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說《圍城》讀後感1500字

小說《圍城》讀後感1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錢鍾書,對自己的長篇小說《圍城》和短篇小說以及散文等創作,都不大滿意。儘管電視劇《圍城》給原作贏得廣泛的讀者,但他對這部小說確實不大滿意。認爲“小時候乾的營生”會使他“咳且笑”,不過也並不以爲見不得人,認爲誰都有個成長的過程。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圍城》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小說《圍城》讀後感1500字

當我告訴我的朋友們,我要寫《圍城》這本書的讀後感時,他們的反應大致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傻愣愣地站在那兒看着我,過了一會兒嘴裏冒出一個“哦”字,表示他知道了;一種是像熱心的大嬸兒一樣對我進行詢問,他們問“你要怎麼寫?”“這本書讀倒是好讀,寫就是難寫!”“你要用哪個素材來寫?”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把千頭萬緒彙集到一起,他們傳遞給我的就只有一個信息:《圍城》是本難唸的經。

《圍城》這本書值得研究。但毫無疑問的是,作者把小說的主旨傳達得十分到位,甚至於怕我們看完整部書後也仍然是一頭霧水,乾脆直接把主旨印在了扉頁上,赤裸裸地呈現給我們。作者說:“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這是一種比較世俗但去人人皆有的人生願望。這和“學累了就想玩,玩累了就想學”的人之本性是一個道理,只是在這部書裏,這種想法上升到了人生的高度。書裏的主人公叫方鴻漸是一個留學回國的洋學生,但他不思進取又華而不實,作者從他回國後在愛情、事業、婚姻上的三個階段作了詳盡的描述,巧妙地囊括完了他的大半個人生。但這個人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都敗得異常狼狽,廢了青春,丟了飯碗,還沒了老婆。小說的結尾,作者用慘淡的筆墨,刻畫了一場異常激烈的家庭糾紛,最後整死了方鴻漸,讓他捲起鋪蓋走了人,然而方鴻漸的前途茫茫,試問路在何方?

每一個人在世上都應該扮演着兩個角色,一是生存角色,二是生活角色,生存角色和生活角色不能混爲一談。但是方鴻漸,他很明顯的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把這兩個角色都毀掉了,拆了自己的臺,斷了自己的路。這種悲慘境況的出現,一是因爲他自己沒有什麼實力,二是因爲他的心沒有安定。

實力有多重要?比長相重要。明明可以靠臉吃飯,我們卻要靠才華,這不是我們和“明明”之間的差距,是明明和我們之間的差距。我們如果想在學習工作上割據一席之地,是要靠實力把機會搶過來,不是靠臉把機會騙過來。實力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長相,長相只是用來加分而已。

心態有多重要?有時比實力更重要。多讓心態去適應我們當下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逃離。譬如在學校,我的身邊或多或少總有人覺得:“在學校過千篇一律的學習生活有什麼用呢?”,或是“學習沒有動力”,又或是“我現在好好學習,難道就僅僅是爲了一個安樂的晚年嗎?”,種種抗拒的心理。可是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與其一個人迷茫抱怨,不如找幾個人談談心,讓他們幫忙重塑自己的心態,來學校就是好好學習的。所以,當我們重拾了平衡了生活的心態,就會把被埋沒的實力挖掘出來,讓自己嗨起來。

生活總是被細節塞滿的`。比如,某天晚自習,我的作業實在沒有做完,於是昧着良心抄了同桌的;在全員狂搶今天的夜宵的時候,有個瘋子把豆漿全潑在了我的身上;在家裏栽了幾個月的盆栽終於開花了;開花了的盆栽沒過幾天就被風給吹下樓了,等等。《圍城》裏也充斥了很多細節描寫,把每個人的處事方式、說話心理進行了巧妙的刻畫,把當今世事和社會現象進行了解讀。我猜,這可能是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沒有給這本書太高的評價的原因。也許是書中的人情世故讓有些不知世事的癡人摸不着頭腦,或是讓融入社會的人看了頭腦發熱,總之他們覺得《圍城》不同於言情、武俠、官場等充滿情節泡沫的小說,它看了使人很鬧心。小說裏的各個細節雖然令人捧腹大笑,全書的氣氛。正如小說的結尾所說:“包含對人生的諷刺與傷感,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細節是生活的點綴,但我們最終的落腳點還是生活本身。

我始終不認爲《圍城》是本難唸的經。因爲它不是天書,看起來反而讓人着迷,只是它在被寫讀後感方面,讓我着手的點有很多,一時思緒混亂而已。後來,我翻來覆去的想,終於還是決定以整個生活爲落腳點。這個題目很大,可以塞進去的東西很多,但這部書的主旨就是以生活爲奠基而發展的,因此我選了兩個點,一是實力與心態的結合,二是注重生活本身。這兩點,包含着我對生活或是人生的簡單的思考。

我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但是千言萬語可以匯成一句話——

一定要振作起來,朝着我們的理想人生狂奔!