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範文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不做教書匠》讀後感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範文

讀完了《不做教書匠》,收穫很多。“不做教書匠”!—是的,不做機械教育的老師,不做遺忘學生需求的老師,這便是我今天最大的感受!做一名有積極感的教師,做一個把教育當成自己奮鬥的事業來做的教師,做一個積極探索、常想一二的老師!最大的感悟有二:

一、“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的人必然對工作充滿熱情;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必然富有創造的活力。一個真正的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深刻的,不只關注今天,更關注明天;不只關注其智力,更關注其情感;不只關注其基石,更關注其創造。思想源於對教育、對生命、對自然與生活的感性實踐和理性探索。沒有深刻的思想就沒有深刻的教育和智慧的教育;沒有深刻的思想,往往就沒有深刻的愛和睿智的愛。”

我以前往往認爲只靠着年輕和熱血沸騰就能把工作做好,認爲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提高學生的成績,現在看起來是錯的,不管是當班主任還是教師都應該把思想的膚淺的劣根性挖去,要在做的過程去想,去思考,把教育這份神聖的工作做得更深刻,更長遠。讓把對教育這份愛變爲深刻的、睿智的愛。

二、我不應該一味的抱怨學生,多找自身問題。“我們的面子是建立在學生的痛苦之上的嗎?我們的成就是建立在戕害學生的青春年華的基礎上的嗎?我們的榮譽是學生的汗水、淚水甚至血水換來的嗎?真的讓我們刮骨反思。學生是個未成年人,可有時我們卻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弄得兩半俱傷。我們班的李元勝因爲身上有各種各樣的缺點,我幫助他,寬容他,可這朵冰山上的雪蓮卻遲遲不開花,沒有再期待,最後和他衝突,讓他在家反思,我也反思着。再來學校時,我已冷靜了很多,讓學生學好知識是教育關懷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的。我們定下目標後,我悄悄地提醒他,也讓同桌打電話提醒,有時還讓同桌去他家寫作業,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他沒有在課堂說一句廢話,沒有再出現不交作業現象,月考的成績雖然沒有達到目標,但也進步了不少。我找了個臺階下,再次定目標,若完成目標後,讓他坐到他最崇拜的李子鑫身邊,這也是他夢寐以求的。最後如願以償。我解脫了不少,一個最頑固的刺讓我拔掉了。”教育是一種超然的幫助,很感謝管建剛老師的妙招。

《不做教書匠》是一本催人奮進的書,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是一本提升思想,淨化思想的書,是一本讓生命永放光彩的書,是一本珍藏升值的書。我很幸運讀了這本書,它使我的精神世界再次被激勵,使我做班主任的方向不再迷茫,更幫助進一步走向成熟!

我現在印象最深是書中所說:“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把握未來。”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那麼我們都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從而獲得一個充滿自信,永遠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用激情和思考點燃生命,放飛夢想的地方。每個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激情,來點燃學生的靈魂跟生命。

再現這本書中的”8做“:做一個有方向感的老師;做一個有約束感的老師;做一個有責任感的老師;做一個有上進感的老師;做一個有奮鬥感的老師;做一名有專業感的老師;做一個有親和感的老師;做一個有智慧感的老師。

最後以這本書的自序題目結尾:

面朝教育,春暖花開!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二

進入教師崗位多年來,我讀過一些有關教育方面的書,但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就冒出這樣的疑問:教書匠不就是老師的意思嗎,不做教書匠,那我不是得放棄這份職業了?看到封底朱永新先生的推介語大致知道了書名不做教書匠的意思:“匠人只會教書,不會育人,貴人不但教書,而且育人。育人的貴人會受到學生終生的惦念,並將愛的教育傳承下去,而教書的匠人猶如舊日私塾的先生,他們教授學生以知識,家長回饋他們以衣食。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學生心目中的貴人,而非匠人”。管老師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當下的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如果你想成爲學生心中的貴人,應該具備以下八個品質:要有方向感,要有約束感,要有責任感,要有上進感,要有奮鬥感,要有專業感,要有親和感,要有智慧感。

通讀《不做教書匠》這本書,我對書中部分章節有着強烈的共鳴,可以說我身上正經歷書中提到的問題。書中《上下班時間,業餘時間》一文提醒到:要做一名好老師,要注重自身發展,要好好利用課堂外的時間,靜下心來讀書、備課。課堂教學時間是教師課堂之外智慧勞動的一種必要展現,這種展現是水到渠成的,是課下大量的準備工作做基礎的。回想過去的一年:作爲班主任的我,起得比學生早,睡得比學生晚,相比較其他任課教師,我有更多的課下時間,而我去並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課下的時間更多是作爲班主任處理班級裏問題以及和學生談心。所以我的純粹工作時間就沒有多少了,更多的是零碎時間。魏書生老師提倡的“用好殘邊料角的時間”,書中羅列了很多三分鐘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記幾個單詞,理提綱和思路,雜誌目錄看一遍等等。雷拔柯夫說: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了59倍!時間需要積累,需要我們爭分奪秒。

書中還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當前教師的五項專業能力》一文中提到的試卷編制能力:“如果教師有了試卷編制能力,知道哪些題有做的必要,從而堅決不讓學生不做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試題,由此讓學生省出寶貴的時間去做更有益的事”。學校考察教師的優良很大程度上看的就是學生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學科成績,考察班主任的好差較大程度看班級學生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總成績。管建剛老師給予了一個可以縮小與優秀教師差距的方向—試卷編制能力,要在這個方向上不斷實踐,提高自己的認識深度。

“成爲有思想的教師”一直是我理想的境界,有時感覺教師就像演員一樣,無論你演的角色是重是輕,是好是壞,只要演出了自己的個性,演出自己的思想,你就一定能塑造出一個完美的角色,這個角色也將深入人心,教師也是一樣,教師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如果一個教師沒有自己的東西,成天人云亦云,那他的學生是非常不願意去學習他的課的,前不久剛剛讀過一位優秀的歷史老師的教育心得,她從教20多年,從未給學生布置過作業,但她教的學生高考成績卻比那些成天做作業的班級要高出很多,可見課堂的魅力是多麼的重要,而課堂的魅力實際上就是教師帶給學生的,我想這位老師一定很有自己的思想,同時她的思想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她的學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和她平日裏不斷反思很有關係,就是在這種日復一日的反思和沉澱中形成了她獨有的思想和風格,而失去了思想,也就失去了脊樑,沒有脊樑就不可能有湛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朵。

讀完這本書感觸真的挺多,讓我的視野開闊了,以前總認爲事情爲什麼會這樣,現在我懂了原來都要經歷這個過程,也只有這個過程才能讓我更加進步,更加成熟,這種鍛鍊是值得的,也是一生的精神財富,每當走完一段路程,或曲折或失敗的道路,都要學會去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去尋找教育的真諦,還是在反思中慢慢改變必須改變的,《不做教書匠》值得我去珍藏,值得我去深刻反思自己,我想這種反思會讓我進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