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範文(精選30篇)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範文(精選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做教書匠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範文(精選30篇)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

寒假前,我們園內每位老師都發到了一本名爲《不做教書匠》教育書籍。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個疑問就是:老師不做教書匠,那要做什麼呢?從教幾年來,在我心中總是認爲自己就是個教書育人的教書匠。此書的作者管建剛老師是一位教育人生智慧的思考者,他睿智的思想,生動的例子和質樸的語言給了我很大啓發,他的話語不是簡單說教,而是充滿了一種人生哲學、價值的思索和發現。

我利用寒假空閒的時間,大致翻閱了一遍,其中“第七章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給我印象最深刻。管老師說“微笑使人安全”、“教育在欣賞中微笑”、“教育在人性中微笑”等哲理,老師的微笑能給學生一種安全感,一種心靈的安全感。作爲一位幼兒教師,我深有體會,就拿剛剛來上小班的幼兒來說吧,他們離開了熟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他們害怕得哭鬧,這時老師的微笑尤爲重要,幼兒看到了老師的微笑,他們就感受到了安全,漸漸地不再害怕,努力適應幼兒園生活。書上還講到:請我們給自己定一個微笑的計劃,每天至少要對全體同學微笑三次,每天至少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笑一次,這就是教育,教師以行動在教育學生,要微笑着面對學習,微笑着面對生活。每天向學生露出幾次真誠的笑,會發現,課還是這麼上,作業還是這麼批改,但是,教育效益卻提高了,確實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

《不做教書匠》中提到了“教育在欣賞中微笑”。很久以前大文豪筆下的私塾先生就是教書匠,他們手拿戒尺,板着臉,苛刻嚴厲,只管教書,而不管學生的感受及環境的渲染作用。其實,教書匠們不明白,教師的愛心和欣賞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自身的心境對學生心境的影響相當大,它可以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老師的欣賞與尊重能點亮孩子的心燈。無數失敗的教育案例向我們表明,對後進學生,越是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教育效果越是令人失望,所謂的破罐子破摔。對這樣的學生,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尊重他們,欣賞他們,讓他們從老師那獲得自信和尊嚴的信息,幫助他們找回做人的尊嚴,基於這樣的教育是微笑的教育,是學生喜歡的、嚮往的教育。我們的學生沒幾個是喜歡學校的,因爲在學校裏,學生們得到的是呆板的教訓,鐵一樣冷冰冰的分數的否定。所以更需要老師好好欣賞每個學生的優點,發現他們的美好,我要努力成爲一個“欣賞者”。

不管何時,學生調皮了,退步了,我要告訴自己: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求。我要用心去愛學生,收穫的就不僅是一張張賀卡,一聲聲“老師好”……更多的是一種爲人師的幸福和滿足。總而言之,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教書不應再是我們唯一的標準,育人才是我們更高的追求。願我們,決不做教書匠,而做一名真正的新時代的好教師!讀完了《不做教書匠》,這是一本非常適合老師閱讀的書,裏面說了很多的話,我覺得讓我對我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不做教書匠,要做教育者,教育家!而不單是照本宣科的知識播種機,培養的是真正的有活力和思想的人。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

“教書匠”這個詞是對教師的貶稱,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在上學的時候,有位老師向我們解釋道:教書匠就是不讀書,不思考,機械性的重複同樣的教育工作的人,不能稱爲教師,只能是匠人。

在假期看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時,書中給青年教師的7條真誠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一、做有目標感的教師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裏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永遠地迷失,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不斷的消耗。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也就離你不遠了,機會和賞識也離你不遠了,人生的精彩也離你不遠了,即便你還是沒有機會走向你夢想的那條道路,但那個時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爲“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並非是無病呻吟的讚譽。

二、做有約束感的教師

作爲教師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各方面要嚴格要求,一舉一動將成爲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正是身教的作用。面對於學生犯的錯,我們要約束自己的情緒,寬容他所犯的錯,幫他分析犯錯的原因,幫他改正錯誤,以後不再犯類似的錯,而不是指責他的錯誤。

三、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

青年教師要有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賴的人。人,也只有有了責任感,纔會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有一股“傻勁”的人。這“傻勁”就是執着,對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執着,向理想和信念指引的方向排除萬難,付出最大努力。作爲一名青年教師,對自己有責任感,最重要的行動是珍惜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對自己有責任感,就要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

四、做有積極感的教師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可以說就代表了這個人。積極的態度就有積極的富有意義的人生;消極的態度就只能收穫庸庸碌碌的無爲人生。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有着不願虛度此生、想要獲得人生價值體現的強烈願望,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仰的。如果願意奮鬥,那麼從此刻起你不妨這樣積極地做教育:

1、不做機械重複的事,做出靈氣來。

2、不做不動腦子的事,做出思想來。

3、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個性來。

4、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來。

五、做有學力感的教師

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份工作,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好,他很珍惜,下決心好好幹。第一天,老闆給他一把利斧,並給他劃定了伐木範圍。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樹。老闆說:“不錯,就這麼幹!”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他只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隻砍了10棵。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兒道歉,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好像力氣越來越小了。老闆問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磨斧了?”工人詫異地說:“我天天忙着砍樹,哪裏有工夫磨斧子!”那個工人感覺砍樹吃力的時候,該想到去磨斧子。同樣,當我們做教育覺得吃力時,就該想到要充電,而不是一味抱怨教育要求高。教師充電、磨刀,讀書是最好方式。

教育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認爲自己不缺理念,他們知道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知道平等民主與尊重,知道個性化解讀,他們以爲知道這些就是有了先進理念,可是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人的身體的發育有年齡限制,人的精神發育卻是一輩子的事,沒有到哪個年齡,精神就停止成長的事。教師應該走了一輩子精神發育的路,只有這樣,纔不會被未來的學生拋在後面,纔不會被未來的學生稱爲“老古董”。讀書,是精神一輩子修煉的需要;讀書,是教師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

教師來說,讀書就是練內功,這個功不是靠給的,是靠自己修煉出來的。只有修煉出屬於自己的、從自己心靈深處滋生出來的、與自己渾然一體的理念,那麼,你的所有的教育教學行爲,都將是別人羨慕得想模仿和借鑑的方式方法。

六、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

職業的專業形象不是由職業本身賦予,它是由一羣具有專業水準的工作着的人賦予的。一個人,不是有了知識就能做好一名教師。一個真正的教師,他對教育的認識,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教育手段的運用,對教育現象的思考,對教育契機的捕捉,都有着極強的專業能力、素養和精神的要求,並且,所有這些都必須在教育實踐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纔會產生實際的意義和價值。

任何職業,只有首先被其從業者看重,才能引起別人的重視。當所有的教師都把教育看得足夠尊嚴的時候,當所有教師都把它當作生命一樣神聖守候的時候,別人就不能不對它肅然起敬。堅信,一個人只要理想之光不滅,就一定能朝着教育的理想境界前進。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3

說實話,學生時代的我不是一個特別愛看書的人,因爲我始終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閒暇之際,總愛四處溜達,尋覓生活的美好。但自從身份轉變後,我開始愛上閱讀,因爲在知識的海洋裏同樣有很多讓我爲之驚歎的智慧和樂趣。

感謝徐老師推薦了一本好書。管建剛老師執筆的《不做教書匠》,給處於迷茫彷徨的我指明瞭一條光明的道路。

本書板塊很清晰,共八章,每一章節都有各式各樣的故事佐證對應的觀點看法。

在我還小的時候,格外崇拜老師,覺得他們博學多才,於是我就立志要當一名教師。長大後,覺得教師可以桃李滿天下,幸福感爆滿,於是乎理想就更加堅定。因爲目標明確,故哪怕前面有千萬個攔路虎,我也從不畏懼,放棄。誠如書中魏書生老師的話:教師這個工作除了工資回報,另有三重收穫,即“收穫各類人才”“收穫真摯情感”和“收穫創造性的勞動成果”。雖然我才從業短短半年,但是收穫了滿滿的感動。人生中的第一個教師節,稀稀落落收到學生自制的賀卡。到聖誕節,全班學生精心的製作,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平時特別調皮的男孩羞澀的拿着賀卡對我說:“老師,畫的有點醜,希望你喜歡。”我看着他那幼稚的圖畫,心裏突然盪漾起一股暖流。他,是多麼的純真善良,不管我平時怎麼批評教育他,他永遠都會笑着對我說“老師好”“您辛苦了”。這一切足以融化我的心。這就是教師獲得的精神力量。現今的教師,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臭老九,溫飽已不再是問題,物質解決了,又多了精神食糧,不是一件很令人羨慕的事情嗎?我很喜歡管老師說的這句話“沒有哪一個工作會預先支付給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哪怕幸福都是伴隨痛苦的,但那只是附屬品。所以,堅定你的教師之路吧,不要再彷徨。

但是教師之路是漫長的,作爲非師範生,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都稍欠缺,爲了對得起教師這個關榮的稱號,我必須要不斷去提升自己。那麼要如何去充實自己呢,這本書猶如一盞明燈,給了我指引。

當前教師的五項專業能力

1、教材解讀能力。一個教師必須要在閱讀教材的時候自覺地從學生學的角度、教師教的角度以及訓練的價值角度等去審視教材。

2、與學生交往的能力。教師往往和學生有隔閡,作爲青年教師要多和學生交往,在實踐中學習這種能力。

3、課堂組織管理能力。教師要及時、有效、藝術的管理組織課堂。

4、突發事件處理能力。要以“尊重、迂迴、冷卻、不正面衝突、少正面說教”等爲原創。

5、試卷編制能力。

這五項能力,與時俱進。愈發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以人爲本。解讀文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要做好的就是引導,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他們的思維來看待問題;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我們應該聯繫年級段,做好如何發展他們能力的問題。純粹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適合學生的發展,如何去發展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即所謂的“最近發展區”,顯得尤爲重要。至於與學生的交往,本着尊重的心態,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隱私”,平等的和他們交流,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我也摘取了書中的其他一部分,爲我今後的努力提供了方向。

專業化的教師形象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1、具備心靈的力量。一個教師要具有心靈的力量,那就是在他心靈深處,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價值鎖定與教育,在現實的妥協中始終堅定這教育的理想。

2、具有情意的關懷。教師應該是一個內心細膩、情感豐富的人,處於青春期的學生總是敏感的,教師如果不能體會他們這樣的情感往往會在朝夕相處中不經意的傷害他們。

3、具有人格的薰染。教師應當是一個人格高尚的人。對人世的看法、對名利的豁達、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理解、對事件的寬容、對美好的追求等教師的品質都將清晰鮮明的印刻在學生腦中,這種教育是潛移默化的。

4、具有文化的氣質。教師應當是先進文化的代表,必須具有專業的文化知識。

5、具有實踐的智慧。一個愛敲教鞭的教師還不具備專業水準,一個愛發脾氣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水準。教師應該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能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不是知識的象徵,而是智慧的象徵。

願每個人都能腳踏實地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快樂的教書,更重要的是快樂的育人。真誠的愛着教育,真誠的愛着學生。將心比心,把自己童年所期望的,放在學生身上;把自己童年所痛惡的,從學生身上拿走。

最後,借用管建剛老師書中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心得體會。“如果你只爲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將因此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雖然是爲了獲得報酬,但工作能給你帶來的遠比工資卡上的工資要多的多。”我會在今後的教師工作中按照方向不斷的努力,依照專業教師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不做平庸的教書匠。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4

之前看過一本書叫《不做教書匠》,而今天這本是“教書匠”,我倒想看看什麼樣的人生纔是“教書匠”的人生,因此拿到這本書時,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看了起來,一口氣看完第一節內容,看後我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回想工作中我遇到困難跟書裏的主人公所經歷的來比,那簡直是連個零頭也算不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啦!這樣一想,突然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了許多。

再往下看,就越發感覺這位邁考特先生是位非常有思想的教書匠。他當時的一些所謂理想化的教學思想跟我們現在新課改有相似之處,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那些枯燥的拼寫和規則,而是啓發孩子學到知識並鍛鍊其創新精神。例如,他在教授創造性寫作時,他居然讓學生帶菜譜來讀,後來更是讓學生髮揮所長,帶各種樂器來伴奏,把菜譜唱出來不但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而且讓他們擴大了詞彙量,認識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單詞以及拼寫,從而獲得啓發,去思考更多深入的問題,寫出發人深省的文章。

回想自己的教育歷程,經常感覺我面對的是一羣不知煩惱、有的甚至不懂得如何尊重老師的孩子,當走進教室看到有的同學爭論不休,大吵大鬧,等老師說安靜才安靜的時候,感覺現在的孩子真是難管之極;當老師正興致勃勃地講課,卻突然有孩子搗亂課堂,就會感覺心情很鬱悶,覺得自己所付出的得不到半點回報,或者說付出遠遠多於回報。有好多次我都覺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該何去何從。慢慢的,也變得沒有原來那麼有耐性了。

讀了《教書匠》一書後,我漸漸明白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本身就處在一個活潑好動、自制能力差的年齡段,不能對他們有過高的期望,不能要求他們做到完美,老師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做孩子喜歡的事情。一名優秀的教書匠,不但要看你所教班級的成績,還要看你是否能把學習的能力和正確的爲人處世的態度植進學生的心裏,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古語道: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教師只有施愛於學生,學生才能親師尊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待學生熱情友好,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對待自己以身作則的品質,都會在學生中樹立起高大的形象。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心靈距離的縮短,是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教師應善於調控學生情緒變化,使他們保持愉快,積極上進的心境。老師只有多接觸學生,多瞭解學生,多關心學生。以情感人,真誠相待學生纔會瞭解教師信賴教師。師生之間建立起信任纔會有共同語言,才能在一種感情融洽、團結友好的氣氛中密切合作,形成和諧環境,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5

看到此書題目時,在我腦海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不做教書匠,還能做什麼。隨着閱讀的深入,漸漸明瞭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有上進感、有奮鬥感、有專業感、有親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師。

讀完此書,心中的很多困惑都煙消雲散。面對以後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開朗了。作者的很多思想深深地觸動了我、鼓勵了我,讓我的思想提升了不少,甚至改變了我以往的一些觀點。

“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學校,也是不可能走得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遠,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爲學生享受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爲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臺,成爲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和諧發展的理想空間。

這本書用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來說理,來指引,激勵着我們廣大青年教

師。裏面對教師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給一些教師指明瞭方向:一些不切實際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文,深有一點感悟:使我更加清新地認識到當今的學校教育,對我一名青年教師而言,除了對所教專業知識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對教師的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也應有個深層次的思考。

“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教師的約束感體現在教育道德、規章制度的自制力上,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自制力的強弱或者說高低。自制力是指一個人在意志行動中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自制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實際工作、學習中努力克服不利於自己的恐懼、猶豫、懶惰等;一方面應善於在實際行動中抑制衝動行爲。自制力對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代百科全書式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學家們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礎上。”教師的美好理想更是建立在約束力的基礎之上。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教師的責任感是教師對待教育的態度不做機械重複的事,作出靈氣來,不做不動腦子的事,做出思想來,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個性來,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來。做一名與責任感的教師還要對家庭負責,對學生負責。

教師的工作是憑良心的工作,衡量這項工作的最重要標準是有無責任心。

“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利用上下班時間充實自己,現在進入了終身學習的時

代,新時代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又不斷學習才能天天向上,從小事做起,不要給自己找任何藉口。用自己的力量成長,充滿自信,勇氣從挫折中走向成功。

書中的很多觀點讓我再次找到了激勵和自信,如:

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

年輕的老師們,不管你經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對於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或許這次評優課你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你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你上砸了,或許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許你的教改實驗沒有預期的效果,或許這學期你的教學質量不高。請記得,你沒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你已經升值,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你驚喜。

短暫的膚淺的閱歷,印證着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的深層含義,我會用它鼓勵自己,一如既往,繼續前進。

絕不,絕不,絕不能放棄

年輕的老師們,請不要放棄,不要在五年內放棄。朝着奮鬥的目標,堅持五年,你一定會做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這五年裏,你也可以選擇某個內容做爲教育教學上的一個點進行突破性研究,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隊活動,或是班集體建設,或是晨會課,或是和後進學生的談話,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語文老師,你可以研究閱讀教學,或是研究作文教學,或是研究課外閱讀,或是研究寫字教學,或是研究識字教學,或是研究提前讀寫,等等。先把這一個點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再遷移或拓展。

是啊,我們每天重複着這些工作,然而研究了嗎?沒有堅持,何談放棄呢?想想看,如果選定了一個人生目標,堅持下去,會有多麼巨大的變化和人生樂趣啊!一味抱怨機遇,不如從現在開始磨礪。

專業化的教師形象——具有實踐的智慧

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固然需要經驗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是否具備專業水準正在於他是否具有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以完成。可以肯定地說,一個愛敲教鞭的教師還不具備專業水準,一個愛發脾氣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水準。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們能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能從人的心靈深處出發,找到教育的契機和力量。他們還具備創生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例子、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造出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徵以及自己的教學個性的方法來。

嚴格意義上講,教師不是知識的象徵,而是智慧的象徵。

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具有智慧,或者是否將智慧作爲人生追求呢?敲教鞭、發脾氣一度成爲我們無可奈何的代名詞,對學生缺乏細緻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找不到教育的契機——學生作業沒完成,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學生違犯了紀律,原因何在,如何改正?甚至是課堂上學生答錯了問題,我們又有多少思考、面對的機會呢?更別說擁有“四塊糖”的人生啓示和教育智慧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勇於實踐,做一名專業化的教師,將是我永久的追求。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6

每個人心底都會有一個從小就做的夢,夢閃閃發光,就像一盞彼岸的燈火,看似可望不可及,促使着我們不斷向前追逐。

前段時日,我拜讀了《不做教書匠》。書中講述的是管老師在教育路上行走多年的心得,更確切的說是對初入教育行業的新教師的一些忠告。此階段閱讀對於我來說,再適合不過。文中說:教育是神聖的,其偉大並非是職業本身所賦予,而是因爲有一羣無私的人在默默爲之努力。當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這條路,接下來便是勇敢的走到底,絕不回頭。而我所思考的是:什麼樣的教師纔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纔會不淪爲一名平庸的教書匠?在教育這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什麼指引着我們前行才能做到勇敢的走到底不回頭?我在書中尋找到了答案。既然我們的夢想是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那便以此爲方向,夢之所指,便是我們心之所向。

彼岸的燈火,我們以信念爲燈芯。我們要堅信能作爲一名教師,這是無上的榮耀。因爲在孩子眼中,我們無所不能,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成長。故想要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迷茫,初始之段我們就要堅定我們的信念,我們屹立於這樣的世界:物質上我們成爲不了大亨,但精神上的財富是他人所不能比擬的。教育,它值得我們去爲之付出。因爲沒有哪一個工作會預先支付給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當我們早晨來到班級、走進教室、見到學生,同學們用那純真、熱情的眼光迎候你時,那眼神就支付了一切。

彼岸的燈火,我們以拼搏爲火種。明確了信念,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擺正心態,想好以怎樣的姿態去努力。我認爲,年輕是我們最大的優勢,猶如烈日當空、雄鷹翱翔天際,不拼何爲年輕?我們不畏懼失敗與平庸,我們只是不甘於失敗和平庸!故讓我們趁自己還年輕,拼搏行動起來吧!重要在行動!我們要打破“多做多錯”的庸人思想,不犯錯誤,沒有嘗試,目前不錯,今後一定會錯;嘗試了,錯了,不要緊,只要善於總結,吸取教訓,再付諸於行動,一定能成功,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說,都不是大問題,我們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並再次嘗試,學會享受這過程中的快樂。我們在挫敗中拼出成功!我們要理解:在大海上航行,沒有不帶傷的船!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教育還做了詳細的介紹。在我們看來哪怕我們堅定了信念,有拼搏的幹勁,可教育之路畢竟漫長,教育的大海一望無際,雖有彼岸燈火的指引,但終歸有距離,我們該怎樣堅持下去呢?關鍵在於愛!發自內心的愛教育、愛孩子!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我們纔不會在工作中抱怨、心靈不會感到疲憊。哲學家說,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東西活着;教育家說,一個熱愛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教育活着。當我們深愛着我們的職業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路也不是那麼長了、這海也不是那麼廣博了,在這過程裏不再枯燥、乏味。

看着孩子們因考試優異而喜悅;交到一個談的來的朋友而高興;做錯了事而慌張;打架輸了而發脾氣,突然間你就會覺得其實啊,教育充滿了樂趣。就像小時候捏陶泥,很是期待最後的作品,我們用心期待着它成型,並且用心守護它。教育就是這樣,它需要信念、需要拼搏、需要堅持、需要愛。初始你會覺得繁瑣、無趣,甚至你可能會想過放棄,但當你用心去感受,感受孩子、感受平凡教育中的不凡,你會入迷,你會漸漸的愛上這項事業,你會感受到擋在你前方的迷霧突然散開後遠方的美景是如此的迷人。你會從心底裏感嘆:能從事教育,挺好!

末尾,我想說的是彼岸燈火,不再遙不可及,它是我們心底的夢,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只要我們願意走,總會走到,且一路風景美好!夢之所指,便是我們心之所向!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7

最近,我一直在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管建剛。起初是被它的書名說吸引。

本書作者管建剛是一位特殊的教師。他用對聯來談論他自己“病重一年,休養兩年,經商三年,農村八年。七代耕田,八面無書,九九冬,十年板凳。”也許正是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使管老師成爲一位獨特的老師。

當然,我喜歡讀這本書,不僅因爲管老師這份與衆不同,更因爲這本書的內容給了我很多啓發。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我有了更多的新見解。

舉其中一個例子——“教育,從小做起”,我也有同感。它說:只有那些願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那些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就是由無數小事結合而成的嗎?

的確,作爲老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需要花很多時間做的都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例如:早上到學校,進了班,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在這裏,如果沒有人,是什麼原因?誰沒有完成作業?爲什麼?學生們在課間休息時吵架,不得不調解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這些小事是我們老師的日常工作,通過這些小事來教育學生,是我們的工作。

這本書還講述了一個哲學家的故事,他讓他的門徒去麥田裏摘最大的麥穗,條件是沒有人能回來。因此,當哲學家們說“時間到了”時,很多門徒都空手而歸。

因爲他們總是在比較,總是認爲前方有很多的機會,沒有必要過早的做出決定,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了機會。直到那時,門徒們才突然意識到,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面前的那粒拿在手裏。

這個故事的重點是,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你想不想做,不管它離你的期望有多遠,既然你已經在做了,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讀到這裏,我也有些慶幸,慶幸的是,我是一個牽着麥子的手,踏實的工作,踏實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只有珍惜現在纔不會抱怨,纔會感到幸福。

隨着我閱讀深入,我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觀點,那就是要求老師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意味着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

最後,我想說,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應該更寬容,更愛他們。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知識儲備,還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不要做教書匠,要做一個辛勤的園丁!我相信,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像一朵朵鮮花,即使經過風雨,也會有一天盛開,讓我們期待着春天的到來!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8

《不做教書匠》。書中樸實的語言,精闢的論點和鮮明的事例,令人深受啓發。它啓發人去學習,啓發人去奮鬥,啓發人去創新。

一、“先投入地愛你目前的工作吧”

人都有許多美好的理想,夢想自己將來功成名就。人,只有在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道路的選擇,第一位的不是做什麼職業,而是問一問自己,你是不是真心地愛你目前的工作吧。我是一名中學教師,教的雖然是副科,但我仍熱愛我的工作事業,有時爲某一個課題經常與同行做好研究和學問,並取得了令自己比較欣慰的成績。我覺得把教育做好,是對學生有個交代,是對社會有個交代,也是對自己的人生有個交代;把教育做好,生活也一定會過得更坦然,更舒心。

二、呼喚師師合作,師生合作

現在,我們教育界的榮譽評比、職稱晉級都牽動着每位教師的心,從而也引發了一些教師之間的惡性競爭,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師師合作纔是正確的選擇。就某一個問題,大家集體協商,共同出謀劃策,你會在別人的談話中得到啓迪,產生新的思想。本學期我們體育組成功地舉辦了本校首屆校園文化周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各自爲戰,只有失敗,害人害己。我們成功的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師生合作。學生是我們教育的對象,但學生的潛能,學生的智慧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在跳竹杆中,我只讓學生學會了一個簡單的跳法,但學生又通過合作探究,研究出了“井”字跳法和“米”字跳法,使跳竹杆活動煥然一新,成爲深受學生喜愛的一個體育項目。在師生的合作中,你就會發現學生的智慧和閃光點,發現的閃光點越多,你就越有教育的信心。

三、做有思想的教師

“一個老師,不管你是語文老師還是數學老師,不管你是體育老師還是音樂老師,是老師,就該是個讀書人,用詩書氣來滋養教師氣。”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技能還停留在當年的層次和水平上,用當年的技術和思想適應現在的要求和質量必將會被淘汰的。現在只有多讀書、多充電纔是最好的方式。但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才能讀出屬於自己的、從自己心靈深處產生並與自己渾然一體的理念來。把所學理念用於實踐,在不久的將來定會發現自己正從一個教書匠走向一個教育者。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9

初看《不做教書匠》題目,腦海中會有一個疑問:“教師不做教書匠,那做什麼?”隨着閱讀的不斷深入,逐漸明白了作者的是要求教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是爲了心中要樹立起教育的最終目標。不做“教書匠”,要“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

教育是充滿實踐性的工作,工作中固然不可缺少經驗的支持,然而還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的專業水準正體現出他是否充滿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到順利完成。可以說,愛敲教鞭的教師還缺乏專業水準,愛發脾氣的教師也缺少專業水準。具備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親和的、充滿愛心的,他們能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反省自己,解決問題,他們能從孩子的心靈角度出發,找出教育的契機和展示教育的力量。他們還具備創造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模板、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孩子的實際表現出發,創造出符合孩子的不同特徵以及反映自己個性的方法來。某種意義上講,教師並不是知識的代表,而是智慧的象徵。

反思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自己,與孩子們仍缺乏細緻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還找不到教育的良好契機—孩子練習完成不好,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孩子違反常規習慣,原因何在,如何糾正?活動中孩子答錯問題,我又有多少思考和麪對呢?

這個寒假,零零碎碎的就閱讀了這本書,做了這篇讀書反思,應該說還算用心。希望在此次閱讀反思中能理清思路,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沉下心,踏實做事,告別浮躁。上學期,我對教材鑽研不夠,課前大多借助於教案,這學期開始,我會哎課前仔細閱讀、鑽研教材,設計教學方案,及時總結,查漏補缺,發現彌補自身的不足;與此同時,還要樂觀的面對一切,困難也好,挫折也罷,坦然面對,因爲沒有誰能永遠一帆風順的。取得成績時,不沾沾自喜,微笑已足夠,時刻告誡自己:路還很長,我不能抱着成績睡大覺,否則,醒來後,一切都已晚了。

“不做教書匠”,要我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孩子,每天都努力地學習,工作,緊緊跟隨着時代的腳步前進,我就能成爲孩子心中的好老師。

從現在起,調整心態,勇於實踐,努力學習,做一名具備專業水準的教師,將是我長久的追求。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0

在拿到《不做教書匠》的那一刻,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疑問:“如何做,纔不算是教書匠呢?”帶着疑問,我開始細細品味起此書,書中管老師利用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給我們談人生、講教育,在閱讀的同時,我也逐漸感受到管老師所說的“不做教書匠”就是要求我們廣大教師要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育是朵帶笑的花。是呀,世間最美麗的東西是什麼?是微笑;最動人的表情是什麼?是微笑。有的時候,一個微笑會讓你的心情頓時好起來;有的時候一個微笑可以化敵爲友,微笑的魅力,有時遠出意料之外,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吝嗇與自己的微笑。正如管老師所說:“我們對學生微笑,生活就對學生微笑,學生也就微笑着面對生活。”可見,教師的微笑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孩子是天真的,他們不希望老師是兇巴巴的,他們不願意看到老師整天板着臉孔訓斥他們。當我們用微笑面對他們時,能給他們創設一個寬鬆愉悅的心情,使他們感到親切、溫暖,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微笑的教育是孩子喜歡的、嚮往的教育。

如:在課堂上,當我們提問時,很多時候會發現孩子們其實知道,但就是沒信心舉手發言,這時如果我們能微笑着向他點點頭或微笑着做一個手勢,他們會馬上從微笑裏感悟到老師對自己的喜歡、從溫柔的目光裏讀到鼓勵,隨之就會找到自信、積極發言。又如:我班有個叫欣怡的孩子,初來時她哭鬧很厲害,每天她都是“死”拉着奶奶的脖子、衣服或頭髮不放,每次我們都會微笑着費力得把她硬抱過來,還微笑着安撫家長安心的離去,我們的手好幾次都被她給抓破,但我們還是以微笑對待她,逐漸地她從我們的微笑中感受到了老師對她的關懷;感受到了老師的親切;感受到了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的關心自己。不久她就獨自進教室了,還能主動和我們老師問早,這次去她家,她還拿出了自己的好東西給我們吃。

很多人在提到教師時,總會與“嚴肅”、“不苟言笑”聯繫在一起。其實,通過實踐,“微笑”的力量纔是無窮的。恰當適時給孩子燦爛的微笑,會讓孩子身心愉快、輕鬆學習,與教師親密相處、無所不談,心靈交融。微笑或許是架起師生情感橋樑的紐帶,活躍的課堂氣氛的創設少不了微笑的潤滑劑。今後,我會在孩子們取得成功時,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孩子感到失落時,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孩子犯錯時,用微笑送去寬容……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1

“我有一個信念: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學校,也不可能走的多遠;一個沒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多遠。”翻開管建剛老師寫的《不做教書匠》,這幾行字便印入了我的眼簾。

書中說“教育是朵帶笑的花。”,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就是讓每個學生心中充滿陽光。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教育智慧就是讓學生心中充滿陽光的原動力。

“改變以往粗暴的做法,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溫暖,用愛去修正孩子的行爲,一個眼神、一次撫摸、一點微笑,都會讓學生心中充滿陽光。”

我們班的陽陽上學期上課總是愛亂動,沒事還愛不自覺地站起來,要不就腳踩在椅子上蹲着;玩鉛筆、書包帶……這些我們在低年級課堂經常遇到的情況他都有。看到這樣的情形我的心裏總是有一股無名火,特別想狠狠地教訓他一頓。可是我也知道,他這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批評對他來說根本就是無濟於事,怎麼辦?我邊聽着學生的發言邊不動聲色地走到他的座位旁邊,下意識地用左手摸了摸他的腦袋。小傢伙擡頭看了看我,我微笑着看他,並用眼神示意他把腳放下來,還用手拉着他的小手,示意他放好。孩子一一照做,沒有以往的倔強。看着他如此溫順,我心中的漣漪開始盪漾,是不是還可以給他一點甜頭呢?於是,當那個學生回答完畢時,我故意說:“你說得真好,聲音又響亮,你看陽陽聽得多認真呀。我看誰也能和他一樣坐得端端正正又認真聽呢?”這話還真管用,他得意地笑了,還把身子挺了挺!接下來的時間,我發現他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我,而且有好幾次把手舉到我身前,一副你不叫我,我決不罷休的架勢。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陽光的心靈需要陽光的教育,老師們試想一下,當某位同學微低聲發言時我們通常會怎樣做?是把手放在耳旁,伸着頭,做出認真聽狀,然後笑着說:“回答得真好,可惜老師聽不清,你能大聲些,讓大家都聽清嗎?”還是大喊一聲:“大聲些,你早上沒吃飯吧!”我想肯定會選擇前者。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懂得如何用微笑來感染學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我們不能輕易地踐踏屬於他的自尊,學習上有困難是理所當然的,生命需要陽光,也只有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生命才能健健康康地長大。”

看着一臉疑惑的昊昊,我的心又被揪了起來,已經四次了,可他手中的字母本依然是錯誤的。我真的很想怒問他上課爲什麼沒有認真聽,可我沒有這樣做,只是連做了兩個深呼吸,慢慢地說:“剛纔我和你說的,你還是沒聽明白,對嗎?(他點點頭)所以,我再跟你說一遍,這次你一定要聽仔細,回去才能做出來。(他又點點頭)”當然,接下來的第五次,他終於寫對了。當我在他的字母本上畫上一個大大的勾時,我感覺到了他的如釋重負。於是,我微笑着對他說:“其實寫字母並不難,是你太緊張了,沒看清楚寫法,纔會改錯,對嗎?”孩子看着我,靦腆地笑了,轉過身輕鬆地回到座位上。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何教出陽光、有個性的學生,還需要教師的智慧。智慧來自學習,生命如樹,學習就是生命的根鬚,教師只有讓學習成爲生命的狀態,才能讓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駐。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於內心時常盪漾起一股輕柔充盈的暖流。有了這股暖流,不管是陽光燦爛或是陰霾滿天,我們始終能漾起微笑;有了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個物慾橫流的地方,我們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內心的祥和與平靜;有了這股暖流,我們便能抵擋一切寒冷與飢餓,風再大、浪再猛,我們腰不彎,步不亂,目光穿越喧囂與浮躁,清澈依舊。”願所有老師都能體會到教育的幸福,不做“教書匠”,讓陽光灑滿學生心房,讓我們的學生“陽光”成長!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2

淡雅的封面、蘭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讓我在悠閒的暑假裏選中了它——管建剛老師著的《不做教書匠》。拿了《不做教書匠》一書,覺得道出了大多數一線教師的心聲。書裏引用了一個個小故事,激勵着我們年青教師,也有不少年青教師的心理分析,看了深有感觸。管校長的每詞每句通俗但含義非常深刻,讀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學功底,佩服他對教育現象的透徹分析,佩服他對當今教師心理的完美剖析,佩服他精闢的教育理念。

書中八個篇章給我們指明瞭成功教師的八個目標:“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和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

《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一章中《教育,從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觸良多。文中說:只有願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爲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着我們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教育無小事,正是細節,使真正的教育進入了人的心靈,持續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細節決定成敗,“小事”終成就“大事”。認真教書一輩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後來,一定會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這樣教一輩子書,及時起初是不純粹、有雜質的,到後來,也一定會清澈起來,純淨起來,永遠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的超脫。

文中說,說到底,一個人的成功,固有的專業知識或技術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年輕的你一定要注意發展這個85%。這個85%裏至少含有責任感、工作態度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和習慣。所以,我們要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

讀到第三章時,對“第三種態度”感觸頗深。文中說到教育的三種態度:第一種態度,把教育的事當作學校的事來做;第二種態度,把學校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做;第三種態度,把自己的事當作教育的事來做。作者推崇的是第三種態度。

上學時,經常會聽到老師對我們這樣說:端正你的學習態度。以前的老校長也常說: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的確,態度對於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一個教師如果有了明晰的教育人生方向,並且能朝着這個方向矢志不渝地進行探索、堅持下去,終將有守得霧開見日出的一天。

威廉·詹姆斯說:“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改變態度而改變生命”。這句話爲所有準備具有第三種態度的教師揚起希望的風帆。

讀完這本書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不要藉口。“在工作中,不願多花一點力氣,不想盡可能的作完善、做完美;馬馬虎虎地做,出現問題,開動腦子找各種藉口開脫。”這不就是說的我嗎?看著書上列舉的一條條的藉口,是那麼的耳熟,又是那麼得讓我面紅耳赤。每次學校佈置寫案例或總結之類,總是毫不耐煩的發牢騷,然後再不得不交的頭一天晚上寥寥幾筆完事,併爲自己的應付了事尋找藉口“頭上有毛不算禿。”之後便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就在爲自己的小聰明暗自慶幸的時候,是它提醒了我,告訴我已經到危險邊沿:懶惰、貪安逸、不思進取、對學生不負責任……,這是多麼的可怕啊!記得邢校長曾問過的:你有什麼壓力?工作穩定,教學成績不好,學校也不會開除,備課也多是看着教參來了,學生流失也不會與老師有關係,那麼,還有什麼壓力呢?

“一些我們看起來頭疼的事情,在有經驗的老師眼裏可能是一件並不嚴重的事;一個在我們看來很費神的研究工作,在有經驗的教師的幫助下,可能一點就通了;一個令我們傷神的課堂設計,在教學技術高超的教師那兒,一下子就化繁爲簡了”。只要我們善於學習和請教。這也許是能夠使我們迅速轉變爲“成熟教師”的唯一途徑。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3

今年暑假裏,我讀完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讀完以後確實像書中的序言所說,“你很幸運,發現了這本書”。

這本書由淺入深地分別論述一名年輕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與方法。這對現今年輕教師中普遍存在的急躁、浮躁心理來說,無疑是一劑“苦口良藥”。管老師把自己成功的經歷與振聾發聵、令人驚醒的經典故事結合着,向我們年輕的教師們講述着教師如何才能更成功。這既是一部對於青年教師來說這是一本量身定作的勵志書,而對於上了年紀的老師也是一本提高修養,修煉“內功”的教科書。

這本書凝聚着管老師的教育人生經歷與教育智慧,它告訴我們一名教師的“出身”並不重要,一名教師在教育的歷程裏跌倒過也不可怕,只要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選擇好方向,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再不斷的反思、學習、實踐,終究會成長爲一名有智慧的教師的。我敢說這本書絕對值得我們年輕的教師一讀,這本書處處體現着對教師這一特殊羣體的“終極關懷”,對今天我們的教師來說,比所有的教育理論性的書籍更值得一讀。讀後我深深感受到作者管建剛老師強烈的責任感,感受到他對教育的無限憂患,對年輕教師的無限希望。他針對教育現狀和年輕教師的思想言行,與青年教師聊人生,談教育。書中講述了一個個令人警醒的教育案例,他心平氣和地將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告訴青年教師,他以他的熱情、智慧和廣博的知識來激勵青年教師。

全書的字裏行間,無不體現着他對教師羣體的“終極關懷”,可以說,他是以教育生命和教育人生的鍛造爲己任來寫這本書的。因此,“教師”被人戲稱爲“教書匠”。我從心裏不喜歡這個稱謂。一個充斥着功利性的“匠”字,把“師”的神聖和崇高全淹沒了。但反思一下,作爲一名教師,只把目光集中在一個分上,把快樂建立在孩子們認真完成了冗長的作業,坐得筆直地聽講,做事情以老師的意志爲準繩,把判斷好與壞的標準狹隘地定義在成績和是否聽話上,而對孩子們真正喜歡什麼,對什麼充滿好奇和迷惑,卻不聞不問的老師,不就是一個教書匠嗎?“教書匠”和“教師”相同的都是一種職業,最大的差別也是根本上的差別就是:教師是一種理想;而教書匠卻是一種餬口的工具。前者是引導學生學習,開發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後者只是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有機會的話,推薦各位老師去看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受益良多!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4

拿到《不做教書匠》的那刻起,我的腦海中就有一個疑問:“不做教書匠,做什麼?”但隨着閱讀的深入,漸漸明白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正如同樣的匠人,一個說在工作,一個說在建房子,第三個說自己在蓋教堂。如此看來,第三人就不僅僅是匠人了,同理,有如此胸懷的老師也不是教書匠了。

這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個章節是——教育是朵帶笑的花。作者認爲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們微笑的價值,將超越經濟的總和。的確,微笑是筆財富,每個人都能容易擁有,而微笑在教育中又是那麼重要。管校長說得好:“我們對孩子微笑,生活就對孩子微笑,孩子也就微笑着面對生活。”是啊,微笑是最具魅力的。老師的微笑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悅;老師的微笑可以給孩子增添信心;老師的微笑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其實,老師的微笑還可以打開孩子封閉的心扉;老師的微笑同時也讓自己收穫幸福!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歡老師能把微笑掛在臉上。當你能微笑着傾聽孩子講述,微笑着讚許,微笑着撫摸孩子的頭,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反之如果老師板着一張嚴肅的臉,動輒就批評教育,那孩子肯定是大氣不敢出,戰戰兢兢的坐在課堂裏。

作者還說:“教育在欣賞中微笑。”一個成功的教師,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美好,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一個不快樂的人,絕不會是一名好教師,我們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樂起來,你就一定要投入與付出。”所謂“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向着我們心中理想的目標進軍吧!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5

由於老師的推薦讓我讀起了管建剛的《不做教書匠》,剛拿到書時,書名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細細的讀起……

作爲一名剛入教育行業的新老師,這書讓我們新教師受益匪淺,文字的表述並沒有讓你覺得很難讀懂,反而很吸引人,作者用一個一個小故事,小典故引導我們新教師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專業感、奮鬥感、親和感以及智慧感的老師。讀着讀着,就彷彿身邊有一位前輩老師在傳授他的教學經驗以及心得,幫助我們新老師少走彎路。

第一章節告訴我們要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作者在書中寫到:“作爲一名年輕教師,如果你想在教師這個行業裏成爲物質上的大亨,那麼我真誠地勸告你,最好趕緊離開這個行業,你想在精神的天堂裏尋求物慾的膨脹,那將會無功而退。”的確,教育這一行,得到物質以及財富遠不能滿足虛榮的心,你若衝着在教育這行業成爲富翁,那真的趁着自己年輕要考慮清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要做一個選擇,帕瓦羅蒂的選擇,一個洗廁所女工的選擇,無論什麼行業,要學會自己做選擇,做一個能符合實際的選擇,並且自己要用心去做,投入堅持去做,那麼,你也就成功了!不管當初我們是因爲什麼原因選擇教育,既然選擇了,我們就用心去做,“當你投入地工作的時候,你就會感受這份工作的意義和樂趣,正像你投入地戀愛時,會覺得戀人是那麼可愛,連那些缺點,也一併爲你所疼,爲你所愛。”作者的話風趣幽默,常常給人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正視教育的幸福感,可能現在教師更多的是對教育的抱怨,作者也在書中提到自己在教育中的幸福,一個學生不願意跟自己最親近的父母抱怨,哭訴,反而跟自己的老師,那種幸福感真的難以言喻,“我時常覺得,以和學生純潔相處爲主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幸運。和學生在一起,可以完全放下虛假的面具。和學生交往,是一種愜意的事,是一個永遠美麗的童話,有一天你贏得了孩子的心,那心是純金的,無任何雜質”。對呀,“每個孩子的心靈就像荷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年輕的你要盡一切可能,想辦法呵護她、保護她……”這是一羣可愛的孩子們,能微笑着傾聽學生講述,微笑着讚許,微笑着撫摩孩子的頭,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

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這是多麼美好的希望,讓我們懷揣着愛,投身到幸福的教育中,感受教育的幸福!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6

淡雅的封面、蘭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讓我在衆多的教育書籍中選中了它——《不做教書匠》。拜讀之後,感受頗深,書中八個篇章給我們指明瞭成功教師的八個目標:“做一個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個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教師和做一個有智慧感的教師”。裏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其中,《做一個有上進感的教師》一章中《教育,從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觸良多。文中說:只有願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小事組合而成的嗎?確實,作爲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林林總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等着我們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教育無小事,正是細節,使真正的教育進入了人的心靈,持續影響了一個人的成長。細節決定成敗,“小事”終成就“大事”。認真教書一輩子,哪怕起初你只有一杯水,到後來,一定會有一桶水、一湖水,甚至一江水;這樣教一輩子書,及時起初是不純粹、有雜質的,到後來,也一定會清澈起來,純淨起來,永遠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的超脫……

文中說,說到底,一個人的成功,固有的專業知識或技術只起15%的作用,其他方面起85%的作用。年輕的你一定要注意發展這個85%。這個85%裏至少含有責任感、工作態度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和習慣。

所以,我們要做一名有目標感的教師。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裏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

要做一名有積極感的教師。

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高度。請和我一起相信這句哲人的話:“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可以說就代表了他這個人。”積極的態度就有積極的富有意義的人生;消極的態度就只能收穫庸庸碌碌的無爲人生。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有着不願虛度此生、想要獲得人生價值體現的強烈願望,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仰的。其實,我更佩服我身邊的每位老師,他們把自己的青春、美麗都揮灑在教育中。勤勤懇懇,課內課外忙碌着,只爲了讓自己的學生進步一點,再進步一點。他們沒有豐滿的荷包,難得在午夜時分從燈紅酒綠處盡興而歸。但他們有自己的幸福:學生把一道難題攻克了,學生能把練習冊上的內容都做正確了……這也許就是管老師所說的“精神立身”吧!

在這童心爛漫的純潔世界裏,我將幸福地工作。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美的,葉的事業是尊貴的。"就讓我從事這一份尊貴的事業,作一片綠葉吧!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7

這些日子我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感悟頗深,今天應該怎樣做教師?讓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裏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質資料作保證,衣食足而知榮辱,對大多數人來說,精神是在物質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去追求的。今天,教師在物質上的生活已經超越衣食足,大多數教師的收入在本地區已進入中上水平,發達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教師籌劃購買私家車。但,我還是必須告訴年輕的你,教師這個工作是以精神追求爲主的。我們的物質由國家保證供給,有了它,不是圖安逸,而是能使我們更好發沉下心來,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永遠地迷失,在沒有答案的選擇中不斷地消耗。而且,我相信,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暫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這是無愧於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行動。而當你心無旁騖地工作時,工作的樂趣也就離你不遠了,即便你還是沒有機會走向你夢想的那條道路,但那個時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爲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並非是無病呻吟的讚譽。

知識都像人的衣服一樣,會舊,會過時,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瞬息萬變,知識和信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爆炸過。作爲教師,如果你不睜大眼睛,不以積極的心態去關注和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你就會被淘汰。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8

在這次新教師培訓中,有幸拿到《不做教書匠》,這是管建剛老師的一部教育隨筆,是一線青年教師的心靈雞湯,是第一本爲青年教師量身訂作的勵志書籍。翻開書本,我第一眼是被管老師的介紹所吸引,一年大病,兩年養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七代務農,八面無書,九九寒冬,十年板凳,第一個感覺就是感到管老師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一樣,沒有那麼遙不可及,是經歷過很多苦難挫折,他來自鄉間,來自教育一線,他曾經跌倒過迷惘過,但他終於看到了教育的本質和幸福,現在正將他畢生的經驗向我們娓娓道來,讀他的書,就像在聽一位成功長者在娓娓講述他的成長經歷,他的教學、生活心得。他以深入淺出、寓理於事的方式,引導我們青年教師要去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專業感、奮鬥感、親和感以及智慧感的老師,一切都是那麼親切、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翻開這本書的序言,序中有這樣一段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不愛惜自己、不尊重個性成長、不謀求自主發展和人生幸福的教師,卻居然可以“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這是不可想象的。我深以爲然,是的,如果一個教師連自己都不關注,怎麼能去關注學生呢?不謀求自主發展的教師,自己的教育生活都談不上幸福,因此無法使自己享受到教育學生的幸福,偏偏我們大部分又無能力從事另一個職業,於是,每天消極地上班教書,變得身心俱疲,教無可趣。所以關注教師自身發展,提高教師素質應該是我們教師努力的方向,簡而言之具體的做法就是——終身學習。爲此,我爲自己定下以下具體目標:

1、多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養。

2、多聽課,多向他人學習。

3、多上公開課,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每學期至少開一次公開課。

4、多反思,及時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案例和論文。

這本書一共有八章,每一章都有自己的主題,記錄的都是教育隨筆及教育問題的思考,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和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在第四章中寫道"成功的人永遠在找方法,失敗的人永遠在找藉口。"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育不要找藉口。現在想想確實如此,我們不要去埋怨班級的好壞,因爲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我們要去發現他們的優點,表揚他們,不是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嗎,放寬心,耐心教吧,找藉口只能給自己,別人帶來更多的煩惱,因爲事情總得做下去。因此,我的做法是:從小事做起,不找藉口。教育原本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教育只是一些小事,我們每天做的就是這樣一些小事,例如:

1、早上到學校,進班級,看一看學生是否都到齊了,誰沒來,又是什麼原因。

2、把回家作業本收上來,誰沒及時交,又是爲什麼。

3、如果來得及,馬上批改作業,誰錯了,爲什麼錯了,怎樣輔導他。

4、晨讀已經開始,儘管有學生幹部組織,但還是去看一下,如果學生很認真,笑着表揚一句。

5、上晨會課了,也許講個故事,也許回顧昨天或上週的班級常規管理的考覈情況。組織大家一起去做操,跟着同學們一起甩甩胳膊踢踢腿。

6、馬上要上課了,準備一些教學用具。

7、下課了,利用課間和學生交談幾句,問一問上課開小差的同學有什麼原因,課堂作業有問題的學生,此時也需要點撥一下。等等很小的事情。

同樣的在第五章中寫道:"在挫敗中走向成功——生命永不貶值。"是的,不管我們經受何種失敗,我們都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對於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帶來進步的思索。或許這次評優課我們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我們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我們上砸了,或許這學期我們的教學質量不高。但是,我們沒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我們是升值的,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我們驚喜,我們可以把每一次看似‘失敗’的嘗試當作力量的集聚,就像我一直堅信有‘運氣守恆’原則一樣。因此,我們要有亮出自己的勇氣、有徵服課堂的勇氣、有接受失敗的勇氣、有否定自我的勇氣。

讀着這些文字,我好像在和一位智者娓娓交談。腦海中慢慢浮現出過去的一切,心靈在漸漸舒展。我認同了管老師的觀點,也在這觀點中讓自己再次找到了激勵和做教師的初心。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19

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培育着祖國未來的希望,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近期讀了《不做教書匠》,感受頗深。他給我的教師成長路上點亮了一盞盞希望的燈,書中一共有八個章節詳細的講述着怎麼做一名成功的教師。我想先從以下兩點開始做起。

做一名自信的教師。書中引用蓋叫天先生的一句話“凡事總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擔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沒有勇氣了。”想着自己的行爲,回憶起我每去做一件事情,我總會怕,總覺得自己不是很會,怕自己做錯,所以,我決定當不確定的時候,就去問,問確定了再做,這也使我發現,我的問題越來越多,做事的速度也變得慢了。管建剛老師的一句話提醒了我“缺點不是問題,缺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抱住自己的缺點不放。”所以,不能再畏懼每一件事,你越怕它,它就會越強大。而當你把“怕”它的精力放在努力完善自身上,使自己變得更強大,那麼,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

做一名微笑的教師。“有人說,是金子總會發亮的。但金子被埋在沙裏久了,就不認爲自己是金子,而認爲自己是沙子,從而自願地過起沙子的生活。這樣金子也就成了沙子。更何況,學生正處於一個從沙子到金子或從金子到沙子的可塑期呢?”當看到這段話時,我的心被震了一下,教師,這真是一個“可怕”的職業,你的教育過程、甚至是微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你批評他、教訓他,或是誇讚他、鼓勵他、欣賞他,都會左右他的成長。教師們,我們在學生面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讓教師成爲“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讓我們微笑着欣賞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像卡耐基所說的:“微笑,它不花費什麼,但卻創造了許多成果。”

《不做教書匠》這真的是一本爲青年教師量身定做的勵志書,管老師,我想我也不要用手去做老師,而要用心做好老師,我會明確教育的方向,相信自己,我行,我可以的!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0

於是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前在教育教學書籍中看到的大多是關於課堂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強調教學的藝術性,課堂教學的效率問題。而這本書用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小故事來說理,來指引,激勵着我們廣大青年教師。裏面對教師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給一些教師指明瞭方向。

站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的是人生的抉擇,智慧的抉擇。文中舉了不少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同時作者也告訴我們不切實際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尤如在我爲師的道路上亮起一盞燈,的確是受益多多。管校長的每詞每句通俗但含義非常深刻,讀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學功底,佩服他對教育現象的透徹分析,佩服他對當今教師心理的完美剖析,佩服他精闢的教育理念。

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文,頗有一點感悟。想到當今的學校教育,對我一名青年教師而言,除了對所教專業知識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對教師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也應有個深層次的思考。

不做教書匠》一書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樣熠熠發光的思想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裏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

閱讀《不做教書匠》,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師應當具有心靈的力量。教育就應該是給學生營造一種人文的氣氛,人文的課堂,讓課堂成爲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成爲質疑問難的場所和通過對話探尋真理的地方。

閱讀《不做教書匠》,我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要有一份責任感。我們常常想教給學生更多,用自己的一杯水去滋潤學生。因爲不放心的緣故而講了又講,讓學生做了又做,我們願意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爲學生補課,素不知事倍往往功半,只會苦幹是不行的。教師應有啓發學生思想,引領學生感情的素養。今天的教師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須懂得如何教會學生取水,帶着責任心走進課室,走上講臺,讓孩子們在你的點撥下受到啓發,從而步入知識的殿。

閱讀《不做教書匠》,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教師要不斷地發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教師只有肚裏有貨,纔有生產的本錢;教師只有讓肚中之貨日趨壯大,纔有生命的產生,才能讓教育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教師最忌孤陋寡聞、眼界狹窄、知識結構單一。爲了當好今天的教師,您可能會捨棄很多,失去很多,但無疑您是快樂的,因爲您生活在充滿童真的孩子中。

一本書,一面鏡子。《不做教書匠》,就是我們大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我想,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最近,我讀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一書。坦白講,我個人對“教書匠”沒有排斥感,能稱之爲“匠”就是某一個領域裏的專業技能掌握者。但是拜讀了全書之後我就深深地明白,管老師想告訴我們的是不要只滿足於做一個普通的教書匠,應努力成爲一個胸懷大志的有方向感,有約束感,有責任感,有上進感,有專業感,有奮鬥感,有親和感,有智慧感的教育者。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1

初爲人師,我沒有過多地感受到教育的樂趣。因爲缺乏經驗,我似乎對工作充滿恐懼和厭惡,在挫折面前往往力不從心,即使在工作之外享受生活的時間,也往往不能完全放鬆下來,因爲一想到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渾身不舒服、不自在,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我不明白別人是怎樣讓教育工作快樂起來的?

可是,快樂往往就是這樣,在你爲着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當我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無論是領導請我開課,還是請我做經驗交流,又或者是交給我一個所謂的差班,我都勇敢接受挑戰,心中閃亮着教育,工作的快樂已悄然而至。

當然,現在的我還是能感受到教育的煩惱,但是煩惱的背後也存在着價值和意義。當那些淘氣的學生開始變得懂事了;當成績不好的學生願意開始認真了;當那些努力的學生開始有進步了,你總會領悟教育的幸福,實踐教育的幸福。

當我越用心的投入教育,我才發現,教育原來有那麼多令人流連忘返的領域。節日裏收到孩子的祝福,生病時得到孩子的關懷,進校門時聽到孩子真誠的問候……我永遠忘不了當我第一天上班時,學生們用那純真、熱情的眼光迎接我,那眼光支付了我工作的幸福和快樂。

投入是一種智慧,當你投入地工作,你纔會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意義和樂趣,正像你投入地戀愛,會覺得戀人是那麼可愛,連那些缺點,也一併爲你所疼,爲你所愛。你越投入,付出越多,越是深入其中,工作就越有價值,你就越有快樂。

我很幸運,在自己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發現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管老師在這本書裏和我們談人生、講教育,他將道理寓於故事,針對教育現狀和年輕教師的思想言行談經論道,他的話語宛如一波波漣漪,盪滌明澈着我們混沌的心靈,又像一聲聲響鼓,促動我們猶豫乃至一度停息的腳步,讓我們平添成長的勇氣,感受教育的幸福和快樂。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執着於名利,他們整天患得患失,憂心忡忡,怎麼可能有機會邂逅快樂呢?人,應該放下心靈的包袱。不然,它們將迷失我們前進的方向,遲滯我們前進的腳步。

那麼,在人生這個大行囊中,我們該放下些什麼?

放下榮譽吧!曾經聽說過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獎牌給自己的孩子當玩具玩的故事。這位偉大的女性以她最樸素的做法昭示了一個真理:榮譽只屬於過去,別讓榮譽成爲枷鎖!誰要是一味地陶醉在昨天榮譽的甜蜜之中,他必將收穫明天生活的苦澀!在各類“評先“最爲頻繁的教育界,我們更不應該過分看重榮譽,沉溺於榮譽,把追求榮譽看作生命價值的全部意義之所在。

放下自卑吧!自卑與自負就如一對孿生兄弟,都表現爲個體對外部世界缺乏一個完整而精準的認識。無數事實證明,這種心理往往會使我們錯失掉很多機會,從而一次次與成功的體驗擦肩而過。走出自卑的陰影吧,讓自己的靈魂站立於天地之間!只要我們對教育的愛是真誠的,只要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發自內心的,只要我們對教育的愛是熱烈而持久的,只要我們的教育態度是不缺乏努力和勤奮,即使我們有缺點,即使我們不夠優秀,我們也能將缺點化爲自己的特點,成爲教育的亮點。

放下抱怨吧!如果你追求的是物質生活,那麼在教育的行業裏你絕對成不了物質上的大亨。有的教師選擇了在生活的激流前裹足不前;有的人牢騷要發,事情照做;而明智的人則會拒絕抱怨,選擇一門心思做教育。他們明白,很多事情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我們往往很難改變事情本身,但是我們卻我們完全有能力改變自己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一味地抱怨,你是在爲失敗找藉口;果敢地行動,纔是在爲成功做鋪墊;果敢的行動不一定換來成功的甜蜜,而一味的抱怨卻只能品嚐失敗的苦澀!

放下對金錢的貪戀,放下對名利的執着,放下對不幸的回味,放下對悲傷的咀嚼……放下一切影響我們感知幸福快樂的不良習慣和負面的情緒!

放棄是一種艱難的智慧,人習慣追求,習慣去擁有,有的時候,我們身上揹着一無是處的東西,卻依然“敝帚自珍”。“敝帚自珍”的慣性,使人失去了珍寶般閃亮的智慧。

我們總在追尋幸福和快樂,其實答案就在我們手中,投入了就有價值,放下了便是擁有。讓我們輕裝上陣,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深、更遠!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2

讀完《不做教書匠》整本書之後,留給我最深印象的是這樣一句話“用勇氣征服課堂”。作爲一名新教師,一名剛剛從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從你入職開始,學生真的就這樣一個個出現在你的眼前,你說的每一句話都開始有不一樣的意義,他們可能會笑,可能會模仿,可能從此會輕視你。勇氣對你來說,是一件寶物。

還記得爲準備開學第一課,我懷着那樣不安的情緒入眠,正是因爲我缺少了勇氣。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暗暗地對自己說:“亮出自己的勇氣。”機會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每一次開會,每一次講座,每一次培訓,我有沒有把握。我希望自己能夠“主動”的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每一次機會,我自己是否能用勇氣去創造這樣的機會。

文章中提到“用勇氣征服課堂”,很簡單的例子:自己承擔公開課的重任。作爲年輕的我,是否可以自己提出讓教研組中其他教師來聽聽我的課,即使很糟糕,又會怎樣。我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自己教學上的“短板”,這樣我才能成功。,在挫折和失敗的面前,我希望自己能夠去跨躍,我相信在勤勉與勇氣的包裹下,我一定能夠成功。

我希望自己能夠像書中所說的一樣,成爲一個有熱情的教育者,教書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提升自我的方式方法。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3

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在浮躁的生活中,靜下心來細細品,一本好書,可以真正從內心打動你、感染你。而《不做教書匠》正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的好在於不僅給青年教師方向上的指引,更是引起了教育一線工作者的強烈共鳴。

《不做教書匠》是管建剛老師智慧的結晶,文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它不是空洞瑣碎的泛泛而談,亦不是脫離現實凌駕於道德高空的侃侃而談。它的每一個觀點和忠告總能敲擊我們的心靈,引發我們的思考。全文從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鬥感、專業感、親和感和智慧感等八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闡述,以明確方向開始,以昇華到教育甚至人生智慧結束,閱讀全書就像經歷一個智者的人生,明確目標,約束自己,發展自己,堅持着,最後所閃爍着的是沉澱下來的智慧。

《不做教書匠》讓我收益頗豐,要說給我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在合上書的那一瞬間,我強烈的感覺到,原來我是如此幸運和幸福。它幸福在於讓我明白原來教育工作者是如此獨特而又神聖。幸運在於我能在去年夏天,成爲廣大教育隊伍中的一員,更幸運的是,在步入工作的第一年便能得到這樣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意義我相信在多年以後仍會顯得非常深刻。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讓我真正審視了自己的工作——一份註定清貧的工作。教師更大程度上是追求精神上的財富,這就要求我們在物慾橫流的生活環境裏,學會不卑不亢,保持內心平靜,腰不彎,步不亂,目光穿越喧囂和浮躁,清澈依舊。也唯有看清這一點,才能真正的投身到教育這份事業中去。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好書,讀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看“每個孩子的心靈就像荷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年輕的你要盡一切可能,想辦法呵護她、保護她……”是呀!小起我現在的一幫可愛的孩子們,和他們一起遊戲的快樂情景。真是一副和諧的畫面!年輕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許多作爲教師作爲青年應該有的。突然耳邊響起熟悉的聲音“這個小孩我一點都不喜歡”,“真巴不得早點送走他們”云云。剛舒張的笑容立刻收斂了下來。我在問自己,爲什麼?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麼?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丟了教師當你能微笑着傾聽學生講述,微笑着讚許,微笑着撫摩孩子的頭,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反之如果老師板着一張嚴肅的臉,動輒就批評教育,那學生肯定是大氣不敢出,戰戰兢兢的坐在課堂裏。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那樣:“捧着一顆心來,不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我感謝這本書,它讓教師們從中汲取力量,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實踐中去。

同時,閱讀此書讓我意識到了緊迫感。都說教師有編制,比較安穩,可是我們所謂的安穩,不過是政策庇護下的安穩,依靠政策偷着閒。然而,時代在進步,政策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教師退出機制正慢慢的在全國全面實施。如果我們不想在改變來臨之時感到恐慌,那要做的就是從現在起,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最大的不變就是改變,這種改變就是我們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尤其是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知識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更新和替換。未來已經到來,時代的步伐正在大步向前,如果我們安於現狀,將來等待我們的就是被淘汰和被放棄。做生活的主人,有發言權纔有改變權。

教育之路,註定孤獨,前路遙遙,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立下目標很容易,堅持最難。我們要找準方向,做有用功。將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去學習,去充實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教育將融入你的生命,饋贈你人生的寶藏。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4

做教師十餘年了,特別是做班主任的時候,感觸特別多。也許是自己的思想幼稚和社會閱歷不足的原因,所以總是感覺特別操心,特別矛盾。雖然讀一些有思想的書的時候也感覺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但是是一到工作崗位就開始將自己的目標定位:管好班級,學生別出事就好;提高成績,通過考試就好。

一個假期讀完了薛校長的贈書《不做教書匠》,收穫很多。“不做教書匠”!是的,不做機械教育的老師,不做遺忘學生需求的老師,這便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做一名有積極感的教師,做一個把教育當成自己奮鬥的事業來做的教師,做一個積極探索、常想一二的老師是我的追求!

“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的人必然對工作充滿熱情;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必然富有創造的活力。一個真正的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深刻的,不只關注今天,更關注明天;不不知關注其智力,更關注情感;不只關注其基石,更關注其創造。思想源於對教育、對生命、對自然與生活的感性實踐和理性探索。沒有深刻的思想就沒有深刻的教育、智慧的教育;沒有深刻的思想,往往就沒有深刻的愛、睿智的愛。”

我以前往往認爲只靠着年輕和熱血沸騰就能把工作做好,認爲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提高學生的成績,現在看起來是錯的,不管是當班主任還是教師都應該把思想的膚淺的劣根性挖去,要在做的過程去想,去思考,把教育這份神聖的工作做得更深刻,更長遠。讓把對教育這份愛變爲深刻的、睿智的愛。

“我們的面子是建立在學生的痛苦之上的嗎?我們的成就是建立在戕害學生的青春年華的基礎上的嗎?我們的榮譽是學生的汗水、淚水甚至血水換來的嗎?真的讓我們刮骨反思。學生是個未成年人,可有時我們卻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弄得兩半俱傷。我們班的李元勝因爲身上有各種各樣的缺點,我幫助他,寬容他,可這朵冰山上的雪蓮卻遲遲不開花,沒有再期待,最後和他衝突,讓他在家反思,我也反思着。

再來學校時,我已冷靜了很多,讓學生學好知識是教育關懷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的。我們定下目標後,我悄悄地提醒他,也讓同桌打電話提醒,有時還讓同桌去他家寫作業,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他沒有在課堂說一句廢話,沒有再出現不交作業現象,月考的成績雖然沒有達到目標,但也進步了不少。我找了個臺階下,再次定目標,若完成目標後,讓他做到最崇拜的子鑫身邊,這也是他夢寐以求的。最後如願以償。我解脫了不少,一個最頑固的刺讓我拔掉了。”教育是一種超然的幫助,很感謝管建剛老師的妙招。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書,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是一本提升思想,淨化思想的書,是一本讓生命永放光彩的書,是一本珍藏升值的書。我很幸運,發現了這本書,它是我的精神世界再次被激勵,使我的生活方向不在迷茫,更幫助我勇敢的邁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我現在印象最深是書中所說:“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把握未來。”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那麼我們都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從而獲得一個充滿自信,永遠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用激情和思考點燃生命,放飛夢想的地方。每個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激情,來點燃學生的靈魂跟生命。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5

從拿到《不做教書匠》的那刻起,腦海中就有一個疑問:我們平時不就在教書嗎?不是教書匠嗎?不做教書匠,做什麼?隨着閱讀的深入,發現自己還是太淺顯了,不懂教書匠的本質意思,原來管建剛老師的意思是教師不僅教書但更要育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育學生,每個教師都應先是學生的工作者,然後纔是學科知識的傳授者,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投入做事,多實踐,多反思,多讀書,並持之以恆,不做機械教育的老師,不做遺忘學生需求的老師。只會埋頭機械教書只能稱爲“教書匠”而非“教師”。

如何才能成爲一名真正的教師,如何真正做到“育人”,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就是要儘快的發展自己,使自己成爲像書中提到的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鬥感,專業感,親和感,智慧感的教師,使自己成爲一名成熟,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

教師就是教師,教師的存在性,註定同普通人不一樣,所以我們自己要對自己教育人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規劃,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我們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熱愛教育的心,有積極的態度和用心的投入。首先要爲自己選好方向,明確奮鬥目標,如果我們把教育當成一種職業,那麼只能成爲教書匠,只有把教育當成事業的人才能不做教書匠。作爲一名教師,要學會約束自己,使自己成爲一個有紀律的人;同時要有所追求,並且爲自己的追求不斷地去奮鬥。

下課的鈴聲響了,並不意味着工作的結束,對教師而言,更重要,更具有基礎性的陣地,應當是課堂外的五小時,把這五小時當主陣地的教師,纔是真正具有發展前途的教師,纔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教師,利用好每一個小時每一分鐘,每一個邊角料的時間,把讀書,思考,寫作當作是工作的一部分,重視業餘時間的學習,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努力發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質,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學生最大的盡責。善讀書,再加上善思考,就能從教書匠的行列中走出來,成爲一名真正有思想的老師。

教育是培養“人”的大業,人的培育要靠我們一點一滴的去做,這是一個大量做小事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不可能有“速成班”,教育不可能三個月,三年培育出巨人來,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用心多實踐,真正的投入做好身邊每一件小事。真正的教育,是能影響人的教育,往往都蘊藏於那些很小很小的細節之中。教育不要藉口,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作爲新教師要有面對一切失敗的勇氣,調整好心態,要在不斷的探索中完善自我,堅定立場,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成長,經歷失敗的磨難與挫折後獲得的成功才甘醇永久。

教育是面向心靈的工作,惟有用心“做教育”,才能心心相印,煥發出教育的人文精神來。正如管老師所說的:把“用心”工作說得細碎一點的話,那就是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和上進心。一個真正的教師,一個真正的人,面對工作和人生,是隨時帶着這四顆心的。雖然教師有着更多的煩惱與痛苦,但我現在感到只要你是用心做教育,你還是能夠享受到無比的快樂。我們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樂起來,你就一定要投入與付出。不做“教書匠”而是真正的“教師”。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6

管建剛老師明顯是一位善於寫作的老師,他在書中引述的故事經典,令人警醒。他還設法激勵教師,猶如一曲悠長的音樂,讓你在字裏行間汲取力量。我讀着,思考着,想象着,感受着管老師的責任感,對教育的憂慮以及深深的熱愛。很多老師在從教十多年後,會感嘆教師的工作猶如小毛驢拉磨,周而復始,枯燥無味,從而失去了耐心,失去了最初那顆奮鬥不息,充滿熱情的心。這恰恰是所有教育者需要度過的職業倦怠期,建議這時的你捧起《不做教書匠》讀一讀吧,你會在涓涓如流水的細語中,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好書。管校長說:“教育是朵帶笑的花。”教育工作需要微笑,我們微笑着面對教育工作,微笑着面對學生,微笑着面對生活中的困苦,你會發現微笑的力量有多麼了不起。

不可否認,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工作量是龐大的。很多老師,不論年輕的還是年老的,不管是經驗豐富的還是剛剛畢業的老師,都會有把工作帶回家的經歷。即使這樣,只要你仔細想一想,還會有很多的工作需要你着手開展。看得到的備課、作業、學習材料、筆記……看不到的學生的成長,班級的細小狀況,與家長的聯繫,無一不在牽扯着你的精力。如果採取敷衍、厭煩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工作,你就會陷入一種無邊無際的苦海。如果,你笑着看待這一切,再加上一定的工作計劃,良好的工作習慣,這些將不是束縛你的繩索,反而能從中找到快樂。笑對工作,在優美的音樂中備課、判作業,緩解緊張的工作情緒;笑對工作,在下課的十分鐘裏,和孩子們聊聊天,踢兩下毽子鍛鍊身體;笑對工作,把每一次的讀書筆記、撰寫論文當作自己成長路上的一次知識積累;笑對工作,“不管你經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對於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生活中,工作中的一點一滴都值得我們珍惜,保持着良好的心態工作,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微笑着面對學生尤爲重要。閃光點,對於學生來說是個客觀的存在。優秀的教師與平凡教師的很大程度的區別就在於優秀教師的眼裏總能看到孩子們的閃光點,而平凡教師則在抱怨班級裏的某某個同學又做了哪些不盡如人意的蠢事。其實,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了學生前進動力的同時,何嘗不是再給我們自己樹立信心。教師對被教育者的閃光點發現的越多,教師對教育方法、教育成效的思考就越多,對教師本身的成長起着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原來有個同事就特別善於誇獎學生,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她就誇學習習慣好,學習態度好。對學習成績差甚至紀律差的孩子,她就誇勞動積極主動。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當着老師的面,當着同學們的面誇獎班級裏的某個孩子。孩子們在她的微笑和誇獎面前總是有說不完的悄悄話,總是在她的面前表現的乖乖的,棒棒的。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潔心城,四海枯竭,從山荒蕪。教師就是要努力成爲一個微笑着的“欣賞者”,微笑會帶給孩子們力量,微笑會拉近老師和學生的心。當我們微笑着看着孩子們學習、玩耍,甚至微笑着包容孩子的錯誤時,你會發現孩子們對你也正展開花兒般的笑臉,敞開心扉。當孩子們真心地喜歡老師,並且願意爲老師的一句話努力向上時,這種教育即使沒有取得耀眼的成績,也離成功不遠了。

親愛的同行們,讓我們微笑着面對工作,面對學生,讓我們微笑着前行在教書育人這條漫長的道路上,沿途擷取一片樹葉,一朵花,一定還會收穫到滿滿的果。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7

拜讀了管校長的《不做教書匠》,頗有感觸。這是一部充滿人情味的,讓人感動,又能催人奮進的著作。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不做教書匠》)只要我們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生,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地學習着,工作着,始終跟着時代的腳步在前進,我們就能成爲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這是最重要的!

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固然需要經驗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是否具備專業水準正在於他是否具有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以完成。可以肯定地說,一個愛敲教鞭的教師還不具備專業水準,一個愛發脾氣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水準。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們能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能從人的心靈深處出發,找到教育的契機和力量。他們還具備創生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例子、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造出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徵以及自己的教學個性的方法來。嚴格意義上講,教師不是知識的象徵,而是智慧的象徵。

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時敲教鞭、發脾氣,對學生缺乏細緻有效的心靈溝通,所以在教學中找不到教育的契機——學生作業沒完成,原因何在,如何彌補?學生違犯了紀律,原因何在,如何改正?甚至是課堂上學生答錯了問題,我們又有多少思考、面對的機會呢?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着一顆心來,不無私奉獻愛心的典範。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我感謝這本書,它讓教師們從中汲取力量,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實踐中去。

我國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之漁。當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話,即“教是爲了不教”,並把它視爲教學的最高境界。國外教育界提出“遷移而教,爲遷移而學”。可見重視學生的後天學習、後天發展,是最科學的教學方法。回顧自己的教學,大部分時間只是老師所說的教書匠了。

我想,教師只要立身不做教書匠,以管老師所說的始終保持目標感、約束感、責任感、積極感、學力感與專業感,孜孜不倦地學習、思考、實踐,就一定會感到教育的快樂,做一位心中永遠有追求的教師,真正成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勇於實踐,讓我們在責任和方向中快樂成長,豪情滿懷地向着我們的夢想進發!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8

起初拿起這本書,覺得沒什麼新奇的,不做教書匠,這是我們多年前就提出的教育目標,每位教師都知道。但隨着閱讀的深入,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教書匠,怎樣纔是合格的教師。

書中作者告訴我們:不切實際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尤如在我爲師的道路上亮起一盞燈,的確是受益多多。隨着閱讀的深入,漸漸明瞭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

《不做教書匠》一書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樣熠熠發光的思想: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教師應當具有心靈的力量”。從教幾年來,雖然一直都在勤勤懇懇地工作,但是我很少感到有樂趣。教師這份工作,人們都說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我們普通教師看來,還是很辛苦的職業。但管老師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字裏行間給我們教師指明瞭方向。看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快樂來自對所做的事的投入,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使工作快樂起來的奧祕就是投入地工作。工作的樂趣往往蘊藏在你做事的態度裏,而非工作本身。

要麼教育之水把你冷卻,過那種冷卻的平庸的生活,要麼就用你生命的激情與烈焰把教育這鍋水煮沸,沸騰的教育將帶來一個充沛的,充滿活力與生機、樂趣與魅力的教育人生。要想把教育這一鍋水煮沸,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入地工作,富有創意地工作,你的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是屬於自己的智慧和結晶,那麼你將對你的每一堂課充滿情感,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你都能感受到教學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課堂上和學生親切平等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中閃現的智慧火花,以及你靈動生成的一個成效極佳的教學場景,都將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教育的樂趣來自思考,當你把思考變成文字,當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閱讀和支持,你將獲得樂趣,並且將樂此不疲,充滿自信與自豪,這些文字將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是“年輕的老師們,不管你經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對於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或許這次評優課你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你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你上砸了,或許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許你的教改實驗沒有預期的效果,或許這學期你的教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你已經升值,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的方式和機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你驚喜。”

《不做教書匠》,就是我們大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我想,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29

假期中翻閱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書從教師這個角度來談教育,讓人感觸頗深。

求知應該是人世間最大的快樂,而許多學生感到的是無限的苦難。關鍵的問題是作爲老師和家長的我們應該找到一種更好的教育方法,去啓迪孩子的心靈。我們都學過《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其中的意思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產生的壓力就越大,升學的競爭讓我們一心想讓學生考出更好的成績。

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心中。教師,是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潛能的開發者。但是粗暴的教育只能讓孩子在我們希望的路上越走越遠。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賞識。教育需要我們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尊重他們、欣賞他們,讓他們從我們這裏獲得自信和尊嚴,自主地發掘自己的潛能,更好地獲得發展。

要喚起孩子的無限潛能,首先要讓孩子找到一種感覺,一種好孩子的感覺。感覺對了,纔會跟着感覺走,生命在好感覺中提升纔會越走越順。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在孩子的心靈裏播種好孩子的種子。

其次,要給孩子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要抓住每個細節,讓學生時時能有好孩子的體驗。不要把孩子放在一起比,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個體,有所長也有所短,把一個孩子的短處與另一個孩子的長處比,比來比去,比掉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孩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其實類似的苗子我們身邊常常可以看見,比如一個孩子上課不夠專心,你點名批評了他,他有時會更不專心。美國電影《師生情》中有這樣一段:一位優秀的白人老師在給一個長期受到種族歧視的黑人孩子上課時,耐心說:“孩子,老師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你不要緊張,仔細數數老師這隻手究竟有幾個手指?”那孩子緩緩地擡起頭,漲紅了臉,盯着老師的五個手指,數了半天,終於鼓起勇氣,開口說:“三個。”“太好了,你簡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數了兩個。”老師的鼓勵像久旱的土地遇到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成功誘發動力,對孩子幼小的心靈來說,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纔有努力的力量。積累小的成功才能化爲大的勝利。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要吝嗇給孩子成功的機會,不要吝嗇給孩子的鼓勵。

再次,讓孩子跳一跳,夠得着。一個蘋果掛得太高,孩子沒有信心摘,因爲他拼命跳也夠不着。反之掛得低,孩子沒有興趣摘,因爲唾手可得的東西沒有吸引了,沒有人會珍惜。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的不同資質,給孩子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向前邁步。

讓我們做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的欣賞者。我們要承認差異,但不是贊同差異,是允許孩子失敗、預約失敗、接受失敗、享受失敗,孩子就不會被失敗絆倒。我們要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的給孩子自信,及時的扶孩子一把,孩子就能透過失敗看到成功,透過黑暗看到光明。

讓教育在欣賞中微笑。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30

《不做教書匠》一書,對我有很大的感觸。管老師在《不做教書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們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樂起來,你就一定要投入與付出。”

教師的快樂在哪裏?冰心曾說,在她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最使她眷戀和感到快樂的是學生們和她成了知心朋友。回想這多年的教師生涯,自己卻總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爲了孩子們那些微不足道卻又反覆重演的磕磕碰碰嘮叨來嘮叨去,似乎總也沒個頭。煩瑣,嘮叨,似乎成了老師的代名詞。同行閒聊開玩笑說,做教師的每天從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得板着臉,不苟言笑,要不,那幫調皮的傢伙鐵定沒大沒小,一發不可收拾。真是如此嗎?不然。管老師說“教育在欣賞中微笑”,一個成功的教師,應該善於發現學生的美好,找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一個不快樂的人,絕不會是一名好教師,因爲他缺乏熱情和自信。

教師的快樂在哪?當我獨自在燈下細細回想,其實爲人師者無時不在享受着孩子們給我們帶來的無限快樂。當我們喉嚨嘶啞時,孩子會給你送上一片小小的潤喉片,這是感動的快樂;當你看見課桌歪了,準備動手排一排時,你會發現,很多孩子早已站起身瞄着眼線在跟着你一起幹,這是一種欣慰的快樂;當你給孩子的作業圈上個笑臉或畫上個大拇指時,孩子們歡呼雀躍,銀鈴般的笑聲不時傳進你的耳朵,這是被感染着的快樂;當你帶着孩子們郊遊的時候,他們會從自己的包裹裏爭先恐後地拿出自己喜愛的零食塞進你的手心裏,那是被寵的快樂……和孩子相處慣了,也許只要你的一個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小小舉動,孩子都會會心地瞭解你的心中所想。這是多麼美妙的感覺呀。

不做教書匠,做一個學生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教書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