕透頂的經理工作,倒不如在一家有點古板的公司裏跟着一位出色的經理創業。

正因價值觀的不一樣,有些偏重於金錢,有的着重於權力,有的側重於個人成就感。甚至有人說:七十年代的人是爲了生存而工作,八十年代的人是爲了生活而工作,九十年代的人則是爲了成就而工作。長久以來,大多數的管理者一向在研究員工待遇、績效、流動率等一切和企業發展息息相關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員工身上,卻很少在意過管理者對員工的影響。(veryok)每間公司不乏人才,但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人材,甚至於人財。

選拔人、提出要求、激勵人、培養人是經理的四項核心工作。選拔人時,重在選才幹而不僅僅僅看工作經驗、智力或決心;提出要求時,他們重在界定正確的結果---而不是正確的步驟;激勵人時,他們重在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弱點;培養人時,他們重在幫忙他尋找最適宜他的位置---而不是一味的往上爬。這些觀點,能夠讓我對工作重點做一些調整,對分配下去的任務要強調結果,關注過程,讓員工在正確結果的框架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傾注自己的思維和觀點,不好一味的要求員工按自己的思想去工作,給他一個自由的發揮空間,把所有的重心放到正確的結果上,幫忙員工找到最適宜他的位置並讓其發揮特長,得到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員工快樂的工作、享受工作並從中創造最大價值。

打破常規就意味着改變,而改變就是要向常規思維、行爲、習慣、經驗挑戰,不破不立,破舊方能立新,只有改變舊有觀念,敢於打破常規,才能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9

首先打破一切常規,這個是本有關管理的書。最近在短短續續的讀這本書。慢慢地已開始有些感悟和心得,現在分享給大家。

很多優秀的經理人,在多年管理的沉澱中,總結了一句這樣的話:“人是不會改變的,不要爲填補空缺而枉費心機,而應多多發揮現有優勢,做到這一點就已經不容易了。”這句話自己感同深受。做爲一個經理人,就管人而言,基本上可以分爲四大職責:選把人,提出要求,激勵他和培養他。經理人在選拔人才時即要關注求職者的智能經驗,更關注求職者是否具備所需才幹。雖然通過培訓和個人的努力,一名員工可以達到一定的業績水平,但是惟有具備所需要的才幹的員工,纔可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出彩。

經理不要去做鐵杵磨成針的工作,要區別對待每個員工,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準確識別員工優勢,把他放到適合他的崗位上,從而幫助他充分發揮優勢。

人是需要通過工具測量,才能知道高矮胖瘦,管理也是需要工具測量的。大量的`經理人通案例和數據證明,如果一個團隊或一個部門能滿足以下幾點,就會是一個好的團隊。

1。 我知道對我的工作要求

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

3。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機會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4。 在過去的一週內,我因爲工作出色受到表揚

5。 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情況

6。 工作單位有人鼓勵我的發展

7。 在工作中,我覺得我的意見受到重視

8。 公司的使命或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重要

9。 我的同事們致力於高質量的工作

11。 我在工作單位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

12。 過去一年裏,我在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

自己回想自己在學習期間所帶的團隊,沒有做到這樣。所以帶的團隊不溫不火,還充滿了各種小摩擦呀。通過今天下午的小遊戲,就完全暴露出來了。沒有有效溝通,數據不提供,配合沒有默契、各自忙各自的事情、都想當老大。這樣組織

是管理是混亂的。如果真的是真刀實槍的帶這樣的團隊,做項目就徹底完了,做做沙盤演習還可以,不過沙盤也可以折射出不同人不同的問題。但是人性,總是看的是對方的問題,而忽略了自己的問題。聖經說: 爲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有時候,我們像有聚光燈一樣,只看別人的缺點,確看不到自己的問題。這樣的人是不會思考、不會進步的。

希望我們能在這次學習中不僅能學到專業的網絡營銷知識,而且能提升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改善自己的缺點,提升自己,爲以後的成功墊底基石。

打破一切常規讀後感10

讀書背景:由於現在公司的工作是由我一個人來完成了,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去各大論壇上找資料,找答案。而CSDN是來得最多的一個論壇,沒有之一,因爲在CSDN上幾乎可以找到我想要的所有的答案,在這裏感謝一下論壇的前輩們,謝謝你們的分享。而CSDN上每天都會有一些信息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會出現在首頁上,而我偶爾經過的時候,如果不算太忙的話,就會點出來看一下。前不久,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內容忘記了,文章中有一句話,讓我感同身受,大致內容:技能和知識可以很容易地被學會,而才幹則不能。而我之前也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是做技術的,爲什麼有些公司對個人知識和技能要求並不是那麼高呢?後來我想應該是某種爲人處事和個人對事情的態度不同引起的。這也是爲什麼有些公司面試的時候,根本不談技術上的東西,而只是像聊天一樣,隨便說說話就過去了,而最後感覺莫名其妙的就被錄取了。這是因爲,公司看重的並不是我們的知識和技能有多強悍,而主要看的是我們的才幹。而我看這本書,是想知道如何打破常規,如何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首先,打破一切常規》這本書,首先,從整體上來看,這本書並沒有太多的出色的東西,它沒有明確告訴你什麼是常規,更沒有明確地告訴你怎麼樣去打破常規。它給人的感覺是,它在向你訴說它的調查經過和調查結果,嗯,總體的感覺就是這樣的。可能這也是國外的書籍的一個特點吧,我讀的國外的譯文書比較少,只能算是一個猜測。

然後,接下來粗略的說一下書本上的內容:首先,這本書主要是針對對象是經理或領導或人事的,我現在還不到這樣的水平,而經過我的“過濾器”之後,可能有些問題會被忽略,跟書本的內容可能有些偏差,在此,僅是作爲個人的讀後感,對於在此之外的東西,概不負責哈。這本書給我感觸比較深的地方就在於書本上的是優秀經理和普通經理之間的區別。很贊成它提出的一個貫通整本書的觀點和脈絡。這個也是公司招人基本的方式:1、選拔人才,選擇符合自己當前工作需要的人;2、界定結果,給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謹記要不過多地干涉工作人員實現目標過程中的行爲;3、發揮優勢,挑選出表現好的人員,即明星員工,找到他們的優勢,增強他們的優勢,讓他們發揮得更好。4、因才適用,選擇合適的崗位,讓員工能發揮自己的才幹。而書本上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觀點,設置寬幅薪水,對於明星員工,這個顯得更加重要。因爲很多公司把崗位和職位掛鉤,而部分明星員工(做技術的人員體驗應該比較深),因爲了解自己的才幹所在,其實就是感覺自己喜歡在當前的工作。因此公司應該設置一個寬幅的薪水,對於能力比較強的明星員工薪酬有可能比上級領導所得更多。

從整體上來說,理念是對的,公司對員工的發展以這樣的發展方式是最好的。而我覺得這也算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了。現在很多公司,對於前面的選拔人才和界定結果做得很好,但是對於後面的支持相對就少了。也難怪了爲什麼國內的很多大型公司跟國外的公司做對比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不小的差距。當然,對於國內的很多公司,以利益爲目的的公司,很少再有那些針對個人進行培養的了,畢竟現在的很多人都太浮躁了,很多公司難以承受得住爲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把人培養起來了,那個人卻辭職了,去所謂的更好的公司去“高就”了。不過我覺得,正如書本上所說的,要留住人,靠的並不只是公司給予多大的幫助,而是給這些優秀的員工分配一個優秀的經理。我相信,只要薪資不是低得太離譜,有一個好的環境,有一個好的上司,基本上很少有人願意離開的。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的見解。

這本書對於單獨個人來說,我覺得它的作用在於,提醒我要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幹所在,更好更大地去發揮個人的才幹,而不是想方設法的去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爲完人。誠如書上所說的“人是不會改變的,不要爲填補空缺而枉費心機,而應多多發揮現有優勢,做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男怕入錯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去做,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夢想。

語文學得不好,文采不大好,文章的紋路不是很清晰,望能諒解。

在此,記錄下當前自己看過的書和自己的收穫。希望大家可以推薦一些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